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天益

《衛生寶鑑》~ 卷二十一 (6)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一 (6)

1. 㕮咀藥類

漢防己(氣寒。味大苦)療腰以上至足濕熱腫盛。腳氣。補膀胱。去留熱。行十二經。去皮鍘細銼。桶銼。竹篩齊。用。

茵陳蒿(氣微寒。味苦平)除煩熱。主風濕寒熱邪氣。熱結、黃疸。通身發黃。小便不利。去枝用葉。手搓碎用。

朴硝(氣寒。味苦辛)除寒熱邪氣。遂六腑積聚。結固血癖。胃中食飲熱結血閉。去停痰痞滿。消毒。生用。

栝蔞根(氣寒。味苦)主消渴。身熱。煩滿大熱。補虛安中。通月水。消腫毒瘀血。及熱狂瘡癤。搗細。羅過。用。

牡蠣(氣微寒。味鹹平)主傷寒、寒熱、溫瘧、女子帶下赤白。止汗。心痛。氣結。澀大小腸。治心脅下痞。燒白。搗羅。用。

苦參(氣寒。味微苦)足少陰腎經之君藥也。治本經須用。鍘細銼。桶銼。竹篩齊之。用。

地榆(氣微寒。味甘酸)主產乳七傷帶下。月經不止。血崩之病。除惡血。止痛。治腸風泄血。小兒疳痢。性沉寒。

入下焦。治熱血痢用。

川楝子(氣寒。味苦平)主傷寒大熱煩躁。殺三蟲。疥瘍。通利大便小便。搗細。用。

山梔子(氣寒。味微苦)治心煩懊憹。煩不得眠。心神顛倒欲絕。血滯。小便不利。搗細。用。香豉(氣寒。味苦)主傷寒頭痛。煩躁滿悶。生用之。

白話文:

漢防己:性寒,味道非常苦。可以治療腰部以上到腳的濕熱腫脹,腳氣。能補益膀胱,去除體內殘留的熱邪,疏通行走十二經脈。使用時要去皮,切成薄片,用圓形搓磨工具搓碎,再用竹篩過濾均勻後使用。

茵陳蒿:性微寒,味道苦且平和。可以消除煩躁發熱,主要治療風濕寒熱引起的邪氣、熱結、黃疸,全身發黃,小便不暢。使用時要去枝,用葉子,用手搓碎後使用。

朴硝:性寒,味道苦且辛辣。可以去除寒熱引起的邪氣,疏通六腑的積聚,消除體內結塊的血瘀,治療胃中食物和飲水積聚的熱結,以及血瘀閉塞。也能去除停滯的痰液,消除腹部脹滿,具有消毒的作用。直接生用即可。

栝蔞根:性寒,味道苦。主要治療消渴症,身體發熱,煩躁滿悶,大熱等症狀。能夠補虛,調和中氣,疏通月經,消除腫毒瘀血,以及治療熱病引起的癲狂和瘡癤。使用時要搗碎,用篩子過濾後使用。

牡蠣:性微寒,味道鹹且平和。主要治療傷寒、寒熱、溫瘧、女性白帶、赤帶等症狀。可以止汗,緩解心痛和氣結,收澀大小腸,治療心脅下痞滿。使用時要燒成白色,搗碎後用篩子過濾。

苦參:性寒,味道微苦。是足少陰腎經的主要藥物,治療腎經疾病時必須使用。使用時要切成薄片,用圓形搓磨工具搓碎,再用竹篩過濾均勻後使用。

地榆:性微寒,味道甘酸。主要治療產後乳汁不足、跌打損傷、白帶、月經不止、血崩等疾病。可以去除惡血,止痛,治療腸風下血、小兒疳痢。藥性沉降且寒涼,歸於下焦,適用於治療熱性血痢。

川楝子:性寒,味道苦且平和。主要治療傷寒引起的大熱煩躁,可以殺死三種寄生蟲,治療疥瘡,疏通大小便。使用時要搗碎後使用。

山梔子:性寒,味道微苦。可以治療心中煩悶不安,煩躁難眠,心神失常,情緒失控,以及血瘀、小便不暢。使用時要搗碎後使用。

香豉:性寒,味道苦。主要治療傷寒引起的頭痛,煩躁滿悶。直接生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