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時進

《一見能醫》~ 卷之六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 (1)

1. 霍亂脾家傷食所致

卒(忽也)然心腹疼痛,上吐下瀉者,謂之濕霍亂也。屬寒者,吐痢腥穢,上下所出水液,澄出清冷,脈沉而遲,四肢厥冷,腹痛不喜飲食,此陰邪勝也。屬熱者,吐利煩熱,自汗口渴,欲飲涼水,脈沉而數,四肢溫暖,此陽邪勝也。

總用藿香正氣散加減治之,寒加乾薑;熱加姜炒黃連;腹痛加官桂;痛甚去藿香,加吳茱萸;小便不利加豬茯苓;轉筋加木瓜;發熱加麥冬、淡竹葉;若頻登圊不通利者,加枳殼;中暑加香薷、扁豆;心下痞加枳實、青皮;肉食不化加山楂;米穀不化加神麯、麥芽。藿亂吐利腹痛,服藥即吐者,百沸湯半碗,冷井水半碗,合而服之,即安。

白話文:

突然出現心腹疼痛,上吐下瀉,就是濕霍亂。如果是寒症,會吐瀉腥穢物,排出的水液清澈冰冷,脈象沉而遲,四肢冰冷,腹痛不想吃東西,這是陰邪入侵。如果是熱症,會吐瀉伴隨煩熱,自汗口渴,想喝涼水,脈象沉而數,四肢溫暖,這是陽邪入侵。

治療方法主要是用藿香正氣散加減,寒症加乾薑,熱症加姜炒黃連;腹痛加官桂,疼痛嚴重就去掉藿香,加吳茱萸;小便不利加豬茯苓;轉筋加木瓜;發熱加麥冬、淡竹葉;如果頻頻上廁所卻不順暢,加枳殼;中暑加香薷、扁豆;心下痞加枳實、青皮;肉食不化加山楂;米穀不化加神麯、麥芽。

如果霍亂吐瀉腹痛,服藥就吐,可以用百沸湯半碗,冷井水半碗,混合在一起服用,就會舒服。

其或心腹疼痛,不吐不瀉者,謂之乾霍亂也,宜用鹽湯探吐,吐後亦以正氣散調理。如探之不吐者,死在頃刻。大凡霍亂之脈,代伏為常,微而弱者吉兆,澀而數者凶殃。霍亂轉筋,用大蓼一握,煎湯洗,北人以麥糠代之,使腠理開泄,邪氣散而愈也。霍亂已死,腹中尚有溫氣者,以鹽納臍中,用艾灸之,不計壯數,甦醒即止。

白話文:

如果有人出現心腹疼痛,卻不吐不瀉的情況,稱為乾霍亂。應該使用鹽湯催吐,吐完之後再用正氣散調理。如果探吐後仍不吐,則會很快死亡。

一般來說,霍亂的脈象往往隱伏,脈搏微弱為吉兆,脈象澀而數則凶兆。

如果霍亂患者出現抽筋的情況,可以用大蓼一握煎湯洗浴,北方人可以用麥糠代替大蓼,使毛孔開泄,邪氣散出而痊癒。

如果霍亂患者已經死亡,但腹部仍然有溫氣,可以用鹽塞入臍中,用艾灸,不計灸的時間,直到患者甦醒為止。

2. 痞滿脾倦積濕而成

痞滿者,非痞塊之痞也,乃胸中痞悶而不舒暢也。此由脾倦不能運化飲食,以致釀成痰飲,留於胃脘而覺痞悶也,治宜健脾燥濕,順氣消食為主,枳朮丸主之。肥人多濕痰,加半夏、橘紅,名橘半枳朮丸。瘦人多鬱熱,加橘紅、黃連,名橘連枳朮丸。如飲食後,及噯氣逆而作痞者,加木香、砂仁,名香砂枳朮丸。

白話文:

痞滿這個症狀,並不是指胸部有腫塊的,而是指胸中感到沉悶、不舒暢的感覺。這是因為脾臟功能衰弱,無法正常消化吸收食物,導致痰飲積聚在胃脘,造成痞悶。治療要以健脾燥濕,順氣消食為原則,枳朮丸是主要的方劑。

