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能醫》~ 卷之四 (11)
卷之四 (11)
1. 黃苔
黃苔者,陽明腑實也。黃濕而滑者,為熱未盛,結尚未定,不可便攻,攻之必初硬後溏也。冬時宜守此例,俟結定乃攻,不得已,大柴胡微利之。若在夏月,一見黃胎,便宜攻下,以其時伏陰在內,多有下症,裡急而苔不燥者,不可泥也。若黃而燥者,為熱已盛,峻下無疑。
黃而生芒刺黑點者,為熱極。黃不瓣裂者,為胃液干,下症猶急也。諸黃苔皆為胃熱,分緩急輕重而下之。有種根黃而硬,尖白而中不甚干,亦不滑,短縮不能伸出,譫妄煩亂者,此痰挾宿食,佔據中宮也,大承氣加生薑半夏主之。有舌色青紫而苔卻黃厚,甚則紋裂,而但覺口燥,舌仍不幹者,此陰症夾食也。
脈或沉細而伏,或虛大而澀,按其心下,或臍旁硬痛,而時失氣者,急宜大承氣,另煎生附子佐大黃下之。若脈虛大者,黃龍湯下之。熱極煩躁者,更加生薑、麥冬,夏月尤宜。若冬時陰症夾食,而舌上黃苔不燥者,宜附子理中湯合小承氣下之。大抵舌有積苔,雖陰象,亦是虛中有實,急當攻下無疑,但下法與尋常不同耳。
又中宮有痰飲水血者,舌多不燥,不可因其不燥而延緩時日致誤也。凡溫熱病,稍見黃白苔,無論燥潤,即宜涼膈雙解。時行疫癘,稍見白苔,即宜白虎、達原。若見黃黑,無論乾溼,大承調胃急奪無疑。
白話文:
黃色的舌苔,代表的是陽明腑實的情況。如果黃苔濕且滑,表示熱度還沒完全旺盛,結滯尚未形成,此時不宜立即進行攻下治療,因為這樣可能會導致開始便祕後面又拉稀的情形。在冬天的時候,應該遵循這個原則,等到結滯確定形成才進行攻下治療。如果非得要治療,可以使用大柴胡湯稍微疏通。但在夏天,只要看到黃苔,就應立即進行攻下治療,因為夏天身體裡潛藏著寒氣,容易出現需要攻下的症狀。如果裏急且舌苔不乾燥,就不能照搬此原則。如果黃苔且乾燥,則代表熱度已經旺盛,應當毫不猶豫地進行強烈的攻下治療。
黃苔上面有芒刺和黑點,代表熱度達到極點。黃苔沒有裂開,代表胃部津液乾涸,需要攻下的情況更為緊急。所有黃苔都代表胃部有熱度,需根據病情的緩急和輕重來決定攻下的方式。有些舌苔黃色且堅硬,舌尖白色且中間部位不是很乾燥,也不滑,舌頭無法伸長,伴有譫妄和煩躁,這是痰和食物殘渣佔據了脾胃部位,應當用大承氣湯加上薑和半夏來治療。有些舌頭顏色青紫,但舌苔卻厚且黃,嚴重時甚至會有裂紋,只感覺口乾,但舌頭本身並不太乾,這是陰虛兼有食滯的表現。
脈搏可能沉細且隱伏,或者虛大而澀,按壓心下或者肚臍旁邊,會感到硬痛,而且偶爾會放屁,這種情況應當立即使用大承氣湯,另外煮一些生附子輔助大黃來進行攻下治療。如果是脈搏虛大的情況,可以用黃龍湯進行攻下治療。熱度高且煩躁的情況,可以再加入薑和麥冬,尤其在夏天適用。如果在冬天,有陰虛兼有食滯,但舌苔黃色且不乾燥,應當用附子理中湯和小承氣湯一起進行攻下治療。總的來說,舌頭上有厚重的舌苔,即使有陰虛的症狀,也代表虛中有實,應當立即進行攻下治療,只是攻下的方法和一般情況有所不同。
