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崖醫徑》~ 卷下 (11)
卷下 (11)
1. 虛損(十八)
放在口內。待其自化嚥下。藥酒恁意飲之。以醉為度。須連日服盡。久則恐味變也。酒藥服盡。而鬚髮白者黑矣。若不黑。再合二三料服之。若餅難噙。為丸以酒吞之亦可。(近見祝公敘云。但飲前藥酒。亦自見效。渣滓不用可也。)
一云。生天門冬。不拘多寡。用滾水泡過。去皮心。搗爛絞汁。以砂鍋盛之。
用文武炭火煮。勿大沸。以十斤為率。熬至三斤。卻入蜜四兩。熬成膏。滴水中不散。取出以瓷罐盛之。埋地中七日。去火毒。每早晚用一匙。白湯調下。若動大便。以酒調服。能去積聚風痰。補肺療嗽咳失血。潤五臟。除三蟲伏屍瘟疫。輕身益氣。令人不飢。延年不老。抱朴子云。杜紫薇服天門冬。御八十妾。有子一百四十人。日行三百里。
班龍丸(治真陰虛慎。及老人虛人。常服延年益壽。)
鹿角膠(炒成珠),鹿角霜,菟絲子(酒浸研細),柏子仁,熟地黃(各半斤),白茯苓,補骨脂(各四兩),
上為細末。酒煮米糊為丸。或以鹿角膠入好酒溶化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姜鹽湯下。昔蜀中有一老人。貨此藥於市。自云壽三百八十歲矣。每歌曰。尾閭不禁滄海竭。九轉金丹都謾說。惟有班龍頂上珠。能補玉堂關下血。當時有學其道者。傳得此方。彼老人化為白鶴飛去。不知其終。
秘傳玉液還丹
枸杞子,五味子,覆盆子,菟絲子(酒浸),巨勝子(炒去皮),生地黃(酒洗),熟地黃(酒洗),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人參,鍾乳粉,鹿茸(酥炙),甘菊花(酒洗),肉蓯蓉,山藥(炒各等分),沉香(另研為衣)
上為細末。候採降雪丹(即室女初行天癸)為丸。如梧桐子大。沉香為衣。每服五十丸。空心三意酒下。若無降雪丹。煉蜜為丸亦可。
秘傳三意酒
枸杞子,生地黃(各半斤),火麻子(半升蒸)
上細切。用無灰好酒一大壇。以生絹盛藥入不津壇內。春秋浸十日。夏浸七日。冬浸半月。
大補陰丸(降陰火補腎水最妙。)
黃柏(鹽酒炒褐色),知母(去毛炒各四兩),熟地黃(酒洗),龜板(酥炙各六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豬脊髓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用五十丸。空心姜鹽湯任下。
六味地黃丸(治腎經虛損。久新憔悴。盜汗發熱。五臟齊損。瘦弱。虛煩骨蒸。痿弱下血咯血等證。見丸類。)
人參膏(補虛羸元氣最捷。)
人參(不拘多寡)
上一味。去蘆細切。量水於銀石器內慢火煎如稠飴。瓷器盛貯。每服一二匙。空心白湯調服。虛損者。於卷上腎部證治圖內方。按證參考。斯不重立。
白話文:
虛損(十八)
把藥放在嘴裡,等它自然融化後吞下。藥酒隨意喝,喝到醉為止。要連續幾天喝完,不然怕藥味改變。藥酒喝完後,如果鬍鬚頭髮是白的,就會變黑。如果沒有變黑,就再配兩三劑來服用。如果藥餅難以含服,可以做成藥丸用酒吞服也可以。(最近看到祝公說,只要喝之前的藥酒,也一樣有效,藥渣不用也可以。)
另一種做法是,生天門冬,不論多少,用滾水泡過,去掉皮和心,搗爛絞汁,用砂鍋裝著。用文火慢煮,不要大滾,以十斤為標準,熬到剩下三斤,加入四兩蜂蜜,熬成膏狀,滴到水裡不會散開,取出用瓷罐裝著,埋在土裡七天,去除火氣。每天早晚用一匙,用白開水調服。如果造成大便次數變多,就用酒調服。能夠去除體內積聚的痰濕,補肺治療咳嗽、咳血,滋潤五臟,清除體內的三種寄生蟲,使身體輕盈、增加精力、讓人不感到飢餓、延年益壽。《抱朴子》記載,杜紫薇服用天門冬,可以駕馭八十個妾,生了一百四十個兒子,一天可以走三百里路。
班龍丸(治療真陰虛弱,以及年老體虛的人,長期服用可以延年益壽)
鹿角膠(炒成珠狀),鹿角霜,菟絲子(用酒浸泡後研磨成細末),柏子仁,熟地黃(各半斤),白茯苓,補骨脂(各四兩)。
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酒煮米糊做成藥丸,或者用鹿角膠加入好酒融化做成藥丸,像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用薑鹽湯送服。以前四川有個老人,在市場販賣這種藥,自稱已經三百八十歲了,他常常唱到:「尾閭關如果不能緊閉,就像海水會枯竭,煉製金丹的說法都是假的,只有班龍頭頂的珠子,才能夠補足玉堂關下的精血。」當時有人跟他學這個方法,得到了這個藥方,後來這個老人化為白鶴飛走了,不知道他去了哪裡。
秘傳玉液還丹
枸杞子,五味子,覆盆子,菟絲子(用酒浸泡),巨勝子(炒過去皮),生地黃(用酒洗),熟地黃(用酒洗),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人參,鍾乳粉,鹿茸(用酥油烤過),甘菊花(用酒洗),肉蓯蓉,山藥(炒過,各等份),沉香(另外研磨成粉,做為藥丸的外衣)。
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等到採集到「降雪丹」(就是處女初次月經)時,做成藥丸,像梧桐子大小,用沉香粉做為外衣。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用三意酒送服。如果沒有「降雪丹」,用煉製的蜂蜜做成藥丸也可以。
秘傳三意酒
枸杞子,生地黃(各半斤),火麻子(半升,蒸過)。
以上藥材切細,用一大壇沒有雜質的好酒,用生絹把藥包好,放入酒壇內,春天和秋天浸泡十天,夏天浸泡七天,冬天浸泡半個月。
大補陰丸(降陰火,補腎水,效果最好)
黃柏(用鹽酒炒到褐色),知母(去除毛後炒過,各四兩),熟地黃(用酒洗),龜板(用酥油烤過,各六兩)。
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製的蜂蜜和豬脊髓混合做成藥丸,像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用薑鹽湯隨意送服。
六味地黃丸(治療腎經虛損,長期或新患病造成的憔悴、盜汗發熱、五臟都虛弱、瘦弱、虛煩骨蒸、肢體軟弱無力、下血咯血等症狀,詳細內容請看藥丸類。)
人參膏(補虛弱、恢復元氣最快)
人參(不論多少)。
將人參去除蘆頭,切成細片,用銀器或石器裝水,用慢火熬煮成濃稠的膏狀,用瓷器裝起來。每次服用一到兩匙,空腹用白開水調服。體虛的人,可以參考《卷上腎部證治圖》中的藥方,根據證狀來選擇,就不用重複開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