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因證治》~ 卷二 (19)
卷二 (19)
1. 二十六、逆痰嗽
或蠱注相傳,死魂相逐,則先嘔血,不知來處,微有痰嗽,漸成寒熱,兩手脈弦細而數,外證,飲食不為肌膚,頰紅變動不常,身體痠痛倦,及嗽損咽痛多痰,或喘或瀉則死。
先因傷濕、傷寒解利不盡,雖病退人起,飲食減少,不生肌肉,身倦無力,勞力則熱,身體痠痛,狀如勞伏,但不吐血,不發潮熱,經二三年醫無驗。此是餘毒伏在經絡,其脈弦也,再發則愈。
《三因》論狀,傷風咳者,憎寒壯熱,自汗惡風,口乾煩躁。傷寒咳者,憎寒發熱,無汗惡寒,不幹煩躁。傷暑咳者,煩熱引飲,口燥,或吐沫,聲嘶咯血。傷濕咳者,骨節煩痛,四肢重者,洒洒淅淅。喜傷心,咳而喉中介介如腫狀。甚則咽腫喉痹,自汗咽乾,咯血。此勞傷心,小腸受之,咳與氣俱失。怒傷肝,咳而兩脅下痛,不可轉側,則兩胠下滿,左脅偏痛引少腹。此怒傷肝,膽受之,咳嘔膽汁。思傷脾,咳而右脅下痛,隱隱引肩背。甚則不可動,腹脹心痛,不欲食。此飢飽之傷,胃受之,咳而嘔,嘔則長蟲出,憂傷肺,咳而喘息有聲。甚則吐血,吐白沫涎,口燥聲嘶。叫呼傷肺,大腸受之,咳而遺矢。恐傷腎,咳而腰背相引痛。甚則嗔,咳涎,寒熱,引腰背,或喘滿。房勞傷腎,膀胱受之,咳而遺溺。久咳不已,三焦受之,咳而腹滿不飲食。
咳、嗽、喘、逆氣、短氣分別不同。
咳者,無痰有聲,喉中如癢,習習如梗,甚則續續不止,連連不已,沖膈擊胸。外有心咳、一切血證、肺咳上逆。
嗽者,有痰。外有勞瘵喘促嗽血、肺痿、肺癰。
喘者,促促而氣急,喝喝而息數,張口抬肩,搖身攘肚。外有腳氣。
逆氣者,但腳氣上而奔急。外有肺中風、肺中暑、肺熱、肺寒、肺水、肺痹、肝熱膽寒、心熱腸痹、痰水。
短氣者,呼吸難,數則不能相續,似喘而不搖肩,似呻吟而無痛。外有脾中風、脾中寒、肺熱、腎虛、歷節風、憂氣、胸痞、痰飲。
【治】,咳嗽謂無痰而有聲。《素問》云:咳乃皮毛先受邪氣以從其合,其寒飲食入胃,從脾脈上至肺,肺寒則內外合邪,因有咳證。
肺咳,麻黃湯;大腸遺矢,赤石脂禹餘糧湯、桃仁湯。
脾咳,升麻湯;胃吐蟲出,烏梅湯。
心咳,桂枝湯;小腸氣失,芍藥甘草湯。
肝咳,小柴胡湯;膽嘔苦汁,黃芩半夏湯。
腎虛,麻黃細辛附子湯;膀胱遺溺,茯苓甘草湯。
久咳不已,三焦受之。其狀,咳,腹滿不欲飲食。此皆聚於胃,關於肺,令人多涕唾而面浮腫氣逆也。異功白朮散。
逆,逆謂氣上逆肺,壅而不下。上氣逆者,皂莢丸;火逆上氣,麥門冬湯;上氣脈浮者,麻黃厚補湯;上氣脈沉者,澤漆湯。澤漆(五)、桑白皮(六)、射干(泔浸)、黃芩、白朮、茯苓(四)、竹茹,治氣上逆,為熱所作。
白話文:
二十六、逆痰嗽
有些人可能是因為受到蠱毒邪氣的影響,或是死去的魂魄跟隨著,一開始會先吐血,但不知道血是從哪裡來的,接著會稍微咳嗽,慢慢變成忽冷忽熱的發燒。兩手的脈象摸起來細而快,身體外在的表現是,吃進去的食物無法轉化成肌肉,臉頰會不正常地泛紅,而且顏色變化不定,身體會感到痠痛疲倦,咳嗽的時候會傷到喉嚨,導致喉嚨痛且痰多,嚴重的話可能會喘或拉肚子,這樣就會死亡。
還有一種情況是,因為受到濕氣或寒氣的侵襲,沒有完全治好,雖然病好了,人也恢復了,但食慾卻變差,身體無法長肌肉,感覺疲倦無力,稍微勞動就會發熱,身體痠痛,看起來很像過度勞累,但不會吐血,也不會發燒,經過兩三年治療都沒效果。這其實是殘留的毒素潛伏在經絡中,脈象摸起來會像緊繃的弦一樣,如果再發作,就會痊癒。
《三因論》中描述的咳嗽症狀:
- **風邪引起的咳嗽:**會怕冷、發燒,會流汗、怕風,口乾煩躁。
