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芻言》~ 第六章,溫病 (2)
第六章,溫病 (2)
1. 第六章,溫病
變用白虎法,吳又可用白虎加人參湯,與仲景法不同。仲景云: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者,不可與白虎湯。而《溫疫論》中有脈浮發熱無汗者,與白虎加人參湯,氣化津回,則汗從表達。蓋傷寒之邪,自表傳裡而化熱,其外已解,故必大煩大渴,大熱大汗,脈洪大者,用白虎則金清而火退;若溫邪時疫,其熱自里達表,脈本但數而不浮,脈浮則其邪欲從表出,故溫疫脈浮發熱無汗,與白虎人參湯,反汗出而解,此亦又可善用古方之處也。
余所編《溫疫論歌括》,及《溫疫明辨歌訣》,言簡而意到,所宜熟讀者也。
白話文:
白虎湯的靈活運用
吳又可運用白虎加人參湯,和張仲景的方法有所不同。張仲景說:傷寒病脈浮,發熱卻沒有汗,這是表證未解的情況,不能使用白虎湯。然而《溫疫論》中,有脈浮、發熱、沒有汗的病症,卻使用白虎加人參湯,使體內氣化運行、津液回流,就能從體表發汗而痊癒。
這是因為傷寒的邪氣,從體表傳入體內而化熱,當表證已經解除後,才會出現極度煩躁口渴、高熱多汗、脈象洪大的情況,這時用白虎湯,可以清除肺熱而使熱退。如果溫病或時疫,它的熱是從體內向外發散,脈象原本只是數而不會浮,當脈浮起來的時候,表示邪氣想從體表排出,所以溫病、時疫出現脈浮、發熱、沒有汗的情況,使用白虎加人參湯,反而能使汗液排出而痊癒,這也是靈活運用古代方劑的一個範例。
我所編寫的《溫疫論歌括》和《溫疫明辨歌訣》,文字簡潔卻能表達出精髓,應該熟讀。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