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震亨

《平治會萃》~ 卷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

1. 木舌

戴云:木舌者,舌腫硬不和軟也。又言重舌者亦是。類此二者,皆是熱病。用:

百草霜,滑石,芒稍,為末,酒調服。

白話文:

戴雲表示,所謂的「木舌」,就是舌頭腫脹且變硬,失去柔軟度。另外,他提到所謂的「重舌」也是同樣的情況。這兩種情況,都屬於熱性疾病。

其治療方法為:取百草霜、滑石與芒硝,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再以酒調和後服用。

2. 癮疹

黑斑、紅斑、瘡癢,用通聖散調服。

白話文:

對於出現像癮疹這樣的症狀,比如黑斑、紅斑或是皮膚瘙癢,可以使用通聖散這種藥物來調理服用。

3. 咯紅

戴云:咯紅者,即唾內有血,非吐血與咳血。

黑豆,甘草,陳皮,煎服。

白話文:

戴雲說到,所謂的'咯紅',就是指在痰液中帶有血絲,但這並不是我們所說的嘔血或咳嗽出血。

對於這種情況,可以使用黑豆、甘草和陳皮來煎煮飲用。

4. 吃泥(胃熱故也)

軟石膏,甘草,黃芩,陳皮,茯苓,白朮

上煎湯服之。

白話文:

「如果出現吃泥土的行為,這通常是因為胃火旺盛所致。治療上,可以使用軟石膏、甘草、黃芩、陳皮、茯苓和白朮這些藥材。將這些藥材煎煮成湯後服用。」

5. 痢疾,食積

黃芩,黃連,陳皮,甘草,煎服。

赤痢加紅花、桃仁,白痢加滑石末。

食積痢:

炒曲,蒼朮,滑石,芍藥,黃芩,白朮,甘草,陳皮,茯苓

上㕮咀,煎下保和丸。

白話文:

對於痢疾,特別是因為食物積滯所引起的,可以使用以下的中藥來調理:黃芩,黃連,陳皮,甘草,將這些藥材煎煮服用。

如果病情表現為赤痢(血痢),可在基礎方中加入紅花和桃仁;若是白痢(黏液痢),則應加入滑石粉。

對於因食物積滯所引起的痢疾,其藥方如下:炒麥芽,蒼朮,滑石,芍藥,黃芩,白朮,甘草,陳皮,茯苓。將以上藥材切碎後,煎煮並配合保和丸一同服用。

6. 解顱

乃是母氣虛與熱多耳。

戴云:即初生小兒頭上骨未合而開者。

上以四君子湯、四物湯,有熱加酒芩、炒黃連、生甘草煎服,外以絹帛繫緊,用白蘞末敷之。

白話文:

[解顱]的問題,主要是因為母親的體質虛弱及體內熱氣過多所致。

戴氏說明:這指的是新生兒出生時,頭部的骨骼尚未完全閉合,因而呈現開放的狀態。

治療上,可以使用四君子湯和四物湯,若伴有熱症,則需添加酒芩、炒黃連、生甘草來煎煮服用。此外,外部處理方式則是將頭部用繃帶緊緊固定,並塗抹白蘞粉於其上。

7. 蛔蟲

楝樹根為君,佐以二陳湯煎服。

白話文:

以楝樹的根部作為主要藥材,輔助使用二陳湯一起煎煮來服用,用以對付蛔蟲。

8. 口噤

鬱金,黎蘆,瓜蒂,為末搐鼻。

白話文:

對於「口噤」的狀況,可以使用鬱金、黎蘆和瓜蒂這三種藥材。將它們磨成粉末後,用來輕輕吸入鼻子。

9. 風痰

南星(半兩,切),白礬(半兩,入器中水高一指浸,曬乾研細末入),白附子(二兩),用飛白麵丸如雞黃大,每服一丸或二丸,薑、蜜、薄荷湯化下服之。

白話文:

【風痰】

內容:取南星半兩,切成小塊;白礬半兩,先放入容器中用水浸泡至水位高約一指節,然後晾乾後研磨成細末;再取白附子二兩。使用漂白過的小麥粉製成藥丸,大小如同雞蛋黃。每次服用一丸或兩丸,可用薑、蜂蜜和薄荷煮成的湯來溶解藥丸後服用。

這樣應該就符合你的需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