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能醫》~ 卷之三 (1)
卷之三 (1)
1. 醫藥辨
或問仲景、東垣、河間、丹溪諸書孰優?學之宜何主?曰:宜專主《內經》而博觀乎四子,斯無弊矣。蓋《內經》猶儒者之六經,無所不備,四子之說,則猶學庸論孟,為六經之階梯,不可缺一者也。四子初無優劣,但各發明一義耳。仲景見《內經》載傷寒而其變遷反復之詳未備也,故著三百九十七法,一百十七方,以盡其變。
後人宗用既久,漸失其真,遂以通治溫暑及內傷諸症,以致誤人,故河間出而始發明治溫暑之法,東垣出而始發明治內傷之法。河間之說,即《內經》五運六氣之旨,東垣之說,即《內經》飲食勞倦之義。仲景非不知溫暑與內傷也,特其著書未之及,河間、東垣之於傷寒,則遵用仲景而莫敢違矣。
白話文:
有人問,仲景、東垣、河間、丹溪等人的醫書,哪一本最好?應該以哪一本為主呢? 答案是:以《內經》為主,同時廣泛閱讀四位醫家之書,這樣就沒什麼問題了。《內經》就像儒家經典《六經》,內容包羅萬象,四位醫家之書就像儒家經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是通往《六經》的階梯,不可或缺。四位醫家各有側重,沒有優劣之分。仲景認為《內經》對於傷寒的變化過程描述得不夠詳細,所以寫了三百九十七法,一百十七方,以完善傷寒的治療。
後來,人們長期依賴他的醫書,逐漸偏離了《內經》的本意,開始用他的方法治療溫暑、內傷等疾病,結果反而害了病人。所以,河間出來創立了治療溫暑的辦法,東垣出來創立了治療內傷的辦法。河間的醫學理論源自《內經》的五運六氣學說,東垣的醫學理論源自《內經》的飲食勞倦學說。仲景並不是不知道溫暑與內傷,只是他寫書時沒有詳細闡述這兩種疾病,而河間和東垣在治療傷寒方面,依舊遵循仲景的醫學理論,不敢違背。
至於丹溪出,而又集諸醫之大成,發明陰虛發熱,類於外感內傷及濕熱相火為病甚多,隨症著論,亦不過闡《內經》之虛旨,補前賢之未備耳。故曰:外感法仲景,內傷法東垣,熱病用河間,雜病用丹溪,一以貫之,歸於《內經》,斯醫道之大全矣。
愚按:既有陰虛火旺之人,豈無陽虛火衰之輩,火乃天地間真陽之氣,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張景岳主補火立論,亦發前人之所未發也。獨是少火生氣,壯火食氣,宜補少火,不可助壯火耳,學景岳者宜察之。
或問仲景處方,藥品甚少,東垣用藥,多至二十餘味,丹溪云:予每治病,用東垣之藥,效仲景處方,庶品數少,則藥力專精,丹溪何以不法東垣而效仲景耶?曰:明察藥性,莫如東垣。蓋所謂聖於醫者也。故在東垣則可多,他人而效其多,則亂雜矣。東垣如韓信將兵,多多益善,丹溪不過能將十萬,故不敢效其多。
白話文:
第一段
至於丹溪(指醫家張景岳)的醫學成就,融合了歷代醫家的精華,並首創了「陰虛發熱」的概念,認為許多病症都與外感、內傷、濕熱相火有關,針對不同症狀進行論述。其實他只是闡明了《內經》中的精髓,並補足了前輩醫家的不足。所以說,外感疾病依循仲景(張仲景)的醫學理論,內傷疾病依循東垣(李東垣)的醫學理論,熱病用河間(張從正)的醫學理論,雜病用丹溪的醫學理論,所有醫學理論都貫穿了《內經》的精神,這就是醫學的全部精華。
第二段
