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時進

《一見能醫》~ 卷之二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5)

1. 論溫法

溫者,溫其中也。臟受寒侵,必須溫劑。《經》云:「寒者熱之」是已。然有當溫不溫,誤人者;即有不當溫而溫,以誤人者;有當溫而溫之不得其法,以誤人者;有當溫而溫之,不量其人,不量其症與其時,以誤人者,是不可不審也。天地殺厲之氣,莫甚於傷寒,其自表而入者,初時即以溫散,則病自除。

若不由表入而直中陰經者,名曰中寒,其症惡寒厥逆,口鼻氣冷,或冷汗自出,嘔吐瀉痢,或腹中急痛,厥逆無脈,下利清穀,種種寒症並見,法當溫之。又或寒濕侵淫,四肢拘急,發為痛痹,亦宜溫散,此當溫而溫者也。然又有不當溫而溫者,何也?如傷寒熱邪傳裡,口燥咽乾,便閉譫語,以及斑黃狂亂,衄血便血諸症,其不可溫,固無論矣。

白話文:

溫,指的是溫暖內臟。如果臟腑受到寒冷侵襲,就需要使用溫和的藥物。古書上說:「寒則熱之」,就是這個道理。然而,有時候溫藥使用錯誤,會誤導人;有的情況下,明明不該使用溫藥卻使用了,也會誤導人;有的時候,雖然應該使用溫藥,但方法不對,也會誤導人;有的時候,應該使用溫藥,卻不考慮人的身體狀況、症狀和時間,也會誤導人,這都是我們不能不審慎的地方。

天地間致命的氣息,沒有比傷寒更嚴重的了。如果病從表面進入,初期就使用溫和的藥物進行疏散,疾病就會自行消失。

但如果不是從表面進入,而是直接侵入陰經,稱為中寒。這種情況下,會出現畏寒、四肢冰冷的症狀,口鼻氣息也變得冰冷,可能會出現冷汗自流,嘔吐、拉肚子等現象,或者腹部劇烈疼痛,四肢冰冷,脈搏微弱,下利清穀,各種寒症都會出現。這時,應該使用溫和的藥物來治療。另外,還有可能是寒溼入侵,導致四肢緊繃,發作疼痛,也可以使用溫和的藥物來疏散,這就是應該使用溫藥的情況。然而,也有不應該使用溫藥卻使用了的情況,這是什麼原因呢?比如傷寒的熱邪傳入內部,口乾舌燥,大便不通,說話胡言亂語,以及皮膚變黃、精神狂亂、鼻血、大便出血等症狀,這些情況下,根本就不能使用溫藥。

若乃病熱已深,厥逆漸進,舌則乾枯,反不知渴,又或挾熱下痢,神昏氣弱,或脈來澀滯,反不應指,色似煙燻,形如槁木,近之無聲,望之似脫,甚至血液衰耗,筋脈拘攣,但唇口齒舌乾燥,而不可解者,此為真熱假寒之候。世俗未明亢害承製之理,誤投熱劑,下咽即敗矣。

更有鬱熱內蓄,身反惡寒,溫熱脹滿,皮膚反冷,中暑煩心,脈虛自汗,燥氣焚金,痿軟無力者,皆不可溫。又有陰虛脈細數,陽乘陰而吐血者,亦不可溫,溫之則為逆候。此所謂不當溫而溫者也。然又有當溫而溫之不得其法者,何也?假如冬令傷寒,則溫而散之;冬令傷風,則溫而解之;寒痰壅閉,則溫而開之;冷食所傷,則溫而消之。至若中寒暴痛,大便反硬,溫藥不止者,則以熱劑下之。

白話文:

如果病人體內的熱邪已經深入,厥逆症狀逐漸加重,舌頭乾燥枯萎,反而不感到口渴,或者伴隨熱邪引起的腹瀉,神志昏迷,氣息微弱,或是脈象澀滯,按壓時沒有反應,面色像煙燻一樣,身形像枯木,靠近病人時沒有聲音,遠看像要脫離人世,甚至血液衰竭,筋脈拘攣,但嘴唇、口腔、牙齒和舌頭乾燥,卻無法緩解,這就是真熱假寒的表現。世俗之人不懂得亢害承製的道理,錯誤地使用溫熱藥物,一吞下就會加重病情。

