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因證治》~ 卷一 (6)
卷一 (6)
1. 六、傷寒
脈浮而洪,邪氣勝也。身體如油,正氣脫也。喘而不休,水漿不下,胃氣盡也。體麻不仁,營衛不行,乍靜乍亂,正邪爭也。故為命絕也。
熱病喘咳唾血,手足腹腫面黃,振慄不言,名肺絕,死。丁日死,後仿此。熱病頭痛嘔宿汁,嘔逆吐血,水漿不入口,狂妄,腹大滿,名脾絕,死。熱病煩滿骨痛,嗌腫不可咽,欲咳不能咳,歌笑而哭,名心絕,死。熱病僵臥,足不安地,嘔血,血妄行,遺屎溺,名肝絕,死。熱病喘悸吐逆,骨痛短氣,目視不明,汗如珠,腎絕,死。
太陽病,脈反躁盛,是陰陽交,死;得汗,脈靜者生。少陰病,惡寒而蜷,下利,手足逆者死。又吐利躁逆者,死。少陰病,四逆,惡寒而蜷。其脈不至,不煩而躁者死。少陰病,下利止而頭眩,時時自冒者死。又七八日息高者死。少陰病,脈微沉細,但欲臥,汗出不煩,自欲吐,五六日自利煩躁,不得臥寐者死。
若利止,惡寒而蜷,手足溫者,可活。少陰病,下利止,厥逆無脈不煩、服湯藥,其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傷寒下利厥逆,躁不得臥者死;下利至厥不止者死。傷寒厥逆,六七日不利,便發熱而利者生。汗出利不止者死,有陰無陽故也。傷寒五六日,不結胸,腹濡,脈虛,復厥者不可下,下之亡血,死。
熱病不知所痛,不能自收,口乾陽熱甚,陰頗有寒者死。熱病在腎,渴,口乾,舌燥黃赤,日夜飲水不知,腹大脹尚飲,目無精光者死。傷寒下利,日十餘行,脈反實者死。病者脅下素有痞,而下至於臍旁,痛引小腹入陰挾筋,為臟結者死。結胸證具,而煩躁者死。直視譫語,喘滿者死。
若下利亦死。
【因】,房勞、辛苦之過,腠理開泄,少陰不藏,觸冒冬時殺厲之氣,嚴寒之毒。中而即病,曰傷寒,不即病,寒毒藏於肌膚之間,至春變為溫,至夏變為熱病。皆腎水涸,春無以發生故也。皆熱不得發泄,鬱於內,遇感而發,雖曰傷寒,實為熱病。春病溫疫,夏為熱病及飧泄,秋髮痎瘧,冬生咳嗽,皆因感四時不正之氣,總名之曰傷寒。
【證治】,自外而入,內傳經絡。
太陽證,頭疼,發熱惡寒,腰脊強。脈浮而緊,無汗,謂之傷寒,可汗,宜麻黃湯。脈緩自汗,謂之傷風,宜桂枝湯。忌利小便、重汗、下大便。
陽明證,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不惡風寒而自汗。尺寸脈俱長,宜白虎湯。浮沉按之有力,宜大承氣湯。胃,血也,不主汗、利。忌汗,利小便。
少陽證,往來寒熱,胸脅痛而嘔,耳聾,脈弦,宜和解之,小柴胡湯。膽無出入水火之間,下犯太陽,汗、下、利皆不可。忌利小便,忌汗,忌利大便。
太陰證,腹滿咽乾,手足自溫,自利不渴,時腹痛,脈沉細,其臟寒,宜四逆湯。脈浮可汗,宜桂枝湯。又大實痛,可下,用詳。忌三法,宜三法,用詳。
白話文:
六、傷寒
脈搏浮大而有力,代表邪氣強盛。身體像塗了油一樣光滑,代表正氣快要耗盡。呼吸急促不停,水和食物都無法嚥下,代表胃氣完全衰竭。身體麻木沒有知覺,代表氣血循環不順暢,時而安靜時而躁動,代表正氣和邪氣在激烈搏鬥。這些都是性命將絕的徵兆。
熱病患者出現呼吸急促、咳嗽帶血、手腳腹部腫脹、臉色發黃、顫抖不語,這稱為肺氣衰竭,將會死亡。根據干支紀日,推測患者將於丁日死亡,之後的病例可以此類推。熱病患者頭痛嘔吐出宿食,嘔吐逆流甚至吐血,水和食物都無法入口,精神錯亂、腹部脹大,這稱為脾氣衰竭,將會死亡。熱病患者感到煩躁、身體疼痛、喉嚨腫痛難以吞嚥、想咳嗽又咳不出、時而唱歌大笑時而哭泣,這稱為心氣衰竭,將會死亡。熱病患者身體僵硬臥床不起,腳無法著地,嘔吐出鮮血,血液不正常地亂流,大小便失禁,這稱為肝氣衰竭,將會死亡。熱病患者呼吸急促、心悸、嘔吐、骨頭疼痛、呼吸短促、視力模糊、汗如珠滴,這是腎氣衰竭,將會死亡。
