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雜病源流犀燭》~ 卷十三 (6)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三 (6)

1. 諸痹源流(白虎歷節風)

【歷節風原由症治】丹溪曰:此症大率因血受熱,已自漲騰,其後或涉水,或坐濕,或當風,熱血得寒,淤濁凝澀,所以作痛,夜則痛甚,行於陰也,治宜辛溫疏散,開發腠理,血行氣和,其病自安。又曰:治痛風大法,蒼朮、南星、川芎、白芷、當歸、酒芩,在上加羌活、威靈仙、桂枝、桔梗,在下加牛膝、防己、黃柏、木通。又曰:薄桂能橫行手臂,領南星、蒼朮等至痛處。

《醫鑑》曰:白虎歷節,亦是風、寒、濕三氣乘之也。東垣曰:痛風多屬血虛,血虛然後寒熱得以侵之,多用芎、歸,佐以桃仁、紅花、薄桂、威靈仙,或用趁痛散。《綱目》曰:丹溪治法,主血熱、血虛、血瘀,或挾痰,皆不離四物湯、潛行散、黃柏、牛膝、生甘草、桃仁、陳皮、蒼朮、薑汁,隨症加減,可謂發前人所未發也。

白話文:

【關於歷節風的病因與治療】

朱丹溪說:這個病大多是因為血液受熱,熱到膨脹起來,之後可能又接觸到水、坐在潮濕的地方,或是吹到風,熱血遇到寒冷,就會變得瘀滯、凝固不通,所以產生疼痛,晚上更痛,是因為夜晚陰氣旺盛的關係。治療上應該用辛溫的藥物來疏通散發,打開皮膚毛孔,讓血流通暢、氣機調和,病自然就會好。

他又說:治療痛風的主要方法是使用蒼朮、南星、川芎、白芷、當歸、酒芩等藥,如果疼痛在上半身,可以加羌活、威靈仙、桂枝、桔梗;如果疼痛在下半身,可以加牛膝、防己、黃柏、木通。還說,薄桂這味藥能夠帶領南星、蒼朮等藥直達疼痛部位。

《醫鑑》這本書說:白虎歷節這個病,也是因為風、寒、濕三種邪氣侵入身體造成的。李東垣認為:痛風多半是屬於血虛的狀況,血虛之後,寒邪和熱邪才能夠侵入,所以多用川芎、當歸,再佐以桃仁、紅花、薄桂、威靈仙,或是用趁痛散來治療。《本草綱目》則說:朱丹溪的治療方法,主要針對血熱、血虛、血瘀,或是有痰的情況,都離不開四物湯、潛行散、黃柏、牛膝、生甘草、桃仁、陳皮、蒼朮、薑汁等藥,再根據不同的症狀加減藥物,可說是發明了前人沒有提出的新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