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時進

《一見能醫》~ 卷之七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 (7)

1. 淋證(附)

淋證有五:總主於熱,而莖中痛者也。小便澀而有血者,名血淋。小便淋瀝身冷者,名氣淋。溺濁如膏,浮凝如脂者,名膏淋。溺出如砂石者,名砂淋。遇勞則發,痛引氣衝者,名勞淋。治之當行滯、清熱、疏利小便為主,琥珀散主之。然正治血、氣、膏、砂四淋,惟勞淋,用清心蓮子飲。浮氣不足,小便淋瀝,常有餘滴不盡者,參苓琥珀散主之。

白話文:

淋證共有五種類型,主要都是因為體內有熱所導致,並且會有尿道疼痛的症狀。如果小便時感到不順且尿中有血,這種情況被稱為血淋。若是小便時雖有阻礙但身體感覺寒冷,這就被命名為氣淋。若尿液混濁如膏狀,且漂浮凝聚如油脂,這就叫做膏淋。如果尿液排出如砂石般困難,這就是砂淋。遇到勞累就發作,並伴有疼痛和氣沖的現象,這被定義為勞淋。

在治療上,應以排除體內瘀滯、清除熱毒,以及疏通小便為主,可使用琥珀散進行治療。然而對於血淋、氣淋、膏淋、砂淋四種淋證的正確治療方式,唯有勞淋,應該使用清心蓮子飲。若是出現氣血不足,小便時有阻礙,且常常感覺尿液無法完全排空的情況,應該使用參苓琥珀散來治療。

2. 關格(附)

關格之症,嘔逆而小便不利者是也。丹溪曰:寒在上,而熱在下,故多死,法當吐,以提其氣之格,不必在出痰也。二陳湯探吐之,吐中便有升降,有氣虛不運者,用補中益氣湯加檳榔,使清氣升而濁氣降也。一用藿香平胃合五苓,加薑、棗,長流水煎服,神效。

白話文:

"關格這種病症,指的是患者會出現嘔吐並且小便不順的症狀。丹溪先生曾說:這是因為上部身體有寒氣,下部身體有熱氣,因此病情通常較為嚴重,治療方法應採取催吐,目的是為了調理上升的氣機,而不僅僅是為了排出痰液。可以使用二陳湯來引發嘔吐,在這個過程中,身體的氣機就能得到調整。對於那些因為氣虛而無法運行的患者,則應該使用補中益氣湯加上檳榔,讓清氣上升,濁氣下降。另外一種方法是使用藿香和五苓散混合平胃散,再加入薑和棗,用大量的清水煎煮後服用,效果非常顯著。"

3. 痔漏沿肛濕熱所致

濕熱之氣,下迫大腸,以致經脈橫解,為痔漏之病。肛門邊,內外有瘡,成⿸疒晶不破者,曰痔。破潰出膿血者,曰漏。痔,宜清涼寬氣,秦艽、蒼朮湯主之。漏,宜清熱補養,加減地黃丸主之。

白話文:

因體內濕熱之氣向下影響大腸,導致該部位的經脈異常,進而形成痔瘡或漏瘡等疾病。若在肛門周圍,無論內外出現不易破裂的腫塊,我們稱之為痔。而那些已經破裂並且滲出膿血的情況,則被定義為漏瘡。對於痔的治療,應採用清涼去熱,舒緩氣血的方法,主要用秦艽和蒼朮湯來治療。而漏瘡的處理,則更偏向於清熱與滋補養生,主要使用的是加減地黃丸進行治療。

4. 血痔(附)

膿汁濁液,化生蟲物,蠹食肛門,傍生小竅,滴血淋漓,射如血線,當以蕪荑、艾葉、楝根等物,化蟲可耳。外以血竭末敷之,或以鰻魚骨燒煙燻亦效。又治痔瘡出血過多者,服黑地黃丸。

白話文:

[血痔(附)] 症狀表現為有膿汁和渾濁的液體,甚至滋生蟲子,侵蝕肛門部位,導致周邊產生小洞,血水不斷滴落,流血如細線般。治療方式可以使用蕪荑、艾葉、楝樹根等草藥,用來消滅蟲害。外部傷口則可敷上血竭粉末,或者用烤熱的鰻魚骨頭冒出的煙來薰烤,都有一定的療效。對於血痔出血過多的情況,可以服用黑地黃丸來治療。