肥胖的人容易有濕痰,可以加半夏、橘紅,稱為橘半枳朮丸瘦弱的人容易有鬱熱,可以加橘紅、黃連,稱為橘連枳朮丸

如果是在吃飯之後,或者噯氣逆流才出現痞滿,可以加木香、砂仁,稱為香砂枳朮丸

如脾虛不能轉運,飲食不化而作痞者,加人參、茯苓、陳皮、神麯、麥芽、山楂,名枳朮健脾丸。麵食傷而作痞者,(保和丸尤妙保和丸:神麯、山楂、茯苓、半夏、陳皮、連翹、菔子、麥芽。)

白話文:

如果脾臟虛弱,不能運化食物,導致飲食積滯而產生痞塊,可以加入人參、茯苓、陳皮、神麴、麥芽、山楂,稱為枳朮健脾丸。

如果食用麵食導致積滯而產生痞塊,保和丸效果尤佳。保和丸的成分包括神麴、山楂、茯苓、半夏、陳皮、連翹、萊菔子、麥芽。

3. 不能食(附)

不能食,有虛有實。虛則心下軟和,宜異功散加砂仁,有虛痰者,六君子湯,用補脾不效者宜二神丸,虛則補其母也。若善飢不食,屬胃熱,脈洪而虛者,異功散加竹茹、黃連;脈洪而實者,人參白虎湯治之。

白話文:

不能進食,可能有虛有實兩種情況。

虛證表現為心窩軟弱無力,宜用異功散加砂仁治療。如果有虛痰,可用六君子湯治療。若用補脾藥物無效,則宜用二神丸治療。虛則補其母也,意指虛證應當從其母臟入手治療。

若病人善飢不食,屬於胃熱,脈象洪而虛者,可用異功散加竹茹、黃連治療;脈象洪而實者,則用人參白虎湯治療。

4. 咳逆者胃氣之不順

咳逆者,俗謂之發呃也。中焦呃逆,其聲短,水穀之病也。下焦呃逆,其聲長,虛邪相搏也。脈之浮緩者易治,弦急者必死。有傷寒失下,大便秘而呃者,承氣湯主之。有因吐利胃寒而呃者,丁香柿蒂湯主之,有因吐利胃熱而呃者,橘皮竹茹湯主之。有因飲食間,或言語,或思慮,因而氣逆作呃者,木香調氣散。有因病後元氣虛弱,胃氣閉而發呃者,難治。

白話文:

咳逆,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打嗝。

中焦出現呃逆,聲音短促,多半是水穀不和引起的。下焦出現呃逆,聲音較長,則可能是虛邪相搏造成的。脈象浮緩的呃逆比較容易治療,而脈象弦急的呃逆則預後不佳。

如果患者是因傷寒失下,大便秘結而出現呃逆,則可以用承氣湯治療。如果患者是因為吐瀉導致胃寒而出現呃逆,則可以用丁香柿蒂湯治療。如果患者是因為吐瀉導致胃熱而出現呃逆,則可以用橘皮竹茹湯治療。

如果患者是因為飲食不節、說話過多、思慮過度而導致氣逆作呃,則可以用木香調氣散治療。

如果患者是因為病後元氣虛弱,胃氣閉塞而出現呃逆,則難以治療。

5. 咳嗽者肺氣之不清(治以二陳湯加減)

潔古曰:咳者有聲而無痰,傷於肺氣。嗽者有痰而無聲,動於脾濕。咳嗽者有聲有痰,因傷肺氣而動於脾濕也。又曰:鼻塞聲重惡寒者,風寒也。嗽動便有痰聲,痰出嗽止者,痰飲也。有聲痰少面赤者,火鬱也。盜汗出,痰多作寒熱者,勞嗽也。動則喘滿,氣急息重者,肺脹也。

