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能醫》~ 卷之六 (5)
卷之六 (5)
1. 王節齋先生勞瘵論(附)
男子二十前後,色欲過度,損傷精血,必生陰虛火動之病。睡中盜汗,午後發熱,哈哈咳嗽,倦怠無力,飲食少進,痰涎帶血,咯唾出血,或吐血衄血,夢遺經閉,以及肺痿、肺疽、咽痛、音啞、側臥傳屍、鬼注等症,此名勞瘵,最重之症。必須病人受命,堅心定志,絕房室,息妄想,戒惱怒,節飲食,以自培養其根,否則雖服良藥無益也。此病治之於早則易,若肌肉削爍,沉因著床,脈沉細數,則難為矣。
又此病大忌服人參,若曾服過多者,亦難治。今制滋陰降火湯,趁早服之。
滋陰降火湯
黃柏(蜜水浸,火炙)、知母(蜜水浸、炒)各一錢,川芎、熟地(薑汁炒)各一錢,當歸、白芍(炒)各一錢二分,白朮(炒)一錢三分,陳皮、天冬*(各七分),生地(酒洗)、甘草(炙)各五分,乾薑(炒黑)三分,生薑(三片),水煎,加薑汁、竹瀝、童便調服。
咳嗽痰盛,加款冬花、紫菀、杏仁各七分,或馬兜鈴、五味子;喘盛加桑白皮;痰盛加薑製半夏、貝母、瓜蔞仁、茯苓各一錢;潮熱盛加地骨皮、柴胡、沙參各七分;赤白濁加茯苓一錢、黃連(炒)三分;遺精夢泄加龍骨、牡蠣、萸肉各七分;盜汗加牡蠣、酸棗仁各七分,浮麥一錢。
若兼衄血、咳血,出於肺也,加桑白皮一錢,黃芩、山梔各五分;嗽血、涎血,出於脾也,加桑白皮、貝母、黃連、瓜蔞仁各七分;嘔吐,血出於胃也,加山梔、黃連、乾葛、蒲黃各八分,韭汁半杯,薑汁少許,和服。咯唾,血出於腎也,加桔梗、元參、側柏葉(炒)各一錢。
此病屬火,大便多燥,亦要節飲食,勿令泄瀉。若胃氣一壞,則前項寒冷之藥難用矣!急宜調理脾胃,用白朮、陳皮、茯苓、半夏、神麯、麥芽、棗子、甘草、生薑,煎服。候胃氣復,再用前方。若先見血症,或吐衄者,宜先治血,輕少者涼血止血,盛大者,必先消瘀血,然後止血涼血。蓋血來多,必有瘀胸膈,不先消化之,則止之涼之不應也。
葛氏十神方,可次第檢用,方內惟獨參湯止可用於大吐血後,昏倦脈細。氣虛者,若陰虛火動,潮熱盜汗,咳嗽脈數者,不可用也,以後可合補陰丸常服之。
白話文:
這段文字大意如下:
一個二十歲左右的男子如果性生活過度,導致精血虧損,就會產生一種由陰虛引發的火熱病症。這種病症會在睡覺時出現盜汗,下午發燒,頻繁咳嗽,疲倦乏力,食慾不振,痰中帶血,甚至咯血或鼻血,也可能出現夢遺、月經停滯,以及肺部疾病如肺萎縮、肺結核、喉嚨痛、聲音嘶啞、側臥傳染、惡靈纏身等症狀。這種病稱為勞瘵,是最嚴重的一種病。病人必須要有堅定的意志,杜絕性行為,消除妄念,避免惱怒,節制飲食,自己培養身體的根基,否則就算服用良藥也無濟於事。如果能在早期治療,病情較易控制,但一旦病入膏肓,身體消瘦,病根深重,脈搏微弱且頻率快,就非常難治了。
這種病最忌服用人參,若已大量服用,治療難度也會增加。現在提供一款滋陰降火湯,應盡早服用。
