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題元·朱震亨著,清·湯望久校輯

《脈因證治》~ 卷三 (18)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8)

1. 三十七、癰疽

作兩服煎。

驗方,有婦人年七十,性好酒,形實性急,腦生疽,脈緊急,切之澀。錦紋大黃(酒炒)、人參(酒熟)、每一錢,薑汁煎服。

驗方,有人年五十,形實色黑,背生紅腫,近骨下痛甚,脈浮數而洪緊,食亦大嘔,時冬月。

麻黃,桂枝(冬月用之),生附(脈緊用之),黃柏(酒炒),栝蔞,甘草節,羌活,青皮,半夏,人參,黃耆

姜煎。

驗方,治初生一切瘡、癤、癰、疽、發背,服之殊效。亦能下死血。

大黃,甘草,辰砂,血竭

酒下。

解毒丹,治一切發背、癰、疽、金石毒。

紫背車螯大者,鹽泥固濟,煅紅,出火毒,甘草膏丸,甘草湯下。惡物,用寒水石煅紅入翁,沉井中,臘豬油調敷。

又方,以輕粉為佐,又以燈草為佐,散腫消毒,輕者可杖。

清涼膏,治發背。

當歸,白芷,木鱉肉,白芨,白蘞(各一兩),乳香(研),膩粉(少許),白膠(少許),黃丹(五兩),麻黃(七兩)

上煎前六味,候紫色去之,入槐、柳枝各七寸,再煎,入丹,臨時入下。

三生散,治漫腫光色附骨癰,如神。

露蜂房,蟬蛻,頭髮(各等分)

燒灰存性,三錢,研細酒下。

曾用五灰膏,敷一宿,待惡肉腐,以刀去之盡,以香油蘸在錦上,紐干復之。待好肉如岩合盙狀,方可以收口,用龍骨、白蘞、乳、沒等藥敷之。

內疽用四物湯加減服之。有人性急味厚,在脅下一點痛,每服熱燥之藥,脈輕則弦,重則芤,知其痛處有膿,因作內疽病治之。

甘草乾姜人參,治肺痿。

甘草(四兩),乾薑(二兩),人參(一兩),大棗(三個)

煎服。

小青龍湯,治肺癰,先解表之邪也,此治腫瘍之法也。

葶藶大棗瀉肺湯,治癰疽,喘不得臥也。

葶藶炒黃研,丸彈子大。水三升,入棗先煎二升,去棗入葶藶,煎至一升,頓服之。先進小青龍湯三服,後進此。

桔梗湯,治咳胸滿,唾如米粥,當吐膿血。

甘草,桔梗(各一兩)

葦莖湯,治咳有微熱,胸中甲錯,此治潰瘍之法也。

葦莖(二升切),瓜瓣仁,薏苡仁(各半斤),桃仁(五十個,去皮尖)

煎服。又方,栝蔞連瓤下煎。

薏苡附子敗醬散,治腸癰身甲錯,腹皮急脹,本無積聚,身無熱,脈數者。

附子(炮),敗醬(各二錢),薏苡仁(十個)

水煎。

大黃牡丹湯,治腸癰,小腹,或偏在膀胱左右,大如掌,熱,小便自調,時自汗,脈遲緊,未成膿可下之,膿成不可下。

大黃(四兩),牡丹皮(三兩),芒硝(二兩),瓜子(一個),桃仁(五十個)

水煎頓服。

雲母膏,有如腹痛,百分不治,脈滑數。腹微急,脈當沉細,今脈滑數,以雲母膏下之。雲母膏,丸梧子大。一百丸,阿膠烊入酒下之。下膿血為度,可止。

白話文:

[癰疽]

**煎藥服用方法:**分為兩次煎煮服用。

**驗方一:**有一位七十歲的老婦人,喜歡喝酒,體格壯實但性情急躁,頭上長了疔瘡,脈象呈現緊促且摸起來澀滯。使用炒過的錦紋大黃和酒製的人參,各取一錢,用薑汁煎煮服用。

**驗方二:**有一位五十歲的男子,體格壯碩且膚色黝黑,背部紅腫,靠近骨頭的地方疼痛劇烈,脈象浮數且洪大緊實,進食後會嘔吐,當時是冬天。使用麻黃、桂枝(冬天使用)、生附子(脈象緊實時使用)、酒炒的黃柏、栝蔞、甘草節、羌活、青皮、半夏、人參、黃耆,用薑煎煮服用。