- **寒邪引起的咳嗽:**會怕冷、發燒,但不會流汗、怕冷,也不會口乾煩躁。
- **暑邪引起的咳嗽:**會煩熱想喝水,口乾,可能會吐出泡沫,聲音沙啞或咳血。
- **濕邪引起的咳嗽:**骨頭關節會疼痛,四肢沉重,身體會感到發冷。
- **傷心引起的咳嗽:**咳嗽時喉嚨感覺像有東西卡住,腫脹的感覺,嚴重的話喉嚨會腫痛,喉嚨緊閉,自己會流汗、喉嚨乾燥,咳血。這是因為過度勞累傷到心,連帶影響到小腸,導致咳嗽時氣也跟著洩出去。
- **怒傷肝引起的咳嗽:**咳嗽時兩側肋骨下方會疼痛,無法轉動身體,會感覺肋骨下方脹滿,左邊肋骨下會特別痛,牽引到下腹部。這是因為發怒傷到肝,連帶影響到膽,咳嗽時會吐出膽汁。
- **思慮過度傷脾引起的咳嗽:**咳嗽時右邊肋骨下方會疼痛,隱隱約約牽引到肩膀和背部,嚴重的話會無法動彈,腹部脹氣,心痛,不想吃東西。這是因為飢餓或過飽傷到脾胃,咳嗽時會嘔吐,吐出來的可能會是蛔蟲。
- **憂傷肺引起的咳嗽:**咳嗽時會喘氣,發出聲音,嚴重的話會吐血,吐出白色的泡沫,口乾,聲音沙啞。
- **大聲叫喊傷肺引起的咳嗽:**連帶影響到大腸,咳嗽時可能會失禁。
- **恐懼傷腎引起的咳嗽:**咳嗽時腰背會互相牽引疼痛,嚴重的話可能會發怒,咳出痰液,忽冷忽熱,腰背疼痛,或是喘不過氣。
- **過度性生活傷腎引起的咳嗽:**連帶影響到膀胱,咳嗽時可能會小便失禁。
- **久咳不止:**影響到三焦,咳嗽時會腹脹,不想吃東西。
咳嗽、嗽、喘、逆氣、短氣的區別:
- **咳嗽:**沒有痰,只有聲音,喉嚨感覺癢,好像有東西梗在那邊,嚴重的話會連續不斷,衝擊到胸口。可能還有心咳、各種出血症狀、肺咳引起的氣逆。
- **嗽:**有痰。可能還有勞累引起的喘咳帶血、肺痿、肺癰等症狀。
- **喘:**呼吸急促,呼吸次數加快,張開嘴巴、抬起肩膀,身體會晃動。可能還有腳氣等症狀。
- **逆氣:**腳氣向上衝,感覺氣往上跑。可能還有肺中風、肺中暑、肺熱、肺寒、肺水、肺痹、肝熱膽寒、心熱腸痹、痰水等症狀。
- **短氣:**呼吸困難,呼吸次數快而且無法連貫,看起來像喘,但不聳肩,像在呻吟,但不會疼痛。可能還有脾中風、脾中寒、肺熱、腎虛、關節風濕、憂慮、胸悶、痰飲等症狀。
治療方法:
咳嗽是指沒有痰卻有聲音的症狀。《素問》中說:咳嗽是因為皮膚毛孔先受到邪氣侵襲,然後侵入體內。寒邪隨著食物進入胃,從脾脈向上到達肺部,肺部受寒,就會導致內外邪氣結合,因而產生咳嗽。
- **肺咳:**用麻黃湯。
- **大腸失禁:**用赤石脂禹餘糧湯或桃仁湯。
- **脾咳:**用升麻湯。
- **胃吐蟲:**用烏梅湯。
- **心咳:**用桂枝湯。
- **小腸氣虛:**用芍藥甘草湯。
- **肝咳:**用小柴胡湯。
- **膽吐苦汁:**用黃芩半夏湯。
- **腎虛:**用麻黃細辛附子湯。
- **膀胱失禁:**用茯苓甘草湯。
- **久咳不止,影響到三焦:**症狀是咳嗽,腹脹,不想吃東西。這些都是因為食物積聚在胃部,影響到肺部,導致多痰,臉部浮腫,氣逆。用異功白朮散。
逆氣是指氣往上衝到肺部,阻塞不往下。
- **氣往上衝:**用皂莢丸。
- **火氣上逆:**用麥門冬湯。
- **氣往上衝,脈象浮:**用麻黃厚補湯。
- **氣往上衝,脈象沉:**用澤漆湯。澤漆(五)、桑白皮(六)、射干(用淘米水浸泡)、黃芩、白朮、茯苓(四)、竹茹,可以治療因為熱邪引起的氣往上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