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雜病源流犀燭》~ 卷十七 (17)
卷十七 (17)
1. 火病源流
火盛發狂,人壯氣實者,可用正治,冰水之類飲之。虛者用生薑湯,若投冰水立死。補陰則火自降,黃柏、生地之類。又曰:芩、連、白芍、知母、柴胡,皆苦寒能瀉五臟有餘之火。若內傷勞倦,為陽虛之病,以甘溫除之,如參、耆、甘草之屬。相火熾盛,日漸煎,為血虛之病,以甘寒降之,如歸、地之屬。
心火亢極,為陽強之病,以鹹冷折之,如硝、黃之屬。腎水受傷,真陰失守,為陰虛之病,以壯水之主制之,如生地、元參之屬。命門火衰,為陽脫之病,以溫熱濟之,如附、桂之屬。胃虛食冷,遏抑陽氣,為火鬱之病,以升散發之,如升麻、葛根之屬。(以上言通治火熱之藥。
白話文:
如果體內火氣旺盛而導致精神錯亂,對於體格強壯、氣血充足的人,可以用直接降火的方法治療,像是喝冰水之類的。但如果是體虛的人,則要用生薑湯,如果給他們喝冰水,反而會立刻喪命。用滋補陰液的方法,火氣自然會降下來,可以使用黃柏、生地之類的藥材。還有另一種說法是,黃芩、黃連、白芍、知母、柴胡這些藥材,都是苦寒的,能夠瀉掉五臟多餘的火氣。
如果是因為內傷勞累,屬於陽氣虛弱的疾病,要用甘溫的藥材來消除,像是人參、黃耆、甘草之類的。如果是相火過於旺盛,日漸消耗,變成血虛的疾病,要用甘寒的藥材來降火,像是當歸、生地之類的。
心火過於旺盛,變成陽氣過強的疾病,要用鹹寒的藥材來折損火氣,像是芒硝、大黃之類的。如果是腎水受損,真陰失去守護,變成陰虛的疾病,要用滋補腎陰的方法來控制,像是生地、元參之類的。如果是命門火衰弱,變成陽氣脫失的疾病,要用溫熱的藥材來補救,像是附子、肉桂之類的。如果是因為胃虛吃太多寒冷食物,抑制了陽氣,變成火氣鬱結的疾病,要用升散的藥材來發散,像是升麻、葛根之類的。(以上說的是治療各種火熱症狀的藥物。)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