**驗方三:**治療剛出生嬰兒的各種瘡、癤、癰、疽、發背等疾病,效果顯著,也能排出體內死血。使用大黃、甘草、辰砂、血竭,用酒送服。

**解毒丹:**治療各種發背、癰、疽、金石毒。將大的紫背車螯用鹽泥包裹後煅燒至紅熱,取出後去除火毒,與甘草製成藥丸,用甘草湯送服。對於嚴重的情況,將寒水石煅燒至紅熱後放入甕中,沉入井中,再用豬油調和後塗抹於患處。

**又一方:**加入輕粉輔助,或加入燈草輔助,可以消腫解毒,病情較輕的可以拄杖行走。

**清涼膏:**治療發背。使用當歸、白芷、木鱉肉、白芨、白蘞各一兩,乳香(研磨)、膩粉(少許)、白膠(少許)、黃丹(五兩)、麻黃(七兩)。先煎煮前六味藥材,煮至藥液呈現紫色後去除藥渣,加入槐枝、柳枝各七寸,再次煎煮,然後加入黃丹,臨用時加入其他藥材。

**三生散:**治療蔓延腫脹且表面光滑的附骨癰,效果神奇。使用露蜂房、蟬蛻、頭髮各等份,燒成灰燼並保留藥性,取三錢研磨成細粉,用酒送服。

**曾用五灰膏:**敷在患處一晚,待腐肉腐爛後,用刀去除乾淨,用香油浸潤紗布,擰乾後敷蓋患處。待好肉長得像岩石般隆起後,方可收口,使用龍骨、白蘞、乳香、沒藥等藥物敷在患處。

**內疽:**服用四物湯加減。如果有人性情急躁,口味濃厚,在脅下某處有疼痛感,每次服用溫熱的藥物後,脈象輕按則弦,重按則芤,這表明疼痛處有膿,可以用治療內疽的方法治療。

**甘草乾薑人參湯:**治療肺痿。使用甘草四兩、乾薑二兩、人參一兩、大棗三個,煎煮服用。

**小青龍湯:**治療肺癰,先解除體表的邪氣。這也是治療腫瘤的方法。

**葶藶大棗瀉肺湯:**治療癰疽,導致呼吸困難無法躺臥。將葶藶子炒黃研磨,製成彈子大小的藥丸。用水三升,先將大棗煎煮至二升,去除大棗後加入葶藶子,煎煮至一升,一次性服用。先服用三次小青龍湯,再服用此方。

**桔梗湯:**治療咳嗽胸悶,吐出的痰像米粥一樣,應當吐膿血。使用甘草、桔梗各一兩。

**葦莖湯:**治療咳嗽並伴有輕微發熱,胸部有板結感,這也是治療潰瘍的方法。使用葦莖(二升切段)、瓜瓣仁、薏苡仁(各半斤)、桃仁(五十個,去皮尖),煎煮服用。另外,也可以用帶瓤的栝蔞煎煮。

**薏苡附子敗醬散:**治療腸癰,身體僵硬,腹部皮膚繃緊,沒有積聚的症狀,身體沒有發熱,脈象數快的病症。使用炮製的附子、敗醬各二錢,薏苡仁十個,用水煎煮服用。

**大黃牡丹湯:**治療腸癰,小腹或者偏在膀胱左右,腫大如手掌,發熱,小便正常,時常出汗,脈象遲緩而緊實。如果還沒化膿可以服用,已經化膿則不可服用。使用大黃(四兩)、牡丹皮(三兩)、芒硝(二兩)、瓜子(一個)、桃仁(五十個),用水煎煮後一次性服用。

**雲母膏:**如果出現腹痛,通常無法治癒,脈象滑數。如果腹部輕微緊張,脈象應該沉細,但現在脈象滑數,就用雲母膏來治療。雲母膏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一次服用一百丸,用阿膠融化在酒中送服。待排出膿血即可停止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