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時進

《一見能醫》~ 卷之九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九 (4)

1. 外感門

參蘇飲

治內外傷,發熱頭痛,嘔逆咳嗽,痰塞中焦,眩暈嘈煩,傷風泄瀉,及傷寒已汗,發熱不止。

人參,紫蘇,乾葛,前胡,半夏,茯苓(七錢半),陳皮(去白),甘草,枳殼(炒),桔梗,木香(二錢),

每服一錢半,加薑棗煎。

芎蘇飲

治傷風寒,外有發熱,頭痛惡寒,內有咳嗽,吐痰氣湧。即參蘇飲去人參、前胡,加川芎、柴胡、薑棗,煎服。

十神湯

治時氣瘟疫,風寒兩感,頭痛發熱,惡寒無汗,咳嗽,鼻塞聲重。

麻黃,葛根,升麻,川芎,白芷,紫蘇,甘草,陳皮,香附,赤芍(等分),加薑、蔥白。

白話文:

[外感疾病處理方式]

參蘇飲

用於治療內外皆受傷的情況,如發燒、頭痛、噁心嘔吐、咳嗽、胸悶有痰、胃部不適、暈眩、心煩意亂、感冒引起的腹瀉,以及在得流感後雖已出汗,但發燒仍未停止。

配方包含人參、紫蘇、乾葛、前胡、半夏、茯苓(用量約為七錢半)、陳皮(需去掉白色部分)、甘草、炒過的枳殼、桔梗和木香(用量約為二錢)。

每次服用約一錢半,加入薑和大棗一起煎煮。

芎蘇飲

適用於感冒或受寒,出現發燒、頭痛、怕冷等外在症狀,以及咳嗽、吐痰、呼吸困難等內在症狀。此飲品由參蘇飲去掉人參和前胡,再加入川芎、柴胡,並與薑、大棗一同煎煮。

十神湯

適用於流行性感冒或瘟疫,風寒兩種情況同時存在,症狀包括頭痛、發燒、怕冷、無汗、咳嗽、鼻塞且聲音沉重。

其成分有麻黃、葛根、升麻、川芎、白芷、紫蘇、甘草、陳皮、香附、赤芍(各成分份量相等),再添加薑和蔥白一同煎煮。

2. 中風門

小續命湯

治中風不省人事,神氣潰亂,半身不遂,筋急拘攣,口眼喎斜,語言蹇澀,風濕腰痛,痰火併多,六經中風,及剛柔二痙。

防風(一錢二分),桂枝,麻黃,杏仁(炒研),川芎(酒洗),白芍(酒炒),人參,黃芩(酒炒),甘草,防己(八分),附子(四分)

每服三錢,加薑棗。

防風通聖散

治一切風寒暑濕,飢飽勞役,內外諸邪所傷,氣血怫鬱,表裡三焦俱實,憎寒壯熱,頭目昏暈,目赤睛痛,耳鳴鼻塞,口苦舌乾,咽喉不利,唾涕稠黏,咳嗽上氣,大便秘結,小便赤澀,瘡癢腫痛發毒,折跌損傷,瘀血便血,腸風痔漏,手足瘛瘲,驚狂譫妄,丹斑癮疹。

防風,荊芥,連翹,麻黃,薄荷,川芎,當歸,白芍,白朮,山梔(炒),大黃(酒蒸),芒硝(一錢半),黃芩,石膏,桔梗(一兩),甘草(二兩),滑石(三兩),加生薑、蔥白

三化湯

治中風邪氣作實,二便不通,即小承氣湯內加羌活。

大秦艽湯

治中風手足不能運掉,舌強不能言語,風邪散見,不拘一經者。

秦艽,石膏(三兩),當歸(酒洗),白芍(酒炒),川芎,生地(酒洗),熟地,茯苓,甘草,白朮(土炒),黃芩(酒炒),防風,羌活,獨活,白芷(一兩),細辛(一錢半),

