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因證治》~ 卷四 (12)
卷四 (12)
1. 六十四、雜證
濕熱,相火病多,土火病多。氣常有餘,血常不足。肥人血多、濕多;瘦人氣實、熱多。白者,肺氣弱,血不足;黑者,腎氣有餘,忌黃耆。熱傷血,不能養筋,故為拘攣;濕傷筋,不能束骨,故為痿弱。
氣屬陽,無寒之理,下用補相間;勞病忌寒藥,此東垣之旨也。寒不得熱,是無火也;熱不得寒,是無水也。肺癰,非吐不可。
辛苦、飢飽,疼痛皆傷血。服藥之力峻,須用酸收。指甲卷,是血少不養筋。身如被打,濕傷血也;亦有血虛而痛。腑病責臟用,臟病責腑用。氣血弱,遠枳殼,以其損氣也;血盛忌丁香,以其益氣也。
白話文:
溼熱和相火引發的病症較爲常見,土火引發的病症也較多。氣常常過剩,而血則常常不足。肥胖的人血多、溼多;瘦削的人氣實、熱多。膚色蒼白,表示肺氣虛弱,血量不足;膚色深黑,表示腎氣充足,應忌用黃芪。熱會損傷血,導致無法滋養筋脈,所以會感到拘束和痙攣;溼會損傷筋脈,導致無法束縛骨骼,所以會感到肌肉無力、軟弱。
氣屬於陽,沒有寒冷的道理,治療時應交替使用補氣和清熱的藥物;對於勞損引起的疾病應避免使用寒涼藥物,這是東垣的治療原則。寒不能與熱並用,是因爲沒有火;熱不能與寒並用,是因爲沒有水。肺部的病變,非得通過吐法治療不可。
辛辣、飢餓或飽食都可能損傷血液。服藥時如果藥力過於強烈,應該使用酸性藥物來收斂。指甲捲曲,表示血量不足,無法滋養筋脈。身體如同被毆打,是由於溼氣損傷了血液;也有可能是因爲血液不足而引起疼痛。髒病需要從腑治療,腑病需要從髒治療。氣血虛弱,應該遠用枳殼,因爲這會耗損氣血;血液旺盛應忌用丁香,因爲這會增加氣血。
治病先調氣。病分氣血陰陽。晝增夜靜,是陽氣病,而血不病;夜增晝靜,是陰血病,而氣不病。夜靜日惡寒,是陰上溢於陽;日夜並惡寒,是陰部大盛,兼有其陽,當瀉其寒、峻補其陽。夜靜日熱,是陽盛於本部;日靜夜惡寒,是陰盛於本部。日安夜躁煩,是陽氣下溜於陰中,當瀉其陽,峻補其虛;日惡寒夜煩躁,為陰陽交,飲食不入,必死。傷寒、中暑,與傷飲食一般。
人火正治,諸龍火反治。
諸病有郁,治之可開。噁心,有熱,有痰,有虛。悲者,火乘金。陽絕則陰虧,陰氣若盛,陽無暴絕之理。虛勞,不受補者死。諸病發熱者,風、寒、暑、濕、燥、火七情,皆能發熱。寒濕同性,火燥同途,非也。寒宜溫之,濕宜燥之,火宜降之、涼之,燥宜潤之。諸病尋痰火,痰火生異證。
診脈、觀形、察證,三者殊途,不可執一。
諸病先睹胃氣。
白話文:
治療疾病首先要調和氣機。疾病可分為氣、血、陰、陽四種。白天加重夜晚減輕的,屬於陽氣生病,而血沒有病;夜晚加重白天減輕的,屬於陰血生病,而氣沒有病。夜晚安靜白天怕冷的,是陰氣上溢於陽;白天夜晚都怕冷的,是陰氣過盛,兼有陽氣的病症,應該瀉去寒氣,大力補益陽氣。夜晚安靜白天發热的,是陽氣盛於陽位;白天安靜夜晚怕冷的,是陰氣盛於陰位。白天安穩夜晚躁動煩悶的,是陽氣下泄於陰中,應該瀉去陽氣,大力補益虛氣;白天怕冷夜晚煩躁的,是陰陽交感,飲食不入,必定死亡。傷寒、中暑,跟傷食是一樣的。
