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時進

《一見能醫》~ 卷之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1)

1. 醫門八法

論病之源,以內傷、外感四字括之,論病之情,則以寒、熱、虛、實、表、里、陰、陽八字統之,而論治病之方,則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溫、補八法盡之。蓋一法之中,八法備焉。八法之中,百法備焉。病變雖多,而法歸於一,此予數十年來,心領神會,歷試而不謬者,盡見於八篇中矣。學者誠熟讀而精思之,於以救濟蒼生,亦未必無小補云。

白話文:

論及疾病的根源,可以用「內傷」、「外感」四個字概括。論及疾病的症狀,則可以用「寒」、「熱」、「虛」、「實」、「表」、「里」、「陰」、「陽」八個字統括。而論及治療疾病的方法,則又可以用「汗」、「和」、「下」、「消」、「吐」、「清」、「溫」、「補」八法概括。

因為一個方法中,八法都包含其中。八法之中,又包含了百種方法。疾病的變化雖然很多,但治療方法都歸屬於這八法之中。這是本人數十年來的領悟,經反覆試驗從未失誤,都已寫在八篇之中。學習者只要認真研讀並用心思考,用於救治百姓,也未必沒有幫助。

2. 論汗法

汗者,散也。《經》云:邪在皮毛者,汗而發之,是也。又云:體若燔炭,汗出而散,是也。然有當汗不汗之誤人者;有不當汗而汗誤人者;有當汗不可汗,而妄汗之誤人者;有當汗不可汗,而又不可以不汗,汗之不得其道以誤人者;有當汗而汗之,不中其經,不辨其藥,知發而不知斂以誤人者。是不可以不審也。

何則?風寒初客於人也,頭痛,發熱而惡寒,鼻寒,身重而體痛,此皮毛受病,法當汗之。若失時不汗,或汗不知法,以致腠理閉塞,營衛不通,病邪深入,流傳經絡者,有之,此當汗不汗之過也。

亦有頭痛發熱與傷寒同,而其人倦怠無力,鼻不塞,身不重,脈來虛弱,此內傷元氣不足之症;又有勞心好色,真陰虧損,內熱晡熱,脈細數而無力者;又有傷食病,胸膈滿悶,吞酸噯腐,日晡漸熱,氣口脈緊者;又有寒痰厥逆,濕淫腳氣,內癰、外癰、瘀血凝積,以及風溫、濕溫、中暑、自汗諸症。皆有寒熱,與外感風寒似同而實異,若誤汗之,變症百出也。

白話文:

汗液是身體散發熱氣的途徑。《經》書中說,邪氣停留在皮膚和毛髮時,應該透過出汗來驅散它。又說,身體像燒紅的炭一樣,出汗可以散熱。然而,有些人應該出汗卻沒有出汗,導致病情加重;有些人則是不應該出汗卻出汗,也容易導致病情加重;有些人應該出汗卻不能出汗,卻強行出汗,也容易導致病情加重;有些人應該出汗卻不能出汗,又不能不出汗,出汗的方法不對也容易導致病情加重;有些人應該出汗卻出汗的方法不對,藥物選擇不當,知道發汗卻不懂收斂,同樣容易導致病情加重。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為什麼呢?因為風寒剛入侵人體時,會出現頭痛、發熱、畏寒、鼻塞、身體沉重和疼痛等症狀,這說明皮膚和毛髮受病,應該出汗治療。如果錯過出汗的時機,或者出汗的方法不對,導致毛孔閉塞,氣血運行不暢,病邪深入,蔓延到經絡,就會出現病症加重的狀況,這就是應該出汗卻沒有出汗的錯誤。

同樣的,也有一些情況,例如頭痛發熱與傷寒相似,但患者倦怠乏力,鼻不塞,身體不沉重,脈搏虛弱,這是內傷元氣不足的症狀;還有勞心傷神、房事過度導致真陰虧損,出現內熱、午後發熱、脈搏細數無力等症狀;還有傷食病,胸膈滿悶,吞酸噯腐,下午逐漸發熱,呼吸急促、脈搏緊弦等症狀;還有寒痰厥逆、濕邪腳氣、內癰、外癰、瘀血凝積,以及風溫、濕溫、中暑、自汗等症狀。這些病症雖然都有寒熱表現,看似與外感風寒相似,但實際上是不同的病症,如果誤用出汗的方法,就會導致各種併發症的出現。