每服一兩。

羌活愈風湯

治肝腎虛,筋骨弱,語言難,精神昏憒,或肢體偏枯,多思健忘。

羌活,甘草,防風,川芎,獨活,細辛,枳殼,人參,薄荷,白芷,當歸,秦艽,柴胡,半夏,前胡,黃耆(炒),蔓荊子,麻黃(去根),地骨皮,知母(酒炒),甘菊花,枸杞,杜仲(炒),厚朴(薑汁炒),熟地(各二兩),生地,石膏,蒼朮(炒),芍藥(各四兩),官桂(一兩),黃芩,白茯苓(各三兩)

每服一兩,水煎服。大寒之後,加半夏、人參、柴胡、木通,迎而奪少陽之氣也;穀雨之後,加石膏、黃芩、知母,迎而奪陽明之氣也;季夏,加防己、白朮、茯苓,勝脾土之濕也;大暑之後,加厚朴、藿香、肉桂,迎而奪太陰之氣也;霜降之後,加當歸、桂、附,以勝少陰之氣也。

神仙解語丹

白附子(炮),石菖蒲(去毛),遠志(去心,甘草水泡),天麻,全蠍(去尾,甘草水洗),羌活,真膽星(各一兩),木香(一錢半),

上為末,麵糊丸龍眼大,每服一丸,薄荷湯下。

流火救急方

川牛膝,甘草節,白芷梢,銀花,歸尾,地骨皮(各一錢),黃柏,知母,防風,蟬蛻,蒼朮,川萆薢(各八分),木瓜,靈仙(各一錢半),

上十四味,加姜一片,水二盅,煎八分服。如在手,去牛膝,加桂枝;在足,加牛膝,去桂枝。

流火驗過方

懷生地(一兩),川芎,當歸,白芍(煨),牛膝,黃連,黃柏(炒),蒼朮(米泔水洗),炒山梔,白芷,羌活,防風,陳皮,知母,白朮(炒,各等分),少加甘草

如紅腫,加柴胡,將老酒二碗,以枸勺半間浸之中,時加水二碗,共煎二盅。空心服一盅,夜服一盅,或夜或早,作二次吃之,不過三四劑,即愈,神效。

流火臥床不起藥酒神方

羌活,獨活,防風,荊芥,牛膝,五加皮,蒼耳子,威靈仙,當歸,生地(各—兩)

用好酒三十碗,入前藥於瓶內,放鍋中隔湯煮熱,四肢紅腫者,早晚服之,百發百中。

流火積年不愈,發則痛注周身,此方主治。

白花槿樹皮,桑寄生(各四錢),油松節,白茄子根,側柏枝,川牛膝(各五錢),虎脛骨(酥炙,一兩),

上七味,用三白酒一罈,煮熟窨三日後,服。

扶桑丸

除風濕,起羸尪,駐容顏,烏鬚髮,卻病延年。

嫩桑葉去蒂,洗淨曝乾,五月五日,六月六日,立冬日採者佳,一斤為末。巨勝子、即黑脂麻油,淨四兩,白蜜一斤,將脂麻擂碎,熬濃汁和蜜煉至滴水成珠,入桑葉末為丸。一方桑葉為末,脂麻蒸搗等分,蜜丸,早鹽湯,晚酒下。

白話文:

[中風治療篇]

小續命湯:適用於中風昏迷、神智混亂、半身不遂、肌肉緊繃、面部與眼睛歪斜、口齒不清、風濕腰痛、痰火旺盛、六經中風以及剛性和柔性痙攣。成分包括防風、桂枝、麻黃、炒杏仁、川芎、酒炒白芍、人參、酒炒黃芩、甘草、防己、附子等。每次服用三錢,加入薑和棗一起煎煮。