人體正火應該直接治療,而各種龍火則要反其道而治。
所有的病症都有鬱結,治療可以疏通它。噁心,有熱的,有痰的,有虛的。悲傷,是火氣克制金氣。陽氣消失,陰氣就會虧虛,陰氣如果盛,陽氣不會突然消失。虛勞,不能接受補益就會死亡。所有發熱的病症,風、寒、暑、濕、燥、火七情,都能引起發熱。寒濕同性,火燥同途,這是不對的。寒氣應該溫暖它,濕氣應該乾燥它,火氣應該降下來、涼下來,燥氣應該滋潤它。所有病症都要追查痰火,痰火會生出不同的病症。
診脈、觀形、察證,三者方法不同,不可執着其中一種。
所有病症都要先觀察胃氣。
2. 六十五、雜治
惡寒,有濕痰積中,脈沉緩,抑遏陽氣,不得外泄,身必惡寒。宜江茶入香油、薑汁吐其痰,以通經散去麻、硝、黃,加歸、地黃。伏脈,有熱甚而血虛,亦惡寒。脈沉而澀,宜四物倍地黃、朮、耆、柏、參、甘草。
戰慄有熱,一陽發病,少氣善咳善泄,其傳為心掣。掣,動也。子母傳故泄,理中主之。
勞風,法在肺下,使人強上冥視。勞生熱,唾出若涕;感風,惡風而振寒。肺主皮毛,宜通經散加半夏、歸。
白話文:
【惡寒】,有濕痰聚積在體內,脈象沈緩,壓抑陽氣,使得陽氣無法正常宣發,身體必然會感到寒冷。適合使用江茶加入香油和薑汁來吐出痰液,並用通經散去除麻、硝、黃等藥物,再加入當歸和地黃。
【戰慄有熱】,是因為一陽之氣發病,表現為精神疲倦、咳嗽和腹瀉,進而發展成為心臟的抽搐。抽搐,就是指身體的震顫。這是母親對兒子的傳遞,導致腹瀉,應該用理中湯來治療。
【勞風】,病因在於肺部,讓人產生頭暈目眩的現象。勞累會產生熱氣,口中唾液如鼻涕;受到風邪侵襲,則畏風且發冷。肺主皮膚和毛髮,應當使用通經散加半夏和當歸來調理。
痹氣,乃陰氣盛而血不榮,故身寒如水中,皆虛寒之證,宜薑、附。
五實五虛,脈盛、脈細,心;皮熱、皮寒,肺;腹脹、飲食不入,脾;悶瞀、氣少,肝;前後不通、泄利前後,腎。
陰滯於陽,有作勞而冷,飲酒醉,次日膈痛似飢,過飽,遂成左脅痛有塊,脈細澀沉數,服韭汁、桃仁、童便等安。又有如前,左乳痛有核,服石膏、白芷、乾葛、栝蔞、蜂房等。
陽滯於陰,有事不如意、衄如注,脈浮數,重而大且芤,四物加萱草、薑汁飲之。有逃難飲食下血,脈沉澀似數,以鬱金、芎、芷、蒼、芍、葛、香附。右腎屬火,補之以巴戟、杜仲之類;左腎屬水,補之以地黃、山茱、黃柏之類。
白話文:
痹氣是因為陰氣太盛,血液不流通,所以身體寒冷像浸在水裡一樣,都是虛寒的症狀,可以用薑、附子來治療。
五實五虛的症狀,脈搏強勁有力是心臟,脈搏細小是肺臟;皮膚發熱是肺臟,皮膚寒冷是肺臟;肚子脹滿,吃不下飯是脾臟;昏沉、氣短是肝臟;大小便不通暢、腹瀉是腎臟。
