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寶鑑》~ 卷十七 (6)
卷十七 (6)
1. 胞痹門(治小便不利。並溺附)
【黃芩清肺湯】,治因肺燥而得之。小便不通。
黃芩(二錢),梔子(兩個。擘破)
上作一服。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渣。溫服。食後。不利加鹽豉二十粒。
【滋陰化氣湯】,治因服熱藥過多。小便不利。或臍下悶痛不可忍。服諸藥不效者。如晝不通者加知母。
黃連(炒),黃柏(炒),甘草(炙。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溫服。食前。
論曰。問此如何得利。答曰。無陽者陰無以生。無陰者陽無以化。又云。膀胱者津液之府。氣化則能出焉。因服熱藥過度。乃亡陰也。二藥助陰。使氣得化。故小便得以通也。或以滋腎丸服之。其效更速。
【紅秫散】,治小便不通。上喘。(張文叔傳。大妙)
萹蓄(一兩半),燈草(一百根),紅秫黍根(二兩)
上㕮咀。每服五錢。用河水二盞。煎至七分。去渣。熱服。空心食前。
【立效散】,治下焦結熱。小便黃赤。淋閉疼痛。或有血出。及大小便俱出血者。亦宜服之。
甘草(炙。二錢),山梔子(去皮。炒。半兩),瞿麥穗(一兩)
上為末。每服五錢。至七錢。水一碗。入連須蔥根七個。燈心五十莖。生薑五七片,同煎至七分。時時溫服。不拘時候。
【海金砂散】,治小便淋澀。及下焦濕熱。氣不施化。或五種淋疾。癃閉不通。
木通,海金砂(研),滑石,通草,瞿麥穗(各半兩),杏仁(去皮尖炒。一兩)
上六味為末。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燈草二十莖。煎至七分。去渣。溫服。食前。
【琥珀散】,治五種淋澀疼痛。小便有膿血出。
琥珀(一兩。研),沒藥(一兩。研),海金砂(一兩。研),蒲黃(一兩。研)
上四味為末。每服三錢。食前。用通草煎湯調下。日進二服。
【葵花散】,治小便淋瀝。經驗。
葵花根(一撮。洗淨)
上銼碎。用水煎五七沸服。
【灸法】,治小便淋澀不通。用食鹽不以多少。炒熱放溫。填臍中。卻以艾灸七壯。小便自出。艾炷如箸頭大。
白話文:
胞痹門(治療小便不利,以及遺尿)
【黃芩清肺湯】,治療因為肺部乾燥引起的排尿不暢。
黃芩(八克),梔子(兩個,敲破)
以上藥材為一副藥。用水約三百毫升煎煮至約二百一十毫升,去除藥渣,溫熱服用,飯後。如果排尿仍不順暢,可加二十粒鹽豉。
【滋陰化氣湯】,治療因為服用過多熱性藥物,導致排尿不暢,或者肚臍下方悶痛難忍,服用其他藥物無效的情況。白天小便不通暢者,可加知母。
黃連(炒過),黃柏(炒過),甘草(炙燒過,各等量)
以上藥材切成小塊。每次服用約十二克,用水約四百毫升煎煮至約二百毫升,去除藥渣,溫熱服用,飯前。
說明:有人問,這藥方如何能使小便通暢?回答說,沒有陽氣,陰氣就無法產生;沒有陰氣,陽氣就無法運化。還有說法,膀胱是儲存津液的器官,當氣化功能正常,就能排出小便。因為服用熱性藥物過度,導致陰液虧損,這兩個藥方可以幫助滋養陰液,使氣化功能恢復正常,所以小便就能順暢。也可以服用滋腎丸,效果會更快。
【紅秫散】,治療小便不通,並伴有喘氣的症狀。(據說是張文叔傳授的,效果極佳)
萹蓄(六十克),燈心草(一百根),紅秫黍根(八十克)
以上藥材切成小塊。每次服用約二十克,用河水約四百毫升煎煮至約二百八十毫升,去除藥渣,趁熱服用,空腹飯前。
【立效散】,治療下焦積熱,導致小便黃赤,排尿時疼痛,甚至有血尿,以及大便小便都出血的情況,都適合服用。
甘草(炙燒過,八克),山梔子(去皮炒過,二十克),瞿麥穗(四十克)
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約二十克至二十八克,用水約三百毫升,加入帶鬚的蔥根七個,燈心草五十根,生薑五至七片,一起煎煮至約二百一十毫升,隨時溫熱服用,不拘時間。
【海金砂散】,治療排尿澀痛,以及下焦濕熱,氣化功能失常,或者五種淋症(小便不暢),閉塞不通的情況。
木通,海金砂(研磨成粉),滑石,通草,瞿麥穗(各二十克),杏仁(去皮尖炒過,四十克)
以上六味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約二十克,用水約三百六十毫升,加入燈心草二十根,煎煮至約二百一十毫升,去除藥渣,溫熱服用,飯前。
【琥珀散】,治療五種淋症引起的澀痛,以及小便帶膿血。
琥珀(四十克,研磨成粉),沒藥(四十克,研磨成粉),海金砂(四十克,研磨成粉),蒲黃(四十克,研磨成粉)
以上四味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約十二克,飯前,用通草煎煮的湯藥調服,每日服用兩次。
【葵花散】,治療排尿滴瀝不盡,效果顯著。
葵花根(一小把,洗淨)
以上藥材切碎,用水煎煮五七次後服用。
【灸法】,治療排尿澀痛不暢。用適量食鹽炒熱至溫熱,填入肚臍中,再用艾灸七壯,小便自然就會排出。艾炷大小如筷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