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時進
《一見能醫》~ 卷之一 (12)
卷之一 (12)
1. 切脈
何謂隱伏?如中寒腹痛,脈不出;又外感風寒,將有正汗,脈亦不出。書曰:一手無脈,曰單伏,兩手無脈,曰雙伏。何謂反關?正取無脈,反在關骨之上,或見於左,或見於右,診法不可造次。何謂怪脈?兩手之脈,如出二人,乍大乍小,遲數不等,此為祟症。又有老少之脈不同,地土方宜不同,人之長短肥瘦不同,診法隨時而斟酌。
然而脈症相應者,常也。脈症不相應者,變也。知其常而通其變,診家之要,庶不相遠矣。然總其要領,總不出胃、神、根三者,三者無虧,則為平人。若有乖違,則病見矣。若或全失,則危殆矣。必須胃、神、根三者俱得,乃為指下禎祥之兆。
白話文:
什麼是「隱伏」的脈象呢?就像是體內受寒導致腹痛,這時脈象摸不出來;又或者外感風寒,正要發汗的時候,脈象也會摸不出來。醫書上說:如果只有一隻手的脈摸不出來,叫做「單伏」;如果兩隻手的脈都摸不出來,叫做「雙伏」。
什麼是「反關」的脈象呢?正常位置摸不到脈,反而要在關骨的上方,或者左手,或者右手摸到,這種診斷方法不可以隨便亂來。
什麼是「怪脈」呢?兩隻手的脈象,感覺像是兩個人的脈,時大時小,快慢不一致,這屬於撞邪引起的疾病。另外,還有老人和小孩的脈象不同,不同地區的氣候適宜性不同,人的高矮胖瘦不同,診斷時要隨時斟酌考慮。
但是,脈象和病症相符,這是常見的情況。脈象和病症不符,這是變化的情況。了解常見的情況,並能掌握變化,這是診斷的要點,才不會差太遠。總結來說,脈診的要領不外乎「胃氣」、「神氣」和「根氣」這三者,這三者沒有虧損,就是健康的人。如果這三者有違背,就會出現疾病。如果完全消失,那就很危險了。必須要胃氣、神氣、根氣三者都正常,才是指下安祥的徵兆。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