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後備急方》~ 卷五 (10)
卷五 (10)
1. 治瘑癬疥漆瘡諸惡瘡方第三十九
巴豆二兩捶破,以水七升,煮取三升,以帛染拭之。
《外臺秘要》,塗風疹。
取枳實,以醋漬令濕,火炙令熱。適寒溫,用熨上,即消。
《斗門方》,治癮疹。
楝皮,濃煎,浴之。
《梅師方》,治一切疹。
以水煮枳殼為煎,塗之。干即又塗之。
又方,以水煮芒硝塗之。
又治風癮疹方。
以水煮蜂房,取二升,入芒硝,敷上。日五度,即瘥。
《聖惠方》,治風瘙癮疹。遍身癢成瘡。
用蠶砂一升,水二斗,煮取一斗二升,去滓。溫熱得所,以洗之,宜避風。
《千金翼》,療丹癮疹方。
酪和鹽熱煮,以摩之手下消。
又主大人小兒風疹。
茱萸一升,酒五升,煮取一升,帛染拭之。
初虞世,治皮膚風熱,遍身生癮疹。
牛蒡子,浮萍等分。以薄荷湯調下二錢。日二服。
《經驗後方》,治肺毒瘡如大風疾綠雲散。
以桑葉好者,淨洗過。熟蒸一宿後,日乾為末,水調二錢匕,服。
肘後方,治卒得浸淫瘡轉有汁多起,心早治之,續身周匝則殺人。
以雞冠血敷之,瘥。
又方,療大人小兒,卒得月蝕方。
於月望夕取兔屎,及納蝦蟆腹中,合燒為灰末,以敷瘡上,瘥。
《集驗方》,療月蝕瘡。
虎頭骨二兩,搗碎,同豬脂一升,熬成膏,黃,取塗瘡上。
《聖惠方》,治反花瘡。
用馬齒莧一斤,燒作灰細研,豬脂調敷之。
又方,治諸瘡胬肉,如蟻出數寸。
用硫黃一兩,細研,胬肉上薄塗之,即便縮。
《鬼遺方》,治一切瘡肉出。
以烏梅燒為灰,研末,敷上,惡肉立盡,極妙。
《簡要濟眾》方,敷瘡藥。
黃藥子四兩為末,以冷水調敷瘡上,干即旋敷之。
《兵部手集》,治服丹石人,有熱瘡,疼不可忍方,用紙環圍腫處,中心填硝石令滿匙,抄水淋之。覺其不熱,疼即止。
治頭瘡,及諸熱瘡。
先用醋少許,和水淨洗去痂,再用溫水洗裛干。百草霜,細研,入膩粉少許,生油調塗,立愈。
治惡瘡。
唐人記其事云,江左嘗有商人,左膊上有瘡如人面,亦無它苦。商人戲滴酒口中,其面亦赤色,以物食之。亦能食,食多則寬。膊內肉脹起,或不食之。則一臂痹,有善醫者。教其歷試諸藥,金石草木之類。悉試之無苦,至貝母,其瘡乃聚眉閉口,商人喜曰,此藥可治也。因以小筆筒毀其口,灌之,數日成痂,遂愈。
然不知何疾也,謹按本經主金瘡,此豈金瘡之類歟。
白話文:
治各種皮膚病的藥方
巴豆研碎,加水煮,用藥液擦拭患處。(出自《外臺秘要》,治療風疹)
將枳實浸泡在醋中,使其濕潤,然後用火烤熱,溫熱敷於患處,即可消腫。(出自《斗門方》,治療癮疹)
楝樹樹皮煎煮濃汁,用來沐浴。(出自《梅師方》,治療各種疹子)
將枳殼用水煎煮,塗於患處,乾燥後重複塗抹。(出自某方,治療疹子)
另一方:用芒硝用水煎煮後塗抹患處。(治療疹子)
治療風癮疹:蜂房用水煎煮,取二升,加入芒硝,敷於患處,一日五次,即可痊癒。(出自《聖惠方》,治療風瘙癮疹,全身奇癢並起瘡)
蠶砂用水煮沸,洗患處,注意避風。(出自《千金翼》,治療丹癮疹)
酪和鹽一起煮熱,用來摩擦患處,使之消退。(治療大人小孩風疹)
茱萸和酒一起煮,用藥液擦拭患處。(治療大人小孩風疹)
治療皮膚風熱,全身起癮疹:牛蒡子、浮萍等量,用薄荷湯調服。(出自《經驗後方》,治療肺毒瘡,類似於大風疾綠雲散)
桑葉洗淨後蒸煮一夜,曬乾研磨成粉,用水調服。(出自《肘後方》,治療浸淫瘡,病情嚴重時危及生命)
治療突然發生的浸淫瘡:用雞冠血敷於患處。(出自《肘後方》)
治療突然發生的月蝕瘡:在滿月之夜取兔糞和蟾蜍腹內物,燒成灰敷於患處。(出自《集驗方》)
治療月蝕瘡:虎頭骨和豬脂熬製成膏藥塗於患處。(出自《聖惠方》)
治療反花瘡:馬齒莧燒成灰,用豬脂調和後敷於患處。(出自《聖惠方》)
治療瘡瘍:硫黃研磨後薄薄塗於患處,可使贅肉收縮。(出自某方,治療諸瘡)
治療一切瘡瘍:烏梅燒成灰,研磨後敷於患處,可使壞死組織脫落。(出自《鬼遺方》)
治療瘡瘍:黃藥子研磨後,用冷水調和敷於患處,乾燥後重複敷用。(出自《簡要濟眾方》)
治療服食丹石後引起的熱瘡:用紙圈圍住腫脹處,中間填滿硝石,再用冷水淋灑,直至不覺熱痛。(出自《兵部手集》)
治療頭瘡及其他熱瘡:先用醋和水清洗痂皮,再用溫水洗淨擦乾,然後用百草霜、膩粉和生油調製的藥膏塗抹。(出自某方)
治療惡瘡:古代記載,一位商人患有面部形狀的惡瘡,無痛感,後經多方嘗試,用貝母治療後痊癒。(治療惡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