滋陰降火湯包含黃柏、知母、川芎、熟地、當歸、白芍、白朮、陳皮、天冬、生地、甘草、乾薑、生薑等成分,根據不同症狀添加其他藥材。例如,若咳嗽痰多,可以加入款冬花、紫菀、杏仁;若呼吸困難,加入桑白皮;若痰多,加入薑製半夏、貝母、瓜蔞仁、茯苓;若潮熱嚴重,加入地骨皮、柴胡、沙參;若遺精夢遺,加入龍骨、牡蠣、萸肉;若盜汗,加入牡蠣、酸棗仁、浮麥;若鼻子或咳嗽出血,加入桑白皮、黃芩、山梔;若嘔吐出血,加入山梔、黃連、乾葛、蒲黃;若咯血,加入桔梗、元參、側柏葉。
此病屬於火熱病症,大便多會乾燥,飲食上也要有所節制,以免腹瀉。一旦胃氣受損,就不能再使用寒涼藥物,而應轉向調理脾胃,使用白朮、陳皮、茯苓、半夏、神麯、麥芽、棗子、甘草、生薑等藥材。等到胃氣恢復,再繼續使用之前的療法。如果出血症狀先出現,應先治療出血,輕微的出血要冷卻血液並止血,大量出血則要先消除瘀血,再止血冷卻血液,因為大量出血通常伴隨著胸膈瘀血,不先消除瘀血,單純止血效果不佳。
葛氏十神方也可以依次使用,其中只有獨參湯適合大出血後,出現昏厥、脈細的情況。對於氣虛者,若出現陰虛火旺、盜汗、咳嗽頻繁、脈搏加速等症狀,不能使用獨參湯。之後可長期服用補陰丸。
請注意,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治療方案需遵循專業醫師指導。
2. 補陰丸論(附)
人之一身,陰常不足,陽常有餘。況節欲者少,過欲者多,精血既虧,相火必旺,火旺則陰愈消而癆瘵,咳嗽、咯血、吐血等症作矣。故宜常補其陰,使陰與陽齊,則水能制火,而水升火降,斯無病矣。丹溪先生髮明補陰之說,謂專補左尺腎水也。古方滋補藥皆兼補右尺相火,不知左尺原虛,右尺原旺,若左右平補,依舊火勝於水,只補其左,制其右,庶得水火相平也,右尺相火,因不衰。若果相火衰者,方宜補火,但世之人,火旺致病者十居八九,火衰成病者,百無二三。
且人在少年,腎水正旺,似不必補,而欲心正熾,妄用太過。至於中年欲心雖戒,然少年斫喪既多,焉得復實。及至老年,天真漸絕,只有孤陽,攻補陰之藥,自少至老,不可缺也。丹溪發明先聖之旨,以正千載之訛,其功盛哉,今主補陰丸,備加減於後。
補陰丸方
黃柏(酒炒褐色)、知母(酒炒)、敗龜板(酥炙)各五兩,熟地(酒蒸、忌鐵器)五兩,鎖陽(酥炙)、枸杞(各一兩),五味子(一兩),白芍藥(酒蒸)、天門冬(去心)各一兩,乾薑(炒紫色)四錢,寒月六錢
為細末煉蜜丸,豬脊髓五條和藥末,杵極勻,丸梧子大,每服八九十丸,空心淡鹽湯下,寒月可用溫酒。
若有夢遺精滑病者,加牡蠣(童便煅),白朮(炒)各一兩,萸肉、椿根皮(炒)各七錢;赤白濁者加白朮、茯苓各一兩,山梔仁、黃連(炒)各五錢;腳膝軟弱無力者,加牛膝(酒浸)二兩,虎脛骨(炙)一兩,防己(酒洗)、木瓜各五錢;疝氣者加蒼朮(鹽和炒)一兩五錢,黃連(薑汁炒)、山梔仁(炒)各六錢,川芎一兩,吳茱萸、青皮五錢;脾胃虛弱、畏寒,易泄者,加白朮二兩,陳皮一兩,乾薑(炒)七錢;眼目昏暗者,加當歸、川芎、菊花各一兩,柴胡、黃連(酒炒)、烏犀角各三錢,蔓荊子、防風各三錢;兼氣虛之人,加人參、黃耆(蜜炙)各二兩;左尺虛脫,右尺亦微,命門火衰,陽事不舉,加黑附子(小便浸炒)、肉桂各一兩,沉香五錢。示吉曰:男女之人,大欲存焉。
