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雜病源流犀燭》~ 卷十一 奇經八脈門 (18)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一 奇經八脈門 (18)

1. 帶脈病源流

亦有濕痰流注下焦者,腎肝陰淫濕勝者,或驚恐而木乘土位,濁液下流,或思慕無窮,發為白淫。所謂二陽之病發心脾也。或余經濕熱,屈滯於少腹之下,或下元虛冷,子宮濕淫,治之之法,或下或吐,或發中兼補,補中兼利,燥兼升發,潤兼溫養,或收澀,或溫補,諸例不同,亦病機之活法也。

巢元方曰:腎著病,腰痛冷如水,身重腰如帶五千錢,小便利,因勞汗出,衣里冷濕而得,久則變為水也,《千金方》用腎著湯,《三因方》用滲濕湯,東垣用獨活湯主之。

白話文:

帶脈的疾病,有些是因為濕痰往下流注到下焦,有些是腎和肝的陰液過盛,濕氣太重所導致。也有些是因為驚嚇恐懼,使得肝木剋制脾土,導致濁液向下流。或者因為思念過度,產生白帶。這就是所謂「二陽之病發心脾」的情況。也有些是因為其他經絡的濕熱,鬱積在少腹以下,或者因為下元虛寒,子宮濕氣過多而導致。

治療的方法,有向下疏導的、有向上宣吐的,有發汗解表同時兼顧補養的,也有補養中氣同時兼顧利濕的,還有用燥藥同時兼顧升提的,以及用滋潤藥同時兼顧溫補的。有時需要收澀,有時需要溫補,各種情況不同,這也是診斷治療時需要靈活變通的地方。

巢元方說:腎著病,會腰痛且感覺冷得像浸在水中,身體沉重,腰部感覺像綁了五千個銅錢那麼重,小便正常,通常是因為勞累出汗後,衣服內裡冷濕而導致的,時間久了就會變成水腫。在《千金方》裡,用腎著湯來治療;《三因方》則用滲濕湯來治療;而東垣(李杲)則用獨活湯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