還有一些情況,例如鬱熱內蓄,身體反而畏寒,溫熱感脹滿,皮膚反而冰冷,中暑心煩,脈象虛弱且自汗,燥熱氣息如同焚燒金屬,四肢無力萎軟,這些情況都不可使用溫熱藥物。還有陰虛脈象細數,陽氣乘虛而導致吐血,也不可使用溫熱藥物,使用溫熱藥物反而會加重病情。這就是所謂的「不當溫而溫」的情況。

然而,也有「當溫而溫之不得其法」的情況,這是為什麼呢?例如冬令受寒,就應該溫熱藥物來散寒;冬令受風寒,就應該溫熱藥物來解表;寒痰阻塞,就應該溫熱藥物來開通;吃冰冷食物所傷,就應該溫熱藥物來消散。至於中寒引起的劇烈疼痛,大便反而乾燥,溫熱藥物無法止住的情況,就應該使用熱性藥物來瀉下。

時當暑月,而納涼飲冷,暴受寒侵者,亦當溫之。體虛挾寒者,溫而補之,寒客中焦,理中湯溫之(理中湯:人參、白朮、乾薑、甘草)。寒客下焦,四逆湯溫之(四逆湯:甘草、淡薑、附子)。又有陰盛格陽於外,溫藥不效者,則以白通湯加人尿、豬膽汁,反佐以取之(白通湯:附子、乾薑)。《經》云:熱因寒用是已。

白話文:

正值夏季炎熱,如果因為貪涼飲用冰冷食物,突然受到寒氣侵襲,也應該要溫暖身體。體質虛弱又帶有寒氣的人,就應該溫補。如果寒氣停留在中焦(脾胃),就用理中湯來溫暖它,理中湯包含人參、白朮、乾薑、甘草。如果寒氣停留在下焦(腎、膀胱),就用四逆湯來溫暖它,四逆湯包含甘草、淡薑、附子。

還有一種情況是陰氣過盛,把陽氣阻擋在體表,溫藥無法發揮作用,这时就要用白通湯,加入人尿和豬膽汁,反其道而行之才能取得效果。白通湯包含附子、乾薑。

古書上說:「熱因寒用」,也就是說,遇到熱症就用寒涼的藥物來治療,遇到寒症就用溫熱的藥物來治療,這就是這個道理。

復有真虛挾寒,命門火衰者,必須補其真陽,太樸有言,大寒盛而熱之不熱,是無火也,當補其心。此心字,指命門而言,《仙經》所謂:「七節之旁,中有小心」是也。《書》曰:「益心之陽,寒亦通行,滋腎之陰,熱之猶可」是也。然而醫家有溫熱之溫,有溫存之溫,參、耆、歸、術,和平之性,溫存之溫也,春日煦煦是也。附子、薑、桂,辛辣之性,溫熱之溫也,夏日烈烈是也。

和煦之日,人人可近,燥烈之日,積雪凝寒,開冰解凍,不可近也。更有表裡皆寒之症,始用溫藥,裡寒頓除,表邪未散,復傳經絡,以致始為寒中,而其後轉變為熱中者,客或有之,籍非酙酌時宜,對症投藥,是先以溫藥救之者,繼以溫藥賊之矣。亦有三陰直中,初無表邪,而溫劑太過,遂令寒退熱生,初終異轍,是不可以不謹。

白話文:

第一段

如果遇到真氣虛弱,又伴有寒氣,命門之火衰弱的人,一定要補益其真陽之氣。太樸(指《素問》)說:「寒氣過盛,用熱藥卻不能使身體變熱,這是因為體內沒有陽火。」應該補益其心。這裡的「心」字指的是命門,正如《仙經》中所說:「七節(指脊椎)旁邊,有一個小小的『心』。」《黃帝內經》也說:「滋養心陽,寒氣就能通達,滋養腎陰,熱氣也能消退。」

第二段

然而,醫家所說的「溫」有兩種:一種是溫和的「溫」,一種是溫熱的「溫」。人參、黃芪、當歸、白術,它們性溫平和,屬於溫存的「溫」,就像春日暖陽一般。附子、生薑、桂枝,它們性辛辣,屬於溫熱的「溫」,就像夏日烈日一樣。

