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時進
《一見能醫》~ 卷之四 (4)
卷之四 (4)
1. 上病治下辨
凡病頭痛目痛,耳紅腮腫,咽喉腫痛,一切上焦等症,除清涼發散正治外,更有三法:大便結,脈沉實者,用酒蒸大黃三錢,加入湯中,微下之,名釜底抽薪之法。大便如常,脈無力,用牛膝、車前引下之,名引火歸原之法。如大便瀉泄,脈沉足冷者,宜六味地黃丸加牛膝、車前、肉桂,足冷甚者,加熟附子,是冷極於下,而迫其浮火上升也,名導龍入海之法。若不知此,不免頭痛醫頭之謂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的大意如下:
凡是遇到頭痛、眼睛痛、耳朵紅腫、腮部腫脹、喉嚨腫痛等上半身的疾病症狀,除了使用清熱解毒和發汗的正常治療方法外,還有另外三種方法。
第一,如果患者有便祕,且脈搏強實,可以使用三錢經過酒蒸的大黃加入湯藥中,使其稍微通便,這種方法被稱為「釜底抽薪」。
第二,如果患者排便正常,但脈搏虛弱,則可以使用牛膝和車前草引導熱氣下降,這種方法被稱為「引火歸元」。
第三,如果患者有腹瀉,脈搏弱且腳冷,應該使用六味地黃丸,並加入牛膝、車前草以及肉桂。如果腳非常冷,還應加入熟附子。這是因為身體下部非常寒冷,導致了上部的火氣上升,這種治療方式被稱為「導龍入海」。
如果不瞭解這些治療原則,就可能會陷入「頭痛醫頭」的侷限性中。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