陰氣停滯在陽氣部位,會出現勞動後感到寒冷、喝酒醉後第二天胸口疼痛像是餓了、過度飽食後導致左側肋骨疼痛並有硬塊,脈搏細微、沉澀、快而數,可以服用韭菜汁、桃仁、童便等藥物治療。還有一種情況是左側乳房疼痛並有硬塊,可以服用石膏、白芷、乾葛、栝蔞、蜂房等藥物。
陽氣停滯在陰氣部位,會出現心情不好、鼻子流血不止,脈搏浮而快,沉重而大並且空虛,可以用四物湯加上萱草、薑汁飲來治療。還有一種情況是逃難時飲食不節導致大便帶血,脈搏沉澀似數,可以用鬱金、芎、芷、蒼、芍、葛、香附等藥物治療。右腎屬火,可以用巴戟、杜仲等藥物補益;左腎屬水,可以用地黃、山茱萸、黃柏等藥物補益。
3. 六十六、臟證
肝,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肝經。膈咽不通,飲食不下,土衰病。甚則耳鳴眩轉,目不視人,善僵嗌僕,裡急緛戾,脅痛嘔泄,令人善怒也。虛則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善恐,如人將捕之。
心,胸中熱,嗌乾胠滿,皮膚痛,寒熱咳喘,驚或狂妄,一切血證,胸中痛,脅支滿,膺背肩胛間痛。虛則胸腹大,脅下與腰背相引而痛。
脾,跗腫骨痛,陰痹腰脊頭項痛,大便難,積飲痞膈,霍亂吐下,飧泄腸鳴,脾熱之主虛。
肺,骨節內變,右胠脅痛,寒侵於中,鶩溏,心脅滿引小腹,不可反側,嗌乾,面塵脫色,丈夫癲疝,婦人小腹痛。實則咳逆肩背痛;虛則少氣不能報息,耳聾咽乾。
白話文:
肝
肝臟病變,會造成胃脘(上腹部)疼痛,疼痛向上蔓延至兩側肋骨,這是肝經循行路線。患者還會出現咽喉堵塞,飲食難以下嚥,這是脾土虛弱的表現。嚴重時,會出現耳鳴眩暈,視力模糊,容易打嗝,排便困難,伴隨肋骨疼痛、嘔吐腹瀉,易怒等症狀。肝氣虛弱則會導致視力、聽力下降,容易恐懼,感覺周遭有危險。
心
心臟病變,會造成胸部發熱,咽喉乾燥、胸悶,皮膚疼痛,寒熱交替,咳嗽喘息,驚恐或神志不清,各種出血症狀,胸痛,肋骨兩側脹滿,胸骨、背部、肩胛骨之間疼痛。心氣虛弱則會導致胸腹脹大,肋骨下方與腰背部疼痛連接。
脾
脾臟病變,會造成足踝腫脹,骨骼疼痛,陰寒痹阻,腰背頭頸疼痛,排便困難,積食脹滿胸膈,霍亂嘔吐腹瀉,飲食不消化,腸鳴腹瀉,脾氣虛弱,容易感到疲倦。
肺
肺臟病變,會造成骨骼關節內疼痛,右邊肋骨下方疼痛,寒氣入侵身體,大便稀溏,心胸脹滿,牽引到小腹,翻身困難,咽喉乾燥,臉色蒼白,男性癲癇,女性小腹疼痛。肺氣實則會導致咳嗽,逆氣上涌,肩背疼痛;肺氣虛則會導致呼吸短促,氣喘,耳聾,咽喉乾燥。
腎,腰腿痛,大關節不利,屈身不便,腹滿痞堅,寐汗。實則腹、脛腫身重;虛則胸中滿,大小腹痛,清厥。
白話文:
腎:腰部和腿部疼痛,關節活動不暢,身體彎曲困難,腹部脹滿且硬結,睡覺時出汗。如果腎臟實證,則會出現腹部、小腿腫脹並且全身沈重的症狀;如果是虛症,則會有胸部充滿感,上下腹部疼痛,並出現寒涼或暈厥等症狀。
