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信

古今醫鑑

中醫古代典籍:古今醫鑑

作者:龔信

朝代:明朝

基本介紹:綜合性醫書。十六卷(原作8卷)。明·龔信纂輯,龔廷賢續編,王肯堂訂補。撰年不詳。本書首論脈訣、病機、藥性、運氣四篇,作為臨證的理論基礎;以下分門論述內、婦、小兒及耳、鼻、口、牙、眼等疾病,所蒐集文獻上自《內經》、《難經》,下迄金元時期劉完素、張從正、李杲諸家學說。並能結合己見論述病證。所收方劑頗為廣泛,其中還記載了不少民間經驗方和外治、針灸療法。現存多種明清刻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內容簡介:

《古今醫鑑》是一部綜合性醫書,由明代醫家龔信纂輯,龔廷賢續編,王肯堂訂補。全書共十六卷,原作八卷。

《古今醫鑑》首論脈訣、病機、藥性、運氣四篇,作為臨證的理論基礎;以下分門論述內、婦、小兒及耳、鼻、口、牙、眼等疾病,所蒐集文獻上自《內經》、《難經》,下迄金元時期劉完素、張從正、李杲諸家學說。並能結合己見論述病證。所收方劑頗為廣泛,其中還記載了不少民間經驗方和外治、針灸療法。

《古今醫鑑》是一部內容豐富、體例完備的醫學著作,對後世醫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古今醫鑑》的編撰,標誌著明代醫學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在《古今醫鑑》之前,明代醫學主要以張仲景、李杲等人的學說為主。而《古今醫鑑》則吸收了金元時期劉完素、張從正等人的學說,並結合了自己的臨床經驗,形成了一種新的醫學體系。

《古今醫鑑》在臨床上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它所收錄的方劑,不僅有張仲景、李杲等人的經典方劑,還有劉完素、張從正等人的新方,以及民間驗方。這些方劑在臨床上都具有很好的療效。

《古今醫鑑》對後世醫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它不僅為後世醫家提供了豐富的臨床資料,而且還對後世醫學理論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古今醫鑑》是一部重要的醫學著作,它對後世醫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在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從《古今醫鑑》中學到很多有用的知識。

參考資料:

  1. 《古今醫鑑》

  2. 《中國醫學史》

  3. 《中國醫學大辭典》


序 (1)

弁首

序 (2)

凡例

卷之一 (1)

卷之一 (2)

卷之一 (3)

卷之一 (4)

卷之一 (5)

卷之二 (1)

卷之二 (2)

卷之二 (3)

卷之三 (1)

卷之三 (2)

卷之三 (3)

卷之三 (4)

卷之四 (1)

卷之四 (2)

卷之四 (3)

卷之四 (4)

卷之四 (5)

卷之四 (6)

卷之四 (7)

卷之四 (8)

卷之五 (1)

卷之五 (2)

卷之五 (3)

卷之五 (4)

卷之五 (5)

卷之五 (6)

卷之五 (7)

卷之五 (8)

卷之六 (1)

卷之六 (2)

卷之六 (3)

卷之六 (4)

卷之六 (5)

卷之六 (6)

卷之六 (7)

卷之七 (1)

卷之七 (2)

卷之七 (3)

卷之七 (4)

卷之七 (5)

卷之七 (6)

卷之八 (1)

卷之八 (2)

卷之八 (3)

卷之八 (4)

卷之八 (5)

卷之八 (6)

卷之八 (7)

卷之八 (8)

卷之九 (1)

卷之九 (2)

卷之九 (3)

卷之九 (4)

卷之九 (5)

卷之九 (6)

卷之九 (7)

卷之九 (8)

卷之九 (9)

卷之九 (10)

卷之九 (11)

卷之十 (1)

卷之十 (2)

卷之十 (3)

卷之十 (4)

卷之十 (5)

卷之十 (6)

卷之十 (7)

卷之十 (8)

卷之十一 (1)

卷之七 (7)

卷之十一 (2)

卷之十一 (3)

卷之十一 (4)

卷之十二 (1)

卷之十二 (2)

卷之十二 (3)

卷之十二 (4)

卷之十三 (1)

卷之十三 (2)

卷之十三 (3)

卷之十三 (4)

卷之十三 (5)

卷之十三 (6)

卷之四 (9)

卷之十三 (7)

卷之五 (9)

卷之十三 (8)

卷之十四 (1)

卷之十四 (2)

卷之十四 (3)

卷之十四 (4)

卷之十四 (5)

卷之十四 (6)

卷之十四 (7)

卷之十四 (8)

卷之十四 (9)

卷之十四 (10)

卷之十四 (11)

卷之十五 (1)

卷之十五 (2)

卷之十五 (3)

卷之十五 (4)

卷之十五 (5)

卷之十五 (6)

卷之十五 (7)

卷之十五 (8)

卷之十六 (1)

卷之十六 (2)

卷之十六 (3)

卷之十六 (4)

卷之十六 (5)

卷之十六 (6)

卷之十六 (7)

卷之十六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