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雜病源流犀燭》~ 卷十七 (31)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七 (31)

1. 治諸血方一百零三

山楂子散,〔又〕山楂淨肉為末艾湯調下,應手而效。

桑寄生散,〔又〕桑寄生為末,每服一錢,非時,白湯點服。

黃連丸,〔又〕黃連(四兩作四分一生研一炒研一炮研一水浸曬研),條芩(一兩),防風(一兩),麵糊丸,每五十丸,米泔浸枳殼水送下。冬月加酒蒸大黃一兩。

酒蒸黃連丸,〔又〕黃連四兩,酒浸一宿,曬乾為末,酒糊丸,熟水下三五十丸。

烏梅丸,〔又〕烏梅三兩燒存性醋煮米糊丸,每空心,米飲下二十丸,日三。

樗白皮散,〔又〕樗白皮,人參(各一兩),每末二錢,空心,溫酒調服,米湯亦可。忌油膩濕面青菜果子甜物雞豬魚羊蒜薤等。

木饅頭散,〔又〕木饅頭燒存性,棕灰,烏梅肉,炙甘草,等分,每末二錢,水一盞,煎服。

加味逍遙散,〔痰涎〕丹皮,白朮(各錢半),當歸,赤芍,桃仁,貝母(各一錢),山梔,黃芩(各八分),桔梗(七分),青皮(五分),甘草(三分)

清肺湯,〔又〕赤苓,陳皮,當歸,生地,赤芍,天冬,麥冬,山梔,黃芩,紫菀,桑皮,阿膠珠(各七分),甘草(三分),棗(二枚),烏梅(一個)

山梔地黃湯,〔又〕山梔(錢二分),生地,赤芍,知母,貝母,栝蔞仁(各一錢),花粉,丹皮,麥冬(各五分)

天門冬湯,〔又〕天冬,遠志,白芍,藕節,麥冬,黃耆,阿膠,沒藥,當歸,生地(各七分),人參,甘草(各三分),姜(三片)

清火滋陰湯,〔又〕天冬,麥冬,生地,丹皮,赤芍,山梔,黃連,山藥,山萸,澤瀉,甘草,赤苓(各七分),加童便

葛黃丸,〔嘔血〕,黃連(四兩),葛花(三兩無則葛根代之),用大黃末,水熬成膏為丸,溫水下百丸。

是齋白朮散,〔又〕白朮(二錢),人參,黃耆,茯苓(各一錢),山藥,百合(各七分半),甘草(五分),前胡,柴胡(各二分半),姜(三),棗(二)

四生丸,〔又〕生荷葉,生艾葉,生側柏葉,生地黃葉如無以鮮生地代等分,搗爛丸,如雞子大,每取一丸,水一盞,煎服,或鹽湯化服亦可。一方無荷葉,有生薄荷葉。

側柏散,〔又〕側柏葉(蒸乾二兩半),荊芥穗炭,人參(各一兩),每末三錢,入白麵二錢,新汲水調如稀糊服。

七生湯,〔又〕生地,生荷葉,生藕節,生茅根,生韭菜(各一錢),生薑(五錢),上共搗取自然汁一碗,濃磨京墨同服。

涼血地黃湯,〔腸澼〕知母,黃柏(各錢半),熟地,當歸,槐花,青皮(各七分)

當歸和血散,〔又〕當歸,升麻(各錢半),槐花,青皮,荊芥,白朮,熟地(各七分),川芎(五分),共為末,每二錢,空心,米飲下。一名槐花散。

白話文:

[治諸血方一百零三]

山楂子散:

將山楂淨肉磨成粉末,用艾草湯調和後服用,效果快速。

桑寄生散:

將桑寄生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不拘時間,用白開水送服。

黃連丸:

黃連四兩,分成四份,一份生用磨粉,一份炒過磨粉,一份炮製過磨粉,一份用水浸泡後曬乾磨粉。條芩一兩,防風一兩,用麵糊做成丸子,每次服用五十丸,用米湯浸泡過的枳殼水送服。冬天可以加入酒蒸過的大黃一兩。

酒蒸黃連丸:

黃連四兩,用酒浸泡一晚,曬乾後磨成粉末,用酒糊做成丸子,用溫開水送服三、五十丸。

烏梅丸:

將烏梅三兩燒成炭,用醋煮米糊做成丸子,每次空腹用米湯送服二十丸,一天三次。

樗白皮散:

樗白皮和人參各一兩,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空腹用溫酒調服,米湯也可以。忌吃油膩食物、濕麵、青菜、水果、甜食、雞肉、豬肉、魚肉、羊肉、蒜、韭菜等食物。

木饅頭散:

將木饅頭燒成炭,加上棕櫚灰、烏梅肉、炙甘草,等份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水一碗煎服。

加味逍遙散(痰涎):

丹皮、白朮各一錢半,當歸、赤芍、桃仁、貝母各一錢,山梔、黃芩各八分,桔梗七分,青皮五分,甘草三分。

清肺湯:

赤茯苓、陳皮、當歸、生地、赤芍、天冬、麥冬、山梔、黃芩、紫菀、桑皮、阿膠珠各七分,甘草三分,紅棗兩個,烏梅一個。

山梔地黃湯:

山梔一錢二分,生地、赤芍、知母、貝母、栝蔞仁各一錢,花粉、丹皮、麥冬各五分。

天門冬湯:

天冬、遠志、白芍、藕節、麥冬、黃耆、阿膠、沒藥、當歸、生地各七分,人參、甘草各三分,生薑三片。

清火滋陰湯:

天冬、麥冬、生地、丹皮、赤芍、山梔、黃連、山藥、山萸、澤瀉、甘草、赤茯苓各七分,加入童子小便。

葛黃丸(嘔血):

黃連四兩,葛花三兩(沒有可用葛根代替),用大黃末,用水熬成膏狀做成丸子,用溫水送服一百丸。

是齋白朮散:

白朮二錢,人參、黃耆、茯苓各一錢,山藥、百合各七分半,甘草五分,前胡、柴胡各二分半,生薑三片,紅棗兩個。

四生丸:

新鮮荷葉、新鮮艾葉、新鮮側柏葉、新鮮生地黃葉(沒有可用新鮮生地代替)等份,搗爛做成丸子,如雞蛋大小,每次取一丸,用水一碗煎服,或用鹽水化開服用也可以。另一方沒有荷葉,而是用新鮮薄荷葉。

側柏散:

蒸乾的側柏葉二兩半,荊芥穗炭、人參各一兩,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加入白麵二錢,用新汲的水調成稀糊狀服用。

七生湯:

生地、新鮮荷葉、新鮮藕節、新鮮茅根、新鮮韭菜各一錢,生薑五錢,以上共同搗爛取自然汁一碗,用濃墨汁一起服用。

涼血地黃湯(腸澼):

知母、黃柏各一錢半,熟地、當歸、槐花、青皮各七分。

當歸和血散:

當歸、升麻各一錢半,槐花、青皮、荊芥、白朮、熟地各七分,川芎五分,共同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空腹用米湯送服。又名槐花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