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信

《古今醫鑑》~ 卷之八 (15)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 (15)

1. 脫肛

夫脫肛者,肛門翻出也,乃虛寒下脫。其病或由腸風、痔漏久服寒涼,坐弩而下脫;或因久痢裡急,窘迫而脫下;又有產婦用力過多,及小兒叫號怒氣,久痢、久瀉不止,風邪襲虛而脫也。蓋肺與大腸為表裡,肛者,大腸之門,肺實熱則閉結,肺寒虛則肛出。腎主大便,故肺腎虛者,多有此證。

若大腸濕熱,用升陽除濕湯;若血熱,用四物湯加條芩、槐花;血虛,四物湯加白朮、茯苓,兼痔,加槐花、黃連、升麻;虛熱,用補中益氣湯加芍藥;腎虛,六味地黃丸。

升陽除濕湯,自下而上者,引而竭之。

柴胡,升麻,防風,豬苓,澤瀉,蒼朮,陳皮,神麯(炒),麥芽(炒),甘草

上銼水煎,空心溫服。胃寒腸鳴,加益智、半夏。

提氣散

黃耆,人參,白朮,當歸,白芍,乾薑(炮),柴胡,升麻,羌活,甘草

上水煎服。

治肛門邊腫硬痛癢。

用白礬三分,碎研,用熱童便二盞,化開,洗痔上,一日二三次洗之。

二槐丹(劉桐川傳),治脫肛。

槐角,槐子(各等分)

上為末,生羊血調成塊,曬乾,或微焙乾,毋令血熱。每服二錢,空心黃酒送下。

秘方

用鱉一個,水煮留湯洗肛,將鱉食之。又留骨燒存性,敷肛上,神效。

治脫肛。

用烏龍尾、鼠糞和之,燒煙於桶內,令坐其上,熏之數次即上,不脫為效。

白話文:

【病症】

所謂脫肛,指的是肛門組織外翻露出的情況,這通常是由虛弱與寒冷導致直腸脫垂。這種病症可能源自於長期患有腸風、痔瘡,並長期服用寒涼藥物,進而使肛門向下脫垂;或是因為長期痢疾,腹部緊繃,壓力過大,導致肛門組織脫垂;也有產婦在分娩時用力過度,以及小孩哭鬧,長時間的痢疾和腹瀉不止,風邪侵入虛弱的身體,導致肛門組織脫垂的情況。肺部與大腸是相互關聯的,肛門是大腸的出口,肺部如果實熱,就會造成便祕,肺部虛弱且寒涼,肛門就容易脫垂。腎臟控制排便,所以肺腎虛弱的人,較易出現脫肛的症狀。

【治療】

如果是由大腸濕熱導致,可以使用升陽除濕湯;如果是血液過熱,可使用四物湯,加入黃芩、槐花;若是血虛,可在四物湯中加入白朮、茯苓,若是同時有痔瘡,再加入槐花、黃連、升麻;若是虛熱,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加入芍藥;若是腎虛,可以使用六味地黃丸。

【處方】

【升陽除濕湯】,從下往上,導引並去除濕氣。

柴胡,升麻,防風,豬苓,澤瀉,蒼朮,陳皮,神麯(炒過),麥芽(炒過),甘草

以上藥材研磨後用水煎煮,空腹溫熱服用。如果胃寒腸鳴,可再加入益智、半夏。

【提氣散】

黃耆,人參,白朮,當歸,白芍,乾薑(炮製過),柴胡,升麻,羌活,甘草

以上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

用來治療肛門周圍腫脹、硬化、疼痛或癢。

用三分量的白礬,研磨成粉末,再用兩杯熱的孩童尿液溶解,清洗患部,一天可洗兩到三次。

【二槐丹】(劉桐川傳授),用來治療脫肛。

槐角,槐子(等量)

以上藥材研磨成粉,用生羊血調成塊狀,曬乾或稍微烘焙乾燥,但不要讓血過熱。每次服用兩錢,空腹時用黃酒送服。

【祕方】

用一隻甲魚,水煮後保留湯汁清洗肛門,然後吃掉甲魚。再把甲魚骨頭燒成灰,塗抹在肛門上,效果神奇。

用來治療脫肛。

使用烏龍尾、鼠糞混合,燒煙在桶內,讓人坐在上面,多次燻烤即可,如果不再脫垂就是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