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因證治》~ 卷二 (16)
卷二 (16)
1. 二十三、腰痛
(附腰胯腫痛、腰軟)
【脈】,尺脈粗常熱,謂之熱中。腰胯痛,脈大者,腎虛;脈澀者,痰血。
【因】,腎虛而致。有濕熱,有瘀血,有外感。
腎虛,皆起於內。蓋失志傷腎,鬱怒傷肝,憂思傷脾,皆致腰痛。故使氣結不行,血停不禁,遂成虛損,血氣去之。又有房勞過者多矣。
濕熱,亦因腎虛而生焉。腎者,水也。氣不利而成濕熱者,因腎水涸,相火熾,無所榮制,故濕熱相搏而成痛。亦有虛勞,外感濕氣,內熱不行而成黨錮。
瘀血,因用力過多,墮墜折納,瘀血不行。
外感,因虛襲之。
外有腎風、腎熱、腎瘧、厥陰瘧,皆腰痛。
【證】,失志者虛,云不足。面黑,遠行久立不能住。鬱怒者,腹急脅脹,目視䀮䀮,所祈不能,意浮於外。憂思者,肌肉濡漬,痹而不仁,飲食不化,腸胃脹滿。房勞者,精血不足,無所榮養。經曰:轉搖不得,腎將憊矣,名骨痿。
濕熱者,四肢緩,足寒逆,腰冷如冰,冷汗,精滑,扇痛。外感,如太陽腰痛引項,尻重;陽明腰痛,不可以顧,善悲;少陽如刺其皮,不可俯仰;太陰煩熱,如有橫木居中,遺溺;少陰引脊內;厥陰如張弓弦。大抵太陽、少陰多中寒,陽明、太陰多燥濕,少陽、厥陰多風熱。
【治】羌活湯,治腰痛。
羌活,獨活,柴胡,防風,肉桂,當歸
如臥寒濕地,足太陽、少陰血絡中有凝血,加歸尾、蒼朮、桃仁、防己。如濕熱痛,加黃柏、蒼朮、杜仲、川芎。如虛,加杜仲、五味、藁、歸、知母、龜板。如墜撲瘀血,加桃仁、麝香、蘇木、水蛭。
腎氣丸、茴香丸、鹿茸丸、此三方補陽之不足也,勞傷、房室之人有之。
六味地黃丸、封髓丹,此二方補陰之不足也,膏粱之人有之。
煨腎丸,治腰痛虛。
杜仲(炒去絲,三錢)
上一味,末之。以豬腎一枚,薄批五七片,以鹽椒淹去腥水,糝藥在內,包在荷葉,用濕紙數重煨熟,酒下。
立效散,玄胡索,當歸,肉桂(等分)
為末,酒下。
挫氣丹,治挫氣腰痛。
山楂子(四兩,去核),北茴香(炒,一兩)
為末,酒下。
腰胯重痛
【因】,風、寒、濕流注經絡,結凝骨節,氣血不和而痛。痰積趁逐經絡,流注搏於血內,亦然。
【治】,宜流濕,散風寒,逐痰積,氣血自然湍流也。
除濕丹,檳榔,甘遂,赤芍藥,威靈仙,澤瀉,葶藶(各二兩),乳香(研),沒藥(各一兩),大戟(炒,三錢),陳皮(四兩)
麵糊丸,加牽牛末丸。
禹功散,治同。腰軟
【因】,腎肝伏熱。
【治】,宜黃柏、防己。
論余,解㑊證,少氣不欲言,寒不寒,熱不熱,壯不壯,停不停,乃精氣虛而腎邪實矣。治以澤、茯疏腎實,地黃、牛膝、麥門冬補精氣。
白話文:
【脈象】若腳踝脈搏顯得粗且持續熱象,這被稱為內熱。腰胯疼痛,脈象若大則表示腎臟虛弱;若脈象澀,則可能是痰血導致。
【原因】腰痛多由腎虛引起。原因可能有濕熱、瘀血或外感。
腎虛,通常源於內部因素。過度的壓力傷害腎臟,鬱怒傷肝,憂慮過度傷脾,這些都可能導致腰痛。這會導致氣血堵塞,血液流動受阻,進而造成虛損,消耗血氣。另外,性行為過度也是常見的原因。
