《雜病源流犀燭》~ 卷二十二 面部門 (21)
卷二十二 面部門 (21)
1. 目病源流(眉稜骨)
至日久熱壅血凝,而為攀睛胬肉,翳膜赤爛等,則必須點洗外治之法。《正傳》曰:雀目病,暮暗者,肝虛無血也。至曉復明者,木生於亥,旺於邜,絕於申酉戌。木氣衰,故暗。至卯木氣盛,故復明。至雀目終變為黃脹而死者,木絕於申,乃水土長生之地,木衰而土盛,始變為黃脹,宜平胃散以平土氣,四物湯以補肝虛。《保命》曰:目病在腑為表,當除風散熱。
臟為里,當養血安神。
【目病易治難治不治及凶症】,《內經》曰:瞳子高者,太陽不足。戴眼者,太陽已絕。此決死生之要,不可以不察也。又曰:目內陷者,太陽絕也,死。《保命》曰:外障易治;內障難治,暴發為表,易治;久病為里,難治。《直指》曰:真珠翳狀如碎米者,易散。梅花翳狀如梅花者,難消。
《入門》曰:瞳人幹缺,痛澀無淚者,或白翳藏在黑水下,向日細看方見者,或兩眼相傳疼痛,晝輕夜重者,或內障五色相間,頭痛無淚,日中如坐暗室者,或雷頭風熱毒氣衝入睛中,或微或大,昏暗不見者,皆不治。《綱目》曰:戴眼者,目直視而目睛不轉動也。若目睛動者,非直視也。
傷寒直視者,邪氣壅盛,臟腑之氣,不上榮於目則直視,多難治。衄家不可發汗,發汗則目直視,不能瞬,不能眠,猶未甚也。迨狂言反目直視,與直視搖頭,皆臟腑氣奪絕也,即死。
【目病導引法】,《保生秘要》曰:對香靜坐,灰心歇念,目含光意,覺香頭有灰,以意吹之,又靜,覺灰又吹,香盡為期,治一切雲翳,胬肉扳睛,腎水枯,心火盛,皆效。
【運功】,《保生秘要》曰:法行艮背,右旋上行,逾崑崙,經明堂,漸旋至眼,細圈入瞳人,撤散數十度,降胸臆,曲行大腸,出穀道,退火復歸元位,左目運左,右目運右,左右齊患,則止從明堂位上分行雙運。
【又導引法】,《保生秘要》曰:先以手抱崑崙,仰頭吐氣,或噓或呵,瀉而復納,次以二目轉動,左右上下,轉時先開後閉,閉而復開,隨時行之不間,或動或運,二者兼之。
【運功】,《保生秘要》曰:雙瞳藏於兩腎,想腎水浸洗,能退熱,運徹四散,能去風,雙目視二腎,存兩道白水,運至眼中,著意圈洗磨剝,單去翳,想二乳下肺肋,推下腳股,吹吸之法,能退白上紅,以雙手向肩厓,兩腳心懸空噓吸,能退黑晴熱,能泄肝經之火,常注念臍,絛取腎水,升洗覆臍,效。
眉稜骨痛,風痰濕火俱有病也。目系所過,上抵於腦,諸陽經挾外邪,郁成風熱,毒上攻腦,下注目精,遂從目系過眉骨,相併不痛。若心肝壅熱,上攻目精而痛,亦目系與眉骨牽連而痛。故其為症,有由風痰,眉骨痛連於目,不可開,晝靜夜劇者(宜芎辛導痰湯)。有由痰火,眉心並眉梁骨痛者(宜二陳湯送青州白元子)。有由風熱挾痰而痛者(宜芷苓散)。有中風寒侵犯而痛者(宜羌烏散)。有由濕痰、眉眶骨痛,而身重者(宜芎辛導痰湯加川烏、白朮)。大約選奇湯、上清散二方,俱為總治眉稜骨痛之劑。戴復庵分為二症,皆屬於肝。一為肝經傷,頭痛,眼不可開,必晝靜夜劇(宜導痰湯加川烏、細辛)。一為肝虛而痛,方見光明即發(宜生地黃丸、熟地黃丸)。
白話文:
眼睛疾病的來源(眉稜骨)
如果眼睛的疾病拖久了,導致熱氣鬱積,血液凝滯,就會形成攀睛胬肉、翳膜赤爛等病症,這時就必須採用點藥、清洗等外治的方法。《正傳》說:患有雀目病,也就是在傍晚看不清東西的人,是因為肝虛血少。而到了早上又能看見東西的人,是因為木氣在亥時產生,在卯時旺盛,在申酉戌時衰竭。木氣衰弱時,眼睛就看不清;到了卯時木氣旺盛,眼睛就恢復明亮。至於雀目病最終惡化成眼睛黃腫而死的人,是因為木氣在申時衰竭,而申時是水土開始旺盛的時候,木氣衰弱而土氣旺盛,才會轉變成眼睛黃腫,這時應該用平胃散來調和土氣,用四物湯來補肝虛。《保命》說:眼睛疾病如果病位在腑,屬於表症,應該用祛風散熱的方法治療;如果病位在臟,屬於裡症,應該用養血安神的方法治療。
