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時進

《一見能醫》~ 卷之七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 (5)

1. 五般黃疸濕熱熏蒸而成

黃疸有無,曰:黃汗、黃疸、谷疸、酒疽、女勞疸,皆因濕熱鬱於脾胃之中。丹溪曰:疸病不必分五,同是濕熱,如罨面相似,濕在上,宜發汗;濕在下,宜利小便。或二法並用,使上下分消其濕,方用茵陳黃疸湯主之。有陰黃者,四肢冷、自汗、泄利、小便清白,脈來沉遲。

虛黃者,耳鳴、口淡、怔忡、微熱、四肢無力,怠惰嗜臥,腳軟,脈沉細,用人參二錢五分,黑乾薑一錢,炙甘草一錢,水煎空心服。凡疸病腹滿臍突,手足心黃,寸口無脈者,皆不治也。

白話文:

黃疸病症與治療

黃疸是否出現,可分為以下幾種:

  • 黃汗、黃疸、谷疸、酒疽、女勞疸,這些都是因為濕熱困阻於脾胃之中所致。

丹溪先生說:

  • 黃疸病不必分為五種,都是濕熱所引起的,就像用濕布敷面一樣,濕氣在上,就應該發汗;濕氣在下,就應該利尿。
  • 也可同時使用兩種方法,讓上下濕氣分別消散,可以用茵陳蒿湯來治療。

如果出現陰黃,會有以下症狀:

  • 四肢冰冷、自汗、腹瀉、小便清澈、脈搏沉遲。

如果出現虛黃,會有以下症狀:

  • 耳鳴、口淡無味、心慌、微熱、四肢無力、懶散嗜睡、腳軟、脈搏沉細。可以用人參二錢五分、黑乾薑一錢、炙甘草一錢,水煎空腹服用。

凡是黃疸病患者出現以下症狀,皆屬於不治之症:

  • 腹部脹滿、肚臍凸出、手腳掌發黃、寸關脈摸不到。

2. 痿黃病(附)

痿黃病,又名脾病,諺謂黃腫病。由脾氣虛弱,感受濕熱而成,四肢無力,面目浮腫,通用褪金丸治之。

附茵陳黃疸湯方

茵陳、黃芩、黃連、梔子、龍膽草、蒼朮、豬苓、澤瀉、青皮、車前子、木通、花粉。胸膈飽悶,加枳實、厚朴、蘿蔔子;身熱,加柴胡;小便短赤,加黃柏;酒傷,加炒黑乾薑、砂仁、瓜蔞仁;谷疸加三稜、蓬朮、砂仁、陳皮、神麯。

白話文:

痿黃病,也叫脾病,俗稱黃腫病。這是因為脾氣虛弱,感受濕熱引起的,患者會出現四肢無力、面部浮腫等症狀,一般可以用褪金丸治療。

附茵陳黃疸湯方:茵陳、黃芩、黃連、梔子、龍膽草、蒼朮、豬苓、澤瀉、青皮、車前子、木通、花粉。如果患者胸膈飽悶,可以加枳實、厚朴、蘿蔔子;如果身體發熱,可以加柴胡;如果小便短赤,可以加黃柏;如果因喝酒導致的痿黃,可以加炒黑乾薑、砂仁、瓜蔞仁;如果是因為吃谷物導致的黃疸,可以加三稜、蓬朮、砂仁、陳皮、神麴。

褪金丸

白礬(醋拌,曬乾,罐盛。外以黃泥裹罐、曬乾,埋簏糠火中,間一日夜),取用赤礬三兩,蒼朮(二兩米泔制),厚朴(薑製)、香附(童便浸炒)、陳皮(微炒)、桔梗(炒,各一兩),甘草(炒,五錢),砂仁(炒,五錢),木香(五錢),共為細末,紅棗(八兩),生薑(一兩),水煮熟,剝去皮核,揀去生薑,以棗肉和搗丸梧子大,早晚各服五分,溫酒下。

白話文:

褪金丸是古時的一種藥方,主要成分包括了白礬、赤礬、蒼朮、厚朴、香附、陳皮、桔梗、甘草、砂仁、木香等十味草本植物。其中白礬要先與醋混合後晾乾,再放入罐內密封保存;而赤礬則需加入到其他材料當中一起使用。

在製作過程中,首先將白礬與醋混合並晾乾,然後把其存放在一個罐裡封好。接著,取出赤礬和其他九種草本植物:蒼朮、厚朴、香附、陳皮、桔梗、甘草、砂仁、木香以及紅棗,並將它們研磨成為粉末狀物質。

接下來,準備一些紅棗和生薑,用水煮至熟透。待這些食材完全冷卻之後,去除掉紅棗及生薑中的果核和表皮部分。最後,利用剩下的紅棗肉和之前研磨好的草本植物粉混在一起攪打均勻,做成大小如梧桐樹籽般的丸形狀即可。

