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能醫》~ 卷之七 (9)
卷之七 (9)
1. 寡婦心煩潮熱多是郁生
寡婦,獨陰無陽,多有抑鬱之症,故血益日消,氣益日盛,陰陽交爭,乍寒乍熱,食減形瘦,諸病蜂起,柴胡抑肝湯,啟脾丸主之。越曲丸以開其鬱,逍遙散以調其經。
白話文:
寡婦因為失去丈夫,象徵失去生命中的「陽」性力量,成為「獨陰」,心理上容易產生抑鬱的情緒。因此,身體的血液逐漸消耗,氣力卻日益旺盛,導致陰陽失衡,身體時而寒冷時而燥熱。食慾不振,身形消瘦,各種疾病接踵而來。
對於這種情況,可以使用柴胡抑肝湯和啟脾丸來治療。柴胡抑肝湯能抑制肝氣過旺,啟脾丸則能調理脾胃功能。此外,還可使用越曲丸來幫助紓解心中的鬱悶,以及逍遙散來調節月經,使身體機能回復正常。
2. 帶下沙淋由於濕熱
帶下之狀,如涕之稠黏,與男子遺精同也。系出於手厥陰心胞絡,治當清心補養,沙淋之狀,如水之淡薄,與男子白濁同也。系出於足太陽相火,治當清熱燥濕滲。所以,帶症病原不一,治法各異。如病婦肥白,無病容,或昔肥今瘦,脈來沉滑者,濕痰也。如飲食減少,四肢無力,帶下多白者,胃中痰積下滲也。
如婦人久病,寒熱不濟,夜輕日重,或自汗,脈大無力者,氣虛下陷也。如兼潮熱,夜重日輕,肌黑形瘦,盜汗骨蒸,脈來細數者,血虛火熱也。如因不得於夫,七情抑鬱,鬱而為火,以致帶下者,郁也。濕痰宜滲濕消痰,用海石、半夏、南星、黃柏、蒼朮、川芎、香附、樗根皮。
痰積宜消痰升提,用二陳加二朮、升麻、柴胡,或前湯加瓦楞子。下陷宜升提補氣,用六君子加綠升麻、柴胡。火熱,宜滋陰養血,用四物加黃柏、樗根皮、滑石、青黛、海石。鬱氣,宜開鬱行氣,越曲丸加樗根皮、黃柏,分條而治,自得病情。東垣用葵花治帶,白者治白,赤者治赤,須炒黑用,神驗。
肥人用瓦楞子,以燥其濕。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婦女帶下和沙淋的症狀及治療方法,主要歸咎於濕熱。帶下的特徵是分泌物稠黏,類似男人的遺精,源自手厥陰心包絡,治療應著重於清心和補養。
沙淋的特徵則是分泌物稀薄,類似男人的白濁,源於足太陽相火,治療應著重於清熱燥濕。因此,帶下病症的原因多樣,治療方式也因此各有不同。
例如,如果患者膚色白皙且肥胖,或過去肥胖現在消瘦,脈象沉滑,可能是濕痰所致。若飲食減少,四肢無力,且帶下顏色偏白,可能是胃中痰積導致。
長期患病的女性,若出現寒熱交錯,夜晚較輕日間加重,或有自汗現象,脈象無力,可能是氣虛下陷。若伴有潮熱,夜晚加重日間減輕,皮膚暗沉且消瘦,盜汗且骨頭發燒,脈象細數,可能是血虛火熱。
若因與丈夫關係不佳,情緒壓抑,導致帶下,可能因鬱悶所致。對於濕痰,應使用海石、半夏、南星、黃柏、蒼朮、川芎、香附、樗根皮等藥物滲濕消痰。
對於痰積,可用二陳加二朮、升麻、柴胡,或前湯加瓦楞子,消痰並提升氣機。對於氣虛下陷,可用六君子加綠升麻、柴胡,提升氣機並補氣。
對於火熱,應滋陰養血,可用四物加黃柏、樗根皮、滑石、青黛、海石。對於鬱氣,可用越曲丸加樗根皮、黃柏,開鬱行氣。
東垣使用葵花治療帶下,白色葵花治療白色帶下,紅色葵花治療紅色帶下,需炒黑後使用,效果神奇。
對於肥胖者,可使用瓦楞子,以去除身體的濕氣。
3. 血山崩漏為損衝任