溫和的陽光,人人可以靠近;而燥烈的陽光,會使積雪凝寒,無法解凍,不可靠近。

第三段

還有一些患者,表裡都寒,一開始用溫藥,裡寒很快消失,但表邪還沒有散去,反而會沿著經絡傳播,導致原本寒在裡,後來變成熱在裡。這種情況偶爾會發生,如果不能根據時機和病症,對症下藥,就會先用溫藥救治,後來卻用溫藥傷害了患者。

還有些人,三陰直中,一開始並沒有表邪,但溫藥過度,反而導致寒氣退去,熱氣生起,前後治療方向不一致。這都是不可不謹慎的。

註解:

  • 真虛挾寒:指真氣虛弱,又伴有寒氣。
  • 命門火衰:指腎陽不足,命門之火衰弱。
  • 太樸:指《素問》,是《黃帝內經》的一部分。
  • 七節:指脊椎骨,古代認為是人體的七個主要關節。
  • 小心:指命門,位於脊椎骨下方,是人體陽氣的根本。
  • 益心之陽:指滋養心陽,也就是滋養命門之火。
  • 滋腎之陰:指滋養腎陰,也就是滋養腎臟的陰氣。
  • 參、耆、歸、術:分別指人參、黃芪、當歸、白術,都是性溫平和的中藥材。
  • 附子、薑、桂:分別指附子、生薑、桂枝,都是性辛辣溫熱的中藥材。
  • 三陰直中:指寒邪直中三陰經,也就是脾經、腎經、肝經。
  • 初終異轍:指治療方向前後不一致。

總結:

這段文字主要講述了在治療寒症時,溫藥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重點強調要根據病情、體質以及季節的不同,選擇合適的溫藥,不可一味用溫熱之藥,否則會造成寒氣退去,熱氣生起,甚至導致病情加重。

所謂溫之貴得其法者,此也。然又有溫之不量其人者,何也?夫以氣虛無火之人,陽氣素微,一旦客寒乘之,則溫劑宜重,且多服,亦可無傷。若其人平素火旺,不喜辛溫,或曾有陰虛失血之症,不能用溫者,即中新寒,溫藥不可太過,病退則止,不必盡劑,斯為克當其人矣。若論其症,寒之重者,微熱不除,寒之輕者,過熱則亢。

且溫之與補,有相兼者,有不必相兼者。虛而且寒,則兼用之。若寒而不虛,即專以溫藥主之。丹溪云:客寒暴痛,兼有積食者,可用桂附,不可遽用人參。蓋溫即是補,予遵其法,先用薑桂溫之,審其果虛,然後以參朮輔之,是以屢用屢驗,無有差忒。此溫之貴量其症也。

白話文:

第一段

所謂溫補要講究方法,這點很重要。然而,也有些人溫補不分體質,這是為什麼呢?

比如說,體虛無火的人,陽氣本就虛弱,一旦寒邪入侵,溫補藥物就應該加重劑量,多服用一些,也不會有害處。但如果此人平時火氣旺盛,不喜歡辛溫的藥物,或曾經有陰虛失血的病症,不能用溫補藥物,只是因為一時寒邪入侵,溫藥就不可以過度使用,等病退了就停藥,不必服用完整劑量,這才是針對病人的體質用藥。

同樣地,要根據病症的輕重來判斷溫補的程度,寒邪重的病人,需要微熱慢慢驅寒,寒邪輕的病人,過度溫補反而會加重病情。

第二段

此外,溫補和補益,有時候要同時使用,有時候不必同時使用。虛寒體質就需要溫補兼用,而單純寒邪入侵,則只需要溫藥為主。

丹溪先生說,寒邪入侵引起的劇烈疼痛,同時還有積食的情況,可以用桂枝、附子溫補,但不能馬上用人參。因為溫補本身就具有補益的作用,我遵循這個原則,先用生薑、桂枝溫補,觀察病情是否虛弱,再用人參、白朮來補益。經過多次驗證,效果顯著,從未出現過錯誤。