我認為,既然有陰虛火旺的人,必然也有陽虛火衰的人。火是天地間真陽之氣,沒有這股火,天地無法孕育生命,人體也無法生存。張景岳主張以補火為治療原則,這也是前人所未曾提出的新觀點。不過,火分為少火和壯火,少火有助於生長,壯火則會消耗氣血。因此,應該補益少火,而不可助長壯火,學習張景岳醫學的人應該注意這一點。
第三段
有人問,仲景的藥方,藥品數量很少,東垣的藥方,卻常常多達二十多味,丹溪說:「我平常治療疾病,使用東垣的藥方,卻得到跟仲景藥方一樣的效果。因為藥品數量少,藥力就會專注集中。」丹溪為何不效仿東垣用藥多,而效仿仲景用藥少呢?這是因為,在藥性方面,沒有人比得上東垣,他可以說是醫學聖人。所以東垣用藥多可以,其他人效仿他用藥多,就顯得雜亂無章了。東垣就像韓信帶兵,兵力越多越好,丹溪只能帶十萬兵,所以不敢效仿他用藥多。
或問東南氣熱,可服寒藥;西北氣寒,須用溫藥。然今東南之俗,胡椒薑桂,人常食之,不見生病;西北士夫,畏食胡椒辛熱之物。何也?曰:東南雖然,然地卑有濕,食辛熱藥,亦能去濕;西北雖寒,然地多高燥,食辛熱藥,卻能助燥。故而治病用藥者,須識此意。東垣、丹溪多自制方,蓋二公深明本草藥性,洞究《內經》處方要法,故能自制。
自宋以來,局方盛行,人皆遵用,不敢輕率自為,局方論症治疾,雖多差謬,丹溪曾論辨之,然方皆明醫所制,其君臣佐使,輕重緩急,大小多寡之法,則不差也。近因東垣、丹溪之書大行,世醫見其不用古方,卒皆效顰,輒自制方,然藥性不明,處方之法莫究,魯莽亂雜,反致生害。甚有變證多端,遂難識治。
白話文:
第一段
有人問:「東南氣候炎熱,可以服用寒涼的藥物;西北氣候寒冷,則需要用溫熱的藥物。但是現在東南地區的人們,常吃胡椒、薑、桂之類辛辣的食物,卻不見生病;西北地區的士大夫,卻害怕食用胡椒等辛辣熱性的食物,這是為什麼呢?」
回答:「東南地區雖然炎熱,但地勢低窪潮濕,食用辛辣熱性的藥物,也能起到去除濕氣的作用;西北地區雖然寒冷,但地勢高聳乾燥,食用辛辣熱性的藥物,卻容易加重燥熱。所以治療疾病用藥,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東垣和丹溪都擅長自製方劑,因為他們深谙本草藥性,洞悉《內經》的處方要法,所以才能自製方劑。」
第二段
「自宋朝以來,官方藥方盛行,人們都遵照使用,不敢輕易自己配藥。官方藥方論述症狀和治療方法,雖然很多都有錯誤,丹溪曾經論辯過,但這些方劑都是明醫所制,其君臣佐使、輕重緩急、大小多寡的用藥方法,還是沒有錯誤的。近來因為東垣和丹溪的醫書廣泛流傳,世俗的醫生看到他們不用古方,就紛紛效仿,也開始自製方劑。然而他們不了解藥性,對處方之法也缺乏研究,魯莽地亂配藥,反而導致病患受害。甚至出現症狀變化多端,難以辨識和治療的情況。」
第一段
有人問:「東南地區天氣熱,可以吃涼性藥物;西北地區天氣冷,就要吃溫性藥物。可是現在東南地區的人們,經常吃胡椒、薑、桂之類辛辣的食物,卻沒有生病;西北地區的人卻很怕吃這些辛辣的食物,這是為什麼?」
回答:「東南地區雖然天氣熱,但地勢低窪潮濕,吃辛辣的食物可以去除濕氣;西北地區雖然天氣冷,但地勢高聳乾燥,吃辛辣的食物會加重燥熱。所以醫生用藥一定要考慮這些因素。東垣和丹溪很擅長自己配藥,因為他們很了解藥物的特性,也懂得《內經》裡的配藥方法,所以才能自己配藥。」
第二段
