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題元·朱震亨著,清·湯望久校輯
《脈因證治》~ 卷二 (17)
卷二 (17)
1. 二十四、肩背痛
(附腰髀痛)
【脈】,洪大,洪為熱,大為風。脈促上擊者,肩背痛。脈沉而滑者,背膂痛。
【因】,風濕乘肺手太陰經,脈氣鬱甚不行也。
【證】,病則頰頷腫,頸、肩、臑、肘、臂外後臁痛。汗出小便數而欠者,皆風熱乘肺也;小便遺溺者,皆肺金虛也。
【治】,宜通經益元氣,散風瀉火之藥。
通氣散,治風熱乘肺,肩背痛。
防風,藁木,獨活,羌活(以上通經血),黃芩,黃連(以上降火),人參,黃耆(上二味,虛則加之)
腰髀痛
【因】,小腸經氣,小腸心痛及腑。外有肺風、肺寒、骨虛而致。
白話文:
【脈象】,脈象洪大,洪代表有熱,大的脈象表示有風。脈象促且向上衝擊的,是肩背痛的表現。脈象沉且滑的,代表背部脊骨兩側的肌肉疼痛。
【原因】,是由於風濕侵入肺部和手太陰經,導致脈氣鬱積,無法正常運行。
【症狀】,病發時會出現臉頰、下頜腫脹,頸、肩、臑、肘、臂外後側以及小腿後側疼痛。若出現多汗、頻尿以及打哈欠的症狀,都表示肺部受到風熱影響;若有尿失禁的情況,則顯示肺功能虛弱。
【治療】,應該使用能通經絡、增強元氣、散風清火的藥物。
【通氣散】,用於治療風熱影響肺部,導致的肩背疼痛。
藥方包括:防風、藁木、獨活、羌活(以上用於疏通經絡)、黃芩、黃連(以上用於降火)、人參、黃耆(以上兩種,若身體虛弱可增加用量)
【腰髀痛】
【原因】,與小腸經絡的氣血有關,可能由小腸心痛、腑臟問題,或是外來的肺風、肺寒、骨骼虛弱所引起。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