這說明溫補藥物的使用,要根據病症的輕重來衡量。

若論其時,盛夏之月,溫劑宜輕;時值隆冬,溫劑宜重。然亦有時當盛暑,而得虛寒極重之症,曾用參附煎膏而治愈者,此舍時從症法也。譬如霜降以後,藥不用白虎,然亦有陽明病,蒸熱自汗,譫語煩躁,口渴飲冷者,雖當雨雪飄淫之際,亦曾用白虎治之而痊安,但不宜太過耳。此溫之貴量其時,而清劑可類推已。

邇時,醫者群尚溫補,痛戒寒涼,且曰陽為君子,陰為小人,又曰陽明君子,苟有過,人必知之,誠以知之,而即為補救,猶可言也。不思藥已療病,及轉而療藥,則病必增劇,而成危險之候。

又況桂枝下咽,陽盛則殆,承氣入胃,陰盛以敗,安危之機,禍如反掌,每多救援弗及之處,仁者鑑此,顧不痛歟!吾願醫者精思審處,晰理不差於毫釐,用藥悉歸於中正,俾偏陰偏陽之藥,無往不底於中和,斯為善治,噫可不勉哉。

白話文:

如果要談論季節,炎熱的夏天,溫和的藥物應輕柔;當季節進入嚴冬,溫和的藥物應厚重。然而,也有在酷熱夏季,卻出現極度虛寒症狀的例子,曾經使用參附煎膏治癒,這是在捨棄季節而根據症狀的方法。就像霜降之後,不用白虎湯,但也有人在陽明病的症狀下,表現為蒸熱、自汗、神智混亂、焦慮不寧、口渴喜冷飲,即使在雨雪飄灑的天氣,也曾用白虎湯治療並痊癒,只是不能過度使用。這種溫和藥物需考量季節,清涼的藥物可以類比推測。

近年來,醫生們普遍推崇溫補,嚴格戒除寒涼,並且認為陽代表君子,陰代表小人,又認為陽明是君子,只要有所過失,人們都會知道,如果能夠明白這些道理,並立即採取補救措施,還是可以討論的。但他們沒有考慮到藥物已經治療了病症,一旦轉而治療藥物本身,那麼病症必定會加重,形成危險的狀況。

再者,桂枝湯下肚後,如果體內陽氣過盛,可能會導致危險;大承氣湯進入胃部,如果陰氣過盛,也可能會造成破壞。生死存亡的關鍵,如同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常常在救援不及的情況下發生。有仁心的人看到這樣的狀況,怎能不感到痛心!我希望醫生們能深思熟慮,清晰地理解每一個細節,用藥務求公正中庸,讓具有偏陰或偏陽性的藥物,都能達到中和的效果,這樣纔是良好的治療方法,唉,我們怎能不努力呢。

2. 論補法

補者,補其虛也。《經》云:「不能治其虛,安問其餘」。又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又曰:「精氣奪則虛。」又曰:「虛者補之。」補之為義大矣哉!然有當補不補誤人者;有不當補而補誤人者;亦有當補而不分氣血,不辨寒熱,不識開合,不知緩急,不分五臟,不明根本,不深求調攝之方,以誤人者,是不可不講也。何謂當補不補,夫虛者損之漸,損者虛之積也。

初時不覺,久則病成。假如陽虛不補,則氣日消;陰虛不補,則血日耗。消且耗焉,則天真榮衛之氣漸絕,而虧損成矣。雖欲補之,將何及矣。又有大虛之症,內實不足,外似有餘,脈浮大而澀,面赤火炎,身浮頭眩,煩躁不寧,此為出汗暈脫之機,更有精神浮散,徹夜不寐者,其禍尤速,法當養榮,歸脾湯(歸脾湯:人參、白朮、當歸、棗仁、白芍、黃耆、遠志、甘草、龍眼肉)加斂藥以收攝元神,俾浮散之氣退藏於密,庶幾可救。

白話文:

補救身體,是針對身體虛弱的部分進行滋養。古書中說:「不能治療身體的虛弱,怎麼能談論其他治療呢?」又說:「疾病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身體氣虛。」還說:「精氣損耗就會導致虛弱。」又說:「虛弱就要補救。」補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有些情況需要補卻沒有補,反而害了病人;有些情況不該補卻補了,同樣害了病人;也有些情況需要補,卻不分氣血,不辨寒熱,不識開合,不知緩急,不分五臟,不明根本,不深入研究調理方法,也容易誤事,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什麼叫做需要補卻沒有補呢?虛弱是逐漸損耗的結果,損耗累積就會導致虛弱。一開始可能不覺得有什麼,時間久了就會生病。比如陽氣虛弱不補,就會導致氣血逐漸減少;陰氣虛弱不補,就會導致血液逐漸耗損。氣血持續減少,就會導致身體精氣神逐漸衰退,最終造成損傷。等到想要補救時,就已經來不及了。還有一些虛弱的症狀,內虛不足,外表卻好像很充實,脈象浮大而澀,面紅髮熱,身體浮腫頭暈,煩躁不安,這是容易出汗昏厥的徵兆。還有一些精神渙散,整夜睡不著覺的,病情發展得更快,必須要養護心脾,用歸脾湯(人參、白朮、當歸、棗仁、白芍、黃耆、遠志、甘草、龍眼肉)加上收斂藥物來收攝元神,讓渙散的氣息退藏於內,才能救治。

復有陰虛火亢,氣逆上衝,不得眠者,法當滋水以制之,切忌苦寒瀉火之藥,反傷真氣,若誤清之,去生遠矣。古人有言,至虛有盛候,反瀉舍冤者,此也。此當補不補之誤也。然亦有不當補而補者,何也?病有脈實症實不能任補者,固無論矣。

即其人本體素虛而客邪初至,病勢方張,若驟補之,未免開門留寇,更有大實之症,積熱在中,脈反細澀,神昏體倦,甚至憎寒振慄,欲著復衣,酷肖虛寒之象,而其人必有唇焦口燥,便閉溺赤諸症,與真虛者相隔天淵,倘不明辨精切,誤投補劑,陋矣。古人有言,大實有羸狀,誤補益疾者,此也。

此不當補而補之之誤人也。然亦有當補而補之,不分氣血,不辨寒熱者,何也?《經》曰:「氣主煦之,血主濡之。」氣用四君子湯(四君子湯:人參、白朮、茯芩、甘草)。凡一切補氣藥,皆從此出也。血用四物湯(四物湯:當歸、川芎、生地、白芍)。凡一切補血藥,皆從此出也。

白話文:

第一段

如果患者出現陰虛火亢,氣逆上衝,導致失眠的症狀,應當以滋陰降火的方式來治療,切忌使用苦寒瀉火之藥,否則會反傷真氣,若誤用清熱藥,離康復就更遙遠了。古人有句話說:「虛證表現出實象,反用瀉法就等於錯殺無辜」,這便是「虛虛實實,不辨虛實」的錯誤。這屬於補而不該補的誤治。

第二段

然而,也存在著不該補卻反而補的錯誤,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有些患者雖然脈象實證,症狀也表現為實證,但卻不能承受補藥,這是不言而喻的。

還有,有些人本身體質虛弱,但受到外邪侵襲,病情剛開始發展,如果立即用補藥,就如同敞開大門讓敵人進來,非常危險。另外,有些患者雖然表現出實證,但實際上是積熱內蘊,脈象反而細澀,神志昏沉,身體疲倦,甚至畏寒發抖,想蓋被子,非常像虛寒的症狀,但他們必然伴隨著口唇乾燥、口渴、便秘、小便赤黃等症狀,這與真正的虛寒患者完全不同。如果不能精準辨別,誤用補藥,就太過愚蠢了。古人有句話說:「實證表現出虛象,誤用補藥就會加重病情」,這便是「實實虛虛,不辨虛實」的錯誤。

這屬於不該補卻反而補的誤治。

第三段

然而,也存在著應該補卻要補對,不能不分氣血,不辨寒熱的錯誤,這是為什麼呢?《內經》中說:「氣主溫煦,血主濡養。」補氣藥以四君子湯(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為代表,所有補氣藥都由此方演變而來。補血藥以四物湯(當歸、川芎、生地黃、白芍)為代表,所有補血藥都由此方演變而來。

註解:

