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芻言》~ 第二十一章 痢疾 (2)
第二十一章 痢疾 (2)
1. 第二十一章 痢疾
下痢初起,不食,舌苔濁膩,脘腹硬痛,平胃散加消導藥;若脾胃已虛,宜香砂六君子湯及理中湯。不食亦宜細辨,如不餓不欲食,屬脾病,宜理中、六君;若飢而不欲食,屬肝病,烏梅丸。
絕食而嘔,噤口痢重證也,朱丹溪(朱丹溪:朱震亨,字彥修,元代醫家,因居浙江義烏之丹溪,故人稱丹溪翁。)法用人參、川連、石蓮肉、薑汁,徐徐呷之;若作惡,濕熱上衝於胃,葉天士(葉天士:葉桂,字天士,號香岩,清代醫家。)用乾薑黃連瀉心湯;若嘔吐涎沫者,寒也,宜吳茱萸湯;心下痞滿,亦宜瀉心湯,及厚朴生薑半夏人參湯。
按治痢難於治瘧,以痢為臟腑病,瘧為經絡病也。
白話文:
剛開始拉肚子,沒有食慾,舌苔看起來混濁油膩,肚子又硬又痛,可以用平胃散加上幫助消化的藥;如果脾胃已經虛弱,適合用香砂六君子湯或理中湯。沒有食慾也要仔細分辨,如果是不餓也不想吃,這是脾胃的問題,適合用理中湯或六君子湯;如果是肚子餓卻不想吃,這是肝的問題,適合用烏梅丸。
完全吃不下東西又嘔吐,這是禁口痢很嚴重的狀況,朱丹溪的方法是用人參、川黃連、石蓮肉、薑汁,慢慢地喝;如果覺得噁心,這是濕熱往上衝到胃,葉天士會用乾薑黃連瀉心湯;如果嘔吐的是口水,這是寒症,適合用吳茱萸湯;如果心窩覺得脹滿不舒服,也適合用瀉心湯,或是厚朴生薑半夏人參湯。
一般來說,治療痢疾比治療瘧疾困難,因為痢疾是臟腑的疾病,而瘧疾是經絡的疾病。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