4. 六十七、七情證
怒,為嘔血,飧泄,煎厥,薄厥,胸滿脅痛,食則氣逆而不下;為喘渴煩心;為消脾肥氣,目暴盲,耳暴閉,筋緩。怒傷肝,為氣逆,悲治怒。
喜,為笑,毛革焦傷,氣不收,甚則狂。喜傷心,為氣緩,恐治喜。
悲,為陰縮筋攣,肌痹脈痿,男為數溲,女為血崩,酸鼻辛頞,泣則臂麻。悲傷肺,為氣消,喜治悲。
驚,為痰涎,目睘吐,癡癇不省人事。驚傷神,為氣亂,思治驚。
勞,為咽噎喘促,嗽血唾血,腰重痛,骨痿,男少精,女不月。勞傷血氣耗,逸治勞。
思,為不眠,好臥昏瞀,三焦痞塞,咽喉不利,嘔苦筋痿,白淫,不嗜飲食。思傷脾,為氣結,怒治思。
恐,傷腎,為氣不行,思治恐。
白話文:
怒
,會導致嘔血、腹瀉、昏厥、胸悶、脅肋疼痛、吃東西時氣逆不上,呼吸急促、口渴心煩,脾氣虛弱、身體肥胖、突然失明、突然耳聾、筋骨無力。怒氣傷肝,會導致氣逆,可以用悲傷來治療怒氣。
喜
,會導致大笑、毛髮焦枯、氣息渙散,嚴重時會發狂。喜悅傷心,會導致氣緩,可以用恐懼來治療喜悅。
悲
,會導致陰部收縮、筋骨攣縮、肌肉麻痹、脈搏虛弱,男性會頻繁小便,女性會出現血崩,鼻子酸痛、臉頰發熱,哭泣時手臂麻木。悲傷傷肺,會導致氣消,可以用喜悅來治療悲傷。
驚
,會導致痰涎、眼球突出、嘔吐、癲癇、神志不清。驚嚇傷神,會導致氣亂,可以用思慮來治療驚嚇。
勞
,會導致吞咽困難、呼吸急促、咳血吐血、腰部沉重疼痛、骨骼痿軟,男性精液減少,女性月經不調。勞累傷血氣,可以用休息來治療勞累。
思
,會導致失眠、嗜睡昏沉、三焦氣機阻塞、咽喉不適、嘔吐苦水、筋骨痿軟、白帶異常、食欲不振。思慮傷脾,會導致氣結,可以用怒氣來治療思慮。
5. 六十八、雜脈
寸口脈但實者,心勞。寸口脈沉,胸中氣短,浮而絕者,氣闢;大而滑,中有短氣。數而不加六至者,為滑;微弱者少氣。尺脈沉滑者,寸白蟲。男女皆當以左手尺脈常弱,右手尺脈常盛,為平。陽盛陰虛,下之安;二寸實大,尺短少,此傷寒之邪,乘其裡虛而入於腑者是也。
如尺脈弱寸強,則陰不足陽往乘之,下之安,汗之死。余以類推。脈俱弦,指下又虛,脾胃虛弱證。食少而渴,痞。腹中痛窄狹,二便不調,脈俱沉緊,按之不鼓,膀胱勝小腸也。或瀉利不止而腹脹,或純白赤,或雜血便多,不渴,精神少,或面白脫色,此失血之故。或面黃而氣短,此元氣損少之故。
白話文:
如果把脈時發現寸口脈很實,代表心臟勞累。寸口脈沉,胸口感到氣短,浮而絕的脈象,代表氣血不通;脈象大而滑,同時伴有氣短,則是氣虛。脈搏數但沒有達到六至,代表滑脈;脈搏微弱則代表氣虛。尺脈沉而滑,代表體內有寄生蟲。無論男女,左手尺脈通常較弱,右手尺脈通常較強,這是正常的情況。如果陽氣過盛而陰氣不足,瀉下治療有效;如果寸口脈二寸處實而大,尺脈則短而弱,這是傷寒邪氣趁著人體內虛而入侵腑臟的表現。
