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雜病源流犀燭》~ 卷十七 (19)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七 (19)

1. 治火病方四十八方

清骨散,〔又〕生地,柴胡(各二錢),熟地,人參,防風(各一錢),薄荷(七分),胡黃連,秦艽,赤苓(各五分)

柴前梅連散,〔又〕柴胡,前胡,烏梅,黃連(各一錢),童尿(二盞),豬膽(一個),豬脊髓(一條),韭白(五分),煎至一盞服。

此劫劑也,胃虛人忌用。

加減小柴胡湯,〔五心熱〕柴胡,黃芩,人參,甘草,加香附、黃連、前胡。

升陽散火湯,〔又〕升麻,葛根,羌活,獨活,人參,白芍(各一錢),柴胡,甘草(各七分),防風(五分),甘草(三分)

火鬱湯,〔又〕羌活,升麻,葛根,白芍,人參,銀柴胡,甘草(各一錢),防風(五分),蔥白

四七湯,〔骨厥〕半夏曲,茯苓,蘇葉,厚朴,姜,大棗

補中益氣湯,〔潮熱〕黃耆(錢半),人參,白朮,炙草(各一錢),歸身,陳皮(各五分),升麻,柴胡(各三分)

茯苓補心湯,〔勞心〕白芍(二錢),熟地(錢半),當歸(一錢二分),川芎,茯苓,人參,前胡,半夏(各七分),陳皮,枳殼,葛根,桔梗,蘇葉,甘草(各五分),姜(三),棗(二)

加減逍遙散,〔又〕當歸,白芍,柴胡,茯苓,白朮,甘草,煨姜,薄荷,加胡黃連、麥冬、地骨皮、黃芩、秦艽、木通、車前子,等分,入燈心。

四物二連湯,〔又〕川芎,當歸,白芍,熟地,胡黃連,黃連

參蘇飲,〔又〕人參,蘇葉,葛根,半夏,前胡,桔梗,枳殼,陳皮,茯苓,甘草,木香,生薑,大棗

三黃元,〔積熱〕煨大黃,黃芩,黃連,等分,蜜丸,熱水下三五十丸。

三黃湯,〔又〕取三黃元料,每用一錢半,水煎服。

洗心散,〔又〕麻黃,大黃,當歸,荊芥穗,赤芍,甘草(各一錢),白朮(五分),薄荷(七葉)

四金丸,〔肝火〕黃連(六兩),吳萸(一兩),蒸餅丸,空心,白湯下三五十丸。一名左金丸,又名萸連丸。

黃柏丸,〔陰火〕黃柏一味,炒為末,水丸,空心服。

坎離既濟丸,〔又〕酒當歸(二兩),熟地,酒生地,山萸,酒牛膝,天冬,麥冬(各四兩),酒白芍,五味子,山藥,酥炙龜板(各三兩),酒知母,鹽知母(各二兩),酒川柏,鹽川柏(各三兩),川芎(一兩),蜜丸,鹽湯下三五十丸。

四物湯,〔陰虛血〕川芎,當歸,白芍,地黃

益胃升陽湯,〔內傷〕白朮(一錢半),人參,神麯(各七分半),黃耆(一錢),歸身,陳皮,炙甘草(各五分),升麻,柴胡(各三分),黃芩(二分)

十全大補湯,〔升陽滋陰〕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川芎,當歸,白芍,地黃,黃耆,肉桂(各一錢),姜(三),棗(二)

白話文:

清骨散:生地黃、柴胡各取二錢,熟地黃、人參、防風各取一錢,薄荷取七分,胡黃連、秦艽、赤茯苓各取五分。

柴前梅連散:柴胡、前胡、烏梅、黃連各取一錢,加入童子尿二盞,豬膽一個,豬脊髓一條,韭菜白色部分五分,一起煎煮至剩下一盞服用。這屬於一種急救的藥方,腸胃虛弱的人不適合使用。

加減小柴胡湯:針對五心煩熱的狀況,使用柴胡、黃芩、人參、甘草,再加入香附、黃連、前胡。

升陽散火湯:升麻、葛根、羌活、獨活、人參、白芍各取一錢,柴胡、甘草各取七分,防風取五分,甘草取三分。

火鬱湯:羌活、升麻、葛根、白芍、人參、銀柴胡、甘草各取一錢,防風取五分,再加入蔥白。

四七湯:針對骨頭感覺厥冷的狀況,使用半夏製成的藥曲、茯苓、蘇葉、厚朴、生薑、大棗。

補中益氣湯:針對潮熱的狀況,使用黃耆一錢半,人參、白朮、炙甘草各取一錢,當歸身、陳皮各取五分,升麻、柴胡各取三分。

茯苓補心湯:針對勞心過度的狀況,使用白芍二錢,熟地黃一錢半,當歸一錢二分,川芎、茯苓、人參、前胡、半夏各取七分,陳皮、枳殼、葛根、桔梗、蘇葉、甘草各取五分,生薑三片,大棗二枚。

加減逍遙散:當歸、白芍、柴胡、茯苓、白朮、甘草、煨過的生薑、薄荷,再加入胡黃連、麥門冬、地骨皮、黃芩、秦艽、木通、車前子,各藥材等量,最後加入燈心草。

四物二連湯:川芎、當歸、白芍、熟地黃、胡黃連、黃連。

參蘇飲:人參、蘇葉、葛根、半夏、前胡、桔梗、枳殼、陳皮、茯苓、甘草、木香、生薑、大棗。

三黃元:針對積熱的狀況,將煨過的大黃、黃芩、黃連等量磨成粉,用蜂蜜製成藥丸,用熱水吞服三十至五十丸。

三黃湯:取三黃元藥材,每次使用一錢半,用水煎煮服用。

洗心散:麻黃、大黃、當歸、荊芥穗、赤芍、甘草各取一錢,白朮取五分,薄荷七片。

四金丸:針對肝火旺盛的狀況,使用黃連六兩,吳茱萸一兩,將藥材蒸熟後製成藥丸,空腹時用白開水吞服三十至五十丸。這個藥方又名左金丸或萸連丸。

黃柏丸:針對陰虛火旺的狀況,只用黃柏一味藥材,炒過後磨成粉,用水製成藥丸,空腹服用。

坎離既濟丸:用酒浸泡過的當歸取二兩,熟地黃、用酒浸泡過的生地黃、山茱萸、用酒浸泡過的牛膝、天門冬、麥門冬各取四兩,用酒浸泡過的白芍、五味子、山藥、用酥油炙過的龜板各取三兩,用酒浸泡過的知母、用鹽水浸泡過的知母各取二兩,用酒浸泡過的黃柏、用鹽水浸泡過的黃柏各取三兩,川芎取一兩,用蜂蜜製成藥丸,用鹽水吞服三十至五十丸。

四物湯:針對陰虛血虛的狀況,使用川芎、當歸、白芍、地黃。

益胃升陽湯:針對內傷的狀況,使用白朮一錢半,人參、神麯各取七分半,黃耆一錢,當歸身、陳皮、炙甘草各取五分,升麻、柴胡各取三分,黃芩取二分。

十全大補湯:針對同時需要補氣升陽和滋養陰血的狀況,使用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川芎、當歸、白芍、地黃、黃耆、肉桂各取一錢,生薑三片,大棗二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