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雜病源流犀燭》~ 卷十六 (17)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六 (17)

1. 諸疸源流(黃胖)

甚至心下懊痛,足脛滿,小便黃,飲酒發赤黑黃斑者,由大醉當風,入水所致,用黃耆散。女勞疸,因大熱大勞,交接後入水所致。身目俱黃,發熱惡寒,小腹滿急,小便難,用二石散。其氣短聲沉者,用月經灰酒。其體重不眠,眼赤如朱,心下塊起若瘕者,十死一生之症,宜烙舌下,灸心俞、關元二七壯,以婦人內衣燒灰,酒服二錢。時行黃疸,用小麥湯。

走精黃疸,多睡,舌紫甚,面裂,若爪甲黑者,多死,用豉五錢,牛脂一兩煎過,棉裹烙舌,去黑皮一重,濃煎豉湯飲之。急黃欲死,用雄雀糞湯化服之,立蘇。癇黃如金,好眠吐涎,用白鮮皮湯。婦人黃疸,經水不調,因房事觸犯所致,用蠟礬丸。

徐忠可曰:仲景言黃疸初時由風,兼挾寒濕,後則變熱,然其立方,雖有谷疸(茵陳蒿湯主之)、女勞疸(消礬散主之)、酒疸(梔子大黃湯主之)、正黃疸(發汗,桂枝加黃耆,穀氣實,豬膏發煎;兩解表裡,茵陳五苓散;有里無表,大黃消石湯;真寒假熱,小半夏湯;無表裡而虛,小建中湯)之別,未常專於治風,專於治寒,專於治濕,惟清熱開鬱。

而為肺為胃,為脾為腎,分因用藥,絕不兼補,豈非治黃疸法以清熱開鬱為主,雖亦有汗下之說,而破氣與溫補,大汗及大下,皆非所宜乎。

黃胖,宿病也。與黃疸暴病不同,蓋黃疸眼目皆黃,無腫狀,黃胖多腫.色黃中帶白,眼目如故,或洋洋少神,雖病根都發於脾,然黃疸則由脾經濕熱蒸鬱而成,黃胖則濕熱未甚,多蟲與食積所致,必吐黃水,毛髮皆直,或好食生米、茶葉、土炭之類(宜四寶丹)。有食積用消食之劑(宜神麯、紅曲、山楂、穀芽、麥芽、菔子)。針砂消食平肝,其功最速,不可缺,又須帶健脾去濕熱之品治之,無不愈者(宜二朮、茯苓、澤瀉)。力役人勞苦受傷,亦成黃胖病,俗名脫力黃,好食易飢,怠惰無力(宜沈氏雙砂丸),此又在蟲食黃病之外者。

【黃胖症治】《得效》曰:食勞疳黃,一名黃胖。夫黃疸者,暴病也,故仲景以十八日為期,食勞黃者,久病也,至有久而終不愈者。《正傳》曰:綠礬丸、褪金丸二方,治黃胖病最捷。繆仲淳曰:脾病黃腫者,用青礬四兩煅成赤珠子,當歸四兩酒醉浸七日焙,百草霜三兩,為末,以浸藥酒打糊丸,梧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溫水下,一月後黃去,立效。

又脾勞黃病,針砂四兩醋淬七次,乾漆燒存性二錢,香附三錢,平胃散五錢,為末,蒸餅丸,湯下。又好食茶葉面黃者,每日食榧子七枚,以愈為度。《入門》曰:黃病愛吃茶葉者,用蒼朮、白朮各三兩,石膏、白芍、黃芩、南星、陳皮各一兩,薄荷七錢,砂糖煮神麯糊丸,空心,砂糖水吞下五七十丸。

白話文:

諸種黃疸的病因和治療方法(黃胖)

有些人會感到心口悶痛,小腿腫脹,小便發黃,喝酒後皮膚出現紅黑黃色的斑點,這是因為大醉後受風或泡在水裡造成的,可以使用黃耆散來治療。婦女勞累過度,在大熱天過度勞動或性交後入水,也會得女勞疸,症狀是全身和眼睛都發黃,發燒怕冷,小腹脹滿急迫,小便困難,可以使用二石散來治療。如果呼吸短促、聲音低沉,可以用月經灰調酒服用。如果身體沉重、無法入睡,眼睛紅得像朱砂,心下有硬塊像腫瘤一樣,這是非常危險的症狀,十有八九會死亡。應該用燒紅的烙鐵燙舌下,並在心俞穴和關元穴灸七次,再將婦女的內衣燒成灰,用酒送服二錢。如果是時疫引起的黃疸,可以用小麥湯來治療。