  • 陰虛火亢: 陰虛指體內陰液不足,火亢指陽氣過盛。
  • 氣逆上衝: 指氣血上逆,不能下降,導致失眠。
  • 滋水以制之: 指滋養陰液以制約陽氣過盛。
  • 苦寒瀉火之藥: 指寒涼性藥物,可以瀉火降熱。
  • 真氣: 指人體的精氣,是生命活動的根本。
  • 虛虛實實: 指一些疾病,雖然看起來是實證,實際上是虛證。
  • 實實虛虛: 指一些疾病,雖然看起來是虛證,實際上是實證。
  • 脈象: 指脈搏的跳動情況,可以反映人體的氣血狀況。
  • 症狀: 指疾病表現出來的各種徵候。
  • 客邪: 指外來的邪氣,如風寒濕熱等。
  • 積熱: 指體內積聚的熱邪。
  • 神昏體倦: 指精神不振,身體疲乏。
  • 憎寒振慄: 指畏寒發抖。
  • 唇焦口燥: 指口唇乾燥,口渴。
  • 便閉溺赤: 指便秘,小便赤黃。
  • 精切: 指精準細緻。
  • 陋矣: 指愚蠢。
  • 溫煦: 指溫暖滋養。
  • 濡養: 指滋潤濡養。

然而少火者生氣之源,丹田者出氣之海,補氣而不補火者,非也。不思少火生氣,而壯火即食氣,譬如傷暑之人,四肢無力,濕熱成痿,不能舉動者,火傷氣也。人知補火可以益氣,不知清火亦所以益氣,補則同,而寒熱不同也。又如血熱之症,宜補血行血以清之;血寒之症,宜溫經養血以和之。

立齋治法,血熱而吐者,謂之陽乘陰,熱迫血而妄行也,治用四生丸(四生丸:細生地、生荷葉、生側柏葉、生艾葉)、六味湯。血寒而吐者,謂之陰乘陽,如天寒地凍,水凝成冰也,治用理中湯加當歸。醫家當須識此,勿令誤也。更有去血過多成升斗者,無分寒熱,皆當補益,所謂血脫者益其氣,乃陽生陰長之至理。

白話文:

然而,少火是生氣的根本,丹田是出氣的源泉,只補氣而不補火,是不對的。不重視少火生氣,反而用壯火去燒氣,就像中暑的人,四肢無力,濕熱導致痿弱,無法行動,就是火傷了氣。人們只知道補火可以益氣,卻不知道清火也能益氣,補法相同,但寒熱卻不同。就像血熱的症狀,應該補血行血來清熱;血寒的症狀,應該溫經養血來調和。

立齋的治療方法,血熱而吐者,稱為陽乘陰,熱氣逼迫血液而亂竄,治療要用四生丸、六味湯。血寒而吐者,稱為陰乘陽,就像天寒地凍,水凝結成冰一樣,治療要用理中湯加當歸。醫生必須懂得這些,不要誤診。還有失血過多導致虛弱者,不論寒熱,都應該補益,所謂血脫者益其氣,這是陰陽相生相長的至理。

蓋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所當急固,以無形生有形,先天造化本如是耳。此氣血寒熱之分也。然又有補之而不識開合,不知緩急者,何也?天地之理,有合必有開,用藥之機,有補必有瀉,如補中湯用參耆,必用陳皮以開之。六味湯用熟地,即用澤瀉以導之。古人用藥補正必兼瀉邪,邪去則補自得力,又況虛中挾邪,正當開其一面,戢我人民,攻彼賊寇,或縱或擒,有收有放,庶幾賊退民安,而國本堅固。更須酌其邪正之強弱,而用藥多寡得宜,方為合法。

白話文:

人體有形的血液生成速度有限,而無形的氣則需要快速補充,因為無形之氣能滋養有形的血液,這是先天造化的道理。氣血有寒熱之分,但有些人只知道補而不懂開合,不知緩急,這是為何?天地運行的道理,有合就有開,用藥的技巧,有補必有瀉,比如補中湯用人參黃耆,就一定要用陳皮來開胃氣;六味地黃丸用熟地,就需要用澤瀉來引導水濕。古代用藥,補益正氣必定兼顧瀉除邪氣,邪氣去除,補益才能發揮作用。況且虛弱中夾雜邪氣,更要開通一方,如同守衛疆土,要驅逐敵寇,或放或擒,有收有放,才能讓敵退民安,國力穩固。用藥時還要根據邪正力量的強弱,調整藥物的劑量,這樣才符合醫理。