另外,如果脾胃部位有痰飲、水濕或瘀血,舌頭通常不會太乾燥,不能因為舌頭不乾燥就延遲治療,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間。對於溫熱性疾病,一旦看到黃色或白色的舌苔,無論是乾燥還是濕潤,都應當立即使用涼膈雙解湯。對於流行性疫病,一旦看到白色舌苔,就應當立即使用白虎湯或達原飲。如果看到黃色或黑色的舌苔,無論乾濕,都應當毫不猶豫地使用大承氣湯調理胃腸,進行攻下治療。
2. 黑苔
黑苔者,少陰腎色也。若五六日後,熱傳少陰,水乘火位,無極之火,不為水衰,及兼水化,如火過炭黑是也。始因表症失汗,致邪入里,而傳少陰,下之則愈,然有屢下熱不減,苔不退者,此必宿食留滯於中宮也,宜黃龍湯加炮薑、黃連。有誤用汗下太過,津液枯竭,而苔燥黑者,此為壞症,須量人虛實為治。
虛者其胎必薄而潤,生脈合附子理中;實者其苔必厚而干,生脈合黃連解毒。一則陰虛陽亢,一則陽虛陰亢,不可不審。熱勢盛劇,則黑苔上生芒刺,及燥裂分隔瓣者,須以青布蘸薄荷湯拭潤,更以薑片刮去芒刺,撅起隔瓣者,看刺下瓣底色紅者,可治,急下之。若俱黑者,不治。
又黑胎腐爛者,為心腎俱絕,舌黑而捲縮者,肝絕。皆為不治。舌黑及灰,或黃而發疱生蟲,腐爛,雖為濕熱,亦屬肝傷,皆危候也。又中間一路,闊黑燥胎,兩邊或黃或白者,兩感舌也。邊黃則調胃承氣,邊白則大柴胡湯。若中間一路,黑滑薄胎,兩邊白滑,此表裡俱虛,胃中雖有留結,急宜附子湯溫之。
凡黑胎多凶,黑而乾燥,或芒刺瓣裂,皆為實熱,急下之。黑薄濕潤,或兼白滑者,皆為陰寒,急當溫經也。一種中黑而枯,或略有微刺,色雖黑而無積苔,舌形枯瘦而不甚赤,症煩渴,耳聾,身熱不止,大便五六日或十餘日不行,腹不硬滿,按之不痛;神色不昏,晝夜不得睡,稍睡或呢喃一二句,或帶笑,或太息,此津液枯,血燥之候,急用炙甘草湯,或生料六味丸,熟地換生地,合生脈散加桂,滋其化源,庶或可生。誤與承氣,必死。
誤與四逆,亦死。凡舌苔半黃半黑,或半黃半白,或中燥邊滑,或尖干根潤,皆為傳並之邪,寒熱不和之候,大抵尖黑稍輕,根黑至重,黃黑宜大承氣,兼白者宜涼膈散,分緩急下之。若全黑者,為死現舌,不治。夏月熱病,時火、邪火內外燔灼,苔黑易生,猶可攻治。冬月傷寒,舌苔全黑,決難救也。
然中暑誤認外感,而加溫覆,多致中黑,邊極紅而潤,脈必虛大,急用白虎清之。虛者人參竹葉,如更誤認陰寒,而與熱藥,必致煩躁不救也。夏月中暑,多有黑舌,黑而中乾者,白虎無疑;黑而滑潤,或邊白者,必夾寒食,古法用大順散,然不如理中合小陷胸之妙。若直中少陰真寒,始病不發熱,舌心便黑,非由白黃色變,其舌雖黑而滑,舌亦瘦小,此真臟寒,必厥冷自利,嘔吐脈沉遲,四逆附子輩急溫之,稍緩則不治。
白話文:
[黑苔],這指的是腎臟在中醫學中的象徵顏色。如果病程進入第五、六天後,高熱傳至少陰(即腎),水(腎的五行屬性)乘火(心的五行屬性)位,無窮無盡的火勢無法被水所抑制,再加上水的轉化,就像是火焰燒過後的木炭成為黑色一般。這最初是由於表症未能得到有效的汗出治療,導致邪氣深入體內,傳到少陰,使用瀉下法通常會使病情好轉,然而,有時候即使多次瀉下,熱度依然不減,黑苔也未消褪,這可能是由於食物殘渣在消化道中滯留,此時應使用黃龍湯加上炮薑和黃連來治療。