血崩之病,本乎一症。輕者,謂之漏下;重者,謂之崩中。蓋衝脈為十二經之血海,任脈為一身生養之元氣,因損此二脈,故血妄行。此症無論新久虛實,忌服熱燥之藥。初起者,屬實熱,治宜解毒,四物湯加黃芩、黃柏、知母、黃連、生蒲黃、蓮蓬之類。稍久者,屬虛熱,治宜養血清火,四物湯加阿膠、艾葉、芩、連、山梔、炒蒲黃、棕櫚灰之類。
日久屬陽氣下陷,補中益氣湯,加防風、羌活、獨活之類,或用歸脾湯加赤芍脂、伏龍肝以澀之。又初起,其血紫黑者,用生化湯加澤蘭葉,二三帖後即用歸脾湯加丹皮,寒加黑乾薑,熱加黑山梔。
白話文:
【病症血崩,源於衝任脈損傷】
血崩這種疾病,其實是同一種症狀的不同表現。病情較輕的,我們稱之為「漏下」;病情嚴重的,則稱之為「崩中」。衝脈在人體內扮演著血海的角色,而任脈則是維繫生命元氣的根本。一旦這兩條脈絡受損,就會導致血液失控地外溢。不論此症的新舊或虛實,都應避免服用熱燥的藥物。
若剛發病時,通常是由於實熱所引起,治療上應採用解毒方式,可在四物湯中加入黃芩、黃柏、知母、黃連、生蒲黃、蓮蓬等藥材。若病情持續一段時間,轉為虛熱,治療上應注重滋養血液並清除內火,可在四物湯中加入阿膠、艾葉、黃芩、黃連、山梔、炒蒲黃、棕櫚灰等藥材。
如果病情延續時間較長,屬於陽氣下陷的情況,可用補中益氣湯,再酌量添加防風、羌活、獨活等藥材,或使用歸脾湯加赤芍脂、伏龍肝來收斂止血。另外,對於剛發病時,血色呈現紫黑色的情況,可先用生化湯加上澤蘭葉,服用兩三帖後再改用歸脾湯加丹皮。若感到寒冷,可添加黑乾薑;若感到燥熱,則可加入黑山梔。
4. 胎孕不安治有二理
安胎之法有二:有因妊母有病,而致胎氣不安者,但治母病,其胎自安;有因胎氣不安,而致妊母有病者,但安胎氣,其病自痊。《機要》曰:治胎產之病,無犯胃氣,及上下二焦。謂之三禁者,不可汗,不可下,不可利小便。脾為後天之長,腎為先天之原,有孕則礙脾,以致運化遲而生濕,濕生熱,故用白朮以健脾燥濕,黃芩以清熱安胎。此形瘦血熱,營行過疾,胎常上逼,過動不安,食少面黃,倦怠無力者宜之。
若火旺口乾,發熱自汗,煩躁腹痛者,又宜生地、歸、芍以養血也。若性急多怒,形實氣盛,面黑胸滿,嘔逆腹痛,胎不運者,又宜砂仁、香附以開之。腎為衝任之根,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若腎虛腰軟,腳膝無力,又宜六味丸去丹皮,加杜仲、續斷。故健脾養血,開鬱補腎,治雖不同,然五行相生,循環無端,一以貫之。
總之,使其氣血和平,無過不及而已。
白話文:
處理胎兒在母體內不穩定的情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因為懷孕的母親本身有疾病,導致胎兒的狀況不穩定,這種情況下,只要治療母親的疾病,胎兒自然就會穩定下來;另一種是因為胎兒的狀況不穩定,進而影響到懷孕母親的健康,這種情況下,只要讓胎兒的狀況穩定,母親的病也會自然康復。
古籍《機要》提到:在處理和胎兒生產相關的疾病時,不能傷害到胃氣,以及身體的上焦和下焦。這三點被稱為三大禁忌,即不可以出汗過多,不可以強制排便,不可以過度利尿。脾臟負責後天的成長,而腎臟則是先天的根源。懷孕會影響到脾臟,導致消化吸收功能減慢,進而產生濕氣,濕氣又會產生熱氣,因此使用白朮來強化脾胃,去除濕氣,並用黃芩來清熱安胎。這適用於身形消瘦,血熱,營養吸收過快,胎兒位置偏高,活動頻繁,食慾不佳,面色黃,疲倦乏力的孕婦。
