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題元·朱震亨著,清·湯望久校輯

《脈因證治》~ 卷二 (15)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5)

1. 二十二、心腹痛

上再研勻,水丸梧桐子大。每服時,先煎漿水令沸,下藥二十四粒,煮三十沸,撈入冷漿水,沉水冷,一時下一丸。二十四時也,加至微利為度,用浸藥水下。

朮附湯,治寒厥心暴痛,脈微氣弱。

附子(一兩,炮去皮臍),白朮(四兩),甘草(二兩,炙)

薑、棗煎服。

術香散,治心脾卒痛不忍。

木香,蓬朮(各一兩),乾漆(一錢,炒煙盡),醋湯下一錢。

燥飯丸,治飲水吞酸作痛。牆上蜆殼丸。

秘丹,治心痛久則成郁,郁久必生火。

川芎,梔子(炒),蒼朮,香附,石鹼,乾薑(炒)

反治之法。

有人飽過患此,以火毒治,遂以黃連六錢、甘草一兩,一服而安矣。

有心痛十八年,因酒、牛乳,痛時以一物拄之,脈三至,弦弱而澀,吞酸,七月內以二陳湯、朮、芩、連、桃、郁李仁、澤瀉。

秘丹,治死血留於胃口作痛。承氣湯、梔子、韭汁、桔梗(能開血氣)、麻黃(重者,須此發之。)

蟲痛方,治面上白斑,唇紅,能食者是。苦楝根、錫灰。

胃脘當心痛,有垢積者,斑蝥、烏梅肉。丸如綠豆大,泔下一丸。皂樹上蕈,泡湯,有肥珠起,飲之,微泄見效。未已又服,無不驗。

草豆蔻丸,治脾胃傷損客寒,一切虛證,心腹大痛。

理中建中湯,治寒腹痛。

調胃承氣加木香檳榔湯,治熱腹痛。

大承氣加方,治有人雨後得涼,腹痛甚。問之,於夏月投淵取魚,脈沉弦而細實,重按則如循刀上。本方加桂兩帖,又加桂、桃仁兩帖,又加附兩二帖,下黑血。

二陳芎蒼丸,治清痰腹痛,脈滑者是。

二陳湯,臺芎,蒼朮,香附,白芷,薑汁

白話文:

將上述藥粉再次研磨均勻,用水做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時,先將米漿水煮沸,放入藥丸二十四粒,煮約三十次沸騰,撈出後放入冷米漿水中,待藥丸沉到水底變涼後,一次服用一丸。在二十四小時內,逐漸增加劑量至略微腹瀉為止,再用浸泡藥材的水送服。

朮附湯:治療因寒冷導致的四肢冰冷、心臟突然劇痛,脈象微弱、氣息虛弱的症狀。 藥材:炮製過的附子(一兩,去除皮臍),白朮(四兩),炙甘草(二兩) 服用方法:加生薑、大棗一同煎煮後服用。

術香散:治療心臟和脾臟突然劇烈疼痛、難以忍受的症狀。 藥材:木香、蓬朮(各一兩),炒乾漆至煙盡(一錢) 服用方法:用醋湯送服一錢。

燥飯丸:治療因飲水過多導致吞酸、胃痛的症狀。可參考牆上蜆殼丸的製法。

秘丹:治療心痛久而導致氣血鬱結,鬱結久了容易產生火氣的症狀。 藥材:川芎、炒梔子、蒼朮、香附、石鹼、炒乾薑 此為反治之法。

有人因吃太飽導致心痛,用清熱解毒的藥物來治療,就用黃連六錢、甘草一兩,一服藥就痊癒了。

有個人心痛了十八年,因飲酒、喝牛奶導致發病,發作時需要用東西頂住疼痛部位,脈象沉細而弦弱且澀,有吞酸症狀。在七個月內用二陳湯配合白朮、黃芩、黃連、桃仁、郁李仁、澤瀉等藥材治療。

秘丹:治療因死血停留在胃口導致的疼痛。可用承氣湯,配合梔子、韭菜汁、桔梗(能疏通血氣)、麻黃(病情嚴重者,必須用麻黃發汗)。

蟲痛方:治療臉上有白斑、嘴唇紅潤、能吃東西的症狀。可用苦楝根、錫灰。

胃部靠近心臟的部位疼痛,如有積垢,可用斑蝥、烏梅肉。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用米湯送服一丸。另外,將皂莢樹上的蕈菇泡在水中,如果泡出油脂狀的泡沫,飲用此湯,如果稍有腹瀉就見效,如未好轉可再服,大多有效。

草豆蔻丸:治療脾胃受損、外感寒氣,導致各種虛弱症狀,以及心腹劇痛。

理中建中湯:治療因寒冷引起的腹痛。

調胃承氣加木香檳榔湯:治療因熱引起的腹痛。

大承氣加方:治療有人在雨後受涼,導致腹痛劇烈。問其病因,得知此人曾於夏季到深水中捕魚,脈象沉弦而細實,重按如在刀刃上。原方中加入肉桂兩帖,接著再加入肉桂、桃仁兩帖,最後再加入炮附子兩帖,結果排出黑血。

二陳芎蒼丸:治療痰多引起的腹痛,脈象滑利。

二陳湯:藥材有臺芎、蒼朮、香附、白芷、生薑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