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時進

《一見能醫》~ 卷之八 (10)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 (10)

1. 四言脈訣

(總言脈之大旨)脈為血脈,百骸貫通,大會之地,寸口朝宗。診人之脈(言診脈之法),令仰其掌,掌後高骨,是名關上。關前為陽(言寸關尺部位),關後為陰,陽寸陰尺,先後推行。胞絡與心,左寸之應;惟膽與肝,左關所認;膀胱及腎,左尺為定;(診五臟六腑之部位)胸中及肺,右寸昭彰;胃與脾脈,屬在右關;大腸並腎(男女之脈不同),右尺斑斑。男子之脈,左大為順;女子之脈,右大為順。

(言人迎氣口之脈)男尺恆虛,女尺恆盛。關前一分,人命之主,左為人迎,右為氣口。神門屬腎,兩在關後,人無二脈(言兩尺之脈不可者),必死不救。脈有七診,曰:浮、中、沉、上、下、左、右,七法推尋。又有九候,即浮、中、沉三部,各三合而為名。(言九候脈診者,必須五十動)每候五十,方合於經。

五臟不同,各有本脈。左寸之心,浮大而散。右寸之肺,浮澀而短。肝在左關,沉而弦長。腎在左尺,沉石而澀。右關屬脾,脈象和緩。右尺相火,與心同斷。(四時各有本脈)若夫時令,亦有平脈,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之末和緩不忒。(脈有太過不及)太過實強,病生於外,不及虛數,病生於內(即疾有內外之分)。

四時百病,胃氣為本(胃脈最要緊)。凡診病脈,平旦為準,虛靜凝神,調息細審(診脈不虛早晨,醫者之心要細)。一呼一吸,合為一息,脈來四至,平和之則。五至無疴,閏以太息。(平脈及遲數脈之分冷熱)三至為遲,遲則為冷,六至為數,數即熱證。轉遲轉冷,轉數轉熱。

遲數既明,浮沉須別。浮沉遲數,辨內外因。外因於天,內因於人。天有陰、陽、風、雨、晦、明,人喜、怒、憂、思、悲、驚、恐。浮表沉里,遲寒數熱。浮數表熱,沉數里熱,浮遲表寒,沉遲冷結。浮脈法天,輕手可得,泛泛在上,如水漂木。有力洪大,來盛去悠;無力虛大,遲而且柔;虛極則散,渙漫不收。

有邊無中,其名曰芤。浮小為濡,綿浮水面。濡甚則微,不任尋按。更有革脈,芤弦合看。沉脈法地,如投水石。沉極為伏,推筋著骨。有力為牢,大而弦長。牢甚則實,愊愊而強。無力虛弱,柔小如綿,細直而軟,如蛛絲然。遲脈屬陰,一息三至。緩脈和勻,春柳相似。遲細為澀,往來極遲。

結則來緩,止而復來。代亦來緩,止數不乖。數脈屬陽,一息六至。往來流利,滑脈可識。有力為緊,切繩極似。數時一止,其名為促。數如豆粒,動脈無惑。別有三脈,短長與弦。不及本位,短脈可原。過於本位,長脈綿綿。長而短直,狀類弓弦。一脈一形,各有主病。脈有相兼,還須細訂。

浮脈主表,腑病所居,有力為風,無力血虛。浮遲表冷,浮數風熱,浮緊風寒,浮緩風濕,浮虛傷暑,浮芤失血,浮洪虛火,浮微勞極,浮濡陰虛,浮散虛劇,浮弦痰飲,浮滑痰熱。

白話文:

四言脈訣

脈象是血脈運行的情況,貫通全身百骸,匯聚於寸口(手腕內側橈動脈處)。診脈時,要讓病人仰掌,掌後高起的骨頭處稱為關上。關前為陽,關後為陰,寸、關、尺三部依次排列。胞絡與心經的脈象反應在左寸;膽經與肝經的脈象反應在左關;膀胱經與腎經的脈象反應在左尺;胸部及肺經的脈象反應在右寸;胃經與脾經的脈象反應在右關;大腸經與腎經的脈象反應在右尺(男女略有不同)。男子左寸脈象較大為順,女子右寸脈象較大為順。

男子的尺脈通常較虛弱,女子的尺脈通常較充實。關前一分處,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主要部位,左側為人迎脈,右側為氣口脈。神門脈屬腎經,位於關後,人體不會同時出現兩尺脈皆異常的情況,若出現則預示死亡,無法施救。診脈方法有七診:浮、中、沉、上、下、左、右;還有九候:浮、中、沉三部,每部三合,每候需診五十次脈搏才能符合經脈規律。

五臟的脈象各不相同。左寸屬心,脈象浮大而散;右寸屬肺,脈象浮澀而短;左關屬肝,脈象沉而弦長;左尺屬腎,脈象沉而澀;右關屬脾,脈象和緩;右尺屬相火,與心經脈象判斷方法相同。

不同季節的脈象也有差異,春季脈象弦,夏季脈象洪,秋季脈象毛,冬季脈象石,四季末期脈象平和。脈象過盛為實,病在肌表;脈象不足為虛,病在內裡。

一年四季各種疾病,都與胃氣強弱有關,診斷疾病時,應以清晨的脈象為準,診脈者需保持心境平靜,細心觀察。一呼一吸為一息,脈搏跳動四次為正常。脈搏跳動五次則無病,以呼吸的長短來衡量脈象。三次脈搏為一次呼吸為遲脈,遲脈代表體寒;六次脈搏為一次呼吸為數脈,數脈代表體熱。脈搏越遲則體寒越甚,脈搏越數則體熱越甚。

診斷脈象時,需區分遲數、浮沉,以便判斷內外原因。外因由自然環境造成,內因由個人因素造成。自然環境因素包含陰陽、風雨、晴晦;個人因素包含喜怒憂思悲恐驚。浮脈屬於肌表,沉脈屬於內裡,遲脈屬寒,數脈屬熱。浮數為表熱,沉數為裡熱,浮遲為表寒,沉遲為裡寒。浮脈像水上的浮木,輕輕按壓即可觸及。有力洪大,來盛去悠;無力虛大,遲緩柔和;虛極則散,渙漫不收。

邊部浮而中間不浮的脈象,稱為芤脈;浮而小的脈象,稱為濡脈;濡脈嚴重則微弱難以觸摸。還有革脈,需要結合芤脈、弦脈一起觀察。沉脈像投入水中的石子,沉而極端的稱為伏脈,按壓時感覺到筋骨。有力為牢脈,大而弦長;牢脈嚴重則為實脈,有力而強勁;無力虛弱則細小如絲線。遲脈屬陰,一息三至;緩脈和勻,像春天的柳枝;遲細為澀脈,脈搏往來極遲;結脈來緩,停頓後再出現;代脈來緩,停頓的次數不規則。數脈屬陽,一息六至;脈搏流利稱為滑脈;有力則為緊脈;數脈間斷稱為促脈;脈搏如豆粒稱為動脈。此外還有短脈、長脈、弦脈三種脈象。短脈不及應有的部位,長脈超過應有的部位,長而直的脈象稱為弦脈。各種脈象都代表著不同的疾病。脈象有時會兼具多種特徵,需要仔細判斷。

浮脈主表證,腑臟疾病;有力為風證,無力為血虛;浮遲為表寒,浮數為風熱,浮緊為風寒,浮緩為風濕,浮虛為傷暑,浮芤為失血,浮洪為虛火,浮微為勞極,浮濡為陰虛,浮散為虛劇,浮弦為痰飲,浮滑為痰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