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卷十六 (13)
卷十六 (13)
1. 治痰飲方五十一
桔梗蘆散,〔上膈〕桔梗蘆生研末,白湯調服一二錢,探吐。
青綠丸,〔頑痰〕石青(一兩),石綠(五錢),水飛為末,曲糊丸,綠豆大,每服十丸,溫水下,吐去痰一二碗,能不損人。
礬吐法,〔痰闢〕白礬(一兩),水二升,煮一升,納蜜半合,頻服,須臾大吐。不吐,飲少熱湯引之。
紫芝丸,〔痰血〕五靈指飛,半夏(湯泡),等分,薑汁糊丸,每飲下二十丸。
五味天冬丸,〔陰虛〕天冬一斤,浸洗去心,淨肉十二兩。五味子,水浸去核,取肉四兩。並曬乾,不見火,搗丸,每茶下二十丸,日三服。
苓桂朮甘湯,〔痰飲〕桂枝,白朮,茯苓,甘草
大青龍湯,〔溢飲〕麻黃,桂枝,甘草,杏仁,石膏,姜,棗
十棗湯,〔懸飲〕芫花,甘遂,大戟,水杯半,先煎大棗十枚,取八分,入藥末七分,平旦溫服,病不除,再服五分。
五苓散,〔支飲〕茯苓,白朮,豬苓,澤瀉,肉桂
三花神佑丸,〔流飲〕
蒼半苓陳湯,〔酸水〕蒼朮,半夏,茯苓,陳皮
清金飲,〔肺癰〕刺蒺藜,苡仁,橘葉,黃芩,花粉,牛蒡子,貝母,桑皮,桔梗
葵根湯,〔胃癰〕葵根(一兩),黃耆,白朮(各三錢)
倍術丸,〔伏飲〕肉桂,乾薑,白蜜丸,每三十丸,米飲下。
八味丸,〔不咳〕熟地,山萸,丹皮,茯苓,澤瀉,附子,肉桂
薑桂丸,〔五飲〕白朮(一斤),炮乾薑,肉桂(各八兩),蜜丸,每服二三十丸。
澤瀉湯,〔支飲〕澤瀉(五兩),白朮(二兩),水二升,煮一升,分二服。
赤石脂散,〔吐水〕赤石指一斤搗篩服方寸匕,酒飲任下,稍加至三匕,服盡一斤,終身不吐痰水,又不下痢,補五臟,令人肥健,有人痰飲諸藥不效,用此遂愈。
蒼朮丸,〔飲癖〕蒼朮(一斤去皮切片為末),油麻(五錢水二錢濾研汁),大棗(五十枚煮去皮核),搗丸,每空心湯下五十丸,增至一二百丸。忌桃、李、雀肉,服三月而疾除。若再常服,不嘔不痛,胸膈寬利。初服時必覺微燥,以山梔末湯解之,久服自不覺燥。
白話文:
治痰飲方五十一
- 桔梗蘆散:用桔梗和蘆根磨成粉末,用溫開水調服一到二錢,可以催吐。
- 青綠丸:用石青一兩、石綠五錢,用水研磨成細粉,用米糊做成丸子,像綠豆大小,每次服用十丸,用溫水送服,可以吐出痰液一到兩碗,而且不會傷害身體。
- 礬吐法:用白礬一兩,加入兩升水煮成一升,再加入半合蜂蜜,頻繁服用,很快就會大量嘔吐。如果沒有吐,就喝少量熱湯來幫助催吐。
- 紫芝丸:用五靈脂磨成粉,加上用湯泡過的半夏,兩者等量,用薑汁和成丸子,每次服用二十丸。
- 五味天冬丸:用天門冬一斤,浸泡洗淨去除中心,取淨肉十二兩;五味子用水浸泡去除核,取肉四兩。一起曬乾,不能用火烘乾,搗成粉末做成丸子,每次用茶水送服二十丸,一天三次。
- 苓桂朮甘湯:包含桂枝、白朮、茯苓、甘草這幾味藥材。
- 大青龍湯:包含麻黃、桂枝、甘草、杏仁、石膏、生薑、大棗這幾味藥材。
- 十棗湯:包含芫花、甘遂、大戟,用水半杯,先煎大棗十枚,取八成汁液,再加入藥末七分,早上空腹溫服,如果病沒有好,再服用五分。
- 五苓散:包含茯苓、白朮、豬苓、澤瀉、肉桂這幾味藥材。
- 三花神佑丸:此處原文未列出藥材,僅有名稱。
- 蒼半苓陳湯:包含蒼朮、半夏、茯苓、陳皮這幾味藥材。
- 清金飲:包含刺蒺藜、薏苡仁、橘葉、黃芩、花粉、牛蒡子、貝母、桑白皮、桔梗這幾味藥材。
- 葵根湯:包含葵根一兩,黃耆、白朮各三錢這幾味藥材。
- 倍術丸:包含肉桂、乾薑,用白蜜和成丸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米湯送服。
- 八味丸:包含熟地黃、山茱萸、牡丹皮、茯苓、澤瀉、附子、肉桂這幾味藥材。
- 薑桂丸:用白朮一斤,炮製過的乾薑、肉桂各八兩,用蜂蜜做成丸子,每次服用二三十丸。
- 澤瀉湯:用澤瀉五兩、白朮二兩,加水兩升煮成一升,分兩次服用。
- 赤石脂散:用赤石脂一斤搗成粉末,每次用酒送服一勺,可以稍微增加到三勺,把一斤都吃完後,終身不會再吐痰水,也不會腹瀉,可以補養五臟,使人肥壯健康。有人痰飲用其他藥物都沒效,用這個方法就治好了。
- 蒼朮丸:用蒼朮一斤去除外皮切片磨成粉末,用麻油五錢加水兩錢濾汁,加上大棗五十枚煮熟去皮核,搗成丸子,每次空腹用湯送服五十丸,可以增加到一兩百丸。服用期間禁忌桃子、李子、麻雀肉,服用三個月病就會好。如果長期服用,就不會嘔吐疼痛,胸膈也會感到寬鬆舒適。剛開始服用時會感覺有點乾燥,可以用山梔子末煮湯來緩解,長期服用後就不會感覺乾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