如果尺脈弱而寸脈強,代表陰氣不足,陽氣過盛,瀉下治療有效,出汗則可能致命。其他的脈象變化也可以依此類推。如果所有脈象都呈現弦脈,而且按壓指下又虛,代表脾胃虛弱。食慾不振,卻感到口渴,胸悶腹脹,排泄不順暢,脈象沉緊,按壓時不鼓,代表膀胱勝過小腸。如果腹瀉不止,同時伴有腹脹,或是大便呈白色或紅色,甚至混雜血絲,而且不口渴、精神不濟,或是面色蒼白,都是失血的徵兆。如果面色發黃並且氣短,則代表元氣損傷。
是丙火小腸為壬膀胱所克而外走也,屯火投於水,大寒之證,宜溫之則愈。薑、附(各半兩)、赤石脂(四錢半,飛)、硃砂(一兩,研。)茯苓湯下二三十丸。
脈,諸按之不鼓為虛寒。二寸短少,謂之陽不足,病在下。脈,諸搏手,為寒涼或寒藥治之,脈虛,亦薑、附。脈二手相似而右為盛,皆胃氣虛;二寸求之脾胃,當從陰引陽。脈中少有力,盛甚則似止,胸中元氣不及。脈貴有神。神者,不問遲數之病,中外有力者,為神也。
脈,諸短為虛。二關脈實,上不至,發汗。下不至,利大便。脈,諸大為虛。二關脈沉細,純虛也,宜補之。脈澀與弦而大,按之有力為實,無力為虛。脈沉遲,寸微滑者為實。二尺不見,或短少,乃食塞,當吐之。凡脈盛大以澀,外有寒證,名寒中。乃寒獨留,血脈泣,故大也。
白話文:
第一段
丙火小腸被壬膀胱所克,因此火氣外泄。如同火投入水中,呈現大寒之症,宜溫熱之方治療才能痊癒。
處方: 生薑、附子(各半兩)、赤石脂(四錢半,研磨)、硃砂(一兩,研磨)。用茯苓湯送服,每次二三十丸。
第二段
脈象方面,凡是按壓時沒有搏動感,則表示虛寒。二寸脈短少,表示陽氣不足,疾病在下方。
脈象搏動手,表示寒涼,可用寒涼藥物治療。脈虛,也可用薑、附治療。
兩手脈象相似,但右手脈象較盛,表示胃氣虛弱。二寸脈象代表脾胃,應該從陰引陽氣。
脈象中指有力,但盛極則似停止,表示胸中元氣不足。
脈象最重要的是有神,神是指無論脈象遲緩或快速,只要中外有力,都算有神。
第三段
脈象方面,凡是短促,則表示虛弱。二關脈實,上不至,應該發汗。下不至,應該利大便。
脈象方面,凡是脈大,則表示虛弱。二關脈沉細,表示純虛,應該補益。
脈象澀而弦,並且脈大,按壓有力為實,無力為虛。脈象沉遲,寸脈微滑,表示實證。
二尺脈不見或短少,可能是食積,應該吐之。
凡是脈象盛大而澀,且外有寒證,稱為寒中。這可能是寒氣獨留,導致血脈泣而脈大。
註解:
- 此段文字為中醫脈診的描述,涉及五行、臟腑、寒熱等概念。
- 藥物名稱和劑量單位為古代中醫用藥方式,需由專業醫生指導使用。
- 脈診需結合患者的整體症狀,不可單憑脈象判斷疾病。
脈大而實,不可益氣。滑脈關以上見,為大熱;關以下見,為大寒。火併於上,以丙火化;火併於下,以壬水化。雜病脈沉者,多屬痰,宜吐。傷寒寸脈浮滑者,有痰、宜吐。勞熱,脈沉細無火者死。陽脈浮,陰脈弱者,則血虛,血虛則筋急。凡有者為實,無者為虛。假令脈浮則為陽盛陰虛,脈沉則為陰盛陽虛,此有則彼無,彼有則此無。