「從宋朝開始,政府頒布的藥方非常流行,大家照著用,不敢隨便自己配藥。政府的藥方雖然有許多錯誤,丹溪也曾經批評過,但這些藥方都是有名的醫生配的,藥物的搭配、用量等等,還是沒錯的。最近因為東垣和丹溪的醫書很有名,很多醫生看到他們不照著古方配藥,就紛紛效仿,也開始自己配藥。可是他們不了解藥物的特性,也沒有認真研究配藥的方法,亂配一通,反而害了病人。甚至有些病人病情變化很多,很難診斷和治療。」
且夫藥之氣味,厚薄不同,如五味子之味厚,故東垣方少者五六粒,多則十數粒,今世醫或用二三錢。石膏味淡薄,故白虎湯用半兩,今世醫不敢多用,補上治下,劑宜輕少,今不論上下,率用大劑,丸散湯液,各有攸宜,今不論緩急,率用湯煎,如此類者多矣。今之為醫者,若不熟讀本草,深究《內經》而輕自制方者,鮮不誤人也。
或問今人言東垣之法,可用於北;丹溪之法,可行於南,如何?曰:東垣北醫也,羅謙甫傳其法,以聞於江浙。丹溪南醫也,劉宗厚世其學,以名於陝西。果如其言,則《本草》、《內經》皆神農、黃帝、岐伯之說,亦正宜施於北方耶?夫五方所生異病,及治之異宜,《內經》「異方法宜論」、「五常正大論」已詳言之矣。又如北方多寒,南方多熱,江湖多濕,嶺南多瘴,謂其得此氣多,故多生此病。
白話文:
藥材的氣味有濃有淡,例如五味子的味道濃厚,所以李東垣的方子裡,用量很少,通常只有五六粒,多的話也不過十幾粒,現在的醫生卻常用到二三錢。石膏的味道清淡,所以白虎湯裡只用半兩,現在的醫生不敢多用。一般來說,治療上焦和下焦的藥方應該用輕量的藥材,現在不分上焦和下焦,一律使用大量藥材。丸、散、湯、液各有適合的情況,現在卻不論情況急緩,一律用湯煎。這樣的例子有很多。現在的醫生如果不熟讀本草,不深入研究《內經》,然後輕易自己配藥,很少有人不會誤傷人的。
有人問,現在人說李東垣的方法可以用在北方,朱丹溪的方法可以用在南方,這是怎麼回事呢?答:李東垣是北方的醫生,羅謙甫傳授他的方法,在江浙地區有很高聲望。朱丹溪是南方的醫生,劉宗厚承繼他的學問,在陝西有名。如果真的如他們所說,那麼《本草》和《內經》裡的理論,都是神農、黃帝、岐伯的說法,也應該適用於北方嗎?五個方向產生的疾病不同,以及對這些疾病的治療方式也不同,《內經》裡已經詳細地談過了。再者,北方多寒冷,南方多熱度,江湖多濕氣,嶺南多瘴氣,說是因為那裡的氣候條件,使得當地人更容易生病。
非謂北方無熱,南方無寒也。至於治寒以熱,治熱以寒,則五方皆同,豈有南北之異耶?但人之臟腑,火各居二,天之六氣,熱者三分又半,故天下之病熱多而寒少,觀《內經·至真要大論病機》一篇可見。又濕熱相火致病甚多,自王太樸註文湮沒,以致局方偏用溫熱之藥,故丹溪出而闡《內經》之旨,辨局方之偏,論濕熱相火之病,以補前人之未備耳。後人不識,見其多用芩、連、梔、柏之類,苦寒之藥,遂以為宜用於南,淺矣哉!
白話文:
這段文字的意思是:
不要誤以為北方就沒有熱,南方就沒有寒。
在治療方面,用熱治寒,用寒治熱,五個方位都一樣,怎麼會有南北之別呢?
只是人體的臟腑,各有其火,而天上的六氣,其中熱氣佔了三分又半,所以天下疾病多熱症,少寒症,你可以看看《內經·至真要大論病機》這一篇就會明白了。
另外,濕熱相火導致的疾病很多。自從王太樸的註解失傳之後,醫方就偏向使用溫熱的藥物。所以丹溪先生出來闡明《內經》的精髓,辨別醫方的偏差,論述濕熱相火導致的疾病,來補足前人的不足。
後人不懂,只看到丹溪先生多用黃芩、黃連、梔子、柏樹等苦寒的藥物,就以為這些藥物適合用於南方,真是淺薄之見!
