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寶鑑》~ 卷十五 (1)
卷十五 (1)
1. 卷十五
2. 諸腰痛筋骨冷疼
【木瓜虎骨丸】,治風寒濕合而成痹。腳重不仁。疼痛少力。足下隱痛。不能踏地。腳膝筋攣。不能屈伸。及項背拘急。手背無力。耳內蟬鳴。頭眩目暈諸證。腳氣。行步艱難。並皆服之。
木瓜,騏驎竭(研),虎脛骨(酒炙),沒藥(研),自然銅(醋淬七次),楓香脂,敗龜(醋炙去闌),骨碎補(去毛),甜瓜子,當歸(切焙),桂(以上各一兩),乳香(研。半兩),木香(一兩),安息香(重湯酒煮入藥),地龍(去土。各二兩)
上為末。入研藥和勻。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送下。煎木瓜湯送下亦得。漸加至五十丸。空心食前。
【茖蔥丸】,治寒濕筋骨冷疼。不能舉動。
川烏(去皮尖。生),黑牽牛(頭末),鹽豉(各三錢),乳香(研),沒藥(研。各一錢)
上為末。入研藥勻。用肥蔥一握。洗去土。淡醋一升。不犯銅鐵。於文武火熬蔥醋一半。漉去渣。慢火再熬成膏。滴水中不散為度。將前藥末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一十丸加至二十丸。溫酒送下。大便微利則愈。
【活血應痛丸】,治風濕為病血脈凝滯。腰腿重疼。身體麻木。頭面虛腫。下注腳膝重痛。行履艱難。
狗脊(六兩半),蒼朮(十兩),香附(十二兩),陳皮(九兩),沒藥(一兩二錢),威靈仙(三兩),草烏頭(二兩半)
上七味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溫酒或熟水任下。不以時。
【左經丸】,治筋骨諸疾。手足不遂。不能行步運動。但不曾針灸傷筋脈者。四五丸必效。此藥尤能通行榮衛。導經絡。專治心腎肝三經。服後小便少淋澀。乃其驗也。
木鱉子(去殼。別研),白膠香(研),五靈脂(各三兩半),常歸(去土一兩),草烏頭(生。去皮臍。三兩半),斑蝥(五個。去頭足翅。炒。醋煮熟)
上後四味為末。與前二味和勻。用黑豆去皮。生杵粉一斤。醋煮為糊和藥。丸如雞頭大。每服一丸。酒磨下。
【神應丸】,治一切腰痛。
當歸,肉桂(各十兩),威靈仙(二十兩)
上為末。酒煮麵糊為丸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溫酒下。
【烏靈丸】,久患風虛麻痛。行步艱難。正宜服之。
川烏(炮去皮。一兩),五靈脂(二兩)
上為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加至五十丸。空心溫酒送下。忌一切冷物。
【克效餅子】,治腰痛及腿膝累效。
甘遂(麩炒黃),蕎麵(各一兩),黑牽牛(淨。四兩。半生半熟。取頭末二兩半)
上為末。每服三錢。夜臥滴水和成餅。慢火燒黃色取出。氣實者作一服。爛嚼後煎。半生半熟。蔥白酒送下。氣虛人作兩服。先吃一多半。至明取動。再嚼一少半。亦用半生半熟。蔥白酒送下。微取一行。如婦人有胎。不可服之。
白話文:
諸腰痛筋骨冷疼
木瓜虎骨丸:治療風寒濕邪聚集導致的痺證。症狀包括腳沉重、感覺遲鈍、疼痛乏力、足底隱隱作痛、無法著地、腳膝關節攣縮、無法屈伸、項背僵硬、手背無力、耳鳴、頭暈目眩等,以及腳氣、行走困難等症狀,皆可服用此藥。
藥材:木瓜、騏驎竭(研磨)、虎脛骨(酒炙)、沒藥(研磨)、自然銅(醋淬七次)、楓香脂、敗龜(醋炙去內臟)、骨碎補(去毛)、甜瓜子、當歸(切片焙乾)、桂枝(以上各一兩)、乳香(研磨,半兩)、木香(一兩)、安息香(重湯酒煮後加入藥材)、地龍(去土,各二兩)。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勻,用酒做糊劑製成如桐子大小的丸藥。
用法:每次服用三十丸,溫酒送服,或用木瓜湯送服亦可。逐漸增加劑量至每次五十丸。空腹,飯前服用。
茖蔥丸:治療寒濕導致的筋骨冷痛,無法活動的症狀。
藥材:川烏(去皮尖,生)、黑牽牛(取頭部末端)、鹽豉(各三錢)、乳香(研磨)、沒藥(研磨,各一錢)。
製法: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勻。取一把肥蔥,洗淨泥土,用淡醋一升(不沾染銅鐵器皿),文武火熬煮至蔥醋剩下一半,過濾去渣,繼續用慢火熬成膏狀,滴入水中不散為度。將藥粉與蔥醋膏混合,製成如桐子大小的丸藥。
用法:每次服用十丸,逐漸增加至二十丸,溫酒送服。大便略微通暢則病情好轉。
活血應痛丸:治療風濕引起的血液凝滯,症狀包括腰腿沉重疼痛、身體麻木、頭面浮腫、下肢腳膝疼痛、行走困難。
藥材:狗脊(六兩半)、蒼朮(十兩)、香附(十二兩)、陳皮(九兩)、沒藥(一兩二錢)、威靈仙(三兩)、草烏頭(二兩半)。
製法:將七味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酒做糊劑製成如桐子大小的丸藥。
用法:每次服用二十至三十丸,溫酒或熟水送服,不拘時辰。
左經丸:治療筋骨疾病,手足麻痺,無法行走活動,但未曾針灸傷及筋脈者。服用四五丸即可見效。此藥尤其能通暢營衛,疏通經絡,專治心、腎、肝三經。服藥後小便略少、排尿澀滯,是藥效的表現。
藥材:木鱉子(去殼,單獨研磨)、白膠香(研磨)、五靈脂(各三兩半)、當歸(去土一兩)、草烏頭(生,去皮臍,三兩半)、斑蝥(五個,去頭足翅,炒制,醋煮熟)。
製法:將後四味藥材研磨成粉末,與前二味混合均勻。用黑豆去皮,搗碎成粉末一斤,醋煮成糊狀,與藥粉混合,製成如雞頭大小的丸藥。
用法:每次服用一丸,酒磨碎後服用。
神應丸:治療各種腰痛。
藥材:當歸、肉桂(各十兩)、威靈仙(二十兩)。
製法: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酒煮麵糊做成如桐子大小的丸藥。
用法:每次服用十五丸,溫酒送服。
烏靈丸:治療久患風虛引起的麻痛,行走困難的症狀,尤其適合服用此藥。
藥材:川烏(炮製去皮,一兩)、五靈脂(二兩)。
製法: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酒做糊劑製成如桐子大小的丸藥。
用法:每次服用十丸,逐漸增加至五十丸,空腹溫酒送服。忌食一切寒涼食物。
克效餅子:治療腰痛及腿膝疼痛有效。
藥材:甘遂(麩炒至黃色)、蕎麥(各一兩)、黑牽牛(淨,四兩,半生半熟,取頭部末端二兩半)。
製法: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睡前用少量水調成餅狀,慢火烘烤至黃色取出。氣實者服用一劑,爛嚼後煎服,藥物半生半熟,用蔥白酒送服。氣虛者服用兩劑,先服用較多的一部分,至次日見效後,再服用較少的一部分,亦用半生半熟,蔥白酒送服,略微通便即可。孕婦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