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因證治》~ 卷三 (15)
卷三 (15)
1. 三十六、瘡瘍
酒一升,閉口重湯煮、酒煮皆可。
乳香散,治痛,瘡口大。
寒水石(煅),滑石(各一兩),乳香,沒藥(五錢),腦子(少許)
末糝口上。
雄黃散,治惡肉不去。
雄黃(一錢),巴豆(一個,去皮尖),乳香,沒藥(少許,另研)
細和勻,敷肉上。
木香散,治久不收口。
木香,檳榔,當歸(各一錢),黃連(二錢)
為末糝之。
出剩骨,血竭罨之,骨自出。
治漏瘡剩骨,青橘葉,地錦草
上二件,杵成膏。先淨瘡口,用杜牛膝根內入瘡中,以膏敷之,縛定。
一上散,治瘡、疥癬。
雄黃(另),硫黃(另,各五錢),斑蝥(三個,去翅足,另),黑狗脊(另),寒水石,蛇床子(炒,各五錢)
上細末,同勻油調擦上。加法隨病。
金絲,其狀如繩線,鉅細不一,上下行,至心即死。可於瘡頭上截經刺之,出血後,嚼萍草根塗之,立安。
治疔瘡(劉先生方),烏頭尖,附子底,蠍梢,雄黃(各一錢),蜈蚣(一兩),硇砂
粉霜,輕粉,麝香,乳香(各五分),信石(二錢五分)
上末,先破瘡口出血,亟以草杖頭,用紙滯於內,以深為妙。
疔瘡毒氣入腹,昏悶不食。
紫花地丁,蟬蛻,貫眾(各半兩),丁香,乳香
溫酒下二錢。
治疔瘡(李先生方),歸尾,沒藥,白芨,乳香,杏仁,黃丹,蓖麻,粉霜,巴豆
木鱉子,芝麻油,桃柳枝
上煎如法。白菊花紫莖者汁服,渣敷之。茜草根葉亦可。
疔瘡先癢後痛,先寒後熱,熱定則寒,四肢沉重,頭痛心驚,眼花嘔逆則難治。
貼杖瘡,虎骨,黃柏,黃連,黃芩,苦參
以五味煎,入油紙,煎又數沸,次以紙貼上。
惡瘡,霜後凋蕉葉乾末敷,香油調,油紙掩。先用忍冬藤、蔥、椒、金絲草洗,松上白蟻泥、黃丹炒黑,香油調敷,外用油紙夾上,日換。後用龍骨末藥於口上收肉,黃丹入香油煎,入朴硝抹瘡上。
口瘡神方,焰硝,硼砂
含口不開,以南星於湧泉醋敷之。
飲酒人口糜,導赤散、五苓散。
風寒遏絕,陽氣不伸,聲不出。
半夏(制,一兩),烏頭,肉桂(各一錢)
煎服。
赤口瘡,白礬(飛),沒藥,乳香,銅綠,末糝。
白口瘡,雄黃,沒藥(各一錢),輕粉(五分),巴豆
末糝。
唇緊燥裂生瘡,用青皮燒灰,豬脂調敷。夜臥頭垢亦可。
口痛瘡,五味子(一兩)、黃柏(蜜炙)、滑石(各五錢)銅綠加糝,白薔薇汁,漱之良。
有口瘡不下食,眾以狐惑治之,必死。未若以礬湯,於腳上浸半日,頓寬。以黃柏蜜炙、殭蠶灼末敷,立下乳而安。
一方神效,西瓜外皮(燒灰),黃柏、黃連、硃砂、孩兒茶、硼砂為末,水調抹效。
白話文:
瘡瘍
-
酒煮療法: 用一升酒,將容器蓋緊,隔水加熱煮沸,用酒煮或直接用熱酒浸泡都可以。
-
乳香散: 用來治療疼痛、瘡口較大的情況。
-
配方:煅燒過的寒水石、滑石各一兩,乳香、沒藥各五錢,少許冰片。
-
用法:將上述藥材磨成細粉,撒在瘡口上。
-
雄黃散: 用來治療瘡口上的壞死組織不易去除的情況。
-
配方:雄黃一錢,去皮尖的巴豆一個,少許乳香、沒藥(另研磨)。
-
用法:將藥材磨細混合均勻,敷在壞死組織上。
-