服用方法是在早晨或晚上各吃一次,每次約五分之一個丸子,搭配溫熱的酒一同食用。

忌羊、鵝、豬頭肉、小腸、鯉魚、䱻魚、鹽、蛋、糟、北瓜、蕎麥、面、咸乾菜、酸薺菜、苔菜、生冷。

白話文:

避免食用羊肉、鵝肉、豬頭肉、小腸、鯉魚、䱻魚、食鹽、雞蛋、發酵食品、南瓜、蕎麥、麵條、鹹乾菜、酸薺菜、苔菜和生冷食物。

3. 眩暈者無痰

眩言其黑,運言其轉。其狀眼暗,耳聾,頭旋,身轉如立舟車之狀,起則欲倒。蓋由痰因火動而然也。肥人頭眩者,屬氣虛濕痰也,六君子湯加黃耆、川芎、當歸、天麻、白芷、桔梗;瘦人頭眩者,屬血虛痰火也,四物湯加人參、茯苓、陳皮、貝母、片芩、天麻、山梔。如勞欲過度,內傷元氣而頭眩者,補中益氣湯加半夏、熟地、天麻、白芍。

白話文:

頭昏眼花,感覺天旋地轉,視力模糊,耳鳴,頭昏眼花,站立時像是坐在搖晃的船上,一站起來就想倒,這都是痰火上擾所致。肥胖的人頭昏,屬於氣虛濕痰,可以服用六君子湯,再加上黃耆、川芎、當歸、天麻、白芷、桔梗;瘦弱的人頭昏,屬於血虛痰火,可以服用四物湯,再加上人參、茯苓、陳皮、貝母、片芩、天麻、山梔。如果因為勞累過度,損傷元氣而導致頭昏,可以服用補中益氣湯,再加上半夏、熟地、天麻、白芍。

如房欲過度,陰虛火動而頭眩者,滋陰降火湯加川芎、天麻、竹瀝少許。有早起眩暈,須臾自定,日以為常,謂之晨暈,此陽虛也。有日晡眩暈,得臥少可,謂之昏暈,此陰虛也。

白話文:

如果性生活過於頻繁,導致陰氣不足和內熱上昇出現頭暈的人,可以服用滋陰降火湯加上川芎、天麻以及少量的竹瀝。有些人早上起牀時會感到頭暈,但不久後就恢復正常,每天都這樣,這叫做晨暈,是因為陽氣不足所造成的。另外一種是在下午的時候出現頭暈的情況,在躺下休息之後稍微好轉,這種情況被稱為昏暈,是由於陰氣不足所致。

4. 肝厥鬱冒(附)

肝厥之症,狀如癇疾,僵仆不醒,醒則嘔吐,頭眩、發熱,宜二陳湯加柴胡、枳殼、甘菊、鉤藤、乾葛、山梔、生薑。

鬱冒者,由腎氣大虛,每遇風寒,即發眩冒,不仁不省,冷汗自流,宜十全大補主之。

白話文:

肝厥的症狀表現爲像癲癇疾病一樣,突然倒地昏迷不醒,醒來後會嘔吐,頭暈發熱。可以使用“二陳湯”加入柴胡、枳殼、甘菊花、鉤藤、幹葛和山梔子來治療。 如果是因爲腎氣虛弱導致的抑鬱昏沈,在遇到風寒時就會出現暈迷症狀,並且失去知覺,出汗冰冷,建議用“十全大補”的方法進行調理。

5. 麻木(附)

麻者,非癢非痛,或四肢,或周身,唧唧然不知痛癢,如繩扎縛初松之狀,在手多兼風,在足多兼寒濕。木者,不癢不痛,按之不知,搔之不覺,如木之厚,常木為死血,間木為濕痰。死血者,只在一處,不腫不痛,但紫黑而木。濕痰者,走柱有核,腫起白色不變,東垣神效黃耆湯治之。

又曰:挾乎風痰,則麻而不仁,兼乎死血,則木而不覺,用威靈仙、石菖蒲、紫蘇、南星、桂枝、甘草、五加皮各一錢,加茅朮、姜三片,水煎,熱服。手麻,加桂枝;足麻,加牛膝,四帖即愈。

白話文:

麻木的感覺,既不癢也不痛,可能出現在四肢或全身,像被繩子綁住鬆開後的狀態,感覺麻麻的,沒有痛癢感。手麻多伴隨風邪,腳麻多伴隨寒濕。木僵的感覺,也不癢不痛,按壓或搔抓都沒有感覺,像是木頭一樣硬硬的,通常木僵是死血或濕痰所致。死血只會出現在一處,不腫不痛,但顏色紫黑而僵硬。濕痰則會在血管中形成核,腫起呈白色,不會變化,可用東垣的「神效黃耆湯」治療。

此外,麻木若夾雜風痰,則會麻木不仁;若兼有死血,則會木僵無感。可以用威靈仙、石菖蒲、紫蘇、南星、桂枝、甘草、五加皮各一錢,再加上茅朮、姜三片,水煎熱服。手麻加桂枝,腳麻加牛膝,連續服用四帖即可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