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時進

《一見能醫》~ 卷之五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3)

1. 中寒(附)

中寒者,寒邪直中三陰經也,比傷寒尤甚,若不急治,死在旦夕。其病初起,無頭痛,無身熱,就便怕寒,四肢厥冷,或腹痛吐瀉,或口吐痰沫,或流冷涎,或戰慄,面如刀刮,引身踡臥,不渴,脈來沉遲無力,如寒中太陰(脾),則中脘痛,理中湯主之。寒中少陰(腎),則臍腹痛,五積散主之。

寒中厥陰(肝),則少腹痛,四逆湯加當歸。又曰直中三陰,惡寒身冷,色青不渴,大小便自利,其脈沉遲,人皆可曉,如或反常,則難知也。若身熱面赤,大小便少利,口乾,醫家至此,但察其脈勢雖大,來意虛豁力薄,不渴,或沉滑而微,形氣有不足之象,俱為寒症。或服冷藥太過,身熱不退,亦然。

此非真熱,乃假熱也。蓋因寒邪太盛,逼出虛火遊行外,《內經》云:陰盛格陽。若不用心,而用苦寒之藥,立死無疑。傷寒脈法,陽症見陰脈者死,陰症見陽脈者生,陽者脈大而有力不亂,陰者脈小而虛微至亂。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中寒」的情況,指的是寒邪直接影響到人體的三陰經,這種情況比普通的風寒感冒更嚴重,如果不緊急治療,可能很快就會危及生命。

病情一開始,病人不會有頭痛或身體發熱的現象,卻會極度畏寒,四肢冰冷,可能會出現腹痛、嘔吐、拉肚子,或是口吐泡沫,流冷口水,或是全身顫抖,臉色蒼白,蜷縮著身子想躺著,而且不渴,脈搏沉緩無力。

如果寒邪侵入太陰經(脾經),就會感到胃部劇痛,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理中湯來治療。如果寒邪進入少陰經(腎經),則會感到肚臍周圍的疼痛,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五積散來治療。

如果寒邪進入厥陰經(肝經),則會感到下腹部疼痛,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四逆湯加上當歸來治療。

此外,如果一個人極度畏寒、皮膚蒼白、不渴、大小便都通暢,脈搏沉緩,這些都是寒症的典型症狀,一般人比較容易辨識。但是,如果出現了相反的症狀,例如身體發熱、臉色紅潤、大小便量少、口乾等,這時候就比較難判斷了。

醫生在這種情況下,要細心觀察病人的脈象,雖然脈象可能很大,但是脈搏虛弱、力道薄弱,而且病人不渴,或者脈象沉滑而微弱,這些都顯示病人體質虛弱,這都是寒症的表現。

有時候,病人可能因為服用過多寒涼藥物,身體發熱的症狀仍然沒有改善,這也是同樣的道理。

這種情況並不是真正的發熱,而是假性發熱。這是因為寒邪太盛,逼迫體內虛弱的火氣往外散發。《內經》中提到:「陰盛格陽」,也就是說,陰寒太盛,會把陽氣逼迫在外,形成表面的發熱現象。

如果不小心用錯藥,比如使用了苦寒的藥物,很可能會立即致命。根據傷寒脈診的原則,如果陽症的人出現陰脈,代表病情危急;如果陰症的人出現陽脈,代表病情有望康復。陽脈的特徵是脈搏大而有力且規律,陰脈的特徵是脈搏小而虛弱且紊亂。

2. 內傷真陰症(附)

凡房勞傷腎,生冷傷脾,內既伏陰,外又感寒,比之中寒更重。亦有寒傷陽症,過服涼藥而變成者,其五六日後,漸見精神恍惚,身倦懶言,頭額手背,冷汗時出,舌上生苔,淡黑冷滑,心下結硬如石,四肢寒冷如冰,唇青甲黑,鼻如煙煤,腹痛吐利,咽痛睛疼,身如被杖,囊縮舌卷者,宜溫經之劑,回陽散、返陰丹,並外灸丹田、氣海兩穴數壯。

白話文:

凡是因為性行為過度傷害到腎臟,或是食用過多生冷食物損傷了脾臟,體內已潛藏陰寒,再加上外在感受寒冷,這種情況比起一般的寒涼傷身更為嚴重。也有原本是因寒涼傷及陽氣的症狀,但因服用過量的寒涼藥物而轉變成為這種情況。大約在病發的五六天後,患者會逐漸出現精神恍惚,身體疲倦,說話無力,額頭和手背時常冒出冷汗,舌頭上長出淡黑色且冰冷濕滑的舌苔,心臟下方的部位感覺像是被石頭壓著一樣堅硬,四肢冰冷得像冰塊,嘴脣青紫,指甲變黑,鼻子像被煤灰染黑,腹部疼痛伴有嘔吐和腹瀉,咽喉疼痛,眼睛刺痛,全身好像被人用棍棒打過一樣疼痛,睪丸縮小,舌頭蜷縮。對於這種情況,應使用溫補的藥物,例如回陽散、返陰丹,並且在外用艾灸的方式,灸丹田、氣海兩個穴位多次。