所謂不當汗而汗者,此也。若夫症在外感應汗之例,而其人臍之左右上下或有動氣,則不可以汗。《經》云:動氣在右,不可發汗,汗則衄而渴,心煩,飲水即吐。動氣在左,不可發汗,汗則頭眩,汗不止,筋惕肉瞤。動氣在上,不可發汗,汗則氣上衝,正在心中。動氣在下,不可發汗,汗則無汗,心大煩,骨節疼,目暈,食入則吐,舌不得舒。

又脈沉,咽燥,病已入里,汗之則津液越出,大便難而譫浯。又少陰症,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則動血,未知從何道出,或從耳目,或從口鼻出者,此為下厥上竭,為難治。又少陰中寒,不可發汗,汗則厥逆,蜷臥不能自溫也。又寸脈弱者,不可發汗,汗則亡陽。尺脈弱者,不可發汗,汗則亡陰也。

白話文:

所謂不當汗而汗者,此也。

意思就是說,不應該出汗的情況下卻出汗了,這就是不當汗。

若夫症在外感應汗之例,而其人臍之左右上下或有動氣,則不可以汗。

如果病人是外感風寒而導致要出汗,但病人肚臍周圍或上下有氣上衝的現象(所謂「動氣」),那就不能出汗。

《經》云動氣在右,不可發汗,汗則衄而渴,心煩,飲水即吐。

經書上說:如果動氣在右邊,就不能出汗,出汗就會流鼻血,口渴,心煩意亂,喝水就吐。

動氣在左,不可發汗,汗則頭眩,汗不止,筋惕肉瞤。

如果動氣在左邊,也不能出汗,出汗就會頭暈眼花,汗流不止,筋骨抽搐。

動氣在上,不可發汗,汗則氣上衝,正在心中。

如果動氣在上,也不能出汗,出汗就會氣上衝,堵在心口。

動氣在下,不可發汗,汗則無汗,心大煩,骨節疼,目暈,食入則吐,舌不得舒。

如果動氣在下,也不能出汗,出汗就會出不了汗,心煩意亂,骨頭關節疼痛,頭暈目眩,吃東西就吐,舌頭不能伸出來。

又脈沉,咽燥,病已入里,汗之則津液越出,大便難而譫浯。

如果脈象沉細,咽喉乾燥,病症已經深入內里,再出汗就會損傷津液,導致便秘和神志不清。

又少陰症,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則動血,未知從何道出,或從耳目,或從口鼻出者,此為下厥上竭,為難治。

如果病人是少陰症,表現為手足厥冷,不出汗,如果強行出汗,就會導致血液運行不暢,從耳目口鼻等地方流血。這是下焦虛寒,上焦虛熱的病症,很難治療。

又少陰中寒,不可發汗,汗則厥逆,蜷臥不能自溫也。

如果病人是少陰中寒,不能出汗,出汗就會加重厥逆,蜷縮著身體不能自己保暖。

又寸脈弱者,不可發汗,汗則亡陽。尺脈弱者,不可發汗,汗則亡陰也。

如果寸脈虛弱,不能出汗,出汗就會傷陽氣。如果尺脈虛弱,也不能出汗,出汗就會傷陰氣。

又諸亡血家不可汗,汗則直視,額上陷。淋家不可汗,汗則便血。瘡家不可汗,汗則痙。又傷寒病在少陽不可汗,汗則譫妄。又壞病虛人,及婦人經水適來者,皆不可汗,若妄汗之,變症百出矣,所謂當汗不可汗,而妄汗誤人者此也。夫病不可汗,而又不可以不汗,則將聽之乎。

是有道焉,傷寒賦云:動氣理中去白朮,是即於理中湯(理中湯:人參、白朮、乾薑、炙草)。去朮而加汗藥,保元氣而除病氣也。又熱邪入里,而表未解者,仲景有麻黃石膏之例,有葛根黃芩黃連之例,是清涼解表法也。又太陽症,脈沉細;少陰症,反發熱者,有麻黃附子細辛之例,是溫中解表法也。

白話文:

凡是失血過多的人,不可出汗,出汗就會出現直視前方、額頭凹陷的症狀。患有淋病的人也不可出汗,出汗就會導致便血。有瘡瘍的人也不可出汗,出汗就會引起痙攣。傷寒病處於少陽階段時也不可出汗,出汗就會出現神志不清、胡言亂語的情況。虛弱病人,以及婦女月經來潮時,也都不可出汗。若無理出汗,就會出現各種併發症。這就是所謂的「該出汗時不出汗,反而亂出汗誤了病情」。如果病情既不能出汗,又不能不出汗,那該怎麼辦呢?