眼睛疾病容易治癒、難以治癒、無法治癒以及危險的症狀
《內經》說:瞳孔位置偏高的,表示太陽經氣不足;眼珠固定不動的,表示太陽經氣已經衰竭。這關乎生死,不可不仔細觀察。又說:眼珠凹陷的,表示太陽經氣已經衰竭,會死亡。《保命》說:眼睛外障容易治癒;內障難以治癒。急性發作的病屬於表症,容易治癒;久病屬於裡症,難以治癒。《直指》說:真珠翳形狀像碎米一樣的,容易消散;梅花翳形狀像梅花一樣的,難以消退。《入門》說:如果瞳孔乾澀、疼痛、沒有眼淚,或者白翳藏在黑水(虹膜)下,需要仔細看才能看到,或者兩眼互相傳染疼痛,白天輕微晚上嚴重,或者內障呈現五種顏色交雜,頭痛沒有眼淚,在白天也像身處暗室,或者雷頭風的熱毒衝入眼睛,導致眼睛昏暗看不見東西,這些都是無法治癒的。《綱目》說:戴眼是指眼睛直視,眼珠不能轉動。如果眼珠能動,就不是直視。傷寒病患者如果出現眼睛直視的症狀,表示邪氣太盛,臟腑之氣不能上行滋養眼睛,所以會直視,這種情況多半難以治癒。流鼻血的人不能發汗,發汗會導致眼睛直視,不能眨眼,不能入睡,這還不算太嚴重。如果出現胡言亂語、眼睛反視、眼睛直視、搖頭等情況,都是臟腑氣血衰竭的表現,很快就會死亡。
眼睛疾病的導引方法
《保生秘要》說:面對香爐靜坐,放下雜念,將目光集中於香頭,想像香頭有灰燼,用意念將灰燼吹散,然後繼續靜坐,再想像灰燼出現並吹散,直到香燒完,這樣做可以治療各種雲翳、胬肉、攀睛等疾病,以及腎水不足、心火旺盛等情況,都有很好的效果。
運功
《保生秘要》說:運功的方法是,從背部的艮位開始,向右旋轉向上,經過崑崙穴,再經過明堂穴,逐漸旋轉至眼睛,然後在瞳孔內畫小圈,再將氣散開數十次,下降至胸腔,沿著大腸彎曲運行,從肛門排出,以去除火氣,恢復元氣。左眼的問題就從左側運行,右眼的問題就從右側運行。如果雙眼都有問題,則從明堂穴分開,左右同時運行。
又一種導引方法
《保生秘要》說:先用手抱住崑崙穴,抬頭吐氣,可以噓氣也可以呵氣,將氣吐出再吸入。然後轉動雙眼,左右上下轉動,轉動時先張開眼睛再閉上眼睛,閉上眼睛後再張開眼睛,隨時進行,不要間斷。或者動,或者運,兩者可以兼顧。
運功
《保生秘要》說:雙眼瞳孔與腎臟相通,想像腎水浸泡洗滌眼睛,可以退熱。將腎水運送到身體各處,可以去除風邪。雙眼注視腎臟,想像兩道白色的水,運送到眼睛中,用意識圈洗擦拭,專門去除翳膜。想像兩乳下方的肺肋,將氣推至腳踝,通過吹吸的方法,可以去除白睛上的紅絲。將雙手放在肩上,腳心懸空,噓吸,可以去除黑睛的熱氣,能疏泄肝經的火氣。經常關注肚臍,提取腎水,向上洗滌覆蓋肚臍,有很好的效果。
眉稜骨疼痛
眉稜骨疼痛,是由於風邪、痰濕、火氣等因素引起的疾病。眼睛的經絡向上通往大腦,諸陽經挾帶外邪,鬱積形成風熱,毒邪向上侵犯大腦,向下影響眼睛,於是從眼睛的經絡經過眉骨,所以會感到疼痛。如果心肝有熱,向上侵犯眼睛,也會通過眼睛的經絡與眉骨相連而引起疼痛。所以,眉稜骨疼痛的症狀,有的是因為風痰,導致眉骨疼痛牽連到眼睛,眼睛不能睜開,白天安靜晚上劇烈(應該用芎辛導痰湯治療)。有的是因為痰火,導致眉心和眉稜骨疼痛(應該用二陳湯送服青州白元子治療)。有的是因為風熱夾雜痰邪引起的疼痛(應該用芷苓散治療)。有的是因為感受風寒侵犯引起的疼痛(應該用羌烏散治療)。有的是因為濕痰引起的眉眶骨疼痛,並伴有身體沉重的感覺(應該用芎辛導痰湯加川烏、白朮治療)。總體來說,選奇湯和上清散這兩個方子,都是治療眉稜骨疼痛的常用方。戴復庵將眉稜骨疼痛分為兩種症狀,都屬於肝的問題。一種是肝經受損,導致頭痛,眼睛不能睜開,而且一定是白天安靜晚上劇烈(應該用導痰湯加川烏、細辛治療)。另一種是肝虛引起的疼痛,只要看到光亮就會發作(應該用生地黃丸或熟地黃丸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