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寶鑑》~ 卷十五 (4)
卷十五 (4)
1. 灸腰痛法
【沉香鹿茸丸】,大補益脾胃。強壯筋骨。闢除一切惡氣。令人內實五臟。外充肌膚。補益陽氣。和暢榮衛。
沉香(一兩。另為末),麝香(一兩。研),鹿茸(一兩。先用草火燒去毛為末)
上三味同研勻。水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暖酒送下。空心食前。
【三白散】,治陰囊腫脹。大小便不通。
白牽牛(二兩),桑白皮,白朮,木通(去節),陳皮(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薑湯調下。空心服。未覺再進。
【葫蘆巴丸】,治小腸疝氣。偏墜陰腫。小腹有物如卵。上下去來。痛不堪忍。或絞結繞臍攻刺。嘔吐悶亂。
葫蘆巴(一斤。炒),吳茱萸(十兩。洗炒),川楝子(炒。一兩),巴戟(去心。炒),川烏頭(炮。去皮。各六兩),茴香(鹽炒。去鹽。十兩)
上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溫酒下。
【川苦楝散】,治小腸氣痛。
木香(一兩。另為末),茴香(一兩。鹽炒黃。去鹽),川楝子(一兩銼。用巴豆十個碎與川楝炒黃。去巴豆)
上為末。每服二錢。溫酒一盞調下。空心食前。許學士云。大抵此疾因虛得之。不可以虛驟補。經云。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留而不去。其病則實。故必先滌所蓄之熱。然後補之。是以諸方多借巴豆氣者。蓋謂此也。
白話文:
【沉香鹿茸丸】,能大大補益脾胃,強健筋骨,驅除一切惡氣,使人內在五臟充實,外在肌膚豐潤,補養陽氣,調和氣血運行。
配方: 沉香(一兩,另外磨成粉末),麝香(一兩,研磨成粉末),鹿茸(一兩,先用草火燒掉毛後磨成粉末)。
將以上三味藥材混合研磨均勻,用水調和成糊狀,搓成如桐子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到五十丸,用溫熱的酒送服,在空腹、吃飯前服用。
【三白散】,治療陰囊腫脹,大小便不通暢。
配方: 白牽牛(二兩),桑白皮、白朮、木通(去除節),陳皮(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薑湯調服,在空腹時服用。如果沒有感覺效果,可以再次服用。
【葫蘆巴丸】,治療小腸疝氣,陰囊偏墜腫大,小腹有像卵一樣的東西,時上時下,疼痛難以忍受,或者絞痛纏繞肚臍,攻刺難受,嘔吐,胸悶煩躁。
配方: 葫蘆巴(一斤,炒過),吳茱萸(十兩,洗淨炒過),川楝子(炒過,一兩),巴戟(去除心,炒過,六兩),川烏頭(炮製過,去皮,六兩),茴香(用鹽炒過,去除鹽,十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酒調成糊狀,搓成如桐子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五丸,在空腹時用溫酒送服。
【川苦楝散】,治療小腸氣痛。
配方: 木香(一兩,另外磨成粉末),茴香(一兩,用鹽炒黃,去除鹽),川楝子(一兩,切碎,用巴豆十個搗碎與川楝子一起炒黃,去除巴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溫酒一小杯調服,在空腹、吃飯前服用。許學士說,這種病大多是因為虛弱而得的,不能立即用補藥。醫書說:“邪氣侵入的地方,必然是氣虛的地方”,邪氣留滯不去,病情就會轉為實證。所以必須先清除體內積蓄的熱邪,然後才能進補。因此許多藥方都借助巴豆的藥性,大概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