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雜病源流犀燭》~ 卷十五 (26)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五 (26)

1. 痢疾源流

三曰忌發汗,痢有頭痛目眩,身發寒熱者,此非外感,乃內毒熏蒸,自內達外,雖有表症,實非表邪也,若發汗,則正氣已耗,邪氣益肆,且風劑燥熱,愈助熱邪,表虛於外,邪熾於內,鮮不斃矣。四曰忌分利,利小便者,治水瀉之良法也,以之治痢,則大乖矣。痢因邪熱膠滯,津液枯澀而成,若用五苓等劑,分利其水,則津液愈枯而滯澀更甚,遂至纏綿不已,則分利之為害也。若清熱導滯,則痢自愈,而小便自清,又安用分利為哉。

(鰲按:此誠百試百效之良法)。余於此一症,素畏其險惡,用心調治,經今二十餘年,百試百驗,既而身自患之,試驗益精,然後能破諸家之迷障,而為奇妙之方論,是用述其顛末,以拯人之疾苦,而悉登諸壽域也。

【八痢危症】《入門》曰:一冷痢白積;二熱痢赤積;三冷熱不調,積下赤白;四疳痢黃白積,或見五色;五驚痢青積,不臭;六休息痢,屎黑如魚腸;七膿痢,腹脹肛痛便臭;八蠱疰痢,下紫黑血如豬肝。總以小駐車丸、真人養臟湯治之。

【白痢變症】《直指》曰:凡泄利無已,變作白膿,點滴而下,用溫脾藥不愈,法當溫腎。蓋腎主骨髓,白膿者,骨髓之異名也,其症面色微黑,骨力羸弱,的見腎虛,當為用破故紙、當歸、木香、肉桂、乾薑之屬。

【治痢用藥大法】《入門》曰:色黑大黃,色紫地榆,色紅黃芩,色淡生薑,色白肉桂,色黃山楂,痛甚木香、山梔。(鰲按:生薑、肉桂二味,雖痢色淡白,亦當斟酌用之,未可遽定為金針也)。

【痢疾吉凶辨】《脈經》曰:下痢有發熱而渴,脈弱者,自愈;下痢脈數,有微熱,汗出,今日愈。《內經》曰:下痢如魚腦髓者,半生半死;身熱脈大者,半生半死;下痢如塵腐色者死;下純血者死。

仲景曰:下痢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灸之不溫,脈不還,反微喘者死;下痢脈絕,手足冷,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入門》曰:下痢譫語直視,及厥躁不得眠,汗不止,無脈者死。《得效》曰:下痢身涼能食,小便通,易愈;身熱多汗,渴甚,小便不利,手足厥冷,灸不溫,兼微喘,不食者死。

《永類鈴方》曰:痢不治症,脈大身熱,鴨屎,發渴,咳逆,五色,紅水,噤口,唇紅,手足冷,氣喘,皆是也。痢後煩渴欲飲為心絕,小便絕不通為胃絕。又曰:下痢小便不通,或絕無者,此毒氣並歸一臟,胃乾者必死。省翁曰:小兒之痢,重傷胃氣,全不飲食,名曰噤口。

肛門寬大,深黑可畏,腹肚疼痛,裡急後重,鮮血點滴,名曰刮腸。日夜頻並,飲食直過,名曰滑腸。皆為惡候。又曰:小兒痢,穀道不閉,黃汁長流者,不治。

白話文:

痢疾的病因與治療

禁忌發汗: 痢疾如果出現頭痛、頭暈、身體發冷發熱等症狀,並不是外感風寒,而是體內毒素累積,從內向外發散的表現。雖然有類似表症的症狀,但實際上並非外邪入侵。如果用發汗的方式治療,反而會消耗正氣,讓邪氣更加猖獗。而且發汗的藥性燥熱,會助長體內的熱邪,導致體表虛弱,體內邪氣更旺盛,很容易導致死亡。

禁忌利尿: 利尿的方法,雖然對治療水瀉很有效,但用來治療痢疾卻大錯特錯。痢疾是因為邪熱積聚,導致體內津液枯竭所引起的。如果用五苓散等利尿劑,反而會讓津液更加枯竭,導致病情更加嚴重,纏綿不愈。如果採用清熱導滯的方法,痢疾自然會好,小便也會恢復正常,根本不需要用利尿的方法。