又如弦則木實、金虧、土虛。浮診見者,為腑,為上部,為陽;按之見者,為臟,為下部,為陰。脈來者,為陽,為氣;去者,為陰,為血。假如脈來疾去遲,為陽有餘而陰不足也,故曰外實內虛是也。出以候外,疾為實;入以候內,遲為虛。寸微尺緊為虛損,陰盛陽微之故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主要是講述脈診,也就是通過觀察脈搏的變化來診斷疾病。
第一段重點
- 強勁有力的脈搏,不可再補氣。
- 滑脈的位置與體內寒熱相關。
- 不同的部位有熱邪,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化解。
- 沉細的脈搏,多半是痰濕,需要催吐。
- 傷寒病的浮滑脈,也要考慮催吐。
- 勞熱病的沉細脈,預後不好。
- 虛弱的脈搏,代表氣血不足,容易引起筋骨僵硬。
- 有的代表實證,沒有的代表虛證。
- 脈搏浮代表陽盛陰虛,脈搏沉代表陰盛陽虛。
第二段重點
- 弦緊的脈搏代表肝木過盛,肺金脾土不足。
- 浮脈代表上部,沉脈代表下部。
- 脈搏來代表陽氣,脈搏去代表陰氣。
- 脈搏來快去慢,代表陽氣過盛而陰氣不足。
- 外顯的脈搏代表實證,內隱的脈搏代表虛證。
- 寸脈弱而尺脈緊,代表虛損,是陰盛陽虛的表現。
總而言之,這段文字說明了脈診中各種脈象的含義,並結合具體的病症進行解釋。脈診是中醫診斷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觀察脈搏的變化,可以了解患者的氣血虛實,以及臟腑的功能狀態,幫助醫生做出準確的診斷和治療。
諸浮脈無根死,臟腑無根故也。
長病脈,虛而澀、虛而滑、虛而緩、微而伏、浮而結、浮而滑、實而大、實而滑、細而軟,如蛛絲、羹上肥,如屋漏,如雀啄,如霹靂,如貫珠,如水淹。以上此脈,得之則生,反之則死(一本如水淹之下,注曰皆死脈也。無以上此脈,得之則生,反之則死三句。有識者詳之)卒病與長病條下,反之則死。人病甚,脈不調難差,脈洪者易已。
形脈相應,肥人,脈細欲絕者死。瘦人脈躁者死。身溫,脈滑者死。身滑,脈澀者死。身小,脈大者死。身大脈小者死,身短脈長者死。身長脈短者死。
白話文:
浮脈無根,表示臟腑虛弱無力。長病的脈象,虛弱而澀、虛弱而滑、虛弱而緩、微弱而隱伏、浮而結、浮而滑、實而大、實而滑、細而軟,像蜘蛛絲、羹湯上的油脂、屋漏水、雀鳥啄食、霹靂聲、串珠、水淹。這些脈象,如果出現就意味著有生命危險,反之則無礙。長病與急病的脈象,出現上述反常的情況也預示著死亡。病症嚴重,脈象不調就難以痊癒,脈象洪大則容易治癒。肥胖的人,脈象細弱幾乎消失,就會死亡。瘦弱的人,脈象躁動不安,也會死亡。身體溫熱,脈象滑利,預示著死亡。身體冰冷,脈象澀滯,也預示著死亡。身材矮小,脈象粗大,會死亡。身材高大,脈象細小,也會死亡。身材矮小,脈象長,會死亡。身材高大,脈象短,也預示著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