是以古方中有補散並行者,參蘇飲、益氣湯是也。有消補並行者,枳朮丸、理中丸是也。有攻補並行者,瀉心湯、硝石丸是也。有溫補並行者,治(似理字)中湯、參附湯是也。有清補並行者,參連飲、人參白虎湯是也。更有當峻補者,有當緩補者,有當平補者,如極虛之人,垂危之病,非大劑湯液,不能挽回。予曾用參附煎膏,日服數兩,而救津液將枯之症,陽微將脫之症。

白話文:

因此,古方中有些方劑同時具有補益和散邪的功能,例如參蘇飲、益氣湯。有些方劑同時具有消食和補益的功能,例如枳朮丸、理中丸。有些方劑同時具有攻邪和補益的功能,例如瀉心湯、硝石丸。有些方劑同時具有溫暖和補益的功能,例如治中湯、參附湯。有些方劑同時具有清熱和補益的功能,例如參連飲、人參白虎湯。

此外,還有一些情況需要採取峻補、緩補或平補的策略。例如,對於極度虛弱、病危的人,必須使用大劑量的湯藥才能挽回生命。我曾經用參附煎膏,每天服用數兩,成功救治了津液將枯、陽氣將脫的病人。

又曾用參麥煎膏,服之數兩,而救津液將枯之症,亦有無力服參,而以耆朮代之者。隨時處治,往往有功。至於病邪未盡,元氣雖虛,不任重補,則從容和緩以補之,相其機宜,循序漸進,脈症相安,漸為減藥,穀肉果菜,食養盡之,以抵於平康。其有體質素虛,別無大寒大熱之病,欲服丸散以保真元者,則用平和之藥,調理氣血。

不敢妄用偏僻之方,久而爭勝,反有傷也,此開合緩急之意也。然又有補之而不分五臟者,何也?夫五臟有正補之法,有相生而補之之法。《難經》曰:「損其肺者,益其氣;損其心者,和其榮衛;損其脾胃,調其飲食,適其寒溫;損其肝者,緩其中;損其腎者,益其精。」此正補也。

白話文:

也曾用人參和麥冬煎成膏,服用幾兩,就救治了津液將要枯竭的病症。也有人體虛無力無法服用人參,就用黃耆和白朮來代替。根據不同情況及時治療,往往都能取得療效。至於病邪尚未完全消除,元氣雖然虛弱,不能承受過於滋補的藥物,就要慢慢地、溫和地補養它,觀察病情變化,循序漸進地治療,脈象和症狀都趨於穩定後,逐漸減少藥量,用穀物、肉類、水果、蔬菜等食物來調理身體,最終達到恢復健康的目的。如果有些人體質天生虛弱,沒有明顯的寒熱病症,想要服用丸散藥來保養真元,就要使用平和的藥物來調理氣血。

第二段

不敢妄用偏僻之方,久而爭勝,反有傷也,此開合緩急之意也。然又有補之而不分五臟者,何也?夫五臟有正補之法,有相生而補之之法。《難經》曰:「損其肺者,益其氣;損其心者,和其榮衛;損其脾胃,調其飲食,適其寒溫;損其肝者,緩其中;損其腎者,益其精。」此正補也。

不敢隨意使用偏僻的藥方,長期強行追求療效,反而會造成傷害,這就是藥物使用要根據情況靈活調整的道理。但是,也有人補氣而不分五臟,這是為什麼呢?其實五臟有各自的補養方法,也有相生相克的補養方法。《難經》中說:「損傷肺部就要益氣;損傷心臟就要調和營衛;損傷脾胃就要調理飲食,注意寒溫;損傷肝臟就要使其舒緩;損傷腎臟就要滋補腎精。」這就是正補的方法。

又如肺虛者補脾,土生金也;脾虛者補命門,火生土也;心虛者補肝,木生火也;肝虛者補腎,水生木也;腎虛者補肺,金生水也。此相生而補之也。而予更有根本之說焉,胚胎始兆,形體未成,先生兩腎,是腎者先天之根本也。因地一聲,一事未知,先求乳食,是脾者後天之根本也。

