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能醫》~ 卷之六 (3)
卷之六 (3)
1. 水腫(附)
眼腫者,眼泡上下腫也。因脾氣空虛,心事不樂,怒不能越,飲食不進,朝夕致臥,而令眼泡作腫也。治宜清氣健脾之劑,如二陳加歸、朮、青皮、黃連之類。
足腫者,謂腿足俱腫也。有濕熱太盛而作腫者,其色紅,當清濕熱,當歸拈痛湯之類。有脾虛不足而作腫者,其色白,當養脾氣,如參苓白朮散加牛膝、薏仁,有脾虛氣滯而不行者,必有水出,破則難痊,當實脾為要,如參苓白朮散加升麻、澤瀉。有病久而作腫者,其腫下連足趺,皮腫可治,肉腫難醫,當養正健脾,如補中益氣加牛膝、續斷。有久臥而作腫者,此氣不行也,以行氣為要,如二陳加蒼朮、白朮、厚朴、香附。
有久立而作腫者,此氣不順也,以順氣為先,如當歸、續斷、香附、烏藥。
肢腫者,四肢作腫也。蓋四肢者,脾之脈絡也。脾有所郁,氣血不調,以致四肢作腫,大抵滯於血,則痛腫難移;滯於氣,則俯仰不便。行血宜芎歸湯加丹皮、白芷、秦艽、續斷;行氣宜二陳加厚朴、山楂、白朮、黃芩。
陰腫者,男子陽物作腫,婦人陰戶作腫,皆由肝氣之不和,腎氣之不泄,瀉肝補腎可也。治宜黃連、青皮、當歸、芍藥、山楂、柴胡、烏藥、香附。
囊腫者,陰囊作腫也。此因脾濕聚而作腫,宜利水實脾燥濕為要,如蒼、樸、吳茱萸、茴香、青皮、烏藥、山楂、青木香之類。
子腫者,陰子大而生腫,亦肝氣不和也。宜清氣伐肝,如囊腫之藥可用,但腫而紅者,去吳萸,加山梔;腫而冷者,去山梔,加吳萸;偏墜亦能,有用擦囊,以艾葉、川椒,焙燥作囊袋之,其濕自可以卻。
兒腫者,婦人孕子之時,面目身足作腫,此脾虛成孕也,宜以安胎健脾,其腫自退。如四物加白朮、人參、阿膠、香附、黃芩之類。
大抵腫之為證,皆屬於脾,然脾不能行氣,則氣滯而腫,不可專理其氣,而用導泄之藥,不可治其本,及次其末也。丹溪曰:氣虛不補,其何由以行。《經》曰:塞因塞用,正此謂也。治腫之時,即以是求而為法守。
白話文:
水腫(附)
眼睛腫:指的是眼皮上下都腫起來。這是因為脾氣虛弱,心情不好,生氣卻又發洩不出來,導致食慾不振,整天躺著,使得眼皮腫脹。治療應該使用清氣健脾的藥方,例如二陳湯加上當歸、白朮、青皮、黃連之類的藥材。
腳腫:指的是腿和腳都腫起來。有因為濕熱太盛而引起的腫,這種腫通常顏色發紅,應該清熱利濕,可以使用當歸拈痛湯之類的藥方。也有因為脾虛不足而引起的腫,這種腫通常顏色發白,應該補養脾氣,可以使用參苓白朮散加上牛膝、薏苡仁。還有一種是因為脾虛氣滯導致水液運行不暢,這種情況通常會滲水出來,如果破皮會很難痊癒,重點應該在於健脾,可以使用參苓白朮散加上升麻、澤瀉。也有因為久病而引起的腫,這種腫會向下延伸到腳背,如果是皮膚腫脹比較容易治療,如果是肌肉腫脹就比較難治療,應該要補養正氣、健脾,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加上牛膝、續斷。還有因為長期臥床而引起的腫,這是因為氣血運行不暢,重點在於行氣,可以使用二陳湯加上蒼朮、白朮、厚朴、香附。
也有因為長期站立而引起的腫,這是因為氣不順暢,重點在於順氣,可以使用當歸、續斷、香附、烏藥。
四肢腫:指的是四肢都腫起來。因為四肢是脾的經脈所分布的地方,脾氣鬱結,氣血不調,就會導致四肢腫脹。如果腫脹主要因為血瘀,就會疼痛且難以移動;如果腫脹主要因為氣滯,就會俯仰不便。活血可以選擇芎歸湯加上丹皮、白芷、秦艽、續斷;行氣可以選擇二陳湯加上厚朴、山楂、白朮、黃芩。
陰部腫:男性陰莖腫脹,女性陰戶腫脹,都是因為肝氣不和,腎氣無法宣洩所導致,可以通過疏泄肝氣、補益腎氣來治療。可以使用黃連、青皮、當歸、芍藥、山楂、柴胡、烏藥、香附等藥材。
陰囊腫:指的是陰囊腫脹,這是因為脾濕積聚所致,應該利水、健脾、燥濕為要,可以使用蒼朮、厚朴、吳茱萸、茴香、青皮、烏藥、山楂、青木香之類的藥材。
睪丸腫:指的是睪丸腫大,也是因為肝氣不和所導致。可以選擇清氣、疏肝的藥方,可以參考治療陰囊腫的藥方,如果腫脹發紅,應該去除吳茱萸,加上山梔;如果腫脹發冷,應該去除山梔,加上吳茱萸。睪丸偏墜也可以用這個方法治療,還可以將艾葉、川椒烘乾,做成袋子敷在陰囊上,這樣濕氣就可以去除。
孕婦水腫:孕婦在懷孕期間,面部、身體、腳部都出現水腫,這是因為脾虛導致的懷孕,應該安胎健脾,水腫自然會消退。可以使用四物湯加上白朮、人參、阿膠、香附、黃芩之類的藥材。
總而言之,水腫這個病症,大多跟脾有關。但是如果脾氣虛弱不能夠正常運行氣,導致氣滯而腫,就不能夠只著重於理氣,而使用瀉下的藥物,這樣治標不治本。《丹溪心法》說:「氣虛不補,如何能行?」《黃帝內經》說:「塞因塞用」,就是這個意思。治療水腫的時候,應該以此為原則,作為治療的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