如果過度使用汗下法,導致體內津液枯竭,使苔變得乾燥且呈黑色,這種情況屬於危險症狀,治療時需根據病人的體質虛實來調整治療方法。
虛弱的人,其舌苔通常較薄且濕潤,可用生脈散加上附子理中湯來治療;體質較壯實的人,其舌苔通常厚且乾燥,可用生脈散加上黃連解毒湯來治療。一種情況是陰虛導致陽亢,另一種情況是陽虛導致陰亢,必須細心辨別。如果熱度非常嚴重,黑苔上可能出現芒刺,以及乾燥破裂的紋理,這種情況需要用濕潤的青布蘸薄荷湯擦拭,再用薑片刮除芒刺,檢查刺下的舌面若為紅色,尚可治療,需立即進行瀉下。若全部為黑色,則無法治療。
舌苔黑且腐爛,代表心腎功能已完全喪失,舌頭黑色且卷縮,代表肝臟功能已完全喪失,這些情況都無法治療。舌苔黑或灰,或黃且出現水泡,甚至生蟲腐爛,雖然主要由濕熱引起,但同樣表示肝臟受損,均為危急狀況。舌中部呈黑色且乾燥,兩側黃或白色,這是兩感舌,邊緣黃色時,應用調胃承氣湯,邊緣白色時,應用大柴胡湯。如果舌中部呈黑色且滑膩,兩側白色且滑膩,這表示表裡俱虛,胃部雖有食物殘留,但應立即使用附子湯來溫暖胃部。
總的來說,黑苔多數情況下預示著不良的病情,如果舌苔黑色且乾燥,或出現芒刺和瓣裂,這都是實熱的表現,應立即進行瀉下。如果舌苔黑色且薄,濕潤,或同時伴有白色且滑膩,這都是陰寒的表現,應立即進行溫經治療。有一種情況是舌中部黑色且枯萎,或略帶微刺,雖然舌苔黑色但無積聚,舌形枯瘦且不特別紅,病人感到煩渴,耳鳴,體溫持續高熱,大便五到六天或十多天不通,腹部不硬滿,按壓無痛感;神志清醒,日夜無法入睡,稍微入睡可能會喃喃自語一兩句,或帶笑,或嘆息,這是津液枯竭,血液乾燥的症狀,應立即使用炙甘草湯,或生料六味丸,將熟地換成生地,加上生脈散和肉桂,以滋養身體的本源,這樣纔有可能康復。如果誤用承氣湯,必然會死亡。
如果誤用四逆湯,也會死亡。舌苔一半黃一半黑,或一半黃一半白,或中部乾燥而兩側滑膩,或舌尖乾燥而舌根濕潤,這些都是邪氣傳遍全身,寒熱不協調的症狀,通常舌尖黑色較輕,舌根黑色較重,黃黑相間的情況適合使用大承氣湯,黃白相間的情況適合使用涼膈散,根據病情的緊急程度來決定是否需要瀉下。如果舌苔全黑,這代表死亡的前兆,無法治療。夏季的熱病,由時火(季節性的火熱)和邪火(異常的火熱)內外夾攻,容易產生黑苔,但還可以進行治療。冬季的感冒,如果舌苔全黑,則幾乎不可能挽救。
然而,中暑若被誤診為外感風寒,並且接受了溫熱的治療,很容易導致舌中部黑色,邊緣極其紅潤,脈搏必定虛弱且大,應立即使用白虎湯來清熱。如果是虛弱的病人,可用人參竹葉湯;如果再被誤認為陰寒而給予熱藥,必然會導致煩躁且無法挽救。夏季中暑,經常會出現黑舌,如果舌苔黑色且中部乾燥,應使用白虎湯;如果舌苔黑色且滑膩,或邊緣白色,必然夾雜了寒食,按照古法應使用大順散,然而,理中湯和小陷胸湯的組合更有效。如果直接感染到少陰的真寒,一開始就沒有發熱,舌頭中心部位立刻變黑,不是從白色或黃色轉變而來,舌頭雖然黑色但滑膩,舌體也瘦小,這代表真正的臟器寒冷,必然會出現四肢厥冷、自利、嘔吐和脈搏沉遲的症狀,應立即使用四逆湯和附子湯來進行溫暖治療,稍微延誤就會無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