3. 瘟疫感冒四氣務要先明

春應溫而反寒,夏應熱而反涼,秋應涼而反熱,冬應寒而反溫,此天時不正之氣也。人感此氣而為病,則長幼之病皆相似者,名曰瘟疫病也。其病初起,憎寒壯熱,頭疼身痛,口渴惡寒,不治以人參敗毒散表之,小柴胡湯和解之。里症見者,大柴胡湯下之。疫病日久,寒熱不除,皆是風寒不清,疫結脾家也,當用常山、草果、知母、檳榔之劑,以開其痰癖宿食,一劑而愈。眾人病一般者,先各飲藿香正氣散一碗,以防疫發。

白話文:

[對於瘟疫與普通感冒,必須首先理解四季的氣候特徵]

春季本應溫暖卻反常地寒冷,夏季本應炎熱卻反常地涼爽,秋季本應涼爽卻反常地熱烈,冬季本應寒冷卻反常地溫暖,這些都是大自然氣候的異常表現。人們如果感染了這種異常的氣候,所產生的疾病,無論老少,他們的病症都會非常相似,這就稱為瘟疫。

這種疾病的初期症狀包括嚴重的畏寒和高燒,頭痛和身體疼痛,口渴並伴有寒意。治療方法可以使用人參敗毒散來疏解表證,或使用小柴胡湯來調和內外。如果病情進一步發展到裡證,則應使用大柴胡湯來進行攻下。如果瘟疫病久治不愈,寒熱交錯的情況無法消除,通常是由於風寒未清,瘟疫在脾胃部位積聚所致,應該使用常山、草果、知母、檳榔等藥物,以清除痰癖和宿食,通常一劑即可痊癒。

如果多人出現相同的病症,應提前每人服用一碗藿香正氣散,以預防瘟疫的爆發。

4. 內傷脾胃者辨有餘與不足

人之有生,以脾胃為主,脾胃者以五行為土,土生萬物,為陽氣之原也。或勞役過多,飲食不節,致傷脾胃,脾胃受傷,則陽氣下陷,陰火上升而為內熱,名曰內傷症也。法當辨其有餘與不足,如勞役太過,心煩事冗,忘於飲食,因飢餓而成者,此不足也。其證四肢懈散,倦怠嗜臥,少氣不足以息,甚則氣高而喘,身熱而煩,氣口脈豁大而無力,宜補中益氣湯主之。

如勞役太過,始因事冗而不食,事畢而過餐,則食不能化,停滯而發熱,此不足中繼以有餘,其症胸膈痞滿,惡聞食氣,甚則身熱頭痛,氣口脈緊急而有力,宜以枳實丸,消導為先,而補脾次之。又有內傷而挾寒者,此亦不足之中,而繼之有餘也,治以散邪為主,而補氣佐之。

又有內傷而挾房勞者,此不足之中,而又加之不足也,治以調榮為主,而溫術佐之。

白話文:

人的生命存在,主要依賴的是脾胃的功能,因為在五行中,脾胃屬土,土能滋養萬物,是身體陽氣的根本。但如果勞累過度,或是飲食沒有節制,就會傷害到脾胃。一旦脾胃受損,就會導致陽氣下降,陰火上升,產生內熱的情況,這就是所謂的內傷病症。

治療這種病症,首先必須判斷是屬於能量不足,還是能量過剩。例如,如果因為工作過度,心情煩悶,飲食不定,導致飢餓而造成的內傷,這就屬於能量不足。這種情況下,會有四肢無力、疲憊嗜睡、呼吸短促等症狀,嚴重時甚至會出現喘息、身體發熱和煩躁不安,脈搏寬大但無力,應該用補中益氣湯來調理。

另一種情況是,工作過度後,開始因為事情繁忙而無法進食,事後又暴飲暴食,食物無法消化,造成停滯和發熱,這是在能量不足的情況下,又出現了能量過剩的現象。這種情況會有胸悶、厭惡食物的味道,甚至會有發燒和頭痛的症狀,脈搏緊急且有力,應該先用枳實丸來幫助消化,然後再調理脾胃。

