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時進

《一見能醫》~ 卷之五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6)

1. 痰有十因

痰者,津液之別名也。痰不自生,因有故而生,或因風,或因寒,或因熱,或因濕,或因暑,或因燥,或因酒積,或因食積,或因脾虛,或因腎虛。今之治痰者,但知南星、半夏,不能治痰之因,故痰不去也,必當審其因而藥之,則無不瘥矣。夫因風而生者,痰吐涎沫,其脈浮弦,治以前胡、旋覆花之類。

因寒而生者,痰吐清冷,其脈沉遲,治以乾薑、肉桂之類。因熱而生者,痰吐膠黃,其脈洪數,治以芩、連、梔、膏之類。因濕而生者,痰吐碧綠,其脈浮緩,治以蒼朮、白朮之類。因暑而生者,痰吐腥臭,其脈虛微,治以香茹、厚朴之類。因燥而生者,痰吐如線,或如小珠,或如膠漆,咳嗽難出,其脈澀數,治以瓜蔞、天花、貝母之類。因酒積而生者,其吐嘔惡,清晨發嗽,治以葛花、豬苓之類。

白話文:

痰,其實就是津液的別稱。痰並非憑空產生,而是由於某些原因導致的。這些原因可能是風、寒、熱、濕、暑、燥、酒積、食積、脾虛或腎虛。

現在很多人治療痰症,只知道用南星、半夏等藥,卻不明白痰的根本原因,因此痰症無法根治。必須先弄清楚導致痰的原因,再針對原因用藥,才能藥到病除。

若痰症是由風引起的,病人會吐出稀薄的涎沫,脈象浮弦,可以用前胡、旋覆花等藥物治療。

若痰症是由寒引起的,病人會吐出清冷的痰,脈象沉遲,可以用乾薑、肉桂等藥物治療。

若痰症是由熱引起的,病人會吐出黃色的痰,脈象洪數,可以用黃芩、黃連、梔子、甘草等藥物治療。

若痰症是由濕引起的,病人會吐出綠色的痰,脈象浮緩,可以用蒼朮、白朮等藥物治療。

若痰症是由暑引起的,病人會吐出腥臭的痰,脈象虛微,可以用香菇、厚朴等藥物治療。

若痰症是由燥引起的,病人會吐出像線、小珠或膠漆一樣的痰,咳嗽難以咳出,脈象澀數,可以用瓜蔞、天花、貝母等藥物治療。

若痰症是由酒積引起的,病人會嘔吐、噁心,早上起床就咳嗽,可以用葛花、豬苓等藥物治療。

因食積而生者,痰吐如桃膠、蜆肉之狀,胸腹悶而不安,治以香附、枳殼、神麯、麥芽之類。因脾虛而生者,痰吐之時,即如潮湧,咳發於五更之際,治以天門冬、五味子之類。因腎虛而生者,吐有紅絲血縷,遇夜發熱,熱過即冷,時出盜汗,夜臥恍惚,治以參、耆、歸、芍、熟地、茯苓、五味、阿膠、半夏、炙草之類。然此皆輔佐之藥,而君主之劑,二陳湯又不可少也。

白話文:

如果咳嗽是因為吃太多導致的,痰會像桃膠和蜆肉一樣,胸腹悶悶的不舒服,可以用香附、枳殼、神麴、麥芽等藥物治療。如果咳嗽是因為脾虛引起的,痰會像潮水般涌出,特別是在五更時分咳嗽,可以用天門冬、五味子等藥物治療。如果咳嗽是因為腎虛引起的,痰中會有紅色血絲,晚上會發熱,熱過之後就冷,容易盜汗,晚上睡覺時迷迷糊糊,可以用人參、黃耆、當歸、芍藥、熟地、茯苓、五味子、阿膠、半夏、炙甘草等藥物治療。不過這些都是輔助的藥物,主要的藥方還是要使用二陳湯。

2. 痰飲(附)

痰屬濕,如津液所化,因風寒濕熱之感,或七情飲食所傷,以致氣逆液濁,變為痰飲,或吐咯上出,或凝滯胸膈,或留聚腸胃,或客於絡經四肢,隨氣升降,遍身上下,無處不到。其為病也,為喘,為咳,為噁心、嘔吐,為痞膈、壅塞、關格,略異,病為泄,為眩暈,為嘈雜、怔忡、驚悸,為癲狂,為寒熱,為腫痛,或胸膈轆轆有聲,或背心一點常如冰冷,或四肢麻痹不仁,皆痰所致。百病中多有兼痰者,世所不知也。