咳嗽之病,予常驗之。聲者,出於肺也;痰者,出於胃也。肺氣不清,則咳嗽不絕;胃氣不和,則痰涎自多。亦有因氣不清而吐痰者,亦有因痰多而滯氣者。醫者須識其致病之原,主以二陳湯。風加羌活、防風、前胡、紫蘇;寒加麻黃、杏仁、蔥白、金沸草;熱加黃芩、山梔、桑皮;濕加蒼朮、防己、赤苓;食積加山楂、枳殼;氣滯加蘇子、桔梗。

白話文:

潔古先生說:咳嗽有聲音卻沒有痰,是傷了肺氣。咳嗦有痰卻沒有聲音,是脾濕所致。咳嗽既有聲音又有痰,是因為傷了肺氣,也影響到脾濕。

又說:鼻子塞住,聲音沉重,怕冷,是風寒。咳嗦一下就吐痰,痰出來咳嗽就停止,是痰飲。有聲音,痰少,臉色發紅,是火鬱。盜汗,痰多,發寒發熱,是勞嗽。活動就會喘息胸滿,氣喘吁吁,呼吸急促沉重,是肺脹。

咳嗽的病症,我經常觀察。聲音,是從肺部發出的;痰,是從胃部出來的。肺氣不乾淨,就會咳嗽不止;胃氣不和,就會痰多。也有因為氣不乾淨而吐痰的,也有因為痰多而導致氣滯的。醫生必須要辨別導致疾病的根本原因,主要用二陳湯治療。風寒加羌活、防風、前胡、紫蘇;風寒加麻黃、杏仁、蔥白、金沸草;風寒加黃芩、山梔、桑皮;風寒加蒼朮、防己、赤苓;風寒加山楂、枳殼;風寒加蘇子、桔梗。

不足主以二冬二母,火加款冬、元參、黃芩;痰加瓜蔞、桑皮、蘇子;郁加苦梗、紫菀、枇杷葉;勞嗽加參、耆、芍藥;見血加阿膠、紫菀;滋陰加丹皮、黃柏。脾泄者,以異功散加石斛、五味、百合、薏仁。腎虛以六味湯加麥冬、五味、枇杷葉;肺脹者加白果、麻黃、杏仁。

白話文:

  1. 若病症表現為氣血不足,則可使用二冬(即天冬和麥冬)與二母(即貝母和知母)作為主要藥物,並可進一步加入款冬、元參、黃芩來加強效果。

  2. 若有痰多的情況,除了基本的二冬二母,還可以加入瓜蔞、桑皮、蘇子等藥物來消除痰液。

  3. 若情緒鬱結,可添加苦梗、紫菀、枇杷葉等藥物來調節情緒。

  4. 遇到勞累後咳嗽的情況,可以加入參、耆、芍藥等補益藥物。

  5. 若出現出血現象,則可加入阿膠、紫菀等止血藥物。

  6. 想要滋養陰液,則可以加入丹皮、黃柏等藥物。

  7. 針對脾虛導致的腹瀉,可以使用異功散,再加入石斛、五味、百合、薏仁等藥物來調理。

  8. 腎虛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六味湯,再加入麥冬、五味、枇杷葉等藥物來改善。

  9. 肺脹(即肺部疾病引起的心肺功能障礙)時,可加入白果、麻黃、杏仁等藥物來治療。

生脈散治咳嗽日久之聖藥也,加款冬花、紫菀,其效捷如影響。有血者,加阿膠、生地;有痰者,加白朮、茯苓。一方久嗽不止,款冬、紫菀各一兩,百部五錢,為極細末,每服三錢,用烏梅、生薑煎湯下,食後臨臥各進一服。

白話文:

生脈散治療久咳的聖藥

生脈散是治療久咳的聖藥,加入款冬花和紫菀,其效果迅速顯著。

如果患者有血症,可以加阿膠和生地;如果患者有痰症,可以加白朮和茯苓。

有一種久咳不止的方子,用款冬花、紫菀各一兩,百部五錢,研磨成極細的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烏梅和生薑煎湯送服,飯後和臨睡前各服用一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