第二段

是有道焉,傷寒賦云:動氣理中去白朮,是即於理中湯(理中湯:人參、白朮、乾薑、炙草)。去朮而加汗藥,保元氣而除病氣也。又熱邪入里,而表未解者,仲景有麻黃石膏之例,有葛根黃芩黃連之例,是清涼解表法也。又太陽症,脈沉細;少陰症,反發熱者,有麻黃附子細辛之例,是溫中解表法也。

這是有道理的。《傷寒賦》中說:「動氣理中去白朮」,這就是指理中湯(由人參、白朮、乾薑、炙草組成)。將白朮去除,加入發汗藥,就可以保護正氣,去除邪氣。如果熱邪深入內里,而表面症狀未解,張仲景有麻黃石膏的方劑,也有葛根黃芩黃連的方劑,這屬於清熱解表的方法。如果是太陽病,脈象沉細;少陰病,卻反覆發熱,則有麻黃附子細辛的方劑,屬於溫中解表的方法。

又少陽中風,用柴胡湯加桂枝(小柴胡湯:半夏、人參、甘草、黃芩、生薑、大棗)。是和解中兼表法也。又陽虛症、東垣用補中湯加表藥(補中益氣湯:人參、白朮、當歸、黃耆、甘草、陳皮、升麻、柴胡)。陰虛者,丹溪用芎歸湯加表藥,其法精且密矣。總而言之,凡一切陽虛者,皆宜補中發汗;一切陰虛者,皆宜養陰發汗。

白話文:

少陽中風

時,可以用柴胡湯加上桂枝(也就是小柴胡湯:半夏、人參、甘草、黃芩、生薑、大棗)。這種方法是同時兼具和解內邪及發散表邪的效果。

陽虛症

時,東垣(指醫家李杲)主張使用補中湯加上表藥(也就是補中益氣湯:人參、白朮、當歸、黃耆、甘草、陳皮、升麻、柴胡)。

陰虛者

,丹溪(指醫家葉文煥)則建議使用芎歸湯加上表藥。這些治療方法都非常精準細緻。

總之,對於陽虛的患者,都應該採用補中和發汗的治療方式;而對於陰虛的患者,則需要採用養陰和發汗的方法。

挾熱者,皆清涼發汗;挾寒者,皆以溫經發汗;傷食者,則宜消導發汗。感重而體實者,汗之宜重,麻黃(桂枝、杏仁、甘草、麻黃)。感輕而體虛者,汗之宜輕,香蘇散(香附、紫蘇、陳皮、甘草)。又東南之地,不比西北,隆冬開花,少霜雪,人稟常弱,腠里空疏,凡用汗藥,只須對症,不必過重。

予常治傷寒初起,專用香蘇散加荊、防、川芎、秦艽、蔓荊等藥,一劑愈,甚則兩服,無有不安。而麻黃峻劑,數十年來,不上兩餘,可見土地不同,用藥迥別。其有陰虛陽虛,挾寒挾熱,兼食而為病者,即按前法治之。但師古人用藥之意,而未曾盡泥其方,隨時隨症,酌量處治,往往有驗,此皆已試之成法,而與炘世共白之。所以拯災救患者,莫此乎此,此汗之之道也。

白話文:

身體有熱症的,就應該使用清涼的發汗藥;有寒症的,就應該用溫和的發汗藥;因食物積滯而引起的症狀,就應該用消導的發汗藥。如果病症嚴重而體質強壯的,就應該多用發汗藥,例如麻黃湯(包括桂枝、杏仁、甘草、麻黃)。如果病症輕微而體質虛弱的,就應該少用發汗藥,例如香蘇散(包括香附、紫蘇、陳皮、甘草)。

另外,東南地區不像西北地區,隆冬時節還會開花,霜雪很少,當地人體質普遍較弱,皮膚腠理也比較疏鬆,使用發汗藥時,只要對症下藥,不需要用太重的藥。

我常年治療傷寒初期,專用香蘇散,再加一些荊芥、防風、川芎、秦艽、蔓荊等藥,一劑即可痊癒,嚴重一點的兩劑也夠了,從來沒有出現過不好的情況。而麻黃這種峻烈的藥,我數十年來使用的次數屈指可數,這說明不同的地區,用藥方法也應該有所不同。