濕熱,同樣是因為腎虛而產生。腎臟負責水分調節,如果氣血運行不順,就會形成濕熱,這是因為腎水乾涸,相火旺盛,沒有得到控制,因此濕熱交纏造成疼痛。也有虛弱勞累,外來濕氣影響,內部熱氣無法排出,導致濕熱困擾。
瘀血,可能是因為過度用力,跌倒或骨折,導致瘀血無法排除。
外感,則是因為身體虛弱時受到外來侵襲。
外感包括腎風、腎熱、腎瘧、厥陰瘧等,都可能導致腰痛。
【病徵】過度壓力者表現爲虛弱,面色晦暗,長途行走或久站難以支持。鬱怒者腹部緊繃脹痛,眼神呆滯,心情浮躁。憂慮者肌肉疲乏,食慾不振,腸胃脹滿。性行為過度者精血不足,營養不良。經典指出,腰部轉動困難,可能是腎功能衰竭,即所謂的骨痿。
濕熱者四肢無力,腳部冰冷,腰冷如冰,冷汗,精神渙散,腰痛。外感者,如太陽穴腰痛延伸到頸部,臀部沉重;陽明腰痛,無法轉頭,情緒低落;少陽如皮膚被針刺,無法彎腰或仰頭;太陰煩熱,好像有根木頭卡在胸口,尿失禁;少陰延伸至脊椎;厥陰像拉緊的弓弦。基本上,太陽、少陰多為寒症,陽明、太陰多為燥濕,少陽、厥陰多為風熱。
【治療方法】使用羌活湯治療腰痛。
羌活、獨活、柴胡、防風、肉桂、當歸
若睡在寒冷潮濕的地方,腳太陽、少陰血絡中有凝固的血液,可加入歸尾、蒼朮、桃仁、防己。若是濕熱疼痛,可加入黃柏、蒼朮、杜仲、川芎。若是虛弱,可加入杜仲、五味子、藁、歸、知母、龜板。若是跌打瘀血,可加入桃仁、麝香、蘇木、水蛭。
腎氣丸、茴香丸、鹿茸丸,這三個方劑能補充陽氣,適合勞損、性行為過度的人。
六味地黃丸、封髓丹,這兩個方劑能補充陰氣,適合體質較虛弱的人。
煨腎丸,用於治療腰痛虛弱。
杜仲(炒去絲,三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取一個豬腎切薄片五六片,用鹽椒醃製去除腥味,將藥粉放在豬腎內,用荷葉包裹,再用濕紙裹數層,煨熟後與酒一同服用。
立效散,玄胡索,當歸,肉桂(等分)
磨成粉末,與酒一同服用。
挫氣丹,用於治療挫傷引起的腰痛。
山楂子(四兩,去核),北茴香(炒,一兩)
磨成粉末,與酒一同服用。
【腰胯重痛】
【原因】風、寒、濕流入經絡,凝聚在骨節,造成氣血不調和,導致疼痛。痰積進入經絡,流注搏擊血液,也會導致同樣的情況。
【治療】應排濕,散風寒,消除痰積,氣血自然暢通。
除濕丹,檳榔,甘遂,赤芍藥,威靈仙,澤瀉,葶藶(各二兩),乳香(研),沒藥(各一兩),大戟(炒,三錢),陳皮(四兩)
麵糊做成藥丸,加入牽牛末。
禹功散,治療方式相同。
【腰軟】
【原因】腎肝潛藏熱量。
【治療】宜使用黃柏、防己。
【結論】解怠惰症狀,氣短語微,感覺既不冷也不熱,既不強壯也不衰弱,這是因為精氣虛弱而腎臟邪氣實在。治療方式為使用澤瀉、茯苓疏導腎臟邪氣,使用地黃、牛膝、麥門冬補充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