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因證治》~ 卷一 (5)
卷一 (5)
1. 七、大頭腫痛
(附蛤蟆瘟)
【因】,陽明邪熱太甚,故資實少陽相火而為之也。濕熱為腫痛,治之視其腫熱在何部分,隨結而取之,是天行也。
【治】,黃芩(炒),甘草,大黃(煨),黍黏子(炒),芒硝
陽明渴,加石膏;少陽渴,加栝蔞根;陽明行經,加升麻、白芍、葛根、甘草;太陽行經,加羌活、防風。
蛤蟆瘟
【因】,風熱。
【治】,解毒丸下之。
側柏葉自然汁調蚯蚓糞敷。燒灰大妙。
車前葉服;或丁香尖、附子尖、南星,醋磨敷皆可。五葉藤汁敷亦可。
白話文:
[七、大頭腫痛]
【原因】,這是因為陽明經的邪熱過盛,所以會結合實少陽經的相火一起發作。濕熱造成的腫痛,治療時要根據腫熱出現在哪個部位,針對該部位進行治療,這就是所謂的順應自然的治療方式。
【治療】,用炒黃芩,甘草,煨大黃,炒黍黏子,芒硝。
如果在陽明經有口渴的情況,就加入石膏;在少陽經有口渴的情況,就加入栝蔞根;在陽明經行經時,就加入升麻、白芍、葛根和甘草;在太陽經行經時,就加入羌活和防風。
【蛤蟆瘟】
【原因】,是由風熱引起的。
【治療】,用解毒丸來治療。
可以使用側柏葉的自然汁液調和蚯蚓糞,敷在患處。燒成灰後的效果更好。
或者服用車前葉;或者用丁香尖、附子尖、南星,加上醋磨碎後敷在患處都可以。五葉藤的汁液敷在患處也是可行的。
2. 八、霍亂
【脈】,微澀,或代,或伏。脈弦滑者,膈有宿食;身卻不熱,為霍亂。大者生,微遲者死,脈洪者熱。
【因】,其氣有三:一曰火,二曰風,三曰濕。
邪在上焦則吐,下焦則瀉,中焦則吐而且利。吐為暍熱也;瀉為濕也;風勝則動,故轉筋也。或因大渴而大飲,或飢,或飽甚,傷損胃氣,陰陽交爭而不和。此為急病也,不死。如干霍亂而不得吐利,必死。
【證】,其狀心腹卒痛,嘔吐下利,憎寒發熱,頭痛眩暈。先心痛則先吐,先腹痛則先下,心腹俱痛,吐利並作。甚則轉筋,入腹則死,不然則吐瀉。
乾霍亂者,忽然心腹脹滿,絞刺痛,欲吐不吐,欲利不利,須臾則死。以鹽湯大吐之佳。
外有沖惡,病同而名異。
【治】,五苓散治熱多飲水,關上脈洪者,熱也。宜清之。
理中丸,治寒多不飲水,身不熱者。
半夏湯,治霍亂轉筋,吐利不止。身痛不止者,宜加桂枝湯。
半夏曲,茯苓,陳皮,白朮,薄荷,桂枝,甘草
和解散,治霍亂。此條,內有所積,外為邪氣所阻。甚用吐法,二陳湯。
和解散,川芎,蒼朮,白芷,防風
白話文:
【脈象】,脈象可能微弱且澀,或者間歇,或者隱伏。若脈象弦滑,表示膈膜部位可能有未消化的食物;若身體沒有發熱,可能是霍亂。大的脈象代表生存機率高,微弱且遲緩的脈象則預示死亡,脈象洪大代表體內有熱。
【病因】,導致霍亂的氣有三種:一是火氣,二是風氣,三是濕氣。
若是上焦受到邪氣影響會引發嘔吐,下焦則會引起腹瀉,中焦則可能同時出現嘔吐和腹瀉。嘔吐是因為體內熱氣過盛;腹瀉是由於濕氣影響;風氣過強會造成肌肉抽搐。也可能因為大量飲水、飢餓、過飽等因素,傷害了胃氣,使體內陰陽失衡。這是急性病,但通常不會致命。然而,如果患的是乾性霍亂,無法嘔吐或腹瀉,可能會致死。
【症狀】,患者可能突然感到心臟或腹部劇烈疼痛,伴隨嘔吐和腹瀉,畏寒發燒,頭痛眩暈。若先心痛,則先嘔吐;若先腹痛,則先腹瀉;若心臟和腹部都痛,則嘔吐和腹瀉同時發生。嚴重時,還可能出現肌肉抽搐。若進入腹部,可能致命,否則就是持續嘔吐和腹瀉。
乾性霍亂患者,可能突然感到心臟和腹部脹滿,劇烈疼痛,想嘔吐又吐不出來,想排泄又排不出來,很快就會死亡。此時,用鹽水催吐效果較好。
外在因素也可能導致類似的病症,但名字不同。
【治療方法】,五苓散適用於熱氣過盛且喝水過多的情況,若關上脈象洪大,代表體內有熱,應該進行清熱治療。
理中丸,適用於體內寒氣過重,不願喝水,且身體沒有發熱的情況。
半夏湯,適用於霍亂引起的肌肉抽搐,嘔吐和腹瀉不停。若身體疼痛不止,應加入桂枝湯。
半夏曲,茯苓,陳皮,白朮,薄荷,桂枝,甘草,這些都是治療霍亂的藥材。
和解散,適用於霍亂。若體內有積存物,又被外邪所阻,可以使用吐法,例如二陳湯。
和解散,川芎,蒼朮,白芷,防風,這些也是治療霍亂的藥材。
3. 九、瘟病
【證】,眾人一般者是。