還有一種情況是內傷同時伴有寒冷,這也是能量不足後,又出現能量過剩的現象,治療上應以驅散邪氣為主,輔以補氣。

最後一種情況是內傷同時伴有過度性行為,這是能量不足的情況下,又被進一步削弱,治療上應以調理身體為主,輔以溫暖和補術。

5. 傷食暴病(附)

凡人醉飽之後,或感風寒,或著氣惱,飲食填塞,胃氣不行,忽如中風,口不能言,目不能開,四肢不舉。若作中風,中氣治之,而用驅風解表行氣化痰之藥,則胃氣重傷,死在旦夕。《內經》有暴病暴死之症,多有因於食者,前輩不曾明言,故人不識。今遇此等症,須審問明白,若方飲食醉飽,或累傷飲食,但覺胸膈有食滯者,只作傷食治之,急煎生薑淡鹽湯,多飲探吐之,吐出飲食即愈,然後調理。

白話文:

在一個人酒足飯飽後,如果受了風寒,或者心氣不順,飲食積壓在胃裡,導致胃氣運行不暢,突然間就像中風一樣,嘴巴無法說話,眼睛睜不開,四肢也無法活動。如果按照中風或是中氣的病症來治療,使用驅風、解表、行氣、化痰的藥物,那麼胃氣會受到更嚴重的傷害,死亡就在朝夕之間。

《內經》中有關於暴病暴死的情況,其中有很多是因為飲食引起的,但是前輩們並沒有明確指出,所以人們通常無法辨認。現在遇到這種症狀,必須要詳細地詢問病人的狀況。如果病人剛剛吃了大量食物,或者飲食過量導致消化不良,只要感覺到胸口有食物堵塞的感覺,那就應該當作飲食過量來治療。應該立即煎煮生薑淡鹽湯,喝下去催吐,吐出胃中的食物就能痊癒,然後再進行調養。

6. 枳實丸論(附)

人之一身,脾胃為主。胃陽主氣,脾陰主血,胃司納受,脾司運化。一納一運,化生精氣,津液上升,糟粕下降,斯無病矣。人惟飲食不節,起居不時,損傷脾胃,胃損則不能納,脾損則不能化,脾胃俱損,納化俱難,元氣斯弱,百邪易侵,而飽悶、痞積、關格、吐逆、腹痛、瀉痢等症作矣。況人於飲食,豈能一一調節,或有傷,脾胃便損,飲食減常,元氣漸憊矣。

故潔古制枳朮丸,東垣發《脾胃論》,使人常以調理脾胃為主也。後人稱為醫中王道,厥有旨哉!近世論治脾胃者,不分陰陽氣血,而率皆理胃,所用之藥,又皆辛溫燥熱,助火消陰之劑,遂致胃火益旺,脾陰受傷,消絕沖和之氣,變為燥熱,胃脘乾枯,大腸燥結,脾藏漸絕,而死期迫矣。

殊不知脾屬土為濕,位居長夏,故濕熱之病,十居八九,況土旺四季,寒熱溫涼,各隨其時,豈可偏用辛熱之劑哉。今舉枳朮方,立加減法於後。

白話文:

人的身體中,脾胃是主要的器官。胃主掌氣的活動,脾則主掌血液,胃負責接收食物,脾負責運化食物。一接一化,產生精氣與津液,津液向上蒸騰,食物殘渣向下排泄,這樣身體就不會生病了。然而,人往往飲食沒有節制,作息沒有規律,損害了脾胃的功能。胃受到傷害就不能正常接收食物,脾受到傷害就不能正常運化食物,脾胃都受損,接收和運化都困難,元氣也就逐漸虛弱,各種疾病就容易侵襲,如飽脹、痞積、關格、嘔吐、腹痛、瀉痢等病症就會出現。況且人在飲食上,哪能每次都能調節得當,稍有不慎,脾胃就會受損,飲食量減少,元氣也漸漸疲憊。

因此,潔古制訂了枳朮丸,東垣發起了《脾胃論》,讓人們常把調理脾胃作為保健的主要目標。後人稱這為醫學中的王道,其中的道理確實深遠啊!然而,近來在治療脾胃病時,不區分陰陽氣血的不同,大多隻調理胃部,所使用的藥物,又都是辛溫燥熱,助火消陰的藥材,結果導致胃火更旺盛,脾臟的陰氣受損,消滅了身體的和諧之氣,轉變成燥熱,胃部乾燥,大腸燥結,脾臟功能逐漸喪失,死亡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殊不知脾臟屬於土性,性質濕潤,位於夏季末期,所以濕熱的疾病,佔據了大部分,況且土性在四季中都旺盛,對於寒熱溫涼,都能適應,怎麼可以片面使用辛熱的藥材呢?現在我舉出枳朮方,並在後面列出加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