5. 發癍癮疹風熱所乘

發癍者,皮膚之上,有云頭紅片之狀也。癮疹者,皮膚之間,有紅點,如蚤螫之狀也。皆因風熱所乘,宜以防風通聖散消息之,或用消癍青黛飲治之。傷寒發赤色者,半死半生,黑色者,不治。

白話文:

出現皮膚上長出像雲朵般的紅色斑塊,這就是我們說的「發癍」。而所謂的「癮疹」,就是在皮膚上出現紅點,看起來就像是被跳蚤叮咬過一樣。這些症狀通常都是因為風熱導致的。

對於這樣的狀況,我們應該使用防風通聖散來調理,或者也可以選擇服用消癍青黛飲來治療。然而,如果因為風熱導致的病症使皮膚呈現赤色,那麼病情可能已到生死關頭;若是皮膚呈現黑色,則情況更加危急,需要立即處理。

6. 白火丹(附)

其症頭目面腫,胸膈脹悶,腿足浮,大小便不利,氣急生痰,發出白癍如錢之大,圈圓若瘡紅者,名赤火丹,濕熱之氣,傷於血也。白者,名白火丹,濕熱之氣,傷於氣也。謂之曰丹者,所謂丹毒之見也。治宜清熱涼肌之劑,如荷包草汁,腫處可擦,隨手即消,生酒和服,中氣自清。

若見腫脹,作脾虛治之,或見濡脈,作氣虛治之,差之毫釐,謬之千里,非惟腫脹尤甚,亦且中氣鬱悶,而不進飲食,生痰作喘,則治之不可得也。必須草藥以清之,庶有可救之理。荷包草汁內,胸膈不利者,加生香附末。小道不通者,加車前子末;痰喘者,加雪裹青汁;口渴者,加地漿水,治之無不驗也。

白話文:

這個病症的特徵是頭部、臉部會腫脹,胸部和膈膜會感到脹悶,腿部和腳部也會浮腫,大小便排泄困難,呼吸急促且易產生痰,身上會出現像錢幣大小的白色斑點,形狀圓圈且周圍泛紅的,我們稱之為「赤火丹」,這是因為濕熱之氣傷害到血液所導致的。而白色斑點的,我們稱之為「白火丹」,這是因為濕熱之氣傷害到氣血所導致的。「丹」這個字,是指丹毒的症狀表現。治療上應該使用清熱解毒,涼血養肌的藥物,例如荷包草汁,塗抹在腫脹處,可以馬上消腫,如果用酒送服,可以清潔中氣。

如果看到患者有腫脹的症狀,就當作脾虛來治療,或者看到濡弱的脈象,就當作氣虛來治療,這樣的診斷若有誤差,可能會造成很大的錯誤,不僅腫脹會更嚴重,中氣也會鬱悶,影響食慾,產生痰多和喘息的問題,那麼病情就會難以控制了。因此必須使用草藥來清除濕熱,這樣纔有可能挽救病情。在荷包草汁裡,如果胸部和膈膜不順暢,可以加入生香附粉;如果小便不順,可以加入車前子粉;如果有痰和喘息,可以加入雪裹青汁;如果口渴,可以加入地漿水,這樣治療效果都非常好。

7. 耳聾者腎虛之故

耳者,腎之竅也。腎氣實,則耳聰;腎氣虛,則耳聾。此大概言之耳。其實少陽經之所過,故左耳聾者,其因忿怒過度,動少陽膽火,當歸龍薈丸主之。右耳聾者,因其色欲過度,太陽膀胱相火,六味地黃丸主之。左右俱聾者,其因醇酒厚味過度,陽明胃火,從中而起,通聖散、滾痰丸主之。

若淫欲耗其真元,面頰黧黑者,是為腎虛,四物湯加枸杞、蓯蓉、知母、黃柏、菖蒲、柴胡。若兼頭痛,耳內發癢者,是為風聾,九味羌活湯加柴胡、菖蒲。若四肢懶倦,眩暈少食者,是為勞聾,補中益氣湯加遠志、菖蒲。

