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題元·朱震亨著,清·湯望久校輯

《脈因證治》~ 卷二 (11)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1)

1. 十九、淋

煎散,任下。

茯苓丸,治心腎虛,淋瀝。

赤白茯苓各二兩,地黃汁

好酒熬膏,丸,鹽酒下。

【證】,大小便閉者,外有骨熱不同。關格者,外有肝實熱、心實熱。便利不禁者,外有風濕、肝痹不同。腎臟風乃濕。

【治】,陰莖癢痛不忍,苦參、大黃、荊芥、皂角洗熏。

陰胞癢,蟲蝕方,狗脊(不用金毛者)、黃連、黃柏、黃丹、水銀粉、光粉、赤石脂,為末敷好。

又方,大甘草湯浸海螵蛸末,敷。

白話文:

十九、淋

將藥材煎煮成散劑,服用後藥力會往下走。

茯苓丸,可以治療因心腎虛弱導致的小便淋瀝不盡。

使用赤茯苓和白茯苓各二兩,加上生地黃汁,用好酒熬煮成膏狀,再製成藥丸,用鹽酒送服。

辨證: 大小便不通暢,體外會有骨頭發熱的不同情況。如果是關格症狀,體外會有肝臟或心臟實熱的狀況。如果是大小便失禁,體外會有風濕、肝臟痺痛等不同的情況。腎臟的風邪往往與濕邪相關。

治療: 如果陰莖瘙癢疼痛難以忍受,可以用苦參、大黃、荊芥、皂角煎水清洗和熏蒸。

如果是陰部瘙癢,像是蟲子咬食一樣,可以用狗脊(不要用金毛狗脊)、黃連、黃柏、黃丹、水銀粉、鉛粉、赤石脂等藥材磨成粉末,敷在患處。

又一方: 用大甘草湯浸泡海螵蛸末,然後敷在患處。