如果患者存在陰虛陽虛、寒熱交雜、食積等多種病症,就應該根據之前的治療方法對症下藥。雖然要學習古人用藥的本意,但不能完全照搬古方,應該根據病人的情況和時節變化,靈活地選擇藥物,適當調整藥量,這樣才能收到更好的療效。這些都是我多年行醫的經驗之談,希望能與後世醫者共同分享。所以說,在治療疾病方面,沒有比這更好的方法了,這就是發汗療法之道。

且三陽之病,淺深不同,治有次第。假如症在太陽,而發散陽明,已隔一層;病在太陽、陽明,而和解少陽,則引賊入門矣。假如病在二經,而專治一經,已遺一經;病在三經,而偏治一經,即遺二經矣。假如病在一經,而兼治二經,或兼治三經,則邪過經矣。況太陽無汗,麻黃為最;太陽有汗,桂枝可先。

葛根專主陽明,柴胡專主少陽,皆的,當不易之藥。至於九味羌活乃兩感熱症(九味羌活湯潔古解表道劑:羌活、防風、細辛、蒼朮、白芷、川芎、黃芩、生地、甘草、生薑、蔥頭)。三陽三陰並治之法,初非太陽一經故也。又柴葛解肌湯(柴葛解肌湯:柴胡、葛根、芍藥、黃芩、白芷、羌活、生薑、大棗、石膏、甘草、桔梗)。乃治春溫夏熱之症,自里連表,其症不惡寒而口渴。

白話文:

三陽病症的深淺程度不同,治療也有順序。如果病症在太陽經,卻要散發陽明經的邪氣,就已經隔了一層;如果病症在太陽經和陽明經,卻要調和少陽經,就等於把邪氣引進來了。同樣地,如果病症在兩經,只治療其中一經,就遺漏了另一經;如果病症在三經,卻只偏重治療一經,就遺漏了另外兩經。如果病症在一經,卻要兼治二經或三經,就可能導致邪氣蔓延至其他經脈。

此外,太陽經無汗,麻黃是首選;太陽經有汗,桂枝則可以優先使用。葛根專門治療陽明經,柴胡專門治療少陽經,都是非常重要的藥物,不可輕易替代。九味羌活湯則適用於兩感熱症,它可以同時治療三陽三陰的病症,並不是單單針對太陽經。柴葛解肌湯則用於治療春溫夏熱的病症,可以治療裡表相關的病症,症狀表現為不惡寒但口渴。

若新感風寒,惡寒而口不渴者,非所宜也。又傷風自汗,用桂枝(桂枝湯<仲景>:桂枝、芍藥、甘草、生薑、大棗)。傷暑自汗則不可用。若誤用之,熱邪愈盛,而病必增劇。若於暑症而妄行發散,復傷津液,名曰重暍,多致不救。古人設為白朮防風例以治風,設益元散(益元散:滑石、甘草、硃砂)。

香薷飲(香薷飲:香薷、扁豆、厚朴。)以治暑。俾不犯三陽禁忌者,良有以也。又人知發汗退熱之法,而不知斂汗退熱之法,汗不出則散之,汗出多則斂之。斂也者,非五味、酸棗之謂,其謂致病有因,出汗有由,治得其宜,汗自斂耳。譬如風傷衛,自汗出者,以桂枝湯和衛營,祛風邪而汗自止。

白話文:

如果剛開始感冒,覺得冷卻不口渴,那就不適合使用發散的藥物。又比如,如果是因為風寒而自發出汗,可以用桂枝湯(由桂枝、芍藥、甘草、生薑、大棗組成)來治療。但是如果是因為暑熱而自發出汗,就不能使用桂枝湯。如果誤用,熱邪會更加嚴重,病情也會加重。在暑症的情況下,如果隨意使用發散的藥物,會損傷津液,稱為「重暍」,很多情況下都會難以救治。古人用白朮、防風來治療風寒,用益元散(滑石、甘草、硃砂組成)來治療暑熱。

香薷飲(由香薷、扁豆、厚朴組成)是用來治療暑熱的。因此,不違反三陽的禁忌,是有道理的。很多人知道用發汗來退熱,卻不知道用收斂汗液來退熱。如果不出汗,就用發散的藥物,如果出汗太多,就用收斂的藥物。收斂,不是指五味子、酸棗這樣的藥物,而是指根據致病的原因和出汗的原因來治療,只要治療得當,汗液自然就會收斂。就像風寒侵襲了衛氣,導致自發出汗,可以用桂枝湯來調和衛氣營氣,驅除風邪,汗液自然就會停止。