然而先天之中,有水有火,水曰真陰,火曰真陽,名之曰真,則非氣非血,而以為氣血之母,生身生命,全賴乎此。周子曰: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凝然不動,感而遂通,隨我神以為往來者,此也。古人深知此理,用六味滋水,八味補火,十補、班龍水火兼濟,法非不善矣。

白話文:

肺虛就補脾,因為土生金;脾虛就補命門,因為火生土;心虛就補肝,因為木生火;肝虛就補腎,因為水生木;腎虛就補肺,因為金生水。這就是根據五行相生原理來補益身體。

其實更根本的道理是,人體最初形成時,最先出現的是腎,所以腎是先天之本。嬰兒出生後,首先需要的是乳食,因此脾是後天之本。

先天之本中,有真陰(水)和真陽(火),它們不是氣血,而是氣血的根本,是生長和生命的源泉。周子說,無極之真,包含了陰陽二氣,它們妙合凝結,不動而感通,隨心意而往來。古人深諳此理,用六味滋補腎水,八味溫補命火,十補丸、班龍丸等都兼顧水火,方法都很好。

然而以假補真,必其真者,未曾盡喪,庶幾有效。若先天祖氣,蕩然無存,雖有靈芝,亦難續命,而況庶草乎。至於後天根本,尤當培養,不可勿視。《經》曰:「安穀則昌,絕谷則危。」又云:「粥漿入胃,即虛者活。」古人診脈,必曰胃氣,制方則曰補中,又曰歸脾,健脾者,良有以也。

夫飲食入胃,分布五臟,灌液周身,如兵家之糧餉,民間之煙火,一有不繼,兵民離散矣。然而因餓致病者固多,而因傷致病者亦復不少,過嗜肥甘則痰生,過嗜醇釀則飲積,瓜果乳酥,溫從內受,發為腫滿瀉利。五味偏啖,欠而增氣,皆令夭殃,可不慎哉?是知脾腎兩臟,皆為根本,不可偏廢。

白話文:

雖然用虛假的方法補益真氣,如果真氣尚未完全消失,還是可能有些效果。但如果先天元氣已經完全耗盡,即使有靈芝也無法續命,更別說其他藥草了。至於後天根本,更應該好好培養,不可忽視。《黃帝內經》說:「吃飽了就興旺,餓了就危險。」又說:「粥和漿進入胃,就能救活虛弱的人。」古人診脈,一定會說胃氣,開方時也會說補中,或歸脾,健脾,這是有道理的。

飲食進入胃,分佈到五臟,滋潤全身,就像軍隊的糧餉,民間的炊煙,一旦斷絕,就會兵散民離。雖然因為飢餓而生病的人很多,但因為飲食傷損而生病的人也不少。過度嗜好肥甘厚味會生痰,過度飲酒會積酒,瓜果乳酪,溫熱從內而生,會導致腫脹瀉利。五味偏食,缺少或過度,都會損害氣血,導致早夭,不可不慎!因此,脾臟和腎臟都是根本,不可偏廢。

古人或謂補脾不如補腎者,以命門之火,可生脾土也;或謂補腎不如補脾者,以飲食之精,自能下注於腎也。須知脾弱而腎不虛者,則補脾為亟;腎弱而脾不虛者,則補腎為先。若脾腎兩虛,則並補之藥即補矣。更加攝養有方,斯為善道。諺有之曰:「藥補不如食補。」吾則曰:「食補不如精補,精補不如神補。

」節飲食,惜精神,用藥得宜,病不痊者寡矣。

歲次壬午民國三十一年元月念三日上午錄於南沙筍里

白話文:

古人有些人認為補脾不如補腎,因為命門之火可以生脾土;有些人則認為補腎不如補脾,因為飲食的精華可以自然下注於腎。但其實要看情況而定。

脾虛而腎不虛的人,就應該優先補脾;腎虛而脾不虛的人,就應該優先補腎。如果脾腎兩虛,就要同時補脾腎的藥物。除此之外,還要注意養生之道,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但我認為:「食補不如精補,精補不如神補。」

節制飲食,珍惜精神,用藥得當,病癒的機率就會很高。

歲次壬午民國三十一年元月三日上午錄於南沙筍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