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卷十四 (16)
卷十四 (16)
1. 積聚癥瘕痃癖痞源流(息積病)
《得效》曰:宿血滯氣,凝結為癥瘕,腹中痞塊堅硬作楚,當以破氣藥伐之,或以類相從,如敗梳治蝨瘕,銅屑治龍瘕,曲糵治米瘕,石灰塵治發瘕。丹溪曰:凡攻擊之藥,有病則病受之,無病則胃氣受傷,胃氣者,清純沖和之氣也,惟與穀肉菜果相宜,蓋藥石皆偏勝之氣,雖參耆性亦偏,況攻擊者乎。
又曰:醫為病所困,首惟陰虛之難補,久積之難除,玉山自倒,陰虛之謂也,養虎遺患,久積之謂也,人之罹此二患者,可不懼哉。仲景曰:積聚癥瘕,不轉動者難治,必死。又曰:五積中奔豚症最為難治,奔豚從小腹起,上衝咽喉,發作欲死,復還止,皆從驚恐得之。越人曰:驚者,神上越也,蓋奔豚病上衝咽喉者,隨神上越故也。
【外貼法】《千金方》曰:凡積聚癥瘕,用藥外貼,亦可令消散,宜三聖膏、琥珀膏、貼痞膏。
【握藥宣積法】《得效》曰:凡積聚服藥,畏難者可用握藥法,能令積散,宜握藥丸
【痞塊導引法】《保生秘要》曰:以左手向前上伸,以右手向後下伸,閉氣一口,扭身轉項,左右轉換各十七回,俟後內微覺響聲身熱乃止,兼行後功。
【運功】《保生秘要》曰:注臍發運,患處撤散,或想刀劈破氣塊,推之四旁,又灌火燒之,或用梭法。
息積,氣分病也。人身之氣,周流運行,無時或息,故經絡宣通,榮衛調和,機關順利,而呼吸出入,氣以息宣,息隨氣運,百疾不生。有所怫鬱,則氣為之壅,壅則不通,升不得升,降不得降,必致腹滿肋痛,氣逆上衝,故知息調於氣。氣鬱則息亦郁,氣鬱而積,息亦鬱而積也。且《靈樞》曰:何謂逆而亂,曰清氣在陰,濁氣在陽,榮氣順脈,衛氣逆行,清濁相干,亂於胸中,是為太悗悶。夫至太悗悶,則其息之積而不調可知矣。是故息積之病,偏脹膨滿,未有不原於氣鬱者(宜化氣湯、木香調氣散)。亦或腸胃因虛,氣癖於肓膜之外,流於季脅,氣逆息難,經年累月,醫所難治,久則榮衛停凝,一朝敗濁,潰膿為癰,多至於不救(宜磨積元、萬病元),則息積之病,蓋有不容忽視者。
【息積症治】《內經》曰:帝曰:人有病脅下滿氣逆,二三歲不已,是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息積,此不妨於食,不可灸刺,為導引服藥,藥不能獨治也。
【導引法】《得效》曰:以兩手拇指壓無名指本節作拳,按髀趺坐,叩齒三十六,屏氣二十一息,嚥氣三口,再屏息,再咽,如是三作,以氣通為效。遇子午卯酉時則行。
白話文:
積聚癥瘕痃癖痞的由來(息積病)
《得效方》說:體內淤血和氣滯,凝結就會形成癥瘕。腹中有硬塊,按壓會疼痛,應該用破氣的藥來攻破它,或是用相似的原理來治療,像是用破舊的梳子來治療蝨瘕,用銅屑來治療龍瘕,用發霉的米來治療米瘕,用石灰粉塵來治療髮瘕。
朱丹溪說:凡是用來攻伐的藥物,有病的時候可以讓病接受,沒有病的時候就會傷害胃氣。胃氣是清純和諧的氣,只適合和穀物、肉類、蔬菜水果相配。藥物都是偏頗的氣,即使是人參和黃耆,藥性也是偏的,更何況是攻伐的藥呢?
朱丹溪又說:醫生被疾病所困擾,首先是陰虛難以補益,積聚難以去除,就像玉山崩塌一樣,指的就是陰虛。養虎遺患,指的就是久積。人們如果罹患這兩種病,難道不應該感到害怕嗎?
張仲景說:積聚癥瘕,如果不會移動,就難以治療,往往會導致死亡。他又說:五積之中,奔豚病最難治療。奔豚從下腹部開始,向上衝到咽喉,發作時感覺快要死了,過後又會停止,這種病大多是受到驚嚇所導致的。
扁鵲說:驚嚇,是神氣向上浮越。奔豚病會向上衝到咽喉,是因為神氣向上浮越的緣故。
【外敷療法】
《千金方》說:凡是積聚癥瘕,用藥物外敷,也可以讓它消散。適合用三聖膏、琥珀膏、貼痞膏。
【握藥宣積法】
《得效方》說:凡是積聚,如果害怕吃藥,可以用握藥的方法,能夠讓積聚消散。適合握藥丸。
【痞塊導引法】
《保生秘要》說:把左手向前向上伸,右手向後向下伸,閉住一口氣,扭動身體轉頭,左右交替各做十七次。等到感覺體內有輕微的響聲,身體發熱時停止,再做後面的功法。
【運氣功法】
《保生秘要》說:將意念集中在肚臍,使患處的氣散開,或想像用刀劈開氣塊,將氣塊推到四周,再用火燒它,或用梭子法。
息積,屬於氣分病。人體的氣,周流運行,沒有片刻停止,所以經絡暢通,榮衛調和,身體各項功能順利,呼吸順暢,氣的運行使呼吸順暢,呼吸又推動氣的運行,這樣百病不生。如果有什麼事情讓氣鬱悶,氣就會壅塞,壅塞就不通暢,該上升的不能上升,該下降的不能下降,一定會導致腹脹、肋痛、氣逆上衝。所以說呼吸的調節和氣的運行息息相關。氣鬱悶,呼吸也會鬱悶;氣鬱悶積聚,呼吸也會鬱悶而積聚。而且《靈樞》說:什麼是逆亂?就是清氣在下,濁氣在上,榮氣順著脈絡運行,衛氣卻逆向運行,清氣和濁氣互相干擾,在胸中混亂,這就是太悶。如果到了太悶的程度,呼吸積滯不調是可以想見的。所以說息積這種病,會導致身體局部脹大,沒有不是因為氣鬱而引起的(適合用化氣湯、木香調氣散)。也可能是因為腸胃虛弱,氣偏於肓膜之外,流竄到脅部,氣逆難以呼吸,經年累月,難以治療,久了就會讓榮衛停滯凝結,一旦敗壞就會化膿成癰,多數會到無法救治的地步(適合用磨積元、萬病元)。所以說息積這種病,是不能輕忽的。
【息積症的治療】
《內經》說:皇帝問:有人脅下脹滿,氣逆,兩三年都不好,這是什麼病?岐伯回答:這個病叫做息積,這個病不影響吃飯,不能用針灸來治療,適合用導引和藥物來治療,單獨用藥無法治好。
【導引法】
《得效方》說:用兩手的大拇指壓住無名指的根部握拳,按住大腿根部坐下,叩齒三十六下,屏住氣二十一次,嚥氣三口,再屏住氣,再嚥氣,這樣重複三次,以氣通暢為有效。在子午卯酉時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