痰有新久輕重之殊,新而輕者,形色清白稀薄,氣味亦淡,久而重者,黃濁稠黏凝結,咳之難出,漸成惡味,酸辣辛苦,甚至於帶血而出。治法,痰生於脾胃,宜實脾燥濕;又隨氣而升,宜順氣為先,分導次之;又氣升屬火,順氣在於降火,熱痰則宜清之,濕痰則宜燥之,風痰則散之,郁痰則開之,頑痰則軟之,食積則消之。在上者吐之,在中者下之。

白話文:

痰的本質與病症

痰,本質上是濕氣所化,如同津液變質。它是由於風寒濕熱入侵,或七情(喜怒哀樂憂思恐)失調、飲食不節而導致氣逆、津液濁化所形成的。痰可以向上咳出,也可以停滯在胸膈,或積聚在腸胃,甚至侵入經絡四肢,隨著氣機升降,遍布全身。

痰所引起的病症很多,常見的有:喘息、咳嗽、噁心嘔吐、胸悶、腹脹、阻塞、關節疼痛、腹瀉、眩暈、胃部不適、心悸、驚恐、癲癇、寒熱交替、腫痛等。也可能出現胸部咕嚕咕嚕作響、背部冷冰冰、四肢麻木等症狀。許多疾病都伴有痰症,只是世人往往不了解。

痰的類型與治療

痰的性質有新舊之分,也有輕重之別。新痰輕微,形狀清白稀薄,氣味清淡;久痰沉重,顏色黃濁稠黏,不易咳出,氣味變得難聞,甚至帶有酸、辣、苦等味道,嚴重時還會帶血。

痰症的治療要根據痰的性質來選擇方法。由於痰多源於脾胃,因此要健脾燥濕。同時,痰隨著氣機升降,需要先順氣,再分導痰液。由於氣升屬火,順氣需要降火,所以針對熱痰要清熱,針對濕痰要燥濕,針對風痰要散風,針對郁痰要開郁,針對頑痰要軟化,針對食積要消食。對於停留在上部的痰液,可以用藥物使其吐出;對於停留在中部的痰液,則可以用藥物使其下泄。

又中氣虛者,宜固中氣以運痰。若攻之太重,則胃氣虛而疾愈重矣,治宜加味二陳湯。

白話文:

另外,如果脾胃氣弱的人,應該要補充脾胃氣來幫助排痰。如果用藥過猛,會使脾胃氣更虛,病情反而加重了。治療的方法可以使用「加味二陳湯」這個方子。

3. 化痰丸論(附)

人之一身,氣血清順,則津液流通,何痰之有?惟其氣血濁逆,則津液不清,熏蒸成聚,而變為痰焉。痰之本,水也,原於腎。痰之動,濕也,主於脾。古人用二陳湯,為治痰通用者,所以實脾燥濕,治其標也。然以之而治濕痰、寒痰、痰飲、痰涎,則用是矣。

若夫痰因火上,肺氣不清,咳嗽時作,反老痰鬱痰,結成黏塊,凝滯喉間,吐咯難出,此等之痰,皆因火邪炎上,熏於上焦,肺氣被郁,故津液之隨氣而升者,為火熏蒸,凝結濁鬱而成,歲月積久,根深蒂固,故名老名郁,而其原,則火邪也。痰在上焦,心肺之分,咽喉之間,非中焦脾胃濕痰、冷痰、痰飲、痰涎之比,故湯藥難治。

白話文:

人體的健康與否,關鍵在於氣血是否清順,當氣血順暢時,體內的津液自然流通,就不會產生痰了。但若氣血混亂,津液不能正常流通,就會在體內聚集,形成痰。痰的本質是水,源頭在於腎;痰的運動是濕,主要由脾所控制。古人常使用二陳湯來治療痰症,這是因為該方能強化脾臟,祛除濕氣,從表面來對抗痰症。然而,對於濕痰、寒痰、痰飲、痰涎這類痰症,使用此方是適當的。

至於痰因於火,肺氣不暢,咳嗽頻繁,老痰積聚,形成粘稠的塊狀物,阻塞喉嚨,咳不出去,這類痰症,都是由於火邪上炎,燻蒸上焦,使肺氣受阻,導致隨氣上升的津液,被火邪燻蒸凝結成混濁的痰塊,時間久了,痰塊根深蒂固,所以稱為老痰,其根源是火邪。

痰在上焦,即心肺之處,咽喉之間,與中焦脾胃的濕痰、冷痰、痰飲、痰涎不同,因此,使用湯藥往往難以治療。

亦非半夏、茯苓、蒼朮、枳殼、南星等藥所能治也。惟在開其鬱,降其火,清潤肺經,而消化凝結之痰,緩以治之,庶可效耳,今制化痰丸於後。

白話文:

這也不是用半夏、茯苓、蒼朮、枳殼、南星等藥物就能治好的。只有疏解鬱結,降伏心火,滋潤肺經,化解凝結的痰液,慢慢地治療,才有可能見效。現在我特地製作了化痰丸,放在後面。

4. 氣有九論

氣者,一身之主也。內無七情所傷,外無寒暑所犯,則一氣周流,而百骸舒暢者也。如有七情之所幹,寒暑之所觸,則氣之變亂,百病生矣。《內經》曰: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滯,恐則氣下,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寒則氣收,暑則氣泄,九氣不同,為症亦異,張子和論之詳矣,予不復贅。始以氣之虛實論之,夫實者,邪氣實也。

虛者,正氣虛也。氣虛為病,或精神短少,或倦怠嗜臥,或少進飲食,或眩暈,或痿蹙,或自汗,或泄瀉,或遺脫之病生焉。審其症候,診其脈息,果是氣虛,則人參、黃耆、白朮之類,必當用也。若夫心痛脅痛,小腸氣痛,此則邪氣實也,作有餘治之。因寒者,散寒為先;因熱者,清熱為主。

白話文:

氣是人體的主宰

氣,是人體的主宰。若內心不受七情(喜怒哀樂憂思恐)所傷,外也不受寒暑所侵犯,則全身氣血暢通,百骸舒展。若遭受七情所傷或寒暑所侵犯,則氣機紊亂,百病叢生。

《黃帝內經》說: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滯,恐則氣下,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寒則氣收,暑則氣泄。九氣不同,病症也各不相同,張子和的論述非常詳盡,我就不再贅述。

現在從氣的虛實來論述。實者,是指邪氣實也。虛者,是指正氣虛也。氣虛導致的疾病,可能表現為精神不振,倦怠嗜睡,食慾不振,頭暈目眩,肢體痿弱,自汗不止,腹瀉不止,或遺精等症狀。

若診斷出是氣虛,則當使用人參、黃耆、白朮等藥物。

若出現心痛、脅痛、小腸氣痛,這些則屬於邪氣實的病症,屬於有餘之症,需要採取針對性治療。

若因寒邪入侵,則應以散寒為主;若因熱邪入侵,則應以清熱為主。

因痰者,利痰;因食者,消食;因血者,治血。去其邪氣,則正氣自通,而痛不作矣,切不可驟用參朮。丹溪曰:諸痛不可補氣,氣旺則其痛愈甚。予又見痛病日久,胃氣漸衰,病氣不減者,此皆醫家不明,認病不的,血病治氣,氣病治血,痰病治食,食病治痰,如此差誤,病根不去,正氣反損,為今之治,又當以補氣之藥為主,去邪之藥為佐。丹溪曰:氣虛不補,氣何由行。

《內經》曰:壯者氣行而愈,怯者著而成病。正此謂也。又曰:氣屬陽,調氣之藥,必用溫散,如沉香、木香、茴香、藿香、白豆蔻、陳皮、香附、砂仁之類。如病日久,則氣從火化,而溫熱之劑,又不可以單投,必以芩、連、梔、柏之類為主,而少加熱藥為嚮導。又問氣者血之先,血者氣之配,氣既病焉,則血不得以獨利,故亦從而病也。

白話文:

如果病因是痰,就用利痰的藥;如果是飲食積滯,就用消食的藥;如果是血瘀,就用治血的藥。去除病邪,正氣自然通暢,疼痛就會消失,切記不要急著用參、朮。丹溪先生說:「各種疼痛不可補氣,氣旺則疼痛會加重。」我也見過很多痛症患者,病程長久,胃氣漸衰,病氣卻不減,這是因為醫生不明病因,誤認病情,血病治氣,氣病治血,痰病治食,食病治痰,如此錯誤,病根不去,反而損害正氣。現在的治療,應該以補氣藥為主,去邪藥為輔。丹溪先生說:「氣虛不補,氣怎麼能運行呢?」

《內經》說:「體壯者氣血運行暢通而痊癒,體弱者氣血停滯而致病。」正是這個道理。又說:「氣屬陽,調氣的藥物,必須用溫散之品,例如沉香、木香、茴香、藿香、白豆蔻、陳皮、香附、砂仁等。如果病程長久,則氣從火化,溫熱之劑就不能單獨使用,必須以黃芩、黃連、梔子、側柏等藥為主,少用溫熱藥引導。」又問:「氣是血的先導,血是氣的伴侶,氣既然生病了,則血也無法單獨受益,所以也會跟著生病。」

是以治氣藥中,必加理血之藥,如當歸、芍藥、川芎、紅花、桃仁必選用。

白話文:

因此在治療氣的藥物中,一定會加入調理血液的藥物,例如當歸、芍藥、川芎、紅花、桃仁等必定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