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玠

《松崖醫徑》~ 卷下 (29)

回本書目錄

卷下 (29)

1. 婦人不孕(四十)

香附子(杵去皮毛。不拘多少。米醋浸一日夜。用砂鍋煮令香熟。水洗焙乾。)

上為細末。醋糊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淡醋湯下。

六味地黃丸(治婦人陰血不足。無子者服之。能致胎孕。方見卷上丸類。)

婦人諸證瑣瑣。不及備錄。醫者宜參究先儒之論。按理先儒之方則詳矣。

白話文:

將香附子(去除皮毛後搗碎,不限數量。用米醋浸泡一天一夜。放入砂鍋中煮至香熟。用水洗淨後烘乾。)

磨成細粉。用醋調成糊狀做成藥丸,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五十丸,用淡醋水送服。

六味地黃丸(治療婦女因陰血不足而導致不孕的,服用此藥能夠幫助懷孕。藥方在前面的丸藥篇中有記載。)

婦女的各種病症繁雜瑣碎,無法一一詳盡記錄。醫生應該參考前人的論述,依據道理和前人留下的藥方仔細研究。

2. 胎前(四十一)

胎前者。宜養血安胎。不可用熱劑。蓋血得熱則行。得冷則凝。夫胎涼則安。胎熱則墮。理之必然。四物湯為當。

四物湯

當歸,川芎,白芍藥,熟地黃

上細切。用水二盞煎服。若妊娠下血不止。本方加艾葉三十片。阿膠珠一錢。每服四錢。加烏梅肉少許煎。進三四服即止。或以本方加阿膠珠。白朮。條芩。砂仁。香附。糯米。如惡阻。從痰而治。本方去地黃。加陳皮。半夏曲。砂仁。神麯。麥芽。藿香。白朮。陳倉米。有熱加生薑汁炒芩連梔子。

如子煩。脈虛大無力。或怔忡身戰。及時有微熱。本方加人參。白朮。黃芩。甘草。酸棗仁。遠志。麥門冬。地骨皮。如七八個月。面目及四肢浮腫。

本方加茯苓。澤瀉。白朮。條芩。炒梔子。厚朴。麥門冬。甘草梢。或以本方加紫蘇。桔梗。黃芩。大腹皮。枳實。滑石。如忽然口噤吐沫。不省人事。言語錯亂。本方合二陳湯。加麥門冬。竹茄。遠志。石菖蒲。如感冒風寒。頭痛發熱身痛。本方合小柴胡湯。加細辛。白芷。防風。羌活。

白話文:

對於孕婦而言,應該注重補血與安胎,但應避免使用性熱的藥物,因為血液遇熱會流動,遇冷則會凝固。胎兒在溫和的環境中較安定,若處於過熱狀態則可能導致流產,這是必然的道理。四物湯在此情況下是適宜的選擇。

四物湯的成分包括當歸、川芎、白芍藥、熟地黃。

這些藥材需細切後,用水兩杯進行煎煮服用。如果孕婦出現持續性的出血,可在原方中加入艾葉三十片,以及一錢的阿膠珠。每次服用四錢,並加入少量的烏梅肉一同煎煮。通常服用三至四次後,出血的情況就會停止。或者在原方中加入阿膠珠、白朮、條芩、砂仁、香附、糯米等。若孕婦出現噁心嘔吐,可從調理痰濕著手,此時應去掉方中的熟地黃,加入陳皮、半夏曲、砂仁、神麯、麥芽、藿香、白朮、陳倉米。若體內有熱,還可添加生薑汁炒過的芩連梔子。

若孕婦出現子煩的症狀,如脈象虛大無力、心悸、身體震顫、偶爾有微熱等,可在原方中加入人參、白朮、黃芩、甘草、酸棗仁、遠志、麥門冬、地骨皮。孕婦懷孕七至八個月時,若臉部、眼睛以及四肢出現水腫,可在原方中加入茯苓、澤瀉、白朮、條芩、炒梔子、厚朴、麥門冬、甘草梢。或者在原方中加入紫蘇、桔梗、黃芩、大腹皮、枳實、滑石。

若孕婦突然口閉、吐出泡沫、意識不清、說話語無倫次,可將此方與二陳湯結合,再加入麥門冬、竹茄、遠志、石菖蒲。若孕婦受到風寒侵襲,出現頭痛、發燒、身體疼痛,可將此方與小柴胡湯結合,再加入細辛、白芷、防風、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