白話文:

[耳聾的原因通常是腎虛]

耳朵是腎臟的通道。當腎氣充足時,聽覺就會敏銳;如果腎氣虛弱,就可能出現耳聾的情況。這只是一個大致的說法。實際上,耳聾可能與少陽經有關,因此,如果左耳出現耳聾,可能是由於過度憤怒導致少陽膽火亢盛,這時應服用當歸龍薈丸。

對於右耳耳聾,則可能是因爲過度縱慾,導致太陽膀胱相火旺盛,此時推薦服用六味地黃丸。如果雙耳都耳聾,那可能是由於過度飲酒和食用過於油膩的食物,引發陽明胃火,這時應服用通聖散或滾痰丸。

如果因爲過度縱慾導致真元消耗,面部變得暗淡,這是腎虛的表現,可以服用四物湯,並加入枸杞、蓯蓉、知母、黃柏、菖蒲、柴胡等藥材。

如果耳聾同時伴有頭痛,耳朵內部發癢,這可能是風聾,建議服用九味羌活湯,並添加柴胡、菖蒲。

如果耳聾同時感到四肢無力,眩暈和食慾不振,這可能是勞聾,可以服用補中益氣湯,並加入遠志、菖蒲等藥材。]

8. 目疾者肝火之因

目者,肝之竅也。肝屬木,木主風,風動則肝火焰,風火交作,則邪害空竅,故目為之痛也。又云:目有五輪,藏腑之精華,宗脈之所聚,其白精屬肺金,內輪屬脾土,烏精屬肝木,瞳人屬腎水,赤脈屬心火。如白睛變赤,火乘肺也。內輪赤腫,火乘脾也。烏睛瞳又被翳,火乘肝與腎也。

赤脈貫目,火自甚也,凡目暴赤腫起,羞明隱澀淚出不止,暴塞目滿,皆風熱之所為也。治以消風養血湯。如昏弱不欲視物,內障見黑花,瞳子散大,遇夜雀盲,皆血少腎虛之所致也,治以滋陰地黃丸。久患翳膜遮睛者,還睛丸主之。

白話文:

眼睛的疾病多是由肝火旺盛所導致。在中醫理論中,眼睛是肝臟的外在表現。肝臟屬木,而木性喜風,當風動時會引起肝火上升,風火相交作用下,邪氣就會侵入空竅,進而使眼睛感到疼痛。

另外,眼睛可以分為五個部分,分別對應五臟的精華,是許多經絡的聚集處。眼白的部分屬肺金,眼瞼內層屬脾土,眼球黑色部分屬肝木,瞳孔屬腎水,紅色的血管則屬心火。如果眼白變紅,表示心火克肺;眼瞼紅腫,表示心火克脾;眼球和瞳孔出現混濁,表示心火克肝和腎。

如果紅色的血管布滿整個眼睛,表示心火過盛。凡是眼睛突然紅腫、畏光、眼睛乾澀、不停流淚、視力模糊,都是由風熱引起的。治療上可用消風養血湯。

若視力模糊、不想看東西、看到黑點、瞳孔擴大、夜晚看不清,這些都是血液不足、腎氣虛弱造成的,可用滋陰地黃丸治療。

長期有眼睛被翳膜遮蓋的情況,可用還睛丸來治療。

9. 睡起目赤(附)

睡起目赤腫,良久如常者,血熱也。臥則血歸於肝,故目赤腫,良久血散,故如常也。用生地黃汁,浸粳米半升,曬乾,三浸三曬,每夜以米煮粥,食一盞,數日即愈。

白話文:

翻譯後的內容如下:

如果在睡醒後眼睛會紅腫,但過一段時間就會恢復正常,這可能是因為血液過熱所導致。當人躺下時,血液會迴流到肝臟,所以會造成眼睛紅腫,但隨著時間血液分散,眼睛就會回到原本的狀態。治療方式是使用生地黃的汁液浸泡半升的粳米,然後曬乾,這個過程要重複三次。每天晚上以這些米煮粥,喝一碗,連續幾天後症狀就會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