每致過度,陰虛症多,故丹溪以此立論,然病名虛損,亦從陽氣不足者,若因彥修之法,既治虛損,能免廢人乎?故有反是說者,謂陽生陰長,只當以參耆補之,滋陰之劑無益也。籲!一症一藥,豈客偏僻,參耆補陽,東垣制方,治內傷元氣矣!丹溪豈有誤者?是不善用丹溪者誤也。
白話文:
對於一個人的身體來說,陰常會顯得不足,而陽則常常有餘。現在的人,能夠節制慾望的很少,過度消耗的卻很多。當精血一旦虧損,相對的火氣就會旺盛,火氣越旺,陰氣就會更進一步的消耗,這時就會出現像肺結核、咳嗽、咯血、吐血等症狀。因此,我們應該經常補充陰氣,讓陰氣和陽氣達到平衡,這樣水就能控制火,水上升火下降,就不會生病了。丹溪先生提出了補陰的理論,認為應當專門補充左尺腎水。然而,古方滋補藥物都是同時補充右尺相火,但實際上,左尺原本就虛弱,右尺原本就旺盛,如果左右同時補充,火氣還是會比水氣強,只有單純補左尺,抑制右尺,才能達到水火平衡,右尺相火纔不會衰弱。如果真的相火衰弱,那當然要補火,但是現今社會,因為火氣旺盛導致疾病的人佔了大多數,而因為火氣衰弱導致疾病的人,一百個裡頭可能不到三個。
在年輕時,腎水正旺,似乎不需要補充,但是慾望正烈,過度使用。到了中年,即使想要節制慾望,但是年輕時的過度消耗,身體怎麼可能再回復到健康狀態。到了老年,先天的元氣漸漸消失,只剩下孤獨的陽氣,所以,從年輕到老,補充陰氣的藥物,是不能缺少的。丹溪先生提出的理論,正是為了糾正千年的誤解,他的貢獻實在是太大了,現在我主要介紹補陰丸,並且在後面附上了加減法。
補陰丸的配方包括黃柏、知母、敗龜板、熟地、鎖陽、枸杞、五味子、白芍藥、天門冬、乾薑等,並以豬脊髓和藥末混合,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八九十粒,空腹用淡鹽湯送下,在寒冷月份可以用溫酒送下。
如果患有夢遺、精滑等症狀,可以加入牡蠣、白朮、萸肉、椿根皮等;如果有赤白濁,可以加入白朮、茯苓、山梔仁、黃連等;如果腳膝軟弱無力,可以加入牛膝、虎脛骨、防己、木瓜等;如果有疝氣,可以加入蒼朮、黃連、山梔仁、川芎、吳茱萸、青皮等;如果脾胃虛弱,容易怕冷,容易拉肚子,可以加入白朮、陳皮、乾薑等;如果眼睛模糊,可以加入當歸、川芎、菊花、柴胡、黃連、烏犀角、蔓荊子、防風等;如果是氣虛的人,可以加入人參、黃耆等;如果是左尺虛脫,右尺也微弱,命門火衰,陽痿,可以加入黑附子、肉桂、沉香等。
丹溪先生指出,男人和女人,都有慾望存在,往往會過度消耗,導致陰虛的情況很多,所以他以此作為理論基礎。然而,有些虛損病症,是由於陽氣不足導致的,如果完全按照彥修的方法來治療,是否會誤導人呢?因此,有人反對這種說法,認為陽氣生長,陰氣長成,只應該用人參、黃耆來補充,滋補陰氣的藥物沒有什麼效果。但是,一個症狀有一個藥物,怎麼可能只有一種方法呢?人參、黃耆補充陽氣,這是東垣先生制定的方子,用來治療內傷元氣的。丹溪先生怎麼可能會出錯呢?這只是不善於使用丹溪先生理論的人出了錯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