(鰲按:這個方法確實屢試屢驗,效果很好。)我對於這個病症,一直很害怕它的危險性,所以小心治療。經過二十多年的經驗,百試百驗,後來自己也得了痢疾,在親身試驗後更加精進,才突破了前人的迷思,形成了獨特的治療方法。所以我在此寫下這些經驗,希望能幫助人們脫離病痛,一起走向健康長壽。

八種危險痢疾病症:《入門》這本書提到:第一種是冷痢,大便中有白色黏液;第二種是熱痢,大便中有紅色黏液;第三種是冷熱不調的痢疾,大便有紅有白;第四種是疳痢,大便中有黃白黏液,甚至出現五種顏色;第五種是驚痢,大便中有青色黏液,而且不臭;第六種是休息痢,大便像魚腸一樣黑;第七種是膿痢,肚子脹痛,肛門疼痛,大便很臭;第八種是蠱疰痢,大便中有紫黑色血,像豬肝一樣。以上這些病症,一般都用小駐車丸和真人養臟湯來治療。

白痢的變症:《直指》這本書提到:如果腹瀉不止,後來變成排出白色膿液,一點一點的滴出來,用溫脾的藥物治療無效,這時候應該要溫補腎臟。因為腎臟主宰骨髓,白色膿液可以說是骨髓的異名。這種情況下,病人臉色會微微發黑,身體虛弱無力,明顯是腎虛的表現。應該用補骨脂、當歸、木香、肉桂、乾薑等藥物來治療。

治療痢疾的用藥原則:《入門》這本書提到:大便顏色黑的,用大黃;顏色紫的,用地榆;顏色紅黃的,用黃芩;顏色淡的,用生薑;顏色白的,用肉桂;顏色黃的,用山楂;疼痛劇烈的,用木香、山梔子。(鰲按:生薑和肉桂這兩種藥,雖然大便顏色淡白時也能使用,但是要斟酌使用,不可輕易認定為是治療痢疾的關鍵。)

痢疾的吉凶判斷:《脈經》這本書提到:痢疾發熱又口渴,但是脈搏虛弱的,會自己痊癒。痢疾脈搏加快,稍微發熱,會流汗,今天就會痊癒。《內經》這本書提到:痢疾大便像魚腦髓一樣的,一半生一半死;身體發熱脈搏大的,一半生一半死;痢疾大便像塵土腐敗顏色的,會死亡;痢疾只拉血的,也會死亡。

仲景說:痢疾導致手腳冰冷、沒有脈搏的,要用艾灸來治療。如果艾灸後身體沒有變溫,脈搏沒有恢復,反而呼吸微弱的,就會死亡。痢疾脈搏消失,手腳冰冷,如果經過一段時間後脈搏恢復,手腳變溫的,就能活下來,如果脈搏沒有恢復的,就會死亡。《入門》這本書提到:痢疾出現胡言亂語、眼神呆滯,或者煩躁不安睡不著,汗流不止,沒有脈搏的,會死亡。《得效》這本書提到:痢疾身體冰冷但是能吃飯,小便通暢的,容易痊癒;身體發熱、多汗、口渴嚴重、小便不順暢、手腳冰冷、艾灸後沒有變溫、呼吸微弱,而且吃不下飯的,就會死亡。

《永類鈴方》這本書提到:痢疾無法治癒的情況是,脈搏大、身體發熱、大便像鴨屎、口渴、咳嗽、嘔吐、大便顏色不正常、拉血水、說不出話、嘴唇紅、手腳冰冷、呼吸急促,這些都是不好的徵兆。痢疾過後如果感到煩渴想喝水,這是心氣衰竭的表現,如果小便完全不通暢,這是胃氣衰竭的表現。這本書還說,如果腹瀉導致小便不通暢,或者完全沒有小便,這是毒氣都聚集在一個臟器了,胃氣乾枯的,一定會死。省翁說:小孩子的痢疾,會嚴重傷害胃氣,完全吃不下東西的,稱為噤口痢。

肛門寬大,顏色深黑很可怕,腹部疼痛,裡急後重,拉出鮮血點滴的,稱為刮腸痢。日夜不停的腹瀉,吃下去的東西直接拉出來的,稱為滑腸痢。這些都是不好的現象。這本書還說:小孩子得了痢疾,肛門關不住,一直流黃色液體的,無法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