木香散: 用於治療瘡口久不癒合的情況。
-
配方:木香、檳榔、當歸各一錢,黃連二錢。
-
用法:將上述藥材磨成細粉,撒在瘡口上。
-
取出殘留骨頭: 用血竭敷在瘡口上,骨頭會自行脫出。
-
治療瘻管瘡的殘留骨頭: 用青橘葉和地錦草搗成膏狀。先清潔瘡口,將杜牛膝根塞入瘡內,再將藥膏敷在瘡口上,並包紮固定。
-
一上散: 用於治療瘡、疥癬。
-
配方:雄黃、硫磺各五錢(分開研磨),去除翅足的斑蝥三個(另研磨),黑狗脊、寒水石、炒過的蛇床子各五錢。
-
用法:將上述藥材磨成細粉,混合均勻後用油調和塗抹患處。可根據病情調整用法。
-
金絲: 瘡瘍的形狀像繩索或細線,粗細不一,上下延伸,若蔓延到心臟就會導致死亡。可以在瘡頭上截斷經絡刺血,然後嚼碎浮萍草的根塗抹,即可痊癒。
-
治療疔瘡(劉先生方): 用烏頭尖、附子底、蠍梢、雄黃各一錢,蜈蚣一兩,硇砂。
-
粉霜: 用於治療疔瘡。
-
配方:輕粉、麝香、乳香各五分,信石二錢五分。
-
用法:將上述藥材磨成細粉,先將瘡口弄破出血,然後用草杖頭沾取藥粉塞入瘡口內,盡量塞深。
-
疔瘡毒氣入腹的症狀: 昏迷、精神不佳、不吃東西。
-
治療:紫花地丁、蟬蛻、貫眾各半兩,丁香、乳香。用溫酒送服二錢。
-
治療疔瘡(李先生方): 當歸尾、沒藥、白芨、乳香、杏仁、黃丹、蓖麻、粉霜、巴豆。
-
木鱉子療法: 將木鱉子、芝麻油、桃柳枝一起煎煮,按照常規方法使用。用紫莖白菊花的汁液服用,藥渣敷在患處。茜草的根葉也可以使用。
-
疔瘡難治的症狀: 先癢後痛,先寒後熱,熱退後又寒冷,四肢沉重,頭痛心悸,眼花嘔吐。
-
貼杖瘡: 用虎骨、黃柏、黃連、黃芩、苦參五味藥材煎煮,加入油紙中浸泡,再煎煮幾次,然後將油紙貼在患處。
-
惡瘡: 用霜後枯萎的香蕉葉曬乾磨粉,用香油調和敷在患處,外用油紙覆蓋。先用忍冬藤、蔥、椒、金絲草清洗患處,再用松樹上的白蟻泥和炒黑的黃丹,用香油調和敷上,外用油紙夾住,每天更換。之後用龍骨粉末藥收瘡口,用黃丹加入香油煎煮,再加入朴硝塗抹在瘡口上。
-
口瘡神方: 用焰硝和硼砂含在口中,不要吞咽。若口瘡嚴重導致無法張口,可以用南星搗碎用醋調和敷在腳底湧泉穴上。
-
飲酒導致口糜爛: 用導赤散、五苓散治療。
-
風寒阻遏,陽氣不舒導致失聲: 用制半夏一兩、烏頭、肉桂各一錢煎服。
-
赤口瘡: 用飛過的白礬、沒藥、乳香、銅綠磨成粉末撒在患處。
-
白口瘡: 用雄黃、沒藥各一錢,輕粉五分,巴豆磨成粉末撒在患處。
-
嘴唇緊繃乾燥裂開生瘡: 用青皮燒成灰,用豬油調和塗抹。也可以用夜晚的頭垢塗抹。
-
口痛瘡: 用五味子一兩、黃柏(蜜炙)、滑石各五錢,加少許銅綠磨成粉末撒上,用白薔薇汁漱口。
-
口瘡嚴重不能進食: 如果用狐惑的方法治療,必死無疑。不如用礬湯浸泡雙腳半天,情況會好轉。然後用蜜炙過的黃柏、炒過的僵蠶磨成粉末敷在患處,可以順利下乳(可能是指退燒)而痊癒。
-
一方神效: 將西瓜外皮燒成灰,與黃柏、黃連、硃砂、孩兒茶、硼砂磨成粉末,用水調和塗抹,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