2. 證有疑似辨
天下皆輕談醫,醫者輒以長自許,一旦臨疑似之症,若處雲霧,不辨東西,幾微之間,瞬眼生殺矣。夫虛者補之,實者瀉之,寒者溫之,熱者清之,雖在庸淺,當不大謬。至如至實有羸狀,誤補益疾;至虛有盛候,反瀉含冤。陰症似乎陽,清之必弊;陽症似乎陰,溫之轉傷。
當斯時也,非察於天地陰陽之故,運氣經脈之微,鮮不誤者。抑積聚在中,實也,甚則嘿嘿不欲語,肢體不欲動,或眩暈昏花,或泄瀉不實,皆大實有羸狀也。正如食而過飽,反倦怠嗜臥也。脾胃損傷,虛也,甚則脹滿而食不得入,氣不得舒,便不得利,皆至虛有盛候也,正如飢而過時,反不思食也。
白話文:
天下的人都輕易談論醫術,醫者往往自詡精通,然而一旦遇到疑難雜症,便如同陷入迷霧,辨不清方向,在細微之間,一眨眼就能決定生死。其實,虛者補之,實者瀉之,寒者溫之,熱者清之,即使是庸醫也能做到,不至於犯下大錯。然而,像遇到極度虛弱卻有強盛病症的情況,誤以為實症而補益,就會加重病情;遇到極度虛弱卻有虛弱的表現,反倒瀉下,就等同於冤枉病人。陰症表現得像陽症,清熱反而會加重病情;陽症表現得像陰症,溫補反而會造成損傷。
遇到這種情況,如果不仔細觀察天地的陰陽變化,運氣經脈的微細變化,很難避免誤診。積聚在體內的病邪,雖然屬於實證,但病情嚴重時,患者會出現聲音嘶啞不願說話,四肢無力不願活動,或頭昏眼花,或腹瀉不止,這些都是極度虛弱卻有強盛病症的表現。就像吃得太飽,反而會感到疲倦想睡覺一樣。脾胃受損,屬於虛證,病情嚴重時,患者會出現腹脹滿,吃不下東西,呼吸不暢,排便不順,這些都是極度虛弱卻有虛弱的表現,就像餓得太久,反而不想吃飯一樣。
脾腎虛寒,真陰症也,陰盛之極,往往格陽,面目紅赤,口舌裂破,手揚足擲,語言錯妄,有似乎陽也。正如嚴冬慘肅而水澤復堅,堅為陽剛之象也。邪熱未解,真陽症也。陽盛之極,往往發厥,厥則口鼻無氣,手足逆冷,有似乎陰也。正如盛夏炎灼,而林木流津,津為陰柔之象也,諸凡疑似之症,不可更僕數,一隅三反,是有望乎智者。大抵症既不足,憑當參之脈理,脈又不足,憑當取諸沉候。
彼假症之發現皆在表也,故浮取脈而脈亦假焉。真症之隱伏,皆在裡也,故沉候脈而脈可辨耳。脈辨已真,猶未敢恃,更察稟之厚薄,症之新久,醫之誤否,夫然後濟以湯丸,可以十全,使諸疑似之症,瀕於死而復生之,何莫非仁人君子之遺澤耶!
白話文:
脾腎虛寒,是真陰症。
陰氣過盛,往往會抑制陽氣,表現為面紅耳赤,口舌破裂,手舞足蹈,言語胡言亂語,看似陽盛。這就像嚴冬寒氣逼人,水澤堅冰,堅冰為陽剛之象。
邪熱未解,是真陽症。
陽氣過盛,往往會發作昏厥,昏厥時口鼻無氣,手足冰冷,看似陰虛。這就像盛夏炎熱,樹木流出汁液,汁液為陰柔之象。
對於各種疑似症狀,不可輕易下定論,要多方觀察,反覆推敲,才能得到正確的判斷。
總之,症狀不足,就要參考脈象,脈象不足,就要觀察沉候。
虛假症狀大多表現在表面,所以浮取脈象,脈象也是虛假的。
真症則隱藏在內裡,所以沉取脈象,才能辨別真偽。
脈象辨明後,還不能輕易下結論,還要觀察患者體質強弱,病程長短,以及之前的治療是否得當,然後才能選擇合适的湯藥治療,才能達到十全的效果。
讓那些疑似症狀,瀕臨死亡的患者起死回生,這都是仁人君子留下的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