如果孕婦有口乾,發熱,自汗,煩躁,腹痛等症狀,可以使用生地、當歸、白芍來滋養血液。如果孕婦性情急躁,容易發怒,身形壯實,氣勢旺盛,面色暗沉,胸悶,嘔吐,腹痛,胎兒活動不正常,可以使用砂仁、香附來開導。腎臟是衝脈和任脈的根基,對男性來說,用於儲存精液,對女性來說,用於連接子宮。如果腎虛,腰部柔軟無力,可以使用六味丸,去掉牡丹皮,加入杜仲、續斷。
總之,強化脾胃,滋養血液,開導鬱結,補充腎氣,雖然治療方法不同,但都遵循五行相生的原則,形成一個無盡的循環。總的來說,目標就是讓孕婦的氣血平衡,既不過度,也不不足。
5. 安胎飲加減歌
安胎飲里柴蘇甘,大腹砂仁橘藿堪;
芩術歸苓姜水煮,胎前諸症可相參。
惡阻停痰半夏宜,茯苓甘草藿陳皮;
砂仁大腹同香附,蘇葉生薑功最奇。
胸滿心疼號子懸,蔥頭枳殼可同煎;
砂仁大腹甘蘇葉,白朮黃芩應避嫌,
口渴虛煩加麥冬,茯苓竹葉反防風;
山梔知母歸生地,補血生津有大功。
腫脹皆因濕熱多,健脾利水自安和;
木通苓澤姜皮術,大腹陳皮及香附。
罹腰痛皆因腎氣虛,須防孕子絕衣裾;
地黃杜脂芎山藥,續斷當歸總載書。
咳嗽原來屬肺家,要分虛實莫塗鴉;
虛將天麥阿膠等,實用蘇陳桑杏砂。
往來寒熱屬於肝,血少風邪勿誤看;
四物八珍醫血弱,柴胡加減療風寒。
食傷水瀉損於脾,下利稠黏作熱醫;
熱則香蓮丸可治,四苓香附茯陳皮。
不眠驚悸屬於心,怔忡虛煩汗不禁;
遠志棗仁龍眼肉,茯神柏子及人參。
觸犯胎元動不安,縮砂末服是神丹;
或兼佛手、同生地,膠、艾加之治血乾。
大抵胎前宜四物,川芎用早恐升提;
地黃泥膈須加減,順氣平和勿執迷。
白話文:
在安胎飲方中,主要成分有柴胡、紫蘇、甘草、大腹皮、砂仁、橘皮與廣藿香,這些藥材能應付懷孕期的各種症狀。
對於懷孕初期的噁心嘔吐,或是痰多的情況,可以加入半夏、茯苓、甘草、廣藿香、陳皮,並配合砂仁、大腹皮以及香附,再加上蘇葉和生薑,效果更佳。
如果出現胸口悶痛,俗稱為子懸,可用蔥頭、枳殼煎煮,再加入砂仁、大腹皮、甘草、蘇葉,但需避免使用白朮和黃芩。
若感到口渴虛煩,可加入麥冬、茯苓、淡竹葉,並且避免使用防風。再輔以山梔、知母、當歸、生地,能有效補血生津。
懷孕期出現水腫,多因濕熱過盛所致,需健脾利水,可使用木通、茯苓、澤瀉、生薑皮、白朮、大腹皮、陳皮及香附。
腰痛通常是因為腎氣虛弱,需防範不慎流產,治療可用熟地黃、杜仲、川芎、山藥、續斷、當歸等。
咳嗽問題歸屬肺部,需分辨虛實,虛證時可考慮使用天門冬、麥門冬、阿膠,實證時則可用蘇葉、陳皮、桑葉、杏仁、砂仁。
寒熱交錯可能屬於肝臟問題,勿誤診為風邪,血少者可用四物湯或八珍湯,風寒則用柴胡加減法。
消化不良導致的水瀉,損傷了脾胃,便溏稠黏需按熱症治療,熱性瀉痢可用香蓮丸,方中包含四苓散、香附、茯苓、陳皮。
失眠、驚悸、怔忡、虛煩及盜汗都歸屬心臟問題,可用遠志、酸棗仁、龍眼肉、茯神、柏子仁、人參等。
若胎兒受外力影響而不安,縮砂末是神奇的救星,亦可加入佛手、生地、阿膠、艾葉等治療乾燥出血。
總體來說,懷孕期適合使用四物湯,但川芎使用需謹慎,以免提升胎氣。地黃可能會造成胃腸道不適,需酌量使用,順氣平和,切勿執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