解釋

這段文字主要講述了中醫治療風寒、暑熱的不同方法,以及汗出過多和過少的情況下的處理。

  • 文中提到了“三陽禁忌”,指的是中醫理論中,三陽經(太陽、陽明、少陽)在不同的時間段具有不同的功能,使用藥物時要避免違反其規律。
  • “重暍”指的是暑熱症狀加重,嚴重損傷津液的情況。
  • “衛氣”和“營氣”是中醫理論中人體內兩種重要的氣,負責抵抗外邪和營養身體。
  • “斂汗”指的是收斂汗液,減少汗液流失。

這段文字強調了中醫治療要根據病因和病情的不同而採取不同的方法,才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若熱邪傳裡,令人汗出者,乃熱氣熏蒸,如釜中炊煮,水氣旁流,非虛也,急用白虎湯清之(白虎湯<仲景>:石膏、知母、甘草、粳米)。若邪已結聚,不大便者,則用承氣湯下之(大承氣湯:芒硝、枳實、大黃、厚朴)。熱氣退而汗自收矣。此與傷暑自汗略同。若暑傷氣,為虛邪,只有清補開行之一法。

寒傷營為實邪,則清熱之外,更有攻下止汗之法也。復有發散太過,遂致汗多亡陽,身瞤動欲僻地者,宜用真武湯真武湯<仲景>:茯苓、白朮、芍藥、附子、生薑)。此救逆之良藥,與中寒冷汗自出者,同類並稱。又與熱症汗出者,大相徑庭矣。其他少陽症,頭微汗,或盜汗者,小柴胡湯(小柴胡湯:半夏、人參、甘草、黃芩、生薑、大棗)。水氣症,頭汗出者,小半夏加茯苓湯。

白話文:

如果熱邪進入體內,使人出汗,這是因為熱氣在體內蒸騰,如同鍋蓋下的蒸煮,水分從旁溢出,不是因為虛弱,應當急時使用白虎湯來清熱(白虎湯出自《傷寒論》,主要成分為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如果邪氣已經聚集,大便不通,則應使用承氣湯來通便(大承氣湯出自《傷寒論》,主要成分為芒硝、枳實、大黃、厚朴)。熱氣消退後,出汗自然會停止。這和中暑後自汗的情形有些相似。如果因暑氣損傷體質,成為虛邪,那麼除了清熱外,還需要使用攻下藥物來止汗。

如果因寒氣傷害到體內的營養,成為實邪,除了清熱外,還需要加入攻下藥物來止汗。此外,如果發汗過度,導致陽氣喪失,身體顫抖,想要躲避寒冷的地方,應使用真武湯(真武湯出自《傷寒論》,主要成分為茯苓、白朮、芍藥、附子、生薑)。這是一種救急的好藥方,與中寒時出現自汗的情形相同,但與熱症出汗的情形完全不同。

對於少陽症,頭部微微出汗,或者睡眠中出汗,可以使用小柴胡湯(小柴胡湯出自《傷寒論》,主要成分為半夏、人參、甘草、黃芩、生薑、大棗)。如果是水氣症,頭部出汗,則可以使用小半夏加茯苓湯。

至於虛人自汗、盜汗等症,則歸脾、補中、八珍、十全,按法而用,委屈尋繹,各盡其妙,而後即安。所謂汗之必中其經,必得其樂,知發而知斂者,此也。嗟嗟!百病起於風寒,風寒必先客表,汗得其法,何病不除,汗法一差,夭枉隨之矣。籲!汗豈易言者?

白話文:

至於體質虛弱的人,經常自汗、盜汗等症狀,可以用歸脾湯、補中益氣湯、八珍湯、十全大補湯等藥方,根據病情和體質,按法加減使用,細心揣摩,各取其長,方能收到良好療效,使病人安然康復。所謂汗出必得其經,必得其樂,是指汗出要遵循一定的規律,既要發汗,又要收斂,方可達到治病的目的。唉!百病皆由風寒引起,風寒首先侵犯肌表,汗法得當,則可祛除百病,汗法失誤,則易招致夭折。啊!汗法豈是隨便可以談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