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寶鑑》~ 卷二十三 (3)
卷二十三 (3)
1. 時不可違
中書左丞張仲謙,年五十二歲。至元戊辰春正月,在大都患風證,半身麻木。一醫欲汗之,未決可否,命予決之。予曰:治風當通因通用,汗之可也。然此地此時,雖交春令,寒氣獨存,汗之則虛其表,必有惡風寒之證。仲謙欲速瘥,遂汗之,身體輕快。後數日,再來邀予視之曰:果如君言,官事繁劇,不敢出門,常如之何。予曰:仲景云:大法夏宜汗,陽氣在外故也。今時陽氣尚弱,初出於地,汗之則使氣亟奪,衛氣失守,不能肥實腠理,表上無陽,見風必大惡矣。內經曰:陽氣者衛外而為固也。又云: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當汗之時,猶有過汗之戒,況不當汗而汗者乎。遂以黃耆建中湯加白朮服之,滋養脾胃,生髮榮衛之氣。又以溫粉撲其皮膚,待春氣盛,表氣漸實,即愈矣。內經曰:心不可伐,時不可違,此之謂也。
【黃耆建中湯】(見勞倦門,於方中加白朮)
白話文:
左丞相張仲謙,五十二歲,在至元戊辰年的春天正月,當時他正在大都,不幸得了風濕病,半身麻木。有一位醫生打算讓他出汗來治療,但還在考慮是否適當。後來他請我做決定。我說,治療風濕應遵循通因通用的原則,出汗是可以的。但是,這裡現在雖然已進入春季,但寒冷的氣候仍然存在。如果讓他出汗,就會使他的體表虛弱,一定會出現怕風寒的症狀。張仲謙想快點康復,於是就照做了。一開始,他覺得身體輕鬆愉快。然而幾天後,他又來找我,他說:
「果然如你所言,我的公務繁重,不敢出門,我該怎麼辦?」我回答他:「仲景曾說,夏天適合出汗,因為這時候陽氣在外。但是現在陽氣還很弱,剛從地底冒出,如果讓他出汗,就會使他的氣力迅速流失,防禦系統失去保護,無法讓皮膚變得堅韌。表皮沒有陽氣,一遇到風就會感到非常寒冷。《內經》說,陽氣可以保護我們免受外界侵害。又說,陽氣就像天空和太陽,如果失去了它們,生命就會縮短,光彩也會消失。即使在應該出汗的時候,也要小心不要過度出汗,更何況在不應該出汗的時候讓他出汗呢。」 我開了黃耆建中湯,加上白朮,讓他調養脾胃,培養和提升防禦系統的氣力。同時,我建議他在皮膚上塗上溫粉,等待春氣旺盛,表氣逐漸實壯,病就會好了。《內經》說,心不可伐,時不可違,就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