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時進

《一見能醫》~ 卷之一 (1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11)

1. 切脈

脈有要訣,胃、神、根三者而已。人與天地相參,脈必應乎四時,而四時之中,均以胃氣為本,如春弦、夏洪、秋毛、冬石,而其中必兼有和緩悠揚之意,此為胃氣,謂之平人。若弦多胃少,曰肝病。洪多胃少,曰心病。毛多胃少,曰肺病。石多胃少,曰腎病。如但見弦、洪、毛、石而胃氣無一者,則危矣。

凡診脈之要,有胃氣曰生,胃氣少曰病,胃氣盡曰不治,乃一定之診法,自古良工莫易也。夫胃氣全虧,則大可危。胃氣稍存,猶為可治。即當於中候求其神氣,中候者,浮中沉之中也,如六數、七極,熱也。中候有力,則有神矣。三遲二敗,寒也。中候有力,則有神矣。脈之有神,則清之而熱即退,溫之而寒即除。

若熱寒偏勝,中候不復有神,清溫之品,將何所恃耶?雖然神氣不足,猶當察其根氣。根氣者,沉候應指是也。三部九候,以沉分為本,而兩尺又為根中之根也。《脈訣》云:寸關雖無,尺猶未絕,如此之流,何憂殞滅。歷試之,洵非虛語。夫尺之有脈,如樹之有根,枝葉雖枯,根蒂未壞,則生意不息。

是以診脈之法,必求其根以為斷。而總其要領,實不出胃、神、根三者而已。如或胃、神、根三者,稍有差忒,則病脈斯見。其偏於陽,則浮、芤、滑、實、洪、數、長、大、緊、革、牢、動、疾、促以應之。其偏於陰,則沉、遲、虛、細、微、澀、短、小、弦、濡、伏、弱、結、代、散以應之。

惟有緩脈,一息四至,號曰平和,不得斷為病脈耳。其他二十九字,皆為病脈,必細察其形象而知其所主。其曰浮,不沉也,主病在表。沉,不浮也,主病在裡。遲,一息三至也,為寒。數,一息五至也,為熱。滑,往來流利也,為痰為飲。澀,往來滯澀也,為血少氣凝。虛,不實也,為勞倦。

實,不虛也,為邪實。洪,大而有力也,為積熱。大,虛而無力也,為體弱。微,細而隱也;小,細而顯也,為氣少。弦,端直之象也,為飲。長,過乎本位也,為氣旰。短,不及本位也,為氣少。緊,如引繩轉索也,為寒為痛。弱,微細之甚也,為血氣兩虧。澀,沉而細也,為真火不足。

動,如豆粒動搖之象也,為氣血不續。伏,脈不出也,為寒氣凝結,又或因痛極而致。促,數時一止也,為熱甚。結,緩時一止也,為寒盛。芤,旁有中無也,為失血。代,動而中止,有至數也,亦為氣血不續,又為跌打悶亂,以及有妊數月之兆。革,浮而堅急也,為精血虧少。

牢,沉而堅硬也,為胃氣不足。疾,數之甚也,為極熱。散,渙而不聚也,為衛氣散漫。惟有緩者,和之至也,為無病。其所主病,大略如此。如或數脈相參而互見,則合而斷之,以知其病。至於脈有真假,有隱伏,有反關,有怪脈,均宜一一推求,不可混淆。何謂真假?如熱症脈澀細,寒症反鼓指之類。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中醫脈學的精華,主要圍繞著「胃氣」、「神氣」和「根氣」三個核心概念。

首先,人與自然界的運行相呼應,脈象也會隨著四季變化而有所不同,但無論如何,「胃氣」始終是脈象的根本。比如春季脈象應呈弦狀,夏季呈洪狀,秋季呈毛狀,冬季呈石狀,但這些脈象中都應該夾帶著和緩悠揚的胃氣。如果某個臟器的特徵脈象太強烈,而胃氣不足,那可能代表該臟器有問題。若脈象完全失去胃氣,情況就非常危險了。

診脈時,有胃氣代表生命活力,胃氣少表示身體狀況不佳,胃氣盡則病情嚴重,這是千古不易的診斷原則。即使胃氣稍有留存,仍有治療的機會,接下來要觀察的是「神氣」,也就是脈象中的活力和精神。神氣的存在,能讓我們用藥物去調理體內的寒熱平衡。

接著,如果寒熱偏重,脈象中的神氣消失,再好的藥物也難以發揮作用。即便神氣不足,還需進一步檢查「根氣」,即脈象在深層的反應。三部九候中,深層的脈象是根本,尤其兩側腳踝後的脈象更是根本中的根本。只要腳踝後的脈象存在,就像樹木還有根,即使枝葉枯萎,生命力仍持續。

因此,診脈時必須尋找脈象的根,才能做出準確判斷。歸納來說,診脈的核心就是「胃氣」、「神氣」和「根氣」三個要素。如果這三個要素出現偏差,就會看到異常的脈象。偏陽的脈象如浮、芤、滑、實、洪、數、長、大、緊、革、牢、動、疾、促;偏陰的脈象如沉、遲、虛、細、微、澀、短、小、弦、濡、伏、弱、結、代、散。

其中只有緩脈,每分鐘跳動四次,被認為是平和的脈象。其他二十九種脈象都屬於病態脈象,需要細心辨識它們的特徵和所對應的疾病。比如浮脈代表疾病在皮膚表面,沉脈代表疾病在身體內部,遲脈代表寒冷,數脈代表熱病,滑脈代表痰濕,澀脈代表血少氣凝,虛脈代表勞累疲倦,實脈代表邪氣充實,洪脈代表積熱,大脈代表體質虛弱,微脈和小脈代表氣血不足,弦脈代表飲食不節,長脈代表氣力過剩,短脈代表氣力不足,緊脈代表寒冷或疼痛,弱脈代表血氣雙虧,澀脈代表真火不足,動脈代表氣血不續,伏脈代表寒氣凝結或劇烈疼痛,促脈代表極度高熱,結脈代表嚴重寒冷,芤脈代表失血,代脈代表氣血不續或懷孕幾個月,革脈代表精血虧損,牢脈代表胃氣不足,疾脈代表極度高熱,散脈代表防禦能力散漫,唯有緩脈是正常的脈象,代表健康。

各種脈象的組合可以反映不同的疾病狀態。此外,還有真假脈、隱伏脈、反關脈和怪脈等特殊脈象,需要分別研究,不能混為一談。比如熱病卻出現細澀脈,寒病卻出現強勁脈,這是真假脈的例子;中寒腹痛或風寒將出汗時脈象消失,這是隱伏脈的例子;正常脈象不在關骨下方,反而在上方出現,這是反關脈的例子;兩手脈象截然不同,忽大忽小,快慢不一,這是怪脈的例子。

另外,老人和小孩的脈象不同,不同地區的脈象也有差異,人的高矮胖瘦也會影響脈象,診脈時應根據具體情況來調整。一般來說,脈象和病症相符合是常態,不符合是異常。瞭解常態並理解異常,是診脈的關鍵。

總之,胃氣、神氣和根氣是診脈的三大要素,三者健全代表健康,三者之一有問題就會導致疾病,三者全失則病情危急。只有胃氣、神氣和根氣三者兼備,纔是健康的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