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邁書

《方症會要》~ 卷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

1. 當歸潤燥丸

治三消小便多,大便秘乾燥:細辛(生炙),甘草,熟地(各三分),柴胡(七分),黃柏,知母,石膏,桃仁,歸身,麻仁,防風,荊芥穗(各一錢),升麻(一錢五分),紅花(二分),杏仁(七個),小椒(三粒)。

白話文:

【當歸潤燥丸】用於治療糖尿病頻尿、大便乾燥祕結:細辛(生用和炒用)、甘草、熟地(各3克),柴胡(7克),黃柏、知母、石膏、桃仁、當歸、火麻仁、防風、荊芥穗(各5克),升麻(7.5克),紅花(1克),杏仁(7粒),小花椒(3粒)。

2. 麥冬飲子

治心移熱於肺,名曰膈消。

麥冬、花粉、知母、甘草、五味、生地、人參、葛根、茯神,加竹葉水煎。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一種病症,這種病是因為心臟的熱氣影響到肺部,被稱為「膈消」。

處方包含以下藥材:麥門冬、天花粉、知母、甘草、五味子、生地黃、人參、葛根、茯神,另外還會加入竹葉,一同用水煎煮來服用。

3. 豬肚丸

黃連(五兩) 麥冬 知母 花粉(各四兩) 烏梅(一兩五錢)

上末入肚內縫口,煮熟搗爛,丸桐子大米湯下,百丸可清心止渴。

白話文:

【豬肚丸】

所需材料為:黃連五兩、麥冬四兩、知母四兩、花粉四兩、烏梅一兩五錢。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後,放入豬肚內,然後縫合豬肚口。接著將豬肚煮熟,取出藥材並搗成泥,製成大小如桐子的丸狀。服用時,用米湯送服一百粒,可以清心降火,解渴。

這就是豬肚丸的製作和服用方法。

4. 清心蓮子飲

黃耆、石蓮肉、白茯苓、人參(各七錢五分)、黃芩、甘草、骨皮、麥冬、車前(各五錢)。

發熱加柴胡、薄荷。

白話文:

【清心蓮子飲】

這帖藥方包含了:黃耆、石蓮肉、白茯苓、人參(這些藥材各使用7.5錢),黃芩、甘草、骨皮、麥冬、車前(這些藥材各使用5錢)。如果出現發熱的情況,可以在藥方中加入柴胡和薄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