太陽病,脈搏反而躁動強盛,這是陰陽交戰的危險徵兆,會死亡;如果能發汗,脈搏平靜下來,就有活命的機會。少陰病,患者怕冷而身體蜷縮、腹瀉、手腳冰涼,就會死亡。還有嘔吐腹瀉且躁動不安,也是死亡的徵兆。少陰病,手腳冰冷、怕冷而身體蜷縮,脈搏摸不到,不煩躁卻躁動不安,這也會死亡。少陰病,腹瀉停止後卻出現頭暈,時常感到眼前昏黑,這會死亡。還有病程七八天呼吸急促,也會死亡。少陰病,脈搏微弱細小,只想躺臥,出汗但不煩躁,自己想嘔吐,病程五六天後,突然腹瀉且煩躁不安,無法入睡,這也會死亡。
如果腹瀉停止,怕冷但身體不再蜷縮,手腳溫暖,就有活命的機會。少陰病,腹瀉停止,手腳冰冷且脈搏摸不到,不煩躁、服用湯藥後,脈搏突然顯現出來,這會死亡;如果脈搏緩緩恢復,就有活命的機會。傷寒導致腹瀉且手腳冰冷,躁動不安無法入睡,就會死亡;腹瀉導致手腳冰冷持續不止也會死亡。傷寒手腳冰冷,六七天沒有排便,後來反而發熱並腹瀉,這反而有活命的機會。發汗後腹瀉不止也會死亡,因為這是陰盛陽衰的緣故。傷寒病程五六天,沒有出現胸部硬結,腹部柔軟,脈搏虛弱,又出現手腳冰冷,就不能用瀉下的藥物,如果瀉下,會導致失血而死亡。
熱病患者不知哪裡疼痛,身體無法自行控制,口乾舌燥陽熱過盛,但身體偶爾又出現怕冷的感覺,這會死亡。熱病病位在腎臟,感到口渴、口乾、舌頭乾燥發黃發紅,整天不停地喝水但仍然口渴,腹部脹大還在不停地喝水,眼睛沒有神采,這會死亡。傷寒腹瀉,一天腹瀉十幾次,脈搏反而強實,這會死亡。患者胸脅下本來就有痞塊,而痞塊擴散到肚臍旁邊,疼痛牽引到小腹甚至陰部,這是臟器內部結塊,會死亡。結胸的症狀都出現了,還伴隨煩躁不安,也會死亡。眼神直視、胡言亂語、呼吸急促且胸悶,也會死亡。
如果腹瀉,也會死亡。
【病因】,因為性生活過度、過於勞累,導致身體的腠理疏鬆,少陰的精氣無法收藏,再接觸到冬天嚴重的邪氣和寒毒。如果立即發病,就稱為傷寒;如果沒有立即發病,寒毒會潛藏在肌肉皮膚之間,到了春天就轉變為溫病,到了夏天就轉變為熱病。這些都是因為腎水耗竭,春天沒有能量生發的緣故。都是因為熱氣無法發散,鬱積在體內,遇到外感才發作,雖然稱為傷寒,實際上是熱病。春天得溫疫,夏天得熱病和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秋天得瘧疾,冬天得咳嗽,這些都是因為感受了四季不正常的邪氣,總稱為傷寒。
【證治】,邪氣從外部侵入,傳入體內的經絡。
太陽證,出現頭痛、發熱、怕冷、腰背僵硬等症狀,脈搏浮而有力,沒有汗,稱為傷寒,可以用發汗的方法治療,適合用麻黃湯。如果脈搏緩慢而且自己出汗,稱為傷風,適合用桂枝湯。忌諱利尿、過度發汗、瀉下大便。
陽明證,出現身體發熱、眼睛疼痛、鼻子乾燥難以入睡,不怕風寒但自己出汗。寸關尺的脈搏都比較長,適合用白虎湯。如果按壓脈搏感覺浮沉有力,適合用大承氣湯。胃,代表著血,不主汗和排便。忌諱發汗和利尿。
少陽證,出現時而怕冷時而發熱、胸脅疼痛且嘔吐、耳鳴、脈搏像琴弦一樣,適合用和解的方法治療,適合用小柴胡湯。膽與水火的平衡有關,如果邪氣下犯太陽,發汗、瀉下、利尿都不可以。忌諱利尿、發汗、瀉下大便。
太陰證,出現腹部脹滿、咽喉乾燥、手腳溫暖、自己腹瀉但不口渴、時常腹痛、脈搏沉細,代表臟器內部寒冷,適合用四逆湯。如果脈搏浮盛可以用發汗的方法,適合用桂枝湯。又出現腹部脹滿而疼痛劇烈,可以用瀉下的方法,具體用法要詳細分析。忌諱發汗、瀉下、利尿,適合發汗、瀉下、利尿,具體用法要詳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