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卷十五 (28)
卷十五 (28)
1. 治痢方四十二
大黃湯,〔膿血痢〕大黃一兩切,好酒二盞,浸半日,煎一盞半,去渣,分二次頓服,以利為度。此方用酒煎者,欲上至顛頂,外徹皮毛也。
芍藥湯,〔又〕白芍(二錢),黃連,黃芩,歸尾(各一錢),大黃(七分),木香,檳榔,甘草(各五分),桃仁(五粒去皮尖),行血則便膿愈,調氣則後重除,此方是也。
蒼朮防風湯,〔風痢〕蒼朮,防風,麻黃,生薑
露風湯,〔又〕杏仁(七粒),樗根皮(掌大一塊),烏梅(一個),草果(一個),石榴皮(半個),青皮(二個),甘草(一寸),姜(三片),煎好去渣,露一宿,次早空心溫服。
黃連補腸湯,〔寒痢〕黃連(四錢),赤苓,川芎(各三錢),石榴皮,地榆(各五錢),伏龍肝(二錢),銼作末,每服八錢,煎服自效。
加味除濕湯,〔濕痢〕半夏,厚朴,蒼朮(各一錢二分),廣藿香,陳皮,赤苓(各七分),木香,肉桂,甘草(各五分),加姜三、棗二。
芩連芍藥湯,〔熱痢〕白芍(二錢),黃芩,黃連,廣木香,枳殼(各一錢半),陳皮(一錢),炙甘草(三分)
氣痢丸,〔氣痢〕訶子皮,陳皮,厚朴(各五錢),蜜丸,火湯下三十丸。
羚羊角丸,〔蠱疰痢〕黃連(二兩),羚羊角,黃柏(各一兩五錢),茯苓(一兩),蜜丸,茶下。
茜根丸,〔又〕茜根,犀角,丹皮,當歸,黑地榆,黃連,枳殼,白芍,等分,醋糊丸。
秘方養臟湯,〔五色痢〕粟殼(一錢半),陳皮,枳殼,黃連,木香,烏梅,厚朴,杏仁,炙草,棗(二枚),黑豆(三十粒)
白話文:
治痢方四十二
大黃湯:(用於膿血痢疾)取大黃一兩切塊,用好酒兩碗浸泡半天,然後煎煮成一碗半,濾掉藥渣,分兩次溫服,以排便通暢為度。這個方子用酒煎煮,是為了讓藥力上達頭頂,外達皮膚。
芍藥湯:(也用於膿血痢疾)白芍二錢,黃連、黃芩、當歸尾各一錢,大黃七分,木香、檳榔、甘草各五分,桃仁五粒(去皮尖),此方能活血化瘀,使膿血便停止,調理氣機則能消除裡急後重感。
蒼朮防風湯:(用於風邪引起的痢疾)蒼朮、防風、麻黃、生薑。
露風湯:(也用於風邪引起的痢疾)杏仁七粒,樗樹根皮一塊(手掌大小),烏梅一個,草果一個,石榴皮半個,青皮兩個,甘草一寸,生薑三片,煎煮好後濾掉藥渣,放置一夜,第二天早上空腹溫服。
黃連補腸湯:(用於寒邪引起的痢疾)黃連四錢,赤茯苓、川芎各三錢,石榴皮、地榆各五錢,伏龍肝二錢,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八錢,煎煮後服用,效果顯著。
加味除濕湯:(用於濕邪引起的痢疾)半夏、厚朴、蒼朮各一錢二分,廣藿香、陳皮、赤茯苓各七分,木香、肉桂、甘草各五分,加入生薑三片、大棗兩枚。
芩連芍藥湯:(用於熱邪引起的痢疾)白芍二錢,黃芩、黃連、廣木香、枳殼各一錢半,陳皮一錢,炙甘草三分。
氣痢丸:(用於氣滯引起的痢疾)訶子皮、陳皮、厚朴各五錢,用蜂蜜製成藥丸,用溫開水送服三十丸。
羚羊角丸:(用於蠱毒引起的痢疾)黃連二兩,羚羊角、黃柏各一兩五錢,茯苓一兩,用蜂蜜製成藥丸,用茶水送服。
茜根丸:(也用於蠱毒引起的痢疾)茜草根、犀角、牡丹皮、當歸、黑地榆、黃連、枳殼、白芍,以上藥材等分,用醋調製成藥丸。
秘方養臟湯:(用於五色痢疾)罌粟殼一錢半,陳皮、枳殼、黃連、木香、烏梅、厚朴、杏仁、炙甘草,大棗兩枚,黑豆三十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