【治】,有三法:宜補,宜散,宜降。
大黃,黃芩,黃連,人參,桔梗,蒼朮,防風,滑石粉,人中黃,香附子
上神麯丸,送下隨宜。氣虛四君子;血虛四物湯;痰,二陳湯;熱甚,童便作湯送下。
春夏不服麻黃,秋冬不服桂枝;夏不服青龍,冬不服白虎。
白話文:
【症狀】,所描述的是大眾常見的瘟疫病症。
【治療】,有三種方法:適合補充身體所需,適合疏散邪氣,適合降火。
使用藥材如大黃,黃芩,黃連,人參,桔梗,蒼朮,防風,滑石粉,人中黃,香附子
以上藥材製成神麯丸,根據病情酌量服用。若為氣虛,可服用四君子湯;血虛,則用四物湯;有痰,則選二陳湯;若是熱度過高,可用童便作為湯劑服用。
春夏季節不應服用麻黃,秋冬季節不應服用桂枝;夏季不宜服用青龍湯,冬季則避免服用白虎湯。
4. 十、傷暑
【脈】,脈虛身熱,或浮自汗。自汗者,火動而散故也。
【因】,夏火太熱,損傷肺金元氣。其感有二:動而得之,乃辛苦之人,動而火勝,熱傷氣也,脈洪而大。靜而得之,乃安樂之人,靜而濕勝,火勝金位也,脈沉而實。
【證治】,暑喜歸心。入心則噎塞,昏不知人;入肝則眩暈;入肺則喘滿、痿躄;入脾則昏睡不覺;入腎則消渴。病則怠惰嗜臥,四肢不收,精神不足,兩腳痿弱,頭疼惡熱,躁熱,大渴引飲,大汗。因動而中,白虎加入參湯主方。頭疼惡寒,拘急肢節疼,大熱無汗。因靜而中,大順散、白虎加蒼朮。有陰勝陽之極,甚則傳腎肝為痿厥,清暑益氣湯主之。
凡中暍死,切忌與冷水涼處,須沃以湯,宜黃龍丸主之。
心虛傷暑,身熱頭痛,煩滿而渴,五苓散主之。肺虛傷暑,身熱煩悶而喘,白虎湯主之。脾虛傷暑,則為痎瘧,常山飲主之。
黃連香薷湯,治暑。挾痰加半夏;虛加參、耆。
清暑益氣湯,治暑傷金,虛甚。
玉龍丸,曾用治暑。油炒半夏、薑汁丸。
補中益氣湯,治疰夏痰滲。
二苓湯,治春夏之交,病似傷寒,自汗體重,痛難轉側,此名中濕。
澤瀉(一兩),滑石(二兩),茯苓,豬苓,白朮(半兩)
暑風挾火,痰實者,可用吐法。
玉龍丸,治暑泄瀉,或二便秘。
焰硝,明礬,滑石,硫黃(一兩),白麵(六兩)
水丸,水下。
白話文:
【脈象】,脈搏虛弱且身體發熱,或者脈象浮且自發出汗。自汗的原因,是因為火氣被激發而散失。
【病因】,夏天的高溫過於熾熱,損害了肺部的金元氣。感受暑氣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勞動時感受,這通常發生在辛苦工作的人身上,勞動時火氣旺盛,導致熱氣傷害氣息,脈象會顯得洪大。二是休息時感受,這通常發生在生活安逸的人身上,他們在休息時濕氣占上風,火氣超越金的位置,脈象會顯得沉實。
【症狀及治療】,暑氣傾向於影響心臟。如果進入心臟會導致噎塞,意識不清;進入肝臟會導致眩暈;進入肺部會導致喘息、疲憊;進入脾臟會導致昏睡;進入腎臟會導致消渴。病發時會感到倦怠嗜睡,四肢無力,精神不濟,雙腳乏力,頭痛畏熱,焦躁,非常口渴想喝水,大量出汗。如果因為勞動而中暑,主要用白虎加入參湯來治療。如果頭痛畏寒,肌肉緊繃,四肢疼痛,高燒無汗,這是因為靜止時中暑,主要用大順散和白虎加蒼朮來治療。在極度陰盛陽衰的情況下,甚至會傳至腎臟和肝臟導致痿厥,這種情況下用清暑益氣湯來治療。
對於因中暑而死亡的病人,切記不能給予冷水或者放置在冷處,應該用熱水浸泡,使用黃龍丸作為主要治療。
心臟虛弱受暑,身體發熱,頭痛,胸悶口渴,可以使用五苓散來治療。肺部虛弱受暑,身體發熱,煩躁喘息,可以使用白虎湯來治療。脾臟虛弱受暑,會導致瘧疾,可以使用常山飲來治療。
黃連香薷湯,用於治療暑熱。如果伴有痰多,可以加入半夏;如果是虛弱狀態,可以加入人參、黃耆。
清暑益氣湯,用於治療暑熱對金屬的傷害,特別適用於虛弱的情況。
玉龍丸,曾經用於治療暑熱。半夏用油炒,薑汁製成丸。
補中益氣湯,用於治療夏季因痰滲而產生的病症。
二苓湯,用於治療春夏交替時,類似於感冒的病症,患者會自發出汗,身體沉重,轉身困難,這種情況稱為中濕。
澤瀉(一兩),滑石(二兩),茯苓,豬苓,白朮(半兩)
如果暑風夾帶火氣,且有痰,可以考慮嘔吐療法。
玉龍丸,用於治療暑熱導致的腹瀉,或者二便不通。
焰硝,明礬,滑石,硫黃(一兩),白麵(六兩)
用水製成丸,用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