走精黃疸的患者,會嗜睡、舌頭呈紫色、臉部乾裂,如果指甲變成黑色,大多會死亡。可以用豆豉五錢和牛油一兩煎過,用棉布包裹住來烙舌頭,去除一層黑皮,然後喝濃豆豉湯。如果是急黃,病情危急將要死亡,可以用雄雀糞煮湯來服用,可以立即甦醒。癇黃的患者,身體發黃如金,喜歡睡覺並流口水,可以使用白鮮皮湯來治療。婦女黃疸,是因為月經不調,又在行房事時觸犯禁忌所導致,可以使用蠟礬丸來治療。

徐忠可說:張仲景認為黃疸初期是由於風邪,同時夾雜寒濕,後期則轉為熱。雖然他開的處方有谷疸(用茵陳蒿湯治療)、女勞疸(用消礬散治療)、酒疸(用梔子大黃湯治療)和正黃疸(通過發汗,使用桂枝加黃耆;若是脾胃虛弱,用豬膏煎;若是表裡都有問題,用茵陳五苓散;若是只有裡面的問題,用大黃消石湯;若是真寒假熱,用小半夏湯;若是虛弱又無表裡問題,用小建中湯)的不同,但並不是專門針對風、寒、濕來治療,而是以清熱開鬱為主。

根據病因歸屬肺、胃、脾、腎等不同臟腑,而選擇不同的藥物,絕不兼顧補益。可見治療黃疸的方法,以清熱開鬱為主,雖然也有發汗和瀉下的方法,但是破氣和溫補,大汗和大瀉都不是適宜的。

_黃胖_是一種慢性病,和黃疸這種急性病不同。黃疸是眼睛和皮膚都發黃,但沒有腫脹。黃胖則多有腫脹,顏色黃中帶白,眼睛可能沒有變化,或者精神不振。雖然兩種病的病根都出自脾,但黃疸是由於脾經濕熱鬱積而成,而黃胖則濕熱不嚴重,大多是由於有蟲或食物積滯造成,通常會吐黃水,頭髮直立,或是喜歡吃生米、茶葉、泥土等東西(適合使用四寶丹)。如果是食積引起的,可以用消食的藥物(適合使用神麴、紅麴、山楂、穀芽、麥芽、萊菔子)。用針砂來消食和調理肝臟效果最快,不能缺少,還需要搭配健脾祛濕熱的藥物來治療,沒有治不好的(適合使用二朮、茯苓、澤瀉)。體力勞動的人,因為勞累受傷,也會得黃胖病,俗稱脫力黃,會很想吃東西,容易飢餓,而且懶惰無力(適合使用沈氏雙砂丸),這種情況是在蟲食黃病之外的另一種病症。

【黃胖症的治療】《得效》說:食勞疳黃,又叫做黃胖。黃疸是一種急性病,所以張仲景認為病程不超過十八天,而食勞黃是一種慢性病,甚至有些人久治不愈。《正傳》說:綠礬丸和褪金丸這兩個藥方,治療黃胖病最有效。繆仲淳說:脾病導致的黃腫,可以用青礬四兩,煅燒成紅珠子;當歸四兩,用酒浸泡七天後烘乾;百草霜三兩,磨成粉。再將浸泡過當歸的藥酒打成糊狀,做成丸子,像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五到七顆,用溫水送服,一個月後黃色會消退,效果很快。

另外一種脾勞黃病,可以用針砂四兩,用醋淬七次;乾漆燒成炭二錢;香附三錢;平胃散五錢,磨成粉末,用蒸熟的餅做成藥丸,用湯送服。另外,如果喜歡吃茶葉導致面色發黃,每天吃七枚榧子,吃到病好為止。《入門》說:黃病患者喜歡吃茶葉,可以用蒼朮、白朮各三兩,石膏、白芍、黃芩、南星、陳皮各一兩,薄荷七錢,用砂糖煮神麴糊做成藥丸,空腹用砂糖水送服五十到七十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