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卷十一 奇經八脈門 (16)
卷十一 奇經八脈門 (16)
1. 督脈病源流
【脈法】《脈經》曰:尺寸俱浮,直上直下,此為督脈,腰脊強痛,不得俯仰,大人癲病,小兒風癇。又曰:脈來中央浮,直上下動者,督脈也,動苦腰背膝寒。
【督病原由症治】《靈樞》曰:頭中央之脈,督脈也,名曰風府。《內經》曰:風氣循風府而上,則為癲癇。風入腦,則為風目眼寒。注云:腦乃督脈,足太陽之會故也。又曰:督脈生疾,從小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為沖疝,女子不孕,癃閉遺溺,嗌乾,治在骨上(謂橫骨上毛際中,曲骨穴也),甚者在臍下營(臍下一寸陰交穴)。注云:此乃任沖二脈之病,不知何以屬之督脈。
李厥明云:督脈雖行於背,而別絡自長強走任脈者,則由小腹直上貫臍中,貫必入喉,上頤環唇,而入於目之內眥,故顯此諸症。王注蓋未深考爾。又曰:督脈實則脊強反折,虛則頭重。《難經》曰:督脈為病,脊強而厥。海藏云:此病宜用羌活、獨活、防風、荊芥、細辛、藁本、黃連、大黃、烏頭、附子、蒼耳子之類。張潔古曰:督者,都也,為陽脈之都綱;任者,妊也,為陰脈之妊養。
王海藏曰:陰蹺、陽蹺同起跟中,乃氣並而相連;任脈、督脈同起中極之下,乃水溝而相接。滑伯仁曰:任督二脈,一原而二歧,一行於身之前,一行於身之後,人身之有任督,猶天地之有子午,可以分,可以合,分之見陰陽之不離,合之見渾淪之無間,一而二,二而一者也。李瀕湖曰,任督二脈,人身之子午也,乃丹家陽火陰符升降之道,坎水離火交媾之鄉。
魏伯陽參同契云:上閉則稱有,下閉則稱無,無者以奉上,上有神德居,此兩孔穴法,金氣亦相須。崔希範《天元入藥鏡》云:上鵲橋,下鵲橋,天應星,地應潮,歸根竅,覆命關,貫尾閭,通泥丸。
大道三章直指云:修丹之士,身中一竅,名曰玄牝,正在乾之下,坤之上,震之西,兌之東,坎離交媾之地,在人身天地之正中,八脈九竅,十二經,十五絡聯輳,虛間一穴,空懸黍珠,醫書謂之任督二脈,此元氣之所由生,真息之所由起。修丹之士,不明此竅,則真息不生,神化無基也。
俞琰注參同契云:人身血氣,往來循環,旦暮不停,繄有任督二脈,人能通此二脈,則百脈皆通。《黃庭經》言:皆在心內運天經,晝夜存之自長生。天經,乃吾身之黃道,呼吸往來於此也。鹿運尾閭,能通督脈。龜納鼻息,能通任脈。故二物皆長春。此數說,皆丹家河車妙旨也。
白話文:
督脈的病源和發展
【脈象診斷】《脈經》說:寸口和尺部脈象都浮在表面,而且是直上直下跳動的,這就是督脈的脈象。出現這種脈象,通常表示腰背脊椎會感到僵硬疼痛,難以彎腰或後仰。成年人可能會有癲癇,小孩則可能出現抽搐。另外,《脈經》還說:脈象從中間浮起,直上直下跳動的,也屬於督脈。這種脈象通常伴隨著腰背和膝蓋感到寒冷。
【督脈疾病的病因和治療】《靈樞》說:頭部正中央的脈絡,就是督脈,它又被稱為風府穴。《內經》說:風邪如果從風府穴向上侵入,就會導致癲癇。如果風邪侵入大腦,則會引起眼睛冰冷怕風。注釋說:這是因為大腦是督脈的所在,也是足太陽經匯聚的地方。另外,《內經》還說:督脈如果生病,會從小腹向上衝到心口而感到疼痛,身體無法向前或向後彎曲,這稱為沖疝。女性可能因此不孕,男性則會小便不暢、遺尿、喉嚨乾燥。治療的部位在骨頭上(指的是橫骨上方的毛髮邊緣,也就是曲骨穴),嚴重的甚至在肚臍下方(指肚臍下一寸的陰交穴)。注釋說:這其實是任脈和沖脈的疾病,不清楚為什麼歸類於督脈。
李厥明認為:督脈雖然走行於背部,但它的分支(別絡)從長強穴走向任脈,會從小腹直向上穿過肚臍,穿過喉嚨,到達下巴環繞嘴唇,最後進入眼睛的內眼角,所以才會出現這些症狀。王氏的註解顯然沒有深入研究。另外,李厥明還說:督脈如果功能過於旺盛,脊椎就會僵硬,身體向後彎曲;如果功能衰弱,就會感到頭部沉重。《難經》說:督脈發病,會導致脊椎僵硬和昏厥。王海藏認為:這種疾病應該使用羌活、獨活、防風、荊芥、細辛、藁本、黃連、大黃、烏頭、附子、蒼耳子等藥物來治療。張潔古說:督,有總綱的意思,是所有陽經的總綱;任,有懷孕的意思,是所有陰經的滋養。
王海藏說:陰蹺脈和陽蹺脈都起始於腳後跟,它們的氣是並行且相連的;任脈和督脈都起始於中極穴之下,它們像水溝一樣相互連接。滑伯仁認為:任脈和督脈,是同一個源頭分出來的兩條支流,一條在身體前面,一條在身體後面。人體有任督二脈,就像天地有子午線一樣,既可以分開來看,也可以合在一起來看。分開來看,可以看到陰陽是不可分割的;合在一起看,可以看到它們是渾然一體的,既是二,也是一。李瀕湖說:任脈和督脈,是人體的子午線,是修煉丹道的人升降陽火陰符、使坎水離火交合的通道。
魏伯陽在《參同契》中說:上面閉合稱為有,下面閉合稱為無。無者用來供奉上面,上面則有神靈居住。這兩處關鍵的孔穴,金氣也是必須的。崔希範在《天元入藥鏡》中說:上邊是鵲橋,下邊是鵲橋,天上的星辰和地上的潮汐相互呼應。回歸本源的竅穴,覆蓋生命的關卡,貫通尾閭,直達泥丸。
《大道三章直指》說:修煉丹道的人,身體中有一個竅穴,叫做玄牝,它在乾卦的下方,坤卦的上方,震卦的西方,兌卦的東方,是坎卦和離卦交會的地方,位於人體天地之間的中心。八脈、九竅、十二經、十五絡在這裡匯聚,這個虛空的位置像一顆懸空的黍米珠。醫書稱之為任脈和督脈,是元氣產生的地方,也是真氣升起的地方。修煉丹道的人如果不明白這個竅穴,就無法產生真氣,神化的基礎也就不存在。
俞琰在《參同契》的註解中說:人體的血氣,不斷地往來循環,日夜不停。這完全是依靠任脈和督脈的作用。如果人能打通這兩條脈絡,所有的經脈都會暢通。《黃庭經》說:在心中運轉著天經,日夜都這樣做,自然就能長生。天經,就是人體內的黃道,呼吸就在這裡來回運行。鹿的尾巴可以運動,能使督脈暢通。烏龜用鼻子呼吸,能使任脈暢通。所以這兩種動物都能長壽。以上這些說法,都是丹道修煉中關於河車的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