防風通聖散:針對風寒、暑濕、飢餓、過飽、勞累、內外邪氣傷害,導致氣血阻塞、全身實症、寒熱交錯、頭目昏眩、眼紅痛、耳鳴、鼻塞、口苦舌燥、咽喉不適、痰液稠厚、咳嗽、大便乾結、小便赤痛、皮膚癢痛、跌打損傷、瘀血出血、腸風痔漏、手足抽搐、驚狂幻覺、皮疹等症狀。成分有防風、荊芥、連翹、麻黃、薄荷、川芎、當歸、白芍、白朮、炒山梔、酒蒸大黃、芒硝、黃芩、石膏、桔梗、甘草、滑石等,加入生薑、蔥白一起煎煮。

三化湯:適用於中風邪氣實症,大小便不通,即在小承氣湯中加入羌活。

大秦艽湯:適用於中風導致的手腳運動障礙、舌頭僵硬無法說話、風邪散見且不限於某一經絡的情況。成分包含秦艽、石膏、酒洗當歸、酒炒白芍、川芎、酒洗生地、熟地、茯苓、甘草、土炒白朮、酒炒黃芩、防風、羌活、獨活、白芷、細辛等。

羌活愈風湯:針對肝腎虛弱、筋骨軟弱、言語困難、精神渾濁、肢體部分萎縮、記憶力減退等症狀。成分有羌活、甘草、防風、川芎、獨活、細辛、枳殼、人參、薄荷、白芷、當歸、秦艽、柴胡、半夏、前胡、炒黃耆、蔓荊子、去根麻黃、地骨皮、酒炒知母、甘菊花、枸杞、炒杜仲、薑汁炒厚朴、熟地等。每次服用一兩,用水煎煮後服用。根據季節變化,調整配方以應對不同氣候影響。

神仙解語丹:適用於失語症,成分有炮白附子、去毛石菖蒲、去心遠志、天麻、全蠍、羌活、膽星、木香等。將以上成分磨成粉末,用麵糊做成龍眼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丸,以薄荷湯送服。

流火救急方:針對局部紅腫疼痛,成分有川牛膝、甘草節、白芷梢、銀花、歸尾、地骨皮、黃柏、知母、防風、蟬蛻、炒蒼朮、川萆薢、木瓜、靈仙等。加一片薑,兩杯水,煎至剩八分服用。若症狀出現在手部,去掉川牛膝,加桂枝;若出現在腳部,加川牛膝,去掉桂枝。

流火驗過方:適用於長期未癒合的紅腫,成分有懷生地、川芎、當歸、煨白芍、牛膝、黃連、炒黃柏、米泔水洗蒼朮、炒山梔、白芷、羌活、防風、陳皮、知母、炒白朮、少量甘草。若紅腫嚴重,加柴胡,將兩碗老酒浸泡其中,再加兩碗水,煎至剩兩杯。空腹時服用一杯,夜晚服用一杯,或早晚各一次,連續服用三四劑即可痊癒。

流火臥牀不起藥酒神方:適用於四肢紅腫,成分有羌活、獨活、防風、荊芥、牛膝、五加皮、蒼耳子、威靈仙、當歸、生地等。使用三十碗好酒,將藥材放入瓶中,放在鍋中隔水煮熱。四肢紅腫者早晚服用,效果顯著。

流火積年不愈,發作時全身劇痛,此方主治。成分有白花槿樹皮、桑寄生、油松節、白茄子根、側柏枝、川牛膝、酥炙虎脛骨等。將以上成分放入三白酒中煮熟,密封三天後服用。

扶桑丸:去除風濕、改善體質、美容養顏、滋養頭髮、增強體質、延年益壽。成分為嫩桑葉、黑脂麻油、白蜜等。在特定日期採集嫩桑葉,清洗曬乾後研磨成粉,與熬濃的黑脂麻油和白蜜混合,製成丸子。另一種製作方法是將桑葉磨粉,與蒸煮搗碎的黑脂麻等比例混合,加入蜂蜜